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覆云乱煜 >

第227章

覆云乱煜-第227章

小说: 覆云乱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煜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道:“老真人原来是在试探萧某,那就不怕我其实已经猜出了你的用意,现在也是在装腔作势?”

    无尘呵呵一笑,“若是能看出贫道的用意,又能装腔作势骗过贫道,那更是能堪大任,贫道也是认了。”

    萧煜从椅上站起,扶着腰间破阵子,说道:“既然如此,那无尘真人的来意我也能猜出几分了,若是我所猜不错,无尘真人所求之事应是与峰主之座有关,不知我说的可对?”

    无尘默然片刻,方才点头道:“萧居士说的不错,贫道此次前来确实与此事有关。”

    无尘很是感慨道:“初见你时,你不过一家之格局,困于东都中的三丈方圆不得脱身,未曾想你这次草原之行却是如游龙归海,不过才一年的光景,已是一地格局,坐西北望天下,不简单啊,实在出乎贫道意料之外。”

    坐在一旁的吕心莲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有想到师祖竟会对萧煜有如此高的评价。更让吕心莲看不过眼的是,萧煜竟然生受了,若是换成旁人,能被一位道宗峰主如此称赞,还不得立马受宠若惊,再不济也要好好谦虚一番才是,哪有这样的,一句轻描淡写的真人过誉就算完事了?

    吕心莲看萧煜越发不顺眼了。

    狂妄自大,恃才傲物。

    就算前两条被推翻了,这第三条评价肯定是没错的!

    萧煜当然不知道吕心莲此刻心中所想,哪怕就是知道了,也多半一笑置之而已。

    毕竟在萧煜的眼里,这个吕心莲就心智和阅历而言,还只能算是一个小丫头而已,比之去东都时的林银屏还多有不如。

    萧煜此刻更关心的是道宗,如今大战在即,若是道宗之内又生变故,可真要万劫不复,所以萧煜对无尘真人的感慨只是稍一谦让后就直接问道:“敢问真人,莫非是道宗之内有什么不妥?”

    无尘摇了摇头道:“在你与红娘子大战之前,天枢师兄与掌教师兄当着其他几位峰主的面作了一个约定,若是草原兵败,要追讨秋叶师侄之责,但若是草原事成,秋叶师侄就是下任道宗掌教。如今事成,天枢师兄无话可说,掌教师兄按照约定恢复秋叶师侄的首徒印信,如今几位峰主也要受秋叶师侄节制。总得来说,现在的秋叶师侄大势已成,虽有瑕疵,也不过是旁枝末节罢了。”

    萧煜点点头,心中明了,如果把道宗看作一座朝廷,掌教真人自然好比皇帝,而诸位峰主与掌教本是师兄弟,又各掌一方,一如皇帝与诸王之间的关系。而首徒是接任掌教之人,可比作俗世太子,按照礼制,皇帝镶东珠十二,太子为九,亲王为八,如此算来太子比亲王还要高出一级,那首徒比峰主高出一级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太子能不能压住亲王,亲王能不能反客为主,就要看各人的运气和手段了。就拿秋叶与慕容结为道侣这件事来说,说白了无非就是秋叶寻了一个可以对他援手的“妻族”,|这就是手段。至于日后,“太子”登基,妻族变外戚,能不能压制住外戚,还是要看新主的手段。

    无尘继续说道:“秋叶师侄大势已成,贫道却是大势已去,天璇峰高居七峰之次席,但这些年来贫道修为尽失,座下弟子凋零,致使天璇一脉败落,如今为千年大计故,贫道的峰主之位怕是坐不长远了。贫道本来对这峰主之位也无甚留恋,只是天璇一脉千年传承,贫道愧对先师教诲,非但未能发扬光大,反而还败落至此,临了总是想做些自身力所能及之事才能安心。”

    萧煜皱了皱眉头问道:“那萧某能为真人做些什么?”

    无尘道人叹息道:“我还没想好,只是想请萧居士在草原战事了结之后,去一趟道宗山门。当然,若是草原兵败,你去亡命天涯,我回青景观,万事皆休。”

    萧煜沉默不语。

    过不多久,多铎撩开帐帘走到萧煜身旁轻声道:“右相,酒宴已经备好。”

    萧煜轻轻挑了下眉头,一扬手,淡淡吩咐一声:“开宴。”

    多铎轻轻应了一声,徐徐退出大帐。

    萧煜放下手,看向无尘笑道:“真人,接风宴已经备好,还请务必赏光。”

    无尘轻抚白须,淡淡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萧煜侧身伸手道:“请。”

    萧煜营帐三百里外,往日里咆哮的青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冰河,暗淡的斜阳落在冰封的河面上,映射出一层绮丽的光晕。

    沿着青河一线,渐渐出现一支蜿蜒若长龙的骑队,看人数不下万人。前导两千骑,皆披黑色青甲,手持长枪,马侧挂斩马长刀。两翼各一千骑,手持机弩,马侧同样挂长刀。殿军两千骑,着玄甲,持长刀,马侧挂弓。

    中军尤为引人瞩目,虽然中军士兵还未披甲,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中军分兵就是两千重骑!

    重骑只有在冲锋前一刻才会披甲上马。

    说起重骑,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贵!养活一名重骑所花费的银钱足可以抵得上三名轻骑。而第二个特点就是一队重骑在正面战场完全可以冲溃自己数量三倍以上的轻骑!

    当年后建南下中原,所向披靡的铁浮屠就是重骑。可以说每个将领对重骑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重骑的所向披靡,恨得却是重骑的烧银子速度。

    哪怕是徐林坐镇的西北,也不过才有两万重骑而已。而让萧煜一直不敢与徐林正面开战的原因,除去人数上的劣势,就是这两万重骑一直让萧煜深为忌惮。

    因为有重骑的缘故,骑队行的很慢,夕阳悄然隐去,天色渐暗。这条黑色的骑队仍旧沉默的行进在黑夜之中,未曾举火,只能听到沉重的马蹄声响和看到一片影影绰绰。

    好似阴兵踏境。

    一名玄甲骑士冲破夜间淡雾,一直奔向骑队中军,一直到不足十丈处才勒住马缰,战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

    中军为首的一名玄甲将领抬起手,整只骑队缓缓停下。

    骑士翻身下马,在玄甲将领前单膝跪地,沉声道:“秉都督,斥候来报,多铎大军已在三百里开外安营扎寨。另外,大都督中军大帐传来消息,大都督虎驾已至小丘岭。”

    玄甲将领将冰冷面罩推起,现出一张颇为儒雅的面孔,似乎这样的人应是在那东都朝堂之上,而不是这铁甲林立之中。只是在这西北之地久了,儒雅多数已经化为沧桑和威严,他向多伦河的方向遥望了一眼,又看了看天色,平静道:“传令三军,安营扎寨。”

    “另外,传令后军急行,明日之前,务必赶到此处。”

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汉() 
一夜过去,天空中的乌云渐散,一轮红艳冬日喷薄升起,落在残雪上映出一片晃眼的白亮。

    一个年轻人走出大帐,骤然的明亮让他微微眯眼,略微适应了光亮之后,他开始在营中四下走动,不时有成队的骑兵从他身边经过,马上的骑兵多半会打量他一眼,好奇怎么会有这么一个“闲人”。

    年轻人不紧不慢的围着营地走了大半圈后,忽然看到在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老汉,老汉右手正端着一个黑亮瓷碗,碗里是刚煮好的酥油茶,老汉小口抿着,每抿一口,就闭上双眼,左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膝盖,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

    年轻人笑了笑,径直走到老汉身边后,开口道:“这位老人家。”

    沉浸在酥油茶世界中的老汉被吓了一跳,险些将碗里的酥油茶洒出来,急忙凑上嘴吸了一口,接着抬起头瞪着这个不速之客怒声道:“瓜娃子,鬼叫啥呢!”

    老汉年过五旬,已经在汗王亲卫中待了大半辈子,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是火头军,在汗王亲卫中与他同辈的人已经不多,不是早早战死就是升官去了别处,而很多晚辈也已经成了百户、千户,甚至封了台吉,就连亲卫的主人都已经换了三任,可老汉还是那个火头军,比起那些早早战死的人老汉是幸运的,可比起那些升官封台吉的人,老汉似乎又是蹉跎了大半辈子时光。

    现在回想起往事,老汉也没什么后悔的,毕竟这么多年来一直平平安安,也算是福气了。林远大汗在时,草原是罕见的太平光景,只是好人不长命,林远大汗还不到五十岁就早早去了,实在让人可惜。后来是王妃掌权,草原就开始乱起来,不久后公主与王妃更是打得是昏天地暗,最后据说是公主的那个驸马将红娘子勒死,重新入主王庭,老汉和一些岁数差不多的老人都认为以后的汗王八成就是这个驸马了。

    只是今年注定不太平,刚打完了王妃,中原那边又要出兵,还得接着打,可汗王近卫哪还有人,无奈就连老汉这样的老卒也被派上了前线。

    老汉一口气喝干了碗中的酥油茶,把碗放在一旁,斜瞅着这个笑盈盈的年轻人,问道:“小兔崽子,哪个把总手下的?这个时候还敢在营中游荡,小心军法伺候。”

    老汉倒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在这军中时候长了,这么多年下来也都有些香火情分,那些未发迹前受过老汉恩惠的也都乐意卖老汉一个面子,所以老汉在营中的日子倒也是颇为快活。

    年轻人轻轻一笑道:“我是多铎大人的亲卫,不妨事的。”

    老汉抬了抬眼皮,“我说呢,不过你不去护卫统领大人,来这儿做啥?”

    年轻人没有回答,倒是反问道:“老人家,这天寒地冻的,坐在地上不凉?”

    老头儿咧嘴一笑,露出一嘴黄板牙,“这算啥,早些年,在雪地里睡觉都不是事。”

    年轻人学着老汉的样子坐到他的身旁,问道:“要打仗了,老人家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要上战场?”

    老人瞥了了年轻人一眼:“还不是因为驸马和王妃?打了一年,汗王近卫都打光了,虽说现在又补充了一些,不过也才三四万人的光景,哪里挡得住那个闽行的八万大军?这次全军开拔,把王庭里的青壮差不多都拉干净了,没办法,只能再用老汉我这样的来凑人数喽。”

    年轻人轻叹一声。

    老头嗤笑一声,“小子,唉声叹气个啥?以前没有林远大汗的时候,我们秋冬二季哪年不是要挥兵南下,哪年不死人?说起来现在的这个驸马也委实窝囊了些,窝里斗倒是厉害,打赢了王妃,可欺负一个女人算什么本事?现在莫说是挥兵南下,秀龙草原说不要就不要,小丘岭也拱手送给徐林,真是让人欺负到家门口了!”

    年轻人皱眉道:“秀龙草原一马平川,最适合重骑冲锋,若是死守秀龙草原,怕是正中徐林下怀。”

    老头呸了一声,不屑道:“老汉我打仗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你懂个球!”

    年轻人一笑置之。

    老头站起身,拍了拍伸身上泥土,“你小子从军时间不长吧?”

    年轻人点头道:“不大到一年。”

    老汉笑道:“看得出来,小家子气,你小子还是看得少,见得世面少,以后跟着多铎大人多走走多看看,见见世面,涨涨见识,有好处!”

    年轻人微微一愣,继而失笑道:“一定。”

    老汉怫然不悦道:“咋的,老汉我说得不对?你们这些瓜娃子毛都没长全,知道个卵,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听你的口气还有点不服气?也是,和你说多了你也不懂,算了,不说了!”

    年轻人饶有兴趣道:“你还没说,怎么就知道我不懂?”

    老汉斜着眼,不屑道:“年纪轻轻,估计连姑娘身子都没见过,这都不知道,还能知道啥?不是老汉我自吹,这人呐,一眼我就能看出个**不离十,你小子面相平平,看着就不像个聪明的。”

    年轻人哈哈大笑,“老人家还懂相面?不错不错,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不错,可也不能倚老卖老。”

    老汉哼了一声,打定主意不想再和这个瓜娃子啰嗦,毛都没长齐,懂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啊,一个比一个浮躁,用一句他早年听中原士子说的话,世风日下啊。

    老汉摇头叹息,打算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营中响起呜咽号角声。

    骑兵来往交织。

    老汉脸色微变,“是统领大人升帐了。”

    年轻人不紧不慢的从地上站起,接口道:“看来是闽行大军打过来了。”

    老汉哼了一声,虽然对这个不服自己说教的年轻人看不大顺眼,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句话说得倒是不错。

    年轻人也没再对老汉说话,只是轻轻自语道:“八万大军啊,想要一波吃掉萧某?胃口大了些。”

    老汉听到这句话,微微一愣,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到他走向中军大帐。

    接着老汉猛然瞪大了双眼。

    一队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