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210章

1627崛起南海-第210章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可是军购大客户,我们必须得设法维持他们的军力优势才行,多打几次胜仗他们才会有兴趣向我们购买更多的武器。”

    “怎么打赢?难道派我们的民兵去参战吗?别忘了我们的民兵也没什么战斗力可言,军龄最长的才不过半年时间而已,半年之间他们都还仅仅只是渔民和农民而已!”顾凯听着风头不对,立刻出声反对。

    “我们能够调动的民兵数量充其量也就几百人,哪怕武器先进,但这么点人在几万人的战斗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蒙’贺对此也提出了质疑。

    “伊拉克的恐怖分子只需八百人就能打得三万正规军屁滚‘尿’流,那还是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战场上的战斗并不是士兵数量的比拼,装备水平、战斗意志、战术运用、临场指挥,有很多能够影响战局结果的因素。如果看看纸面数据就能预料出结果,那我们也不用发展了,直接找大明朝廷归顺算了。”颜楚杰立刻对这两个反对派进行了反击。

    “伊拉克是伊拉克,我们现在可是在17世纪!半年就训练了这么几百号兵,要是派出去打没了,我们能保证接下来的空窗期不会出事吗?”‘蒙’贺不服气地反驳道。

    “军队不上战场就永远谈不上实际战斗力,不拉出去打打,以后怎么出去开疆拓土?键盘军事家永远就只会动动嘴皮子,真正的军事家哪个不是经过战争洗礼才脱颖而出的?”颜楚杰也是毫不相让。

    “战场距离大本营这么远,怎么保证作战补给和部队的机动力?”

    “就隔了个海湾,这才几百公里?那以后攻略大陆怎么办?是不是需要执委会跟着部队到一线督战才行?”

    眼看着讨论开始趋于‘混’‘乱’,陶东来赶紧站出来平息事态:“好了好了,看来我们先得进行一次表决才行。大家都仔细考虑一下,如果安南内战战局在近期内没有好转,那我们是否需要直接介入。先表决这件事,我们才能继续讨论接下来的应对措施。”

    陶东来说了这话之后,众人才平静下来,重新开始思考安南战局对穿越集团的影响,以及军事介入安南战局的可行‘性’。

第261章 采取军事手段的可行性() 
穿越集团目前在安南国内的势力区域都集中在北部沿海,一时半会儿倒是没有安全上的顾虑,即便北越在此之后节节败退,也很难在短期内攻打到涂山半岛。 至于需要跨海才能抵达的黑土港那更是不用多说了,那地方易守难攻,以安南的水上力量很难对其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但就算是最乐观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北越溃败导致政权‘交’替,那穿越集团在安南的利益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正如陶东来先前所说的那样,目前穿越集团的移民、能源、粮食这三个重要项目的主要输入来源都是北越地区,北越的不稳定也将会给穿越集团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特别是西方势力在中南半岛上的扩张,这是执委会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要控制南海,就必须控制马六甲,要控制马六甲,那就得先控制住横亘在三亚与马六甲之间的中南半岛。现在马六甲已经在西方势力的控制之下,如果连中南半岛都被西方势力占了,那日后南下的扩张脚步就不得不因此而大大放慢了。

    穿越集团之前对越所做的各种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不管是对北越进行军援,还是试图联络南部的占城国,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对中南半岛政局的间接控制,驱赶西方势力,掌控住出马六甲海峡之后通过中南半岛抵达中国大陆的这条航路。这个远景规划需要数年的时间去慢慢实现,但如果连第一步扶持傀儡政权都做不到,那就不用再妄谈之后的扩张和争霸了。

    从纯粹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穿越集团的确不能坐视北越输掉这场内战,就算是对直接出兵武力干涉持反对意见的顾凯和‘蒙’贺也不得不承认,安南内战的战局会对穿越集团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reads;。

    在接下来的执委会投票当中,九名执委以七票赞成,一票反对,一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介入安南内战的决议。陶东来宣布完这个决议之后,顾凯立刻举手示意有话要说。

    “虽然决议的结果出来了,但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战争的危险‘性’,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根本打不起消耗战,也承受不起太大的伤亡损失,在考虑介入手段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只想着长远利益,同样也要记得想想军事行动在短期内所将造成的损益。”顾凯虽然对投票结果有些不满,但还是很尽责地起到了一个反对派的作用,不忘提醒与会者注意军事手段可能会给自身带来的麻烦。

    “我们还是先来说说可行的军事手段吧。”颜楚杰可没有耐心听顾凯在这里布道宣扬他的和平理论,立刻就将话题引入到实际状况中:“按我们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接受训练的这支北越新军还并没有达到预定水平,战斗力也还存疑,如果单独面对南越的火器部队进行作战,那结果未必能让人满意。另外考虑到涂山半岛到战场的距离,我认为有必要让海运部也参与这次的行动。”

    两地之间的陆路距离近400公里,而海路距离相比之下近了四分之一,乘船从涂山半岛南下的速度更是比陆路行军要快得多,途中所需的时间恐怕要相差三倍。如果要快速投送兵力,那么海路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而北越方面所能提供的海船都存在吨位偏小的问题,在运输效率上肯定比不了穿越集团的专业海运团队。

    而目前海运部在三亚至北部湾的航线上布置了超过十艘大船,运力充足之后也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客货打包一船装,而是逐步腾出了几条船专‘门’用于前往涂山半岛进行移民运输,在总的运力上比起前几个月已经大有提升。如果真要用于运输兵力,那么调集几艘货船,一次‘性’把涂山训练营这一千多北越新军连人带装备投送到‘交’战区应该问题不大。

    越之云也代表海运部肯定了这一点,但他同时也指出,这样做需要提前至少一周定出行动时间,以便让海运部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船只班次。而且如果真需要出动穿越集团自己的民兵部队跨海作战,那么这个运输任务的复杂‘性’还会成倍增加,毕竟至少要多出两处装载兵员和物资的港口。另外这支运输船队也并不是把兵力投送过去就算完事,至少还得留下几条船在当地沿海区作为海上保护和机动运力才行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担当起前出袭扰对手海岸的作战任务reads;。

    “没什么如果,我们的人肯定得出动,北越这支新军靠不住。”听完越之云的发言之后,钱天敦接过了话头。在与会者当中,他大概是最了解北越新军实际战力的人了。

    钱天敦接着说道:“我们在涂山半岛训练的这支北越军队,军纪来说还是勉强能及格的,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实弹‘射’击训练太少,很难说到了战场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而且他们缺乏长矛兵的配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一旦战局不利,火枪兵方阵在后撤时缺乏有效的掩护,就很容易出现溃败。”

    “我们的民兵也没有长矛兵配合啊……”与会者不知道是谁咕哝了一句。

    “我们的民兵部队目前都已经换装了二七式燧发枪,不管是‘射’程、‘射’速、‘精’准度,都大大优于出口型的火绳枪,就连刺刀也比出口型长了近一倍,因此我们的民兵部队所使用的战阵并不是北越新军那种配合长矛兵的古斯塔夫方阵,而是纵深更浅,战斗面更宽的线形阵列。( 广告)对我们的部队来说,长矛兵并非必需品。”钱天敦立刻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科普:“简单的说,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排队枪毙战术。”

    历史上的排队枪毙战术正是在燧发枪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出现的,而在16世纪后半叶,燧发枪开始进入到西方国家的军队当中成为标准配置。不过在这个时代的东亚战场上,海汉民兵个大概是唯一成建制使用燧发枪的部队,并且由于比西方同行早了半个世纪“发明”出了刺刀这一近战武器,海汉民兵也是这个时空中在火枪部队中取消长矛兵编制的第一支军队同一时间在欧洲三十年战场上,古斯塔夫的火枪部队中仍然保留了超过三分之一的长矛兵作为近战护卫。

    在这个时间的东亚战场上,不可能出现同样采用排队枪毙战术的对手,因此军警部的军官们也不用担心战斗要残酷到双方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进至50米距离之内才开枪互‘射’事实上采用了独家制造的粉末火‘药’之后,二七式燧发枪的有效‘射’程足以让这个距离拉长到220到250米之间,只要火力密度够大,就完全可以弥补‘射’击‘精’度上的不足。

    而南越的火器部队显然还不具备使用排队枪毙战术的资格,火绳长矛‘混’编方阵对上存在技术代差的线形阵列,其结果肯定不用多说,后者将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军警部的信心也正是来源于此。他们坚信自己手下这批民兵在经过数月的艰苦训练之后,要对付一群科技落后战术同样落后的南亚猴子兵肯定是没问题的reads;。

    钱天敦进一步指出,目前的‘交’战地点是一些接近海岸的狭窄关口,这种地方虽然燧发枪部队无法充分展开阵形,但反过来也就能保持更大的火力密度,提高杀伤效率。加上火炮的支援,想要守住关口的难度并不大。而如果战局不利,也可以就近从海上撤退,不至于轻易被对手给断了后路。

    宁崎开口道:“虽然我对刚才的决议投了赞成票,但我还是要明确一下,我们所要达成的作战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北越军队守住战线?是帮他们击溃南越军队?是要彻底剿灭南越政权?这个有必要再明确一下吧?”

    陶东来道:“宁老师说的这一点我也很赞同,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种准备不光是物资和人员,同时也要明确作战的目标。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我们采用军事手段之前也必须要明确政治目的。我认为,维持安南内战的胶着状态,对我们是比较有利的,所以我们对南越军队的打击力度暂时不要太大,以稳固现有战线为主要目的。南北双方不管是哪边一鼓作气拿下对手,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颜楚杰附和道:“陶总说得对,我也补充一点,这次的海外军事行动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实战练兵。大家都知道,我们穿越之后发生的两次战斗都是在初期,根本就没有民兵的参与。现有的民兵队伍在成立之后也完全没有参加过实战,对于这支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我想也只能通过战场来考验。相对我们可能会面对的其他对手来说,这次的对手可以算是一个软柿子了,至少他们还不具备在海上讨伐我们的能力。而且他们所使用的火器也都是舶来品,打一发就少一发,不像我们有自产能力。用这样的对手来练一练兵,我认为对提升我们的军事实力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为了实现你们所说的作战目的,我们现在需要派出多少民兵部队出去作战?实际又能派多少?”‘蒙’贺问道。

    ‘蒙’贺提出的问题没有立刻得到回答,陶东来、颜楚杰和钱天敦等人低声‘交’谈了一阵之后,才由陶东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至少要有一个营的兵力。”

    他顿了顿之后又进一步补充道:“一个加强营。”

    “请说的详细点。”宁崎提醒道。毕竟在座的专业人员并不是很多,你陶东来只说个加强营,那大伙儿怎么知道这支部队的规模有多大reads;。

    “目前我们的基层民兵组织还是采用了基本的三三制,也就是每排三班,每连三排,而指挥上暂时仍然以连为最高单位。按照这样的编制,一个营大概就是统辖三个连,然后再加上营部的人员编制。不过加强连的话,会在编制上有些小的变化……”陶东来扳着指头向与会者说明道:“除了原本的三个连之外,还要配置一个营属火炮连,另外营部直属的工兵、侦查、医疗大概还各需一个排的编制。至于辎重后勤倒是可以‘交’给民夫来做,应该不需要专‘门’的辎重连了。”

    宁崎掐指一算道:“大概就是五个连的编制?”

    “差不多吧。”陶东来含含糊糊地应道。

    “500人?”‘蒙’贺问道。

    “不止。”钱天敦这个直肠子显然没意识到陶东来在打马虎眼,居然老老实实地向他解释道:“算上连部,连级的战斗编制大概是120人左右,再加上营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