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似锦 >

第286章

似锦-第286章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明帝认真听着,听到最后问:“一开始,燕王如何提起神人入梦示警的事?”

    小乐子犹豫一下。

    “但说无妨,朕只想知道事实。”

    奏报是由人写的,他只能把别人的眼睛与耳朵当成自己的,这其中有诸多无奈。

    相较起来,身边宦官无疑更能让帝王信任一些。

    小乐子这才道:“奴婢打探过了,其实一开始燕王提议由太子殿下担上这个说法”

    “太子他——”

    “殿下认为啸天将军预知地动是无稽之谈,拒绝了。”

    景明帝抖了抖嘴角。

    他完全能想到太子为何拒绝,这是怕一旦没有发生地动,担责任呢。

    小乐子低着头,接着道:“当时大人们亦觉得冒险,燕王一力坚持,于是——”

    “够了,你退下吧。”

    小乐子飞快看了潘海一眼,道一声是,轻手轻脚退了下去。

    景明帝沉着脸,心情十分不好受。

    潘海劝道:“皇上,这怪不得太子旁人没有您慧眼识珠,早早就发现了啸天将军的神通,自然不敢相信啸天将军能预知地动。太子当时若是揽下此事而地动没有发生,不是让人笑话么”

    景明帝摇了摇头,低声道:“太子少了些担当啊——”

    与一镇百姓的性命比起来,让人笑话算什么?

    这世上,总有些事宁可闹笑话也要去做,因为值得。

    即便地动发生的可能性只有万一,那也该去做。

    做了,地动一旦发生就如现在这样救下了一镇百姓。倘若地动没有发生,不过是让人笑话几句而已。

    一国储君,为一镇百姓若连被人取笑几句的风险都不愿承担,将来又如何为江山百姓尽心尽力?

    景明帝拿起茶杯啜了一口,只觉满口苦涩。

    郁谨带着二牛离开皇宫,匆匆冲特意留下来欲与他攀谈几句的赵侍郎拱拱手,几乎是飞奔回了燕王府。

    

第566章 功德无量() 
姜似早早接到了郁谨回到京城的消息,忍不住跑到二门处等着。

    “主子,您不如回去歇着吧,等王爷来了,婢子立刻飞奔去通知您。”阿蛮瞄一眼姜似的大肚子,劝道。

    “总是要散步的,顺便等王爷罢了。”

    阿蛮还待再劝,被阿巧拉了一下。

    “拉我干嘛,没看主子挺着那么大的肚子多吃力。”阿蛮小声埋怨道。

    阿巧扑哧一笑:“主子都顺便等王爷了,你还劝,不是让主子为难嘛。”

    阿蛮恍然:“哦,主子想王爷了。嘻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两个丫鬟声音虽低,姜似却听得清清楚楚,狠狠瞪了二人一眼,目光又望向远方。

    “王爷回来了——”远远一声喊传来。

    郁谨快步往二门处走来,一脸风尘仆仆。

    待见到等在二门处的姜似,他的步子就更快了。

    比他更快的是二牛。

    二牛挤开郁谨,颠颠跑到姜似面前,冲女主人猛摇尾巴。

    想吃酱肘子,想吃卤牛肉,想吃蒸肉

    二牛流着口水用一只前爪连连拍了三下地面。

    姜似瞬间明白了二牛的意思,笑道:“放心,酱肘子、卤牛肉还有蒸肉都准备着呢。”

    二牛欢喜叫起来。

    这时候郁谨才来到姜似面前,黑脸把二牛踹到了一边去。

    本来他速度能更快点的,可二牛这狗东西居然突然加速。

    他总不能与一只狗赛跑吧?

    想想那画面,成熟稳住的郁某人强行忍住了这个冲动。

    站在姜似面前,郁谨抿了抿唇,伸手把她揽入怀中:“阿似,我回来了。”

    姜似的大肚子隔在二人中间,让二人相拥的姿势有些古怪。

    对于两个主子时不时没羞没臊的亲热,阿巧都开始见怪不怪了,阿蛮就更不觉什么了,捂嘴笑起来。

    姜似轻轻推了推他:“进屋说吧。”

    郁谨盯着姜似看个不停,好一阵子才点头:“嗯,你先进屋歇着,我冲个凉就来。一直赶路,身上脏。”

    姜似进屋没等多久,郁谨就挑开珠帘走了进来。

    他换上一件半新不旧的竹青色直裰,还滴着水的头发随意用一支竹簪固定,显得人清如玉。

    阿巧给郁谨奉上一杯新茶,拉着阿蛮退了下去。

    屋内只剩下小别的夫妇二人。

    二人对视,异口同声问道:“你还好么?”

    问完,二人一起笑了。

    姜似靠着郁谨,笑道:“我没什么不好,整日总不过吃了睡,睡了吃,早晚在园子中溜达一阵,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说起来如流水的日子,少了两情相悦的那个人,似乎就没滋没味起来。

    度日如年有些夸张,难熬是真的,特别是到了晚上怎么躺都不得劲,更是频频起夜。

    这时候姜似就觉得还算运气,孕后期天已经热起来,若是换了大冬天频繁起夜,那才真是煎熬。

    养儿方知父母恩,姜似这些日子除了思念郁谨,常常会想到毫无印象的先母苏氏。

    前世今生,苏氏在姜似心中更多是一个母亲的称呼,虽然怀念,可连怀念都是空泛的。

    毕竟苏氏过世时她才一岁多。

    可是现在,感受着腹中那个小生命的点点滴滴,为它喜为它忧,为它吃了不少苦头,母亲在她心中的形象才丰满起来。

    “想什么呢?”郁谨刮了姜似鼻子一下。

    姜似收回思绪,道:“我在想,当娘可真不容易。”

    郁谨笑道:“是啊,等这小家伙出来,若是不疼你,看我给它一顿好揍。”

    姜似睨了郁谨一眼,表情古怪。

    “怎么了?”

    “阿谨,你是不是为当爹提前练手呢?”

    “哪有——”

    “你人还没到,先送了两个娃娃回来,一个男童一个女童,还挺齐全。”

    郁谨见到姜似,早就把带回来的两个幼童给忘到了一边去,听她这么一提,道:“都没了爹娘,又恰好被我碰上,就带回来了,反正王府不缺几口饭吃,等咱们孩子出生了,还能有几个伴当。”

    “阿谨,讲讲你在钱河县那边的事吧。”

    “好,那就先从这两个孩子讲起吧。”郁谨一手揽着姜似,另一只手顺便替她揉捏着有些肿胀的小腿肚。

    “男童是钱河县城人,父母为了送他出城,父亲当场被守城门兵士的长矛刺死了,母亲把孩子交给我,返回疫区去照料发热的女儿,后来我再没见过她女童是锦鲤镇人,在荒郊野外生病了,父母执意要带她回镇子上住,后来地动发生,父母都死在了地动中,女童被我们发现时,她的父母搭起一座人桥把她护在身下”

    郁谨语气平静,并没用上多少情绪,只是把两个孩子的遭遇娓娓道来。

    姜似默默听着,已是泪流满面。

    郁谨停下来,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落下轻轻一吻,柔声道:“阿似,锦鲤镇一千多人,只有六十余人死于那场地动中。阿似,那一千多人,都是你救的”

    他抬手替怀中妻子擦了擦眼泪,认真道:“阿似,无论那些人知不知道,他们都是你救的。”

    姜似笑了:“我又没有当救命恩人的爱好,你就莫要说了。再者说,我只是给了你提示,真正努力去救他们的是你。”

    “有了你的提示,我才会去救。”郁谨伸手,轻轻落在姜似高高隆起的腹部。

    孩子快要出生了,可他越发担心,都说生孩子对女人来说是过鬼门关

    “阿似。”

    “嗯?”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救了一千多人,功德无量,定会让你事事顺遂。”

    捕捉到男人眼底深深的担忧,姜似笑着握住他的手:“不要担心,良医正说了,我胎位很正,会顺顺当当生产的。”

    郁谨点头,这才有了继续往下说的兴致:“对了,阿似,我把预知地动的事推到了二牛身上,估计着二牛要升官了”

    翌日早朝,景明帝果然提到了要给正五品啸天将军二牛升迁的事。

    立刻有刺头站出来反对:“皇上,一只狗被封为正五品将军已是前所未闻,怎可再往上升?”

    

第567章 万民伞() 
众臣暗暗点头。

    对啊,正五品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升官!

    此例一开,万一以后这狗再升迁怎么办?升来升去成了他们的上官,岂不笑掉大牙?

    不行,必须阻止皇上的胡闹!

    “皇上,给一只狗加官进爵确实不妥,望皇上三思啊!”

    “望皇上三思——”

    景明帝垂着眼皮听一群臣子要死要活反对,心中冷笑。

    哼,今日他还就铁了心给二牛升官了。

    见景明帝听着众臣劝谏没有任何表示,一名言官站了出来:“皇上,微臣听闻二牛将军在锦鲤镇地动中发现了一名女童。二牛将军救下一人,确实有功劳,但若说功劳大到加官进爵的份上,实在过了您若执意如此,又把多日辛苦的赵侍郎等人置于何地呢?”

    言官此言立刻引来声声附和。

    景明帝居高临下看着众臣,突然一笑:“若说功劳,相信赵侍郎等人无人反对,当属二牛功劳最大。”

    众臣立刻看向赵侍郎。

    赵侍郎微微有些惊讶。

    皇上这么说,莫非要把二牛真正的功劳说出来?

    “赵大人,你可说话啊——”离得近的大臣小声道。

    “说什么?”赵侍郎回神。

    大臣嘴角抽了抽,提醒道:“皇上说二牛将军的功劳比你们都大”

    赵侍郎点点头:“皇上说得对啊。”

    大臣一口气险些没上来,用震惊且鄙夷的眼神看着赵侍郎。

    真没想到赵侍郎是这种人!

    景明帝懒得再听群臣闹腾下去,淡淡道:“诸位爱卿有所不知,锦鲤镇百姓能提前撤离,避过地动,并不是因为神人入梦给燕王示警,而是因为二牛提前预知到了地动!”

    他说着,目光扫向郁谨。

    郁谨先是有些惊讶,而后扬唇笑了。

    这笑有一半真心,另一半是做给景明帝看的。

    在郁谨看来,有着神人入梦示警的光环是个麻烦事。

    他没有图谋那个位子的心思,先前揽过此事是因为太子不肯干,为了那一千多人只能自己上。

    谁想到地动真的发生了,落在有心争那个位子的人心里,就是天大的错处。

    他不怕树敌,但不能是毫无意义的树敌,关起门来与阿似舒舒服服过自由自在的小日子才是他想要的。

    景明帝主动解开了这件事,对郁谨来说是少了一个负担,他自然觉得高兴。但这高兴其实不用表露出来,喜形于色是为了让皇帝老子放心罢了。

    郁谨倒不觉得烦,只是有些感慨:坐在那个位子上可真累

    见到郁谨解脱般的笑,景明帝确实放了心,放心之余有些感动。

    他不准备让老七神迹加身,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太子的储君之位不能受到任何威胁,二则是为了老七着想。

    有朝一日太子坐上他的位子,对于一位神迹加身的兄弟的容忍度恐怕不会很高

    无论怎么想,景明帝都觉得这是一个隐患,还是早早解决为上。

    而郁谨的反应无疑令他很欣慰。

    他还担心老七图虚名,觉得他偏心咳咳,偏心当然是有点偏心的,这个他承认,谁让太子是他唯一的嫡子呢。

    但他也希望老七将来能安稳富贵。

    景明帝的话令众臣震惊不已。

    “诸位爱卿若是不信,大可问问赵侍郎等人。”

    “赵大人,究竟怎么回事啊?”众臣围着赵侍郎纷纷问。

    赵侍郎站出来,详详细细把当日的事讲了一番,详细到连二牛示警的动作都描述出来了,让众臣实在无法再怀疑。

    景明帝颇满意赵侍郎的解说,扫视着众臣缓缓道:“此次锦鲤镇地动,赵侍郎等人确实功劳不小,但首功当属二牛。朕不止一次说过,有功当奖,有过当罚。二牛救了锦鲤镇百姓一千有余,诸位爱卿说该不该给二牛加官进爵?”

    众臣无话可说,只得老老实实道:“应当——”

    赵侍郎默默看向郁谨。

    与几位王爷站在一起的燕王还是那么显眼,出类拔萃。

    皇上端的是好心思,用给二牛加官进爵的由头自然而然就把燕王给摘了出来。

    这样看来,皇上对燕王其实爱护有加呐。

    赵侍郎收回目光,心道:他要是有燕王这么出色的儿子,他也爱护有加。

    太子?

    咳咳,太子那种儿子不存在的,生下来一看不像样子就直接溺死了

    最终,二牛保持啸天将军的封号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