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失的旅程 >

第59章

迷失的旅程-第59章

小说: 迷失的旅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士气,就这一下刘启就喊道:“好,真的是雄壮之师呀。”

    接着是排列整齐的弓兵、步兵、武钢车兵,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看的刘启心潮彭拜,真的可谓兵强马壮,看后刘启问周亚夫:“请问将军,目前北军有多少将士呀?”

    “回陛下,目前将士两万有余。”

    “哦,不错,请将军抓紧操练,让其在军中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听朕命令的忠诚之军。”

    “陛下放心,无论何时,北军都只听命于陛下,天下若有胆敢违抗皇命者,北军坚决予以剿灭。”

    “哈哈哈,好,将军辛苦。”刘启转身对晁错说道,“恩师,你看今天就到这里吧。”

    “诺,立刻摆驾回宫。”

    刘启的圣驾浩浩荡荡的离开北军,在返回未央宫的路上,晁错说道:“陛下,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周亚夫真的如先帝所说真将军也,难怪先帝崩前嘱托朕,国有急事用周亚夫。”

    “是呀,先帝知道国中真将军太晚了,只是看到但没有用到不免让先帝有些许遗憾。”

    “是呀,最好大汉也别让朕起用周将军。”

    “老臣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陛下认为起用周亚夫之时,就是战争开始之日,战争的双方表面有胜负之分,但实际上都是生灵涂炭,最终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但陛下必须明白历史向前的车轮有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战争这个事情有时是难以避免的,要得到某些东西,须失去一些东西为代价。”

    “恩师说的有理,朕已经明白了。”刘启想了想接着说道,“以恩师之见,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削藩呀。”

    “老臣看来,应该先从弱国开始,然后慢慢转向强吴,这样削藩就会有序的执行下去,或许现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纷繁复杂。”

    “是呀,能不动兵就不动兵,周将军练兵有方不假,但手下仅两万余人,即使调动长安所能调动的力量,在人数和实力上恐怕都无法与强大的诸侯国抗衡。”

    “陛下说的有道理,稍后臣给你写一个详细的削藩计划,供陛下参考。”

    “恩师为大汉江山社稷辛苦了。”

    “为大汉的长青永固,老臣愿肝脑涂地,死而无憾。”

    “恩师的名字定会镌刻在史册上供后人瞻仰,大汉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恩师的悉心指导。”

    突然一个信使骑快马跑到刘启乘坐的驷马车前报道:“报皇上,皇太后身体略有不爽,请皇上即刻到长乐宫一看。”

    “哦,皇太后怎么了,恩师你就在这里下去吧,朕要即刻赶往长乐宫看望皇太后。”

    晁错连忙说道:“皇太后那边事儿大,请陛下速去,老臣就在这里告别。”

    刘启吩咐仪仗队直接赶往长乐宫,下车之后,还未走到长乐宫大殿的门里面就喊道:“母亲皇太后怎么了,母亲怎么了?”

    “皇上来了。”听到殿内一个年老但不失洪亮的声音说道。

    刘启快速走进殿内,看到窦太后正端坐在大殿内,旁边有几个侍女围着,脸色红润,不像生病的样子。

    刘启疑惑的说道:“母亲,刚才听信使报……”

    “是不是说我老太婆身体不好了,这是我让说的。”

    刘启接着疑惑道:“现在看来母亲?”

    “看不出老婆子有病是吗,皇上看不出来那是没有用心看,我心里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

    “谁又惹皇太后生气了,让儿臣治他的罪。”

    “哼,我说皇上呀,老婆子听人议论皇上最近总和那个晁错在一起,出了好多个馊主意,弄得下面的诸侯王惊恐异常呀,老婆子不装病能把你和晁错分开吗,老婆子请皇上过来就是问一下,到底你是皇上,还是晁错是皇上。”

    “母亲说的太夸张了,晁错乃朕的恩师,两朝元老,为国家社稷出了不少力,他的建议还是为我们刘氏江山万古长青有帮助的。”

    “哼,最近写那个什么削藩书,老婆子没有看出来是为大汉好。”窦太后稍微喘了口气接着说道,“皇上应该坚持用黄老之学治国,不要像晁错那样使长安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放大,否则会动了大汉的国之根基。”

    “儿臣明白,但是晁大夫提出的削藩政策是防止诸侯国发展成尾大不掉的局势,这有利于大汉的根基永固呀。”

    “不见得,老婆子认为皇上不要象晁错那样做事激进,多听听其他群臣的意见和建议,否则会吃大亏的。”

    “儿臣明白,一定会听皇太后的吩咐,坚持黄老之学来发展大汉。”

    “好了,皇上明白就行,自个也要注意身体,要保重自己的龙体。”

    “谢母亲皇太后,那儿臣告退。”

    刘启走出长乐宫,很是落寞的想:“难道削藩真的错了吗,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皇太后这边的消息真的灵通呀,就这么严密都会让这个半瞎老太太知道的一清二楚,不,朕要坚决做一个一代明君,让自己的功绩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回到未央宫大殿内,在龙书案后边坐定,看到桌上堆几份奏章,就随手拿起来看到,一份是雁门郡郡守冯静递上来的,说匈奴时不时的骚扰雁门郡、云中郡,最严重的一次死伤万人,闹得边关人心惶惶。

    刘启没有好气的再拿起来一份奏章,是北地郡守写来的,也是关于匈奴入侵的事情,要不是郡尉程不识正确防守,定遭到不可估量的后果。

    一连拿起四五份奏章,皆是关于匈奴侵扰的事情,刘启勃然大怒道:“来人,把丞相陶青、御史大夫晁错等三公九卿召来。朕要与之商讨国是。”

    “诺。”

    不到一个时辰,众大臣齐齐走到未央宫,向刘启行完礼,陶青问道:“不知陛下宣臣过来有何要事商讨。”

    “丞相应该已经看过这些奏章了吧,对付匈奴,不知丞相有何办法?”

    “陛下,前段时间不是已经派使者前去匈奴请求和亲了吗,老臣认为应该赶紧让和亲变成现实,这样就可以平息边关战端。”

    “真是窝囊之极,朕想应该派大军过去清剿,还边关一个永世太平。”

    晁错听到刘启这个想法连忙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今内忧未除,不易再引外患,老臣赞成丞相意见。”

第68章。帝王之家(5)() 
刘启在众大臣的劝说下心情逐渐平复,想一想也许大臣们的意见是正确的,于是将选宗室女作为和亲公主的旨意颁下,请有意向的宗室大臣主动报名,这和亲一事就这样进入了实施阶段。

    几日之后,愿意献出女儿的宗室大臣没有一位,晁错反而上书削藩的计划。

    刘启接过晁错的上书大致浏览了一遍问道:“恩师,为什么最先削楚国?”

    “陛下,老臣认为楚王刘戊乃是高祖弟刘交之孙,算是陛下的远房兄弟,亲情疏远不得不防呀,另外楚国地少人稀,没有实力与长安对抗,无论如何楚国也掀不起大的风浪。”

    “那么接着削赵国和胶西国呢?”

    “赵王刘遂是高祖庶子刘友之子,胶西王刘昂是高祖庶子刘肥之子,也算是陛下相对近一点的兄弟,这样不容易引起天下的不平,然后慢慢的由弱及强,慢慢的做到削弱强国的目的。”

    “好,恩师计划周到,朕同意了,但是此事要从长计议,慢慢的找到合适的理由再行执行,不过恩师要切记,你来直接操作,暗地里进行调查,在诏书宣布前切不可让更多人知晓,特别是皇太后哪里。”

    “诺。”

    “哦,恩师,朕再问你,关于和亲的事情,现在选不出宗室女,恩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进行和亲事宜?”

    “依老臣之见,陛下应该变通一下,选一个宫女赐她一个公主的封号进行和亲就行了,反正匈奴大单于哪里也不会计较那么多,关键是和亲的意义。”

    “呵呵呵,好主意,不过先帝时送过去的好歹是真正的宗室女,如果这次就送一个宫女过去,会不会出现大的漏子。”

    “陛下且放心,至少这次和亲可以将边关和平延续到我们内部矛盾的完全解决,到时我们还怕什么匈奴,相信他们看到强大的大汉也会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的。”

    “但愿如此,就先把和亲的事项完成再说。”

    几个谒者急匆匆从宫外走了进来,其中一个谒者托着托盘来到刘启身旁说道:“陛下,请翻牌。”

    刘启看了看托盘上的竹板,上面写着薄皇后、栗妃、程妃、唐妃、贾夫人、王夫人……

    刘启思考了好久拿起了王夫人的牌子翻了过来,谒者立刻退了出去急匆匆走到长乐宫漪兰殿,见到王夫人呵呵的笑道:“王夫人,今晚皇上临幸漪兰殿。”

    “真的吗,太好了。”王夫人呵呵笑道,脸颊飞起一朵红云。

    王夫人名字叫王娡,说起王娡还有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其母亲叫臧儿,是汉初名门之后,霸王项羽在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曾经封了一位燕王臧荼,就是臧儿的祖父,臧荼后来在楚汉相争时投降了刘邦,汉初异性诸侯王反大汉时臧荼也开始造反,谁知被刘邦三下五除二打的稀里哗啦,满门抄斩,臧儿却在如此艰难环境下奇迹般存活了下来,真的是命大,后来臧儿嫁给了平民王仲为妻,生一子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就是这王美人王娡,次女王儿姁'xu',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汀⑻锸ぁ

    王娡刚成年时,就在其母亲臧儿的主持下,嫁到了商人金王孙家,没过多久便生了个女儿叫金俗,一天王娡的母亲找了一个叫姚翁的算命先生给自己的子女相面,姚翁告诉臧儿:“王娡是大贵之人。”

    臧耳听完之后很是高兴,其实算命先生就是一句奉承话,可臧儿听着就不同了,在思考什么叫大贵之人,现在女儿王娡嫁到商人金王孙家,小钱倒是有几个,顶多称之为富有,大贵倒是谈不上,什么叫大贵,就是贵为皇后,所以我女儿应该有嫁给皇上的命,当时文帝在位,岁数有点大,嫁给文帝是不愿意的了,那就嫁给太子吧,太子就是未来的皇上,臧儿就强行把王娡从金王孙家中接走,找熟人把王娡和王儿姁全送进太**,做了当时还是太子刘启的宫女,没过多久刘启就宠幸了王娡,为刘启生下了三女一男,女儿就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裕公主,儿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刘彻,自此王娡的宫女身份变成了夫人。

    如今最小的刘彘(刘彻的小名,彘就是猪的意思)已经两周岁了,王娡天天守着几个孩子甚是满足,尽管只是个嫔妃,但是已经达到富贵的目标了,所以整天过得相对很是满足,猛然间听到谒者报说皇上今夜临幸她这里,让她确实兴奋异常。

    “皇上驾到。”正在说话间,漪兰殿门口的护卫层层向殿内喊道。

    王娡连忙整理一下衣服,再三照了照镜子,显得特别激动,转身慌忙跪在殿门口说道:“臣妾恭迎陛下驾临。”

    只听得刘启边走进来边笑道:“哈哈哈,王夫人快快请起。”

    “谢陛下。”王娡站了起来接过刘启手中的外衣。

    在众侍女的服侍下,刘启和王娡走进漪兰殿的內寝室后,一番云雨过后,刘启躺在王娡的身边唉了一声。

    王娡连忙问道:“陛下,何以叹气,是臣妾侍奉陛下的不周造成的吗?”

    “唉,夫人有所不知,最近朕在考虑大汉和匈奴和亲之事,需要选一个宫女赐她公主名号前去和亲,选宫女的事情还没有完成,朕正在为此事发愁呢。”

    “那陛下已经派人去执行了吗?”

    “还没有呢,本想找一宗室女来和亲,谁知宗族内的人都已经暗地里表示反对了。”

    “怎么,还有人公然与皇上作对。”

    “呵呵,这倒没有,在朕发出旨意近一个月时间,都没有一位宗室人员愿意献出自己的女儿来和亲,这也不能怪他们,即使是百姓的女儿也不愿意把她扔给虎狼匈奴呀,何况宗室之女。”

    “那陛下是退而求其次,找一个宫女代替?”

    “是呀,朕在想让谁去找一个合适一点的宫女呢,首先要具有皇族的贵气,要熟悉大汉的礼仪,要经得起匈奴大单于的考验。”

    “如果陛下信得过臣妾,这宫女让臣妾来找吧。”

    “呵呵,这样甚好,这事交给夫人朕就放心了。”

    接下来王娡就忙起来了,在自己的漪兰殿内上下搜罗合适人选,一连找了几天都未能如愿,烦闷的走到后花园散散心,刚进入花园门口就听到一曲悠扬的古筝声响起,接着一曲委婉悠扬的歌曲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