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失的旅程 >

第183章

迷失的旅程-第183章

小说: 迷失的旅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那就好,陛下不要只忙于国事,时不时的要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

    这时刘启话题一转道:“母亲来的正好,朕正有事要与母亲商讨。”

    “哦,什么事情?”

    “太子现在已经年方二八了,已经到成年了,朕准备三天后为太子做一下冠礼,母亲认为如何?”

    窦太后先是一惊,然后呵呵的笑道:“哦,好事情,好事情,太子已经长大了,我大汉已经后继有人了,马上派奉常前去准备。”

    “好的,好的。”

    窦太后接着对身旁的谒者说道:“快把带来的一些强健身体的补品拿来,为陛下炖上,然后再请巫师来做一下法事,驱一下这殿内的瘴气。”

    “诺。”

    刘启感激的说道:“让母亲费心了。”

    “陛下,大汉可以没有我老太婆,但不能没有陛下,一定要照顾好身体,不要想太多。”

    “谢母亲。”

    “好吧,好好养病,老太婆这就回去了。”

    “母亲慢走。”

    窦太后在谒者的搀扶下,缓缓的离开了温室殿。

    刘启接着对刘彻说道:“彻儿,你也下去吧,朕休息一下。”

    “诺。”

    刘启重新躺了下来,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脑海中浮现出过往的一幕幕,从日常朝政到七国之乱中的战争场面,猛然看到死去的栗妃和刘荣恶狠狠的向自己扑来,接着是心头猛然一惊醒了过来,外面的天光已经大亮,用尽浑身力气坐了起来,一扭头看到床边趴着一个人,再柔柔眼睛看清楚了原来是魏其侯窦婴,这时窦婴也被刘启的起身声音惊醒,抬起头马上跪地叩拜道:“臣窦婴给陛下请安。”

    刘启轻声的回答道:“魏其侯免礼,什么时候过来的,在这里多久了。”

    “回避下,夜半时分听到了陛下略有贵恙的消息,等赶过来时看到陛下已经休息,就没有打扰,所以在此守候。”

    “魏其侯辛苦了。”刘启说到这里也突然的想到,自己万岁以后,刘彻是否能顺利继位,关键要看母亲窦太后,一定要让母亲高兴大汉才能顺利进行皇位更替,如何让母亲高兴呢,突然有了主意,于是接着低声说道,“魏其侯,朕有一个诏旨要发给你,来呀,听朕旨意。”

    谒者马上应声道:“诺。”

    “赐魏其侯窦婴诏旨,内容是‘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意思是说,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利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上,皇上可以免除其罪过。

    窦婴一听,心情非常激动,这就是一张免死诏书,马上跪地叩首道:“臣窦婴谢陛下隆恩,念及臣功德尚浅,恐不适合受此殊荣。”

    刘启弱弱的说道:“魏其侯为社稷的兴盛呕心沥血,理当受此嘉奖,请不要推辞。”

    “诺,谢陛下。”

    刘启话题一转接着说道:“三天后朕准备为太子举行冠礼,魏其侯做为自家人要准时参加,做一个见证。”

    “臣听到这个消息了,不过陛下这身子……”窦婴疑惑道。

    刘启裂开干裂的嘴唇,微微一笑道:“放心,朕还能坚持,这可是太子的大事,一定要办好。”

    “是,是,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

    天色渐渐大亮,谒者走进报道:“报陛下,三公九卿们在殿外守候,说要进来探望陛下的病情。”

    窦婴眉头一皱说道:“哎呀,陛下你这身子能见他们吗?”

    刘启连续咳了几声,弱弱的说道:“不见更麻烦,还是让他们进来吧,免得引起朝堂不必要的混乱。”

    “诺。”

    稍时,文武官员们依次走进大殿,叩拜请安,刘启招呼诸位坐下,轻声的说道:“朕近日龙体欠安,朝堂之事还要仗着诸位齐心协力来处理,以安天下庶民。”

    “诺,谨听陛下口谕。”

    如此探视持续了半个时辰,刘启感到胸口痛意袭来,就继续卧床休息,窦婴等人知趣的离开。

    冬日的长安,雪花在不经意间飘落,铺满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整个关内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给人一种洁白的肃杀之情,刘彻在太子殿内屈膝坐着,旁边站着张佳扬,卫绾正对而坐说道:“太子,你知道三天后为殿下举行的冠礼预示着什么吗?”

    “老师,冠礼者,成人礼也,可能是父皇认为本太子已经成熟了吧。”

    “太子只说对了一半。”卫绾观察了一下刘彻的眼神,接着说道,“古人二十而冠,可今年太子年方二八,为什么呢,难道太子没有考虑过?”

    刘彻迷惑的问道:“请老师明示。”

    “太子啊,要做好心理准备,社稷的未来全靠太子了,皇上一定在担忧自己的病情,如果有点闪失,殿下又没有被确认成年,无法正式接任帝位,这将对大汉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呀。”

    “老师,难道父皇的病很严重吗?”

    “还是小心为妙,老臣只是提醒太子要以社稷为重,不要沉迷于父子之情、儿女之谊,希望太子能够领会。”

    “老师教诲,学生铭记在心。”

    “另外,三天后的冠礼对太子相当重要,一定要亲自负责安排护卫事宜,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前来捣乱。”

    “哦……”刘彻思索片刻扭头看着张佳扬说道,“这件事还是由张都尉负责吧,有他在,相信安全还是能保证的。”

    张佳扬答应一声道:“诺,请太子放心,我会加派人手负责太子的安全。”

    卫绾微微一笑道:“这下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了。”

    三天后,连续几天的雪花结束,东边奇迹般的露出了红日,照的大地一片洁白,在未央宫前面祖庙的祭台上,奉常早已准备好了冠礼仪式的所有器物,刘彻早已等待在祭台的下方,同时站满了刘氏宗亲和朝中的肱骨之臣,大家齐刷刷的看着温室殿到这里的路,没有多大工夫,刘启侧躺着坐在轿舆上走了过来,众人齐刷刷的跪倒高喊道:“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启在轿舆上挣扎了很久没有坐起,旁边跟随的谒者连忙伸手将刘启扶起,刘启有气无力的一抬手,谒者心领神会的说道:“诸位请起。”

    呼啦啦大伙站了起来,谒者跑到奉常面前轻声的说道:“皇上身有贵恙,冠礼的前期仪式免除,直接进行三加冠,皇上操作完就马上回殿休息。”

    “诺。”

    奉常马上把三套冠礼服拿到礼台,轻咳几声说道:“要移风易俗,前面仪式省略,直接给太子加冠,请皇上上台为太子三加冠。”

    几个人抬着轿舆走上抬去,然后落轿,谒者搀扶着刘启站到了台中央,刘彻穿好冠礼服走到刘启面前,深施一礼,刘启咧嘴轻声的微笑道:“太子成年了,一加冠,万事顺利保平安。”说着将一个颜色的冠加到刘彻刚梳好的发髻上,台下众人齐喊:“善。”

    紧接着刘启换冠礼服,进行二加冠,刘启依旧说道:“二加冠,家庭和美远流长。”

    “善。”

    再换礼服,进行三加冠,刘启使出浑身力气说道:“三加冠,社稷永固万年长。”

    “善。”当众人喊完抬起头细看刘启嘴唇时,发现一丝血迹从刘启口中渗出,谒者连忙用手绢将血迹擦净大声的喊道:“皇上身体欠安,回宫休养,接下来的仪式由奉常主持完成。”

    说完扶起刘启上了轿舆,急匆匆的返回未央宫内,进入了昏迷状态,刘启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大汉内外的天下事耗尽了刘启的一生,在经过一个通宵的挣扎煎熬痛苦后,闭上了他充满困惑的双眼,未央宫内传出了低沉的钟鸣,刘启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长安的大街小巷,慢慢的向全国散去。

    窦太后听到钟声,吃惊的呆坐在长寿殿内,喃喃的说道:“他还是去了,还是去了。”眼中充满了混浊的泪水。

    这时卫绾带领着文武大臣在殿外求见,窦太后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卫绾众人进门就趴在地上哭道:“皇太后,皇上已经驾崩了。”

    “原来这是事实。”窦太后楞了一下紧接着说道,“众位爱卿不要过于悲伤,朝中的大事还需要诸位鼎力相助。”

    卫绾等人马上止住了哭声并说道:“皇太后,处理皇上的后事是马上要做的事,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尽快让太子登基继位也是当务之急呀。”

    “爱卿说的有理,其他各位大臣有什么主意?”

    卫绾后面的几个文武大臣异口同声说道:“全听皇太后吩咐。”

    “好吧,那就由丞相卫绾组建一个社稷国事处理小组,先组织太子登基,然后负责皇上的国葬。”

    “诺。”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新皇上登基的事情准备妥当,庚子年正月,选择了良辰吉日,刘彻穿上了新定制的龙袍,头戴皇冠,在众臣的簇拥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大汉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149章。招贤纳士(3)() 
第二天,张佳扬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未央宫内,看到刘彻在聚精会神的翻阅一些奏书,一卷卷的板牍摆满了书案,韩嫣也在一旁忙前忙后的照顾着,还时不时的说道:“陛下,还是不要累着了,我们好久没有到郊外练武去了,看要不要出去放放风。”

    刘彻头也不抬的回答道:“你说的对,但帝王要以国事为重,今天这些正事做不完就不能出去。”

    “诺,陛下说的有理。”韩嫣无奈地退后几步站在了旁边。

    刘彻马上又吩咐道:“韩嫣不要在这里愣着,你也取一部分奏书帮我粗筛一下,挑拣有关国家社稷安全的先给朕看。”

    “诺。”韩嫣左看右看,不大一会儿道,“陛下,这是边关急报,匈奴时不时扰乱边境,边郡郡守四处查看情形,推测可能是匈奴小股部落肆意侵扰,边郡暂时进行加固防守,请陛下指示。”

    “拿来朕看。”刘彻急迫拿过奏书浏览,看完之后愤怒道,“大胆匈奴,六十年来如噩梦般依附于大汉,终有一天朕要踏平匈奴,回奏说务必保护边民人身财产安全,待时机成熟,朕必将报此仇。”

    “诺,陛下威风,先帝无此魄力呀。”韩嫣蓄意奉承道。

    “呵呵,韩嫣,你是怀疑朕的能力吗?”刘彻正言厉色道。

    韩嫣见此,马上低眉说道:“小的不敢,陛下定能平定匈奴,强我大汉。”

    刘彻马上拍着韩嫣的肩膀微微笑道:“这也是有点错误的,不是朕能平定匈奴,应该是大汉的臣民未来必将匈奴铲除,解决几十年来的威胁。”

    “陛下说的对,陛下说的对。”

    这时张佳扬才轻轻小趋步走进大殿,刘彻看到佳扬后道:“佳扬,来的正好,刚才朕和韩嫣在讨论匈奴的事情,你做为熟悉匈奴的人,说一说大汉怎么样才能击败匈奴?”

    张佳扬微笑施礼道:“陛下刚才和韩嫣的对话我都听到了,请陛下不必介意,大汉要想战胜匈奴,需要准备的太多了,匈奴草原广阔,首先要去了解匈奴的生活习惯,否则我们主动出击可能连匈奴人的影子都见不到,更谈不上打败对方了;其次要有超越匈奴人的马匹,否则见到匈奴人之后连追都追不上,何谈打败对方;第三就是兵士们的英勇善战,找到了追上了必须能打得过才能灭匈奴呀。佳扬一时乱说,若有让陛下不满意的,请恕佳扬无罪。”

    “好,我的张爱卿说的好,朕再补充一句,要有锋利先进的兵器,有谋略领导才能的帅才,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

    “陛下圣明,嫣领教了。”韩嫣不失时机的再奉承一句道。

    刘彻自然知道,但整个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笑,仿佛匈奴已经被他击败。

    张佳扬接着说道:“陛下,打败匈奴,合适的将领是关键,应该从文武官员抓起,否则就很难有效果呀。”

    “哦,张爱卿说的对,朕现在做的贤良文学选拔就是基于此番考虑,这次朕一定要选拔出合适的改制人选,让大汉强大起来,让周边的小国要依附于我大汉才能长存。”

    “陛下真是少年有为,我等为大汉的强盛定效犬马之劳。”韩嫣很是合适的机会说出让刘彻满意的逢迎之语。

    张佳扬感觉机会来了,就凑上去说道:“在这次殿试中有一人乃是《诗经》申培的弟子,名叫赵绾,不知道陛下看到他写的文章了吗?”

    “赵绾,赵绾……”刘彻略一思索道,“哦,这个名字好熟悉,对了,他写的文章和董仲舒博士观点略同,在这次贤良文学排名中一定是靠前的哦,怎么,张爱卿认识?”

    张佳扬连忙回答道:“有一面之缘,还是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