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83章

1627崛起南海-第83章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小岛四周海岸线都是以悬崖峭壁为主,但岛上的地势还算比较平缓,只有岛屿中部有一处海拔不过六十米左右的丘陵,算是全岛的制高点。负责搜索东线的小组出发不久,就在一处坡地上找到了泉水,在经过摩根医生的简单检验之后,认定这处泉水是可以直接引用的淡水,这个好消息让大家都颇为兴奋。淡水的发现意味着今后这里所开辟的海上中转站将不会需要额外的淡水补给,而且岛上可以供给的人口上限也会因此而增加不少。

    两个搜查小组‘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完成了对全岛的搜索,在岛上并没有发现有人居住的痕迹,也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事实上这里除了形形‘色’‘色’的海鸟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陆生动物的存在。常年在海上航行的王汤姆也算是半个海鸟专家,在他的指点之下,队员们认识了白腹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鸥等多种海鸟。

    岛上的树木还算比较茂密,多数都是麻风桐树形成的典型海岛绿林。这种树木高度都在十米上下,树干直径最粗的已经超过了半米。( 广告)这种树木往往丛生在一起,形成非常茂密的树林,是岛上各种鲣鸟的主要栖息场所。除此之外还有一簇簇密不透风的灌木丛林,这是俗称为“羊角树”的草海桐。这种热带常绿植物即便是在珊瑚石沙地或者沙滩上也能很好地生长,生命力十分旺盛。农业部的队员在考察之后认为今后岛上可以小规模地开垦一些相对比较平整的土地,种植一些热带水果和蔬菜,这样也可以有效地缓解食物补给的压力。

    最大的意外收获除了淡水之外,要当属这个小岛上的鸟粪资源。茂密的树林让这个无人岛变成了鸟类天堂,而大量的鸟粪在经年累月之后形成了鸟粪层,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之下,逐渐被植物所生成的有机酸所溶解,鸟粪当中的磷慢慢向土质中渗透、充填、胶结,然后就变化成了鸟生磷灰岩,也就是俗称的鸟粪磷矿。这种鸟粪磷矿中富含氮磷钾元素,对农作物而言是极好的综合‘肥’料,其效力堪与后世闻名遐迩的金坷拉一战。根据田叶友的测算,这个小岛上的鸟粪磷矿储量至少在万吨以上,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采的价值。

    不过海运部的谢‘春’却认为田叶友的这种观点恐怕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实现:“这地方离大本营太远,从这里运鸟粪回去,还不如直接在三亚湾的东西两岛或者亚龙湾里的几个小岛上开挖,那样运输路途更短,开采也更加方便。”

    田叶友不服气地反驳道:“我们也可以开采这里的磷矿卖给越南人当‘肥’料。”

    谢‘春’啧啧道:“兄弟你傻啊!下龙湾那地方三千多个岛,要挖鸟粪卖给越南人,我们直接在下龙湾开挖就是了,干嘛还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费劲!要依我看,这岛上的鸟粪唯一能用得上的地方,大概还得等到我们在石碌开矿之后了。那边有几百万亩的临海平原,再多的鸟粪都不够往那里填的。”

    船队原本定于完成岛屿考察之后的第二天就继续出发西进,但没想到却出现了小小的意外状况。矿业勘探组这几个成员因为长期待在内陆地区,没什么机会能吃到新鲜的海鲜食品,结果在出发后这两天里贪吃太多,拉肚子拉得直不起身。于是整个考察队都不得不因此而延缓了一天的行程,停下来让这几个贪吃鬼调养身体。摩根甚至为此动用了宝贵的战略储备,给他们各输了一袋葡萄糖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出于团结队员的考虑,考察队一致同意不在与大本营的联络中提及此事。王汤姆只是说因为天气原因不得不在浮水洲岛耽搁一天,执委会倒也不疑有他,只是叮嘱考察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需要为了完成考察任务而赶时间,等到海况好转再出发不迟reads;。这个小小的‘插’曲搞得以田叶友为首的几个肇事者很是不好意思,都表示要在后面的工作中把这次的过失弥补回来。

    在浮水洲岛休整了一天之后,两艘船在清晨出发向西航行。从浮水洲岛到鸿基港就只有六十多海里了,以两艘帆船的正常航速,顺利的话五六个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

    中午时分,海面上开始有岛屿出现在考察队的视野中。一个小时之后,海面上岛屿的密集程度就迅速地开始上升这些岛屿大多如探出海面的山峰一般,直接矗立在海面上,与一般人印象当中的海岛外貌大不一样。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千姿百态颇为壮观,也难怪这里在后世被评为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

    一直对这地方念念不忘的田叶友忍不住咕哝道:“这地方倒是很像桂林啊,早知道当初该带‘女’朋友先去桂林转转解解馋才对……”

    从地理构造上来说,下龙湾和桂林的确有共同的地方,两者都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只不过一个在陆,一个在海而已。而首次来到这里的考察队队员们几乎无一不被这里的美景所倾倒,就连见多识广的王汤姆也不禁对摩根说道:“我看我必须要修正之前的想法,被执委会派驻到这个地方也未必见得是什么坏事。”

    船员们有意识地降低了船帆,以缓慢的航速穿越这个难得一见的岛群奇观,直到天‘色’渐暗,依依不舍的船员们才在老摩根的催促下升帆加速:“这地方迟早是我们的,以后有很多时间慢慢参观这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尽快停船靠岸,天黑之后谁都不能担保我们不会在这地方触礁!”

    1627年6月20日,大明天启七年五月初八。在从胜利港出发四天后,考察队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后世越南鸿基港的所在地。

    从军事眼光来看,鸿基港所出的位置和地形地貌都不是太理想,这个港湾狭窄而短小,外宽内窄呈尖锥状,大型船只在这个港湾里甚至会很难调头,更谈不上什么防御纵深可言。在防御方面,唯一可以借助的天然地形就是靠近港口入海处的沿海山丘,只需在这里架上几‘门’岸防炮,火力就足以覆盖整个港湾的进出口。但无论如何,这里都并不是一个适合作为商港或者军港来进行开发的位置,货运码头似乎的确是它唯一一种合理的用途。而港湾外密密麻麻矗立在海面上数以千计的大小岛屿,更是让这里的对海防御难度成几何倍数上升。

第117章 海外考察(四)() 
在初步查看了这里的地形之后,军警部的成员们普遍认为最好是祈祷未来没有敌对势力从海上对这里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这里的沿海地形对采取防御的一方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 广告)而穿越集团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期内,肯定不太可能派出重兵驻守海外,有鉴于这些情况,穿越集团对于目前的安南政权该持何种态度就需要进行慎重考虑了。

    当然,考察队并不会仅仅查看了这一处地方就下了定论,实际上鸿基的产矿区面积非常大,可以修建货运码头的地方也远远不止这一处,而很多具体的地理环境只从地图上是很难看出优劣的,必须要亲身实地考察才能获得最为直观的感受。

    当晚考察队通过电台与大本营取得联系时获知了一个好消息,第一台试制出来的蒸汽机已经在田独铁矿安装到位并通过了试运行。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这台蒸汽机的热转化效率和稳定工作时间都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机械动力的投入,无疑意味着穿越集团的生产效率将由此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个消息让考察队员们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就意味着燃料需求将迅速增加,而能否拥有稳定的煤炭输入渠道,极可能会成为制约穿越集团发展速度的瓶颈。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察队此行的成败将会直接影响到穿越集团的未来发展路线。

    第二天一早,经过休整之后‘精’神抖擞的考察队便离开了前一晚的锚地,沿着海岸线缓缓西行。因为各个开采矿点的资料都比较细致,所以矿业勘探组的任务相对还比较简单,到时候直接上岸去地图上标注好的地方采集矿石样品就行了。而这次考察的真正难点是找到一个让各方都觉得满意的港口所在地,虽然有后世的资料作为参考,但执委会仍然必须要结合实地考察的结论才能做出最终的选择。

    考察队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下一处适合用来开发的港口,这个地点的选定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沿岸水深、水域环境、与开采矿点的距离和陆上运输难度等等,当然还包括军警部相当重视的军事防御难度在内。

    这一片开采区所在的位置实际上是一个探入到海面的巨大半岛地带,而与其相对的还有另一个半岛,这两个半岛的尖端处相距不到千米,而两个半岛所环抱形成的扇形海湾,便是今天考察的重点区域。

    这个扇形海湾实际上是数条河流共同拥有的出海口,所以沿海处几乎全是大片的滩涂地带,而考察队试图绕到蕴含煤矿这个半岛靠近内陆的一面,看看这里的沿岸地区是否有适合修剪大型货运码头的场所。

    在抵达半岛的另一端之后,考察队靠岸停船,派出队员对这里的陆上情况进行了勘察和采样。让矿产勘查组比较高兴的是,这里的矿点完全没有被人为开采过的迹象,这就意味着会因此引来敌对势力觊觎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另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这个地方完全处于荒无人烟的状态,如果执委会想要对这里的煤矿进行大规模开采,那么如何引进本地移民仍然会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麻烦。

    一路考察下来,倒是有几处看起来适合修建码头的地点,但陆续都被海运部和军警部否决掉。海运部的理由是这几处地方要嘛离计划中的开采点距离太远,会对今后的物流运输造成比较大的麻烦,要嘛就是处于河流入海口以内的区域,水深和水域宽阔度都十分有限,对于未来会有大量重型货船频繁进出的货运码头来说并不合适。

    这也怪执委会之前所下达的命令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的部分,一方面要求考察码头选址时要有“长远眼光”,必须充分考虑到五年乃至十年后的货物运输规模,另一方面又显得急功近利,要求未来的码头地址“尽可能靠近开采点”,以减少前期打通陆上运输通道所需的工程量reads;。这也就难怪沿途上的几个备选地点都被海运部给枪毙掉了。

    军警部的理由跟前一天所否决的地点差不多,今天所考察这几处地方基本都是属于沿海平原地形,光是无险可守这一条就足够让军警部否决这几处地方了。按照军警部内部合议之后的意见,今天这几个地方甚至还不如昨天过夜的那处锚地,至少那地方在港口出海处还有几个制高点可以用来修建防御工事。而今天考察的这些沿海平原地带一旦发生战事根本没法防御,难道让矿工们去沿着海岸线挖战壕吗?

    农业部的专员倒是对这几个地方十分满意,在他看来,这些靠近江河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很适合用来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不过这种看法很快就被别人给驳倒了越南最大的产粮区之一红河三角洲就在西边仅仅几十海里的地方,那里的粮食种植条件和种植规模不管在这个时代还是几百年后都是相当惊人的,穿越集团要想达到那样的水平,恐怕得等到把海南岛西岸的临海平原全开垦出来种粮才行。在这种地方开分基地,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断粮的问题。而且这里是海外基地,人力始终都是问题,执委会恐怕恨不得能让这里的每个人都变成矿工,怎么会分出人手再去搞农业开发。

    眼看时间已经到了下午,考察队的成员们因为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目标而变得兴趣缺缺。王汤姆见状干脆下令停止今天的考察行动,在天黑之前组织成员们进行一场野外狩猎活动。

    听到这个消息的成员们立刻欢呼起来,有人甚至喊出“大王英明”的口号。毕竟成员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对于狩猎这样的活动自然十分有兴趣。不过限于穿越前国内的条件,真正有过狩猎经历的人并不多,所以要临时组织一次野外狩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王汤姆让老摩根和大胡子约翰逊留下来守船,他们两人虽然有狩猎的经验,但汉语水平有限,要充当教官恐怕还差点水平。然后剩下的十五人分成了三组,由几名有经验的人分头带队。

    至于狩猎所用的武器,王汤姆可不会大胆到让一群菜鸟直接端着枪开打,他从“复合弓和一把mp9军用弩,分配给了三个小队。这几件东西都是他个人的收藏品,这还是穿越之后第一次拿出来亮相。

    成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