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似锦 >

第387章

似锦-第387章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齐王府恐怕都要覆灭……”

    贤妃长叹“母妃何尝不知。当初就不该把那个孽畜生下来,如今给我儿添了这么多波折。”

    齐王垂眸遮住眼底的阴鸷,一字字道“母妃,儿子已经有了反击之策。”

    “你说。”

    里室没有窗,齐王的目光却投向某处,那是慈宁宫所在方向。

    齐王的声音在贤妃耳边响起“太后好像还不知荣阳长公主已死。”

    贤妃一怔,旋即恍然。

    太后无所出,一子一女都是抱养的,儿子是景明帝,女儿就是荣阳长公主。

    多年来,荣阳长公主的骄纵离不开太后的宠爱。

    荣阳长公主被崔绪刺死后,景明帝担心太后受到刺激,对太后这边封锁了消息。

    “太后若是知道了荣阳长公主死讯,自然也就知道了导致荣阳长公主之死的起因。这样一来,无论燕王妃占着什么理由,太后对她都不会有好感,更会厌屋及乌恼上老七。”

    贤妃点头“璋儿你说得不错。太后虽然看着明理大度,可再大度也是人,是人就会被情感左右。当初如果不是燕王妃一力为母报仇,荣阳长公主害苏氏的陈年旧事就不会大白天下,那就不会被崔绪亲手斩杀。荣阳长公主虽是被崔绪所杀,可真正导致她身死的是姜氏那个贱人,这一点太后定然明白……”

    齐王冷笑“父皇对太后最孝敬,太后若是明确表达出对老七的不喜,父皇定会厌了老七,那他就休想染指储君之位——”

    “也不一定。”贤妃摇了摇头。

    “母妃?”

    贤妃望着儿子,目光温柔“你啊,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父皇。他虽孝敬太后,可毕竟还是一位帝王,并不会全因太后的喜恶而否定一个人,尤其关系到储君之位,他甚至不会以自己的喜恶来选择……所以母妃一直笃定你的机会才是最大的。”

    如果一切按着喜爱来,她不会是贤妃,皇后也不会是皇后。

    “母妃,难道就什么都不做?”

    “做还是要做的。那个孽畜行事太无忌,留着他对你总是个隐忧。更何况由着他顺顺当当,万一你父皇哪日觉得他是太子的合适人选就糟了。先通过太后打压一番,你父皇短期内定会对他冷淡,再让你拉拢的那些臣子揪一揪他的错处,轮番弹劾,三人成虎之下你父皇就会彻底厌了他,到那时才能高枕无忧……”

    齐王拱手“还是母妃想得周全。只是太后鲜少出宫,儿子一时还拿不定主意该选择何种法子让她知晓此事。”

    贤妃沉默半晌,道“这也不难,太后虽然不会出宫,慈宁宫却有人定期出宫。”

    “您是说——”

    “慈宁宫的常嬷嬷会定期去寺庙替太后捐香油钱,这就是把消息传递到太后耳中的好机会。”

    齐王眼睛一亮“儿子明白了,多谢母妃提点。”

    贤妃叮嘱道“莫要急躁出了岔子,此事非同小可,定要万无一失。”

    “母后放心,儿子明白。”

    他花那么多银钱养的那些人,也不是白养的。

    一想到银钱,齐王脑袋就隐隐作痛。

    李氏的嫁妆不能动,庄子店铺的产息还没到收的时候,府上亏空有些大了。

    贤妃从暗格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匣子递过去。

    “母妃——”

    “拿着吧,李氏闹出这样的事,你一个人顾着整个王府,手头宽裕好办事。”

    “母妃,儿子定不让您失望。”齐王一脸感动道。

    之后的那几日,齐王不大好过,每每见人仿佛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出笑话来。

    齐王在外名声颇好,多年来几乎没有劣迹,齐王府一出事,京城中人新鲜感十足之下八卦的热情迟迟不退。

    不得不说,齐王妃这么一闹对齐王造成了不小影响。

    齐王就在这样难捱的日子里终于盼到了四月初一——慈宁宫的常嬷嬷出宫的日子。

    。

第769章 有情况() 
四月初一有些不凑巧,天刚亮就下起了蒙蒙细雨。

    青色的天,细白的雨,小巧的青帷马车在雨雾中穿行,车上的常嬷嬷闭目养神,对窗外街景并无多少兴趣。

    对于宫中女子来说,见到宫外景致不易,可同一条路经年累月走下去,不能多行一步,渐渐也就失去了所有兴致与期待。

    福德寺位于城西,沿途遍植枫树,等到了秋日红叶连天,才是最美的时候。

    而眼下,常嬷嬷一眼都没多瞧,很快由等候在那里的僧人恭敬迎了进去。

    之后拜佛上香不必多提,忙完这些常嬷嬷不急着离去,而是在寺庙中散步,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常嬷嬷的老习惯了,这种时候她不喜沙弥跟随,只带着两个宫女走走停停。

    这一走,就走到了花木深处。

    花木的间隙透露出一角淡蓝,谈话声隐约传来。

    常嬷嬷脚步一顿,便要转身离开。

    久居宫中见多了阴私,她深知好奇招祸的道理,对听壁脚并无兴趣。

    可接下来一句话阻止了她离去的脚步,反令她悄悄靠近一步。

    福德寺虽是皇家寺庙,但并不是只对皇家开放,除了一些特定节日都会对普通香客放开。

    “齐王要杀齐王妃的事听说了吧?”

    另一道声音笑道:“这事现在谁没听说呢?啧啧,没想到齐王是这种人……”

    先前声音反驳道:“要我说啊,真相不一定是这样,贵人们的事真真假假,哪是咱们寻常人能看清的。”

    另一人笑道:“反正贵人们闹出事来,咱们有热闹看就是,不然日子怪无聊。”

    “是呀。说起来这两年贵人们出事的还真不少,最近有齐王与湘王,先前还有别的王爷,就连那位长公主不是都丢了性命——”

    常嬷嬷一下子愣住。

    长公主?这说的是哪个?

    嫁在京城的长公主不算少,没听说哪个出了事,前不久太后寿宴能来的都来了,只有一位因病重告了假。

    可听这二人议论,丢了性命这种说辞不该与病故搭上关系吧?

    常嬷嬷不由侧耳细听。

    隔着花木传来一声叹息:“还长公主呢,不是已经成了庶民,说起来连咱们都不如了……”

    常嬷嬷心头一惊,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

    成为庶民的长公主可只有那么一位——

    荣阳长公主死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慈宁宫怎么一点没得到消息?

    惊愕之下,常嬷嬷又靠近一步。

    跟着她的两名宫婢一脸紧张,大气都不敢出。

    唏嘘声传来:“那位长公主也是嫁错了人,听说崔驸马对她一直冷冷淡淡,形同守寡,结果最后还死在了崔驸马手里……”

    常嬷嬷又是一惊。

    荣阳长公主是被崔驸马杀害的?

    震惊之下,常嬷嬷耳朵都竖了起来。

    可花木后的二人此时却转了话题,讲起了近来京城的新鲜事。

    这显然是两个极喜欢谈八卦的妇人,而这种妇人在京中太常见,常嬷嬷连知道对方身份的兴趣都无,只关心荣阳长公主的事。

    她略一沉吟就有了决定,示意两名宫婢留在原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花木后是两个眉眼寻常的妇人,年长些的穿蓝裙,年轻些的穿红裙,样式虽时兴,但以常嬷嬷的眼光看来料子算不上好。

    她很快有了判断,这应该是两个小官小吏的太太,层次不高,流传八卦却是最快的。

    倘若换成寻常百姓,因忙于生计这样的闲心就淡了。

    这样两名妇人,应付起来不难。

    常嬷嬷大步走了过去。

    常嬷嬷的出现令两名妇人愣住了,稍微年长的蓝裙妇人问道:“您是——”

    为了出宫方便,常嬷嬷所穿只是宫外款式,料子也不算顶尖,但气度是藏不住的。

    至少两名妇人看得出来,突然出现的人应该比她们身份高,所以用上了敬称。

    常嬷嬷一扫两名妇人,气场全开:“你们不必问我身份,我也不问二位身份,我只想打听一下荣阳长公主的情况。”

    两名妇人不由面面相觑。

    常嬷嬷摸出两个金元宝,塞到两名妇人手中。

    金元宝沉甸甸的,令两名妇人拿得惊心。

    常嬷嬷淡淡一笑:“想来荣阳长公主的事已是人尽皆知,不是什么秘密,二位只要把知道的说一说,这两个金元宝就是你们的。你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们,离开福德寺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岂不是好?”

    两名妇人对视一眼,哪还有不答应的,很快倒竹筒一般把荣阳长公主的事讲了出来。

    常嬷嬷听罢,深深看两名妇人一眼,快步离去。

    等到脚步声远了,红裙妇人摸了摸藏在怀中的金元宝,忍不住感叹道:“这些贵人们的钱还真好赚。”

    这个金元宝都能顶她男人大半年俸禄了。

    蓝裙妇人瞪了她一眼:“快别说这些了,赶紧走吧。”

    先前那番话当然是说给刚刚那位听的。

    因是初一,虽然下着细雨,来上香的香客却不算少。

    两名妇人心虚之下有意避开人,专挑偏僻的路走,走到一处竹林时眼前突然一黑,再醒来已不知身在何处。

    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位年轻男子。

    两名妇人想尖叫,却发现嘴巴被堵住,发不出声音来。

    年轻男子脸色一肃:“锦麟卫办案!”

    两名妇人眼睛睁大,满是惊恐。

    怎么会有锦麟卫?

    她们只是收了一个金元宝,说了几句闲话,不至于啊!

    年轻男子把玩着匕首,冷冷道:“我有话问你们,若是乱喊乱叫或是不老实回话,想一想你们没来得及花的金元宝。”

    两名妇人吓得面无血色。

    果然是金元宝惹得祸!

    口里塞的东西被取走,两名妇人大口大口喘着气。

    “说吧,你们是什么身份?”

    ……

    问过后,年轻男子凭经验断定两名妇人没敢扯谎,这才放二人离去。

    小心无大错,很快两名眉眼寻常的男子各自悄悄跟上了一名妇人。

    年轻男子则赶回燕王府,来到书房一脸兴奋对郁谨道:“王爷,太后那边有情况!”

第770章 讨杯茶喝() 
看着龙旦那张兴奋的面庞,郁谨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懒洋洋道:“说说吧,什么情况。”

    这小子没有冷影着调,期望不能抱太高。

    龙旦一见主子这反应,登时不满了。

    怎么,主子这是不信任他?

    龙旦咳嗽一声,道:“今日是慈宁宫的常嬷嬷按惯例去福德寺上香的日子,卑职想着您先前吩咐的话,就亲自过去盯了盯,没想到这一盯就盯出大事了——”

    郁谨不耐烦敲了敲桌案:“说重点!”

    自打对太后产生怀疑,慈宁宫那边一时伸不进去手,他就把重点放到了太后与宫外的关联上,于是每月初一去福德寺上香的常嬷嬷就跃入了视线。

    这种时间固定、地点固定的盯梢对象,太方便盯了,就是需要一两个人手罢了。

    郁谨便把这样难度不大的日常盯梢交给龙旦负责。

    真说起来,倒是没想过这么快就有异常。

    龙旦察觉到郁谨的不耐,不敢再嘚瑟,忙把今日所得事无巨细道来:“那两名妇人明显是故意把荣阳长公主的死讯透露给常嬷嬷。常嬷嬷知道了,那太后就知道了。太后知道了,定然会对您与王妃产生不满……主子,这事是冲着您来的!”

    郁谨淡淡嗯了声,问道:“那两个妇人是什么身份?”

    “一个是吏部赵提举的太太,一个是鸿胪寺张主簿的太太。卑职冒充锦麟卫问过话,就让两个手下跟上了她们,以防她们扯谎……”

    夫君都是八品小吏,面对令人闻风丧胆的锦麟卫敢扯谎的可能不大。

    郁谨却一下子抓住了重点:“冒充锦麟卫?”

    龙旦嘿嘿一笑:“卑职灵机一动,觉得冒充锦麟卫问话最方便了。那两个妇人回去告诉了夫君,两个小吏也不敢主动找锦麟卫问话不是。”

    郁谨敲了龙旦的脑袋一下,怒道:“灵机一动个屁,以后再敢胡来,打破你的头!”

    冒充锦麟卫,亏这小子想得出来。

    不过这件事倒真需要锦麟卫出面才好办——郁谨摸着下巴寻思片刻,决意出门一趟。

    派人去跟姜似说了一声,郁谨换上一身低调常服,悄悄离开了燕王府。

    锦麟卫指挥使韩然正在离锦麟卫衙门不远处的茶楼里喝茶。

    锦麟卫事多忙乱,压力不小,喝茶不是偷懒,而是松快一下头脑。

    韩然喜欢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