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似锦 >

第284章

似锦-第284章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明帝十分沉得住气,等这些人攻击完,淡淡道:“赵侍郎急报中提到锦鲤镇仅伤亡数十人,具体人数这两日应该能报来。”

    “什么?仅伤亡了数十人?”

    刚刚还算秩序不错的大殿登时变成了菜市场,乱哄哄一片。

    景明帝并不反感这样的热闹。

    许多大事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争执、议论中定下来的,这样的热闹至少比一言堂令他安心。

    众臣议论不休,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此事定有蹊跷。

    景明帝看向老神在在的户部尚书:“爱卿怎么看?”

    户部尚书虽然要致仕,可现在毕竟还在这个位置上,景明帝自然要问一问。

    户部尚书眼睛睁开了些,缓缓道:“钱河县距京城不远,若是快马加鞭,用不了两日就到了。既然大家都觉得事有蹊跷,皇上何不派人去看看?”

    景明帝一听,不由点头。

    他正有此意。

    加之太子与燕王都在那边,离地动如此近,安全上他也不大放心。

    至于太子此次赈灾的表现——景明帝好奇且期待。

    正这般想,就有大臣道:“皇上,太子乃国之储君,千金之躯,不该以身涉险。锦鲤镇继钱河县之后发生了地动,焉知别处不会发生?臣以为应该召太子回京。”

    “臣等附议。”

    景明帝沉吟片刻,道:“派监察御史一名前往钱河县探查此事,至于召太子回京一事待监察御史奏报之后再定。”

    于私,他是太子的父亲,当然不愿儿子涉险。于公,正是因为太子是储君,他才想让太子多些磨炼,将来才能管理好这偌大江山。

    有这么个嫡子,景明帝稍微多想想就头疼,这番心塞不足为外人道。

    很快监察御史与潘海的徒弟就一同奉皇命出京,匆匆赶往钱河县。

    

第562章 偷腥() 
锦鲤镇地动一发生,有大量事务要做,由赵侍郎至下边每一个小吏都忙得不可开交。

    郁谨深得锦鲤镇百姓的爱戴与信任,许多事由他出面会好推动许多,因而不比官吏们清闲。

    只有太子成了彻彻底底的闲人。

    自从那晚太子随口许诺了大把银钱出去,坑惨了这些官员,众人为了避免太子再出去添乱,特意挑了个机灵的小吏陪太子在乌鸡镇游玩。

    乌鸡镇自然没什么好玩的,太子又不敢去别处乱晃,唯恐如锦鲤镇那般发生地动,百无聊赖之下吩咐内侍:“让小吏带你去一趟锦鲤镇百姓的落脚处。昨日本宫在那里讲话时,发现有个穿青衣的小娘子,长得还挺水灵”

    内侍为难道:“殿下,那位小娘子昨日穿着青衣,今日不一定还穿着青衣啊,奴婢怕领错了人”

    在这方面太子脑子就灵活多了,白了一眼内侍,骂道:“蠢材,你不想想,那些都是灾民,家都成了一片废墟,还能有换洗的衣裳?昨日那小娘子穿着青衣,今日必然还穿着青衣的。”

    “殿下英明!”。

    唯恐内侍领错了人坏了兴致,太子想了想道:“那小娘子腮边有一粒小痣,记住了。”

    “奴婢记住了。不过——”

    “不过什么?”

    “殿下,万一那小娘子不从怎么办?如今毕竟是在外边——”

    太子不以为然笑起来:“就是在外边才好办。本宫是太子,想睡个山野村姑难不成还有人敢多嘴?小娘子若是不愿意,你就多给些银钱,拿银钱砸到她愿意为止。”

    “奴婢知道了。”

    内侍叫来小吏,低声提起此事。

    小吏稍稍惊讶了一下就恢复如常。

    太子离开京城繁华来到这小地方,想找个乐子太寻常了。

    嗯,比起金光闪闪的燕王,这位太子才是他想象中贵人该有的样子嘛。

    小吏没有犹豫就领着内侍悄悄往锦鲤镇百姓落脚处去了。

    水灵灵的青衣小娘子——

    内侍一双眼滴溜溜转,但凡是梳着少女发髻的女子都扫了一圈,穿青衣的倒是不少,可水灵真谈不上啊。

    到最后他连十二三岁的女童都没放过,愣是找不出个水灵的来。

    这下子内侍犯了愁。

    小吏眼看耽误的时间不少了,忍不住问:“公公究竟要找什么样的啊?”

    内侍有气无力道:“穿青衣的,水灵的,腮边有痣的。”

    小吏伸手一指:“公公,您瞧瞧溪边洗衣的那名妇人,是不是您要找的人?”

    妇人?

    内侍第一反应是否定,视线下意识随着小吏手指的方向望过去。

    溪边不少女子正在浣衣。

    往日里,女子聚在一起浣衣定会说说笑笑,热闹不已。可是如今家园被毁令她们再笑不出来,大多沉默搓洗着手中衣裳,有说话的也只是低语。

    内侍的目光落在一名青衣妇人身上。

    妇人瞧着二十出头的模样,身姿窈窕,脸蛋白皙,漂亮当然谈不上,但比起那些肌肤粗糙的妇人,确实称得上水灵了。

    更重要的,年轻妇人腮边赫然有一粒黑痣。

    这是太子要找的人!

    内侍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又傻了眼。

    这,这是个已婚妇人呐

    小吏见内侍愣神,十分善解人意道:“公公莫要担心,已婚妇人比小娘子还要好办些。”

    “嗯?”

    “殿下将来定不会带这女子回京吧?”

    内侍脸一板:“这是自然。”

    这等姿色的女子连宫女都远远不如,不过是穷乡僻壤聊胜于无罢了,殿下当然不会带走。

    再者说,殿下是来抚慰灾民的,真带一名女子回去,定会被皇上训斥。

    小吏笑笑:“这不就是了。若殿下看中的是未出阁的小娘子,回头想要把人撇下,恐怕还要费些力气呢,毕竟小娘子以后还要嫁人,没了处子之身总是个麻烦。已婚妇人就不同了,到时候只要好处给足,风过不留痕”

    内侍笑起来,重重拍了拍小吏肩头:“你是个好的,回头咱家会跟殿下说的。”

    “多谢公公美言。”

    “那就去办吧。”内侍努努嘴。

    这种事,自然由当地人出面最好。

    小吏并不急,先找别人打听了青衣妇人是谁家的,也不去找妇人谈,直接找上了妇人的男人。

    男人一听就急了:“这怎么行!”

    小吏把一个小荷包塞入男人手中。

    男人摸出来看,脸色登时变了:“这,这是金子?”

    荷包里赫然是一些金叶子。

    小吏笑了:“没见过吧,让你的婆娘陪贵人几日,有你享不尽的好处。”

    望着晃花人眼的金叶子,男人迟疑了。

    见男人迟疑,小吏立刻道:“兄弟,哥哥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么多金叶子你就是买个天仙都够了吧?何况回头贵人还会有重赏。你拿了这些银钱,等你婆娘回来是继续过日子也好,或是换个更年轻漂亮的婆娘也行,只有赚的没有亏的,我说你还犹豫什么呢?”

    男人越发心动。

    小吏继续劝道:“我还打听了,你们成亲好些年了你那婆娘都没给你生下一儿半女,说难听些就是不下蛋的母鸡。兄弟,有了这么多银钱,就算你舍不得换婆娘,至少还能再讨一房小的”

    男人终于点了头。

    小吏见状笑起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真道理。这么多金叶子别说这庄稼汉,就是他都心动了。

    摸一摸藏在暗兜里的金叶子,小吏心情飞扬。

    雁过拔毛,这也是真道理。

    等到晚上,太子如愿以偿睡到了水灵灵的“小娘子”,甚至因为女子是已婚妇人,愈发得趣。

    与杨妃那一场对太子来说既是噩梦,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太子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对已婚妇人的兴致要比小姑娘大得多。

    当然,这些就不能对外人道了。

    太子一时沉迷起鱼水之乐,再顾不得其他。

    而众臣巴不得太子少添乱,竟也没注意太多。

    直到这日监察御史与潘海的徒弟小乐子两位钦差赶到,太子大惊,这才慌张张把人给送了回去。

    

第563章 核查() 
两位奉命调查的钦差给太子与燕王见过礼,开门见山问起赵侍郎:“赵大人,你在奏报上说锦鲤镇伤亡仅数十人,皇上派我们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为何锦鲤镇一场地动房屋尽毁,伤亡人数却如此少呢?

    赵侍郎看了一眼郁谨,道:“二位钦差有所不知,锦鲤镇伤亡能如此少,多亏了王爷!”

    燕王?

    二人登时看向郁谨。

    郁谨神色淡淡,瞧不出端倪。

    赵侍郎解释道:“殿下与王爷来后本来住在锦鲤镇,结果当晚有神人入梦王爷,示警锦鲤镇将要发生地动。王爷第二日便劝导镇上百姓搬离,这才使百姓们躲过这场大祸”

    监察御史与小乐子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竟然有这种奇事?

    监察御史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对这些可不大信,缓过神后淡淡道:“赵大人带下官去镇上看看吧。”

    小乐子则多看了郁谨几眼。

    神人给燕王示警?

    到底是神人不讲究,还是燕王不讲究啊,怎么能绕过太子呢?

    好奇之下悄悄瞥了太子一眼,果然见到一张不爽快的脸。

    小乐子心中叹了口气,越发好奇了。

    真不知这些人怎么异口同声说神人给燕王示警,这让太子的脸面往哪搁。

    太子此刻确实又在第一百次后悔了。

    这么光彩的事没把握住,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只可惜老七得神人入梦示警的事早已传开了,他不好揽功。

    不过——哼,赵侍郎当着巡查钦差的面还敢扯谎,这是欺君,回头他就告诉父皇去!

    监察御史等人从京城赶到这里,快马加鞭也用了将近两日的时间,而此刻景明帝已经收到了赵侍郎送出去的第二份奏报。

    八百里加急送出去的信件,当然比寻常队伍快多了。

    有了充裕时间,这封奏报就厚多了,详细说明了郁谨假借神人入梦示警的说辞劝离百姓,这才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而实际上燕王之所以能提前预测会发生地动,是因为那条正五品的大狗啸天将军。

    景明帝握着厚厚的奏报,惊奇又庆幸。

    惊奇的是一只狗竟然能预知地动,庆幸的则是锦鲤镇百姓能躲过一场灾难,太子等人亦平安无事。

    倘若太子等人一直住在镇上,后果不堪设想

    景明帝打了个冷颤,暗想:等太子一行人回京,定要问问是哪个混账提议住在锦鲤镇的,简直是扫把星!

    景明帝暗暗记下这笔账,对潘海道:“你还记得朕数年前封的啸天将军么?”

    潘海微怔:“您是说燕王养的那条大犬?”

    景明帝睨他一眼,纠正道:“那也是朝廷命官。”

    潘海嘴角一抽,笑道:“奴婢错了,一时忘了啸天将军的功劳。”

    景明帝把奏报放下,长叹道:“这一次多亏了啸爱卿啊,等他们回京,朕要召啸天将军入宫一见。”

    啸爱卿?

    潘海眼皮颤了颤,没敢笑,顺势恭维道:“都是皇上仁德,才有如此神勇的啸天将军现世。啸天将军与去岁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一样,都是咱当朝祥瑞呐。”

    景明帝听得连连点头。

    糟心事太多了,祥瑞多多益善。

    不过——祥瑞为什么出在老七那里呢?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又被景明帝压了下去。

    无论如何,能救了那么多人都是天大的好事,回头必须奖赏。

    “潘海,你说啸天将军的官职是不是该提一提了?”

    潘海拱手作揖:“皇上圣明。”

    反正是一只狗,皇上说了算。

    在赵侍郎等人的带领下,监察御史与小乐子见到了地动过后的锦鲤镇。

    小乐子震惊张大了嘴巴:“竟如此严重?”

    监察御史额头尽是冷汗,一叠声追问:“真的只伤亡数十人?”

    赵侍郎道:“亡六十一人,幸存一人。目前清理出尸体二十三具,其余尸体清理的难度相当大”

    “幸存者何在?”到这时,监察御史已经毫不怀疑这场地动的严重性。

    这场地动发生在深夜,正是人们熟睡之时,倘若当时百姓都在镇子上,后果不堪设想。

    赵侍郎道:“幸存者是一名三岁女童,是王爷亲自救出来的,已经送到乌鸡镇上由大夫照料。钦差若是想见,等回到乌鸡镇就能见到了。”

    监察御史点点头,视线从满目疮痍的废墟移开,对赵侍郎道:“暂且不急着回去,下官还想去看看那些受灾的锦鲤镇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