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558章

1627崛起南海-第1558章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海外的广东香港、舟山定海港和安南金兰港这几处地方,海汉兵工也兴建了造船厂,并逐步放开在海外建造制式战船的限制。这样一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军驻外舰队的舰船维修维护需求,并且可以在各地建造小吨位的作战船只,就近补充到驻外舰队当中。当然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蒸汽推进动力的探险级和威严级战舰,目前仍然只有三亚造船厂能够建造。

    不过用于出口的外销型战船,为了便于技术上的管控,仍然是集中于三亚建造。所以每年的战船外销订购活动,也都仍然是安排在三亚来举办。

    “其实关于作战舰船,就算我们不做任何的推销推广活动,想必在座的各位也还是会非常积极主动地掏钱下订单。本人在这里谨代表海汉兵工和三亚造船厂,感谢各位多年以来的惠顾。”

    白克思略略弯腰致意,然后才进入到正题:“但本着对买家负责的态度,我们今天还是请到了专家来为各位介绍这次的情况。”武器装备该选择买还是造,对于南海地区的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长期难以抉择的问题。特别是像战船这样的大型装备,虽然各国都有一定的造船能力,但谁都无法否认与海汉海军在舰船作战性能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如果有可能的话,谁又不想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呢?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海汉一直不愿对外出售作战船只,这样的决定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各国也只有在旁边眼馋的份。不过自从海汉取消了禁令之后,似乎各国都不再考虑该买还是造的问题,而是倾尽财力从海汉订购战船,哪怕出售清单上仅仅只有吨位最小的探索级战船,也足以让各国趋之若鹜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海汉战船本身的性能出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负责建造战船的造船厂产能有限,每年能交付的外销战船可不是买多少就有多少,数目大的订单甚至很可能要拖到两三年之后才能完成交付。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各国自然是要争相购买,以便能在南海地区的军备竞赛中占得领先的位置就算没机会坐到头把交椅,好歹也能争取一下一国之下,诸国之上的位置。

    而这样的环境所带来不仅仅是海汉战船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紧俏,同时也让其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一开始头几年的卖方定价,发展到现在的买方竞价,各国买家为了每年那十多二十艘海汉产的战船几乎是抢破了头。

    面对这样火爆的市场,海汉军工为了利润要接外国的订单,就得分出一部分船坞船台和造船技工来完成任务,势必会影响到海汉海军的订单交付和日常维修维护。原胜利港造船厂几经升级扩容之后更名为三亚造船厂,兴建了更多的船坞,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完全满足海汉兵工的生产要求。

    于是在海外的广东香港、舟山定海港和安南金兰港这几处地方,海汉兵工也兴建了造船厂,并逐步放开在海外建造制式战船的限制。这样一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军驻外舰队的舰船维修维护需求,并且可以在各地建造小吨位的作战船只,就近补充到驻外舰队当中。当然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蒸汽推进动力的探险级和威严级战舰,目前仍然只有三亚造船厂能够建造。

    不过用于出口的外销型战船,为了便于技术上的管控,仍然是集中于三亚建造。所以每年的战船外销订购活动,也都仍然是安排在三亚来举办。

    “其实关于作战舰船,就算我们不做任何的推销推广活动,想必在座的各位也还是会非常积极主动地掏钱下订单。本人在这里谨代表海汉兵工和三亚造船厂,感谢各位多年以来的惠顾。”

    

第1747章 利润丰厚() 
海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海汉已经用自己的发迹史为远东各国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由籍籍无名到一方豪强,海汉的每一次对外扩张,几乎都少不了海军的参与,而如今治下北至黄海,南到马六甲的诸多海外殖民地,便是海军作用的最好体现了。

    而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南海诸国,自然都是有心效仿这种被证明极为高效的发展道路。但这条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先成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就足以让很多相对比较弱小的国家望而却步了。

    不过海汉为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便自己造不出性能优异的战船,不会组建海上作战部队,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肯掏钱,海汉甚至可以提供从订制战船到人员训练的全套服务。而这条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安南国和福建明军,的确已经开始有了成型的海军编制。

    当然了,为了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海军部队,期间付出了多少钱财,以及外交条件上的妥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成批买下海汉造的战船并不是意味着就此拥有了一支强大海军,恰恰相反,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比如去年斥巨资买下了一批海汉战船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便开始为今后如何利用这批战船形成战斗力而头疼。海汉为他们提供的只有基本的船员驾驶培训,而相应的战术体系却不包含在买船的这笔钱里边哪怕荷兰人愿意额外再出钱购买,海汉也不打算向他们传授探索级战船的相关战术。

    所以荷兰人买到的这批船不但得自己想办法配备舰炮等武器装备,还得自行摸索战术战法,才能让好不容易买到手的这批战船转化成战斗力。这相比安南这类买家所能享受到的全套服务,效率自然就要低得多了。

    总之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就得拿出能让海汉满意的条件,而荷兰被海汉视作了今后若干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便是荷兰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了。即便是愿意出钱,也很难在海汉这里得到某些重要的技能。所以苏克易自知在这个环节没什么搞头,才会怒气冲冲地先行离开。要是海汉人肯对荷兰放宽条件,那多半是赶都赶不走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海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海汉已经用自己的发迹史为远东各国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由籍籍无名到一方豪强,海汉的每一次对外扩张,几乎都少不了海军的参与,而如今治下北至黄海,南到马六甲的诸多海外殖民地,便是海军作用的最好体现了。

    而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南海诸国,自然都是有心效仿这种被证明极为高效的发展道路。但这条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先成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就足以让很多相对比较弱小的国家望而却步了。

    不过海汉为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便自己造不出性能优异的战船,不会组建海上作战部队,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肯掏钱,海汉甚至可以提供从订制战船到人员训练的全套服务。而这条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安南国和福建明军,的确已经开始有了成型的海军编制。

    当然了,为了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海军部队,期间付出了多少钱财,以及外交条件上的妥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成批买下海汉造的战船并不是意味着就此拥有了一支强大海军,恰恰相反,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比如去年斥巨资买下了一批海汉战船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便开始为今后如何利用这批战船形成战斗力而头疼。海汉为他们提供的只有基本的船员驾驶培训,而相应的战术体系却不包含在买船的这笔钱里边哪怕荷兰人愿意额外再出钱购买,海汉也不打算向他们传授探索级战船的相关战术。

    所以荷兰人买到的这批船不但得自己想办法配备舰炮等武器装备,还得自行摸索战术战法,才能让好不容易买到手的这批战船转化成战斗力。这相比安南这类买家所能享受到的全套服务,效率自然就要低得多了。

    总之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就得拿出能让海汉满意的条件,而荷兰被海汉视作了今后若干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便是荷兰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了。即便是愿意出钱,也很难在海汉这里得到某些重要的技能。所以苏克易自知在这个环节没什么搞头,才会怒气冲冲地先行离开。要是海汉人肯对荷兰放宽条件,那多半是赶都赶不走了。

    海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海汉已经用自己的发迹史为远东各国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由籍籍无名到一方豪强,海汉的每一次对外扩张,几乎都少不了海军的参与,而如今治下北至黄海,南到马六甲的诸多海外殖民地,便是海军作用的最好体现了。

    而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南海诸国,自然都是有心效仿这种被证明极为高效的发展道路。但这条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先成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就足以让很多相对比较弱小的国家望而却步了。

    不过海汉为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便自己造不出性能优异的战船,不会组建海上作战部队,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肯掏钱,海汉甚至可以提供从订制战船到人员训练的全套服务。而这条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安南国和福建明军,的确已经开始有了成型的海军编制。

    当然了,为了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海军部队,期间付出了多少钱财,以及外交条件上的妥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成批买下海汉造的战船并不是意味着就此拥有了一支强大海军,恰恰相反,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比如去年斥巨资买下了一批海汉战船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便开始为今后如何利用这批战船形成战斗力而头疼。海汉为他们提供的只有基本的船员驾驶培训,而相应的战术体系却不包含在买船的这笔钱里边哪怕荷兰人愿意额外再出钱购买,海汉也不打算向他们传授探索级战船的相关战术。

    所以荷兰人买到的这批船不但得自己想办法配备舰炮等武器装备,还得自行摸索战术战法,才能让好不容易买到手的这批战船转化成战斗力。这相比安南这类买家所能享受到的全套服务,效率自然就要低得多了。

    总之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就得拿出能让海汉满意的条件,而荷兰被海汉视作了今后若干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便是荷兰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了。即便是愿意出钱,也很难在海汉这里得到某些重要的技能。所以苏克易自知在这个环节没什么搞头,才会怒气冲冲地先行离开。要是海汉人肯对荷兰放宽条件,那多半是赶都赶不走了。

    海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海汉已经用自己的发迹史为远东各国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由籍籍无名到一方豪强,海汉的每一次对外扩张,几乎都少不了海军的参与,而如今治下北至黄海,南到马六甲的诸多海外殖民地,便是海军作用的最好体现了。

    而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南海诸国,自然都是有心效仿这种被证明极为高效的发展道路。但这条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先成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就足以让很多相对比较弱小的国家望而却步了。

    不过海汉为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便自己造不出性能优异的战船,不会组建海上作战部队,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肯掏钱,海汉甚至可以提供从订制战船到人员训练的全套服务。而这条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安南国和福建明军,的确已经开始有了成型的海军编制。

    当然了,为了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海军部队,期间付出了多少钱财,以及外交条件上的妥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成批买下海汉造的战船并不是意味着就此拥有了一支强大海军,恰恰相反,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比如去年斥巨资买下了一批海汉战船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便开始为今后如何利用这批战船形成战斗力而头疼。海汉为他们提供的只有基本的船员驾驶培训,而相应的战术体系却不包含在买船的这笔钱里边哪怕荷兰人愿意额外再出钱购买,海汉也不打算向他们传授探索级战船的相关战术。

    所以荷兰人买到的这批船不但得自己想办法配备舰炮等武器装备,还得自行摸索战术战法,才能让好不容易买到手的这批战船转化成战斗力。这相比安南这类买家所能享受到的全套服务,效率自然就要低得多了。

    总之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就得拿出能让海汉满意的条件,而荷兰被海汉视作了今后若干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便是荷兰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了。即便是愿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