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似锦 >

第126章

似锦-第126章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好了,他确实能力不足破不了案,总算可以对良心交差了。

    甄珩:“……”说好的公正无私呢?他父亲别是个假冒的吧?

    “快去温书!”甄世成吼道。

    甄珩翻个白眼,赶紧走了。

    甄世成摇摇头,背手往回走。

    儿子还是太单纯了啊,大周律法尚做不到公正无私,何况人呢。

    案子一拖就拖到了金秋八月,甄世成在多方势力的施压下大大方方上禀景明帝,案子破不了。

    弹劾甄世成办案不力的奏折如雪花飞到龙案前。

    景明帝把一摞奏折往桌上一摔,冷笑:“一个案子破不了就要摘下顺天府尹的顶戴?天下悬案数不胜数,要是这样那些官员都该滚蛋了!”

    大太监潘海默默听着,暗暗为太子鞠了一把同情泪。

    皇上被这些不开眼的一气,又该迁怒太子了,谁让礼部尚书的孙子是太子的小舅子呢。

    等到转日上朝,一名御史出列,忿忿指责顺天府尹尸位素餐,一桩简单的纵火案竟弄成了悬案。紧接着又有数人站出来弹劾甄世成。

    景明帝不动声色听完,好脾气问站出来的数人:“顺天府尹是要职,离不得人,不知诸卿谁愿意接任此职,接手画舫纵火一案呢?”

第247章 枣子() 
    景明帝这么一问,站出来的数人顿时傻了眼。

    谁不知道顺天府尹难当啊,多少任顺天府尹都是踌躇满志上台,用不了多久就灰头土脸走人。能顺利走人还算好的,最后弄得丢官罢职的可有不少。

    相比起来,大周的言官就太舒坦了,只要盯着朝廷内外,但凡有出格的事奏折一写,任务就算完成了。

    见几人面面相觑谁都不开口,景明帝心中冷笑:就知道这些人只会嘴皮子功夫,真正要他们做实事了,一个个都闭嘴了。

    景明帝当然不会换掉甄世成。

    在景明帝心中甄世成是能吏,难得的还是孤臣。

    在别人看来甄世成寒门出身,没有家族当大树乘凉,可对景明帝来说寒门出身正是甄世成最大的优点。

    只要甄世成始终如一,他就会当这个寒门能吏的最大靠山。

    当然这个心思景明帝从来没有明显流露过,而喜怒不形于色本就是一个称职的帝王应有的素养。

    “怎么,诸卿都不愿意?”故意等了好一会儿,景明帝不温不火问道。

    先前站出来的御史忙道:“微臣才疏学浅,难以接任顺天府尹一职。”

    其他人一听立刻附和。

    景明帝面上依然淡淡的:“既然如此,那么甄世成卸任顺天府尹一职后,诸卿心中可有更合适的人选?”

    几人又被问傻了。

    合适的人选?当然没有啊,谁不知道顺天府尹是个烫手山芋,坐稳了说得上位高权重,坐不稳那就等着得罪人倒霉吧。

    他们要是胡乱举荐,那才是想不开。

    “诸卿怎么又不说话了?人是你们弹劾的,莫非还要朕绞尽脑汁想接任的人选么?”

    “臣等不敢。”

    “那就好好想想吧,朕等着呢。”

    几人额头沁出冷汗,这才琢磨过味来:皇上这是力保甄世成啊。

    奇怪了,金水河画舫纵火一案受害者明明是太子的小舅子,甄世成破不了案不该龙颜大怒才对嘛,皇上怎么浑不在意呢?

    嘶,莫非皇上对太子有所不满?

    那可真是失策了,他们弹劾得这么起劲,就是想卖礼部尚书府与太子一个好,反正是顺水人情,早知道皇上的心思就不趟这个浑水了。

    景明帝不是个刻薄的,把几个让他糟心的臣子逼得汗流浃背,便决定给个台阶下了:“诸卿要是想不出来,看来这顺天府尹一职还是甄世成最合适,各位觉得呢?”

    几人还能说什么,自然连连称是。

    金水河画舫纵火一案最终以悬案了结,以礼部尚书府为首的几家自然气不过。可除了礼部尚书府,其他三家先前还被皇上斥责过,这个时候不敢再闹腾。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并没出事,找不出纵火小倌虽然窝火,但为此再惹皇上不快显然不明智。

    礼部尚书府的一处书房,响起杨父不甘的声音:“父亲,才儿难道就这么白死了?”

    礼部尚书已到了花甲之年,往日顺心如意瞧着精神矍铄,此刻看起来却一脸疲惫,咳嗽一声道:“不然呢?你忘了太子妃前些日子回来说过的话?”

    杨父一听,脸色越发难看了。

    “才儿确实太不像样子了,平时胡闹也就罢了,怎么能打伯府公子的主意?这事情传到了皇上耳中,你以为皇上会怜惜你丧子之痛,怜惜我丧孙之苦?别做梦了,皇上心中不满着呢!我告诉你,你再不消停就要连累太子妃了……”

    杨父一听,心中一紧。

    儿子是心头肉,而太子妃则是杨家的荣耀。等将来太子登基,杨家就要出一位皇后了,那时候他就可以封沐恩伯。

    要说起来,一个伯爷其实远比不上尚书府的权位,但是尚书府的风光是父亲带来的,等父亲致仕,倘若家族十年以内没有出息的子弟通过科考踏入仕途,杨家就要退出京城上层圈子,到时候谁还记得杨家曾经的风光。

    可是封伯就不同了,沐恩伯可是世袭罔替的,哪怕他的子孙再不争气,在京城世世代代都有一席之地。

    “儿子知道了。”

    杨父曾经也是个纨绔少年,现在人到中年当然稳当多了,平日里的嚣张不是因为不懂世故,而是因为面对的那些人不值得他收敛脾气。现在是皇上不满,那么再大的脾气当然要收好了,打落牙齿和血吞。

    “等明日,我也该上朝了。”礼部尚书疲惫揉了揉太阳穴。

    孙子横死,身体抱恙虽能引起皇上同情,但时间久了万一皇上觉得他年老体弱,礼部尚书说不定就要换人来当了。

    海棠居中的海棠树已经结了果子,眼看着就要成熟了,坠满枝头煞是喜人。

    阿蛮蹬蹬蹬跑进屋子,压低声音道:“姑娘,那案子已经当悬案结了。”

    姜似眼神微闪,唇角露出轻松的笑意:“知道了。”

    尽管反复琢磨过每一个细节,自认万无一失,可是遇到甄世成那样的对手对姜似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

    案子一日不结,她这颗心终归放不下来。

    “阿弥陀佛,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阿蛮双手合十,喃喃念着。

    姜似目光下移,落在阿蛮胳膊上挎着的小篮子上:“这是什么?”

    阿蛮这才想起来,忙把盖在小竹篮上的细布掀开,露出红灿灿的枣子:“姑娘,余公子家的枣子。”

    “谁?”姜似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句。

    “余公子呀,他家门前不是有棵歪脖子枣树嘛,这枣子就是从那棵枣树上摘下来的呢。”

    “他是如何给你的?”

    “姑娘您还不知道呀,今日余公子来咱们府上找二公子了,这篮枣子就是余公子带来的。二公子尝着甜就让阿吉给您送过来,路上正好遇到婢子,婢子就直接带回来了。姑娘您尝尝,枣子可甜呢。”

    姜似抬手扶额。

    郁七竟然上他们家来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你都收。”见小丫鬟美滋滋的,姜似气不过斥了一句。

    阿蛮眨了眨眼,再问:“姑娘,那您尝不尝啊?”

    一颗颗枣子又大又圆,红得喜人,一看就是精心挑选后洗过的。

    姜似拿起一颗枣子放入口中。

第248章 弃学() 
    此时郁谨正在听竹居里与姜湛聊天,思绪却早已飞远了。

    也不知道阿似有没有吃到他送来的枣子,那些枣子可是他亲自挑选了洗过的。

    “余七哥?”

    郁谨回神,想到先前见到他带来的枣子姜湛一口气吃了七八颗,气就不打一处来。

    就没见过一个大男人这么爱吃零嘴,尝一颗意思一下不就得了!

    姜湛正感动着呢:“余七哥,从顺天府回来那一次幸亏你在,不然我与四妹就要吃亏了。我吃点亏不打紧,四妹万一吃了亏,我可真的罪该万死了。”

    郁谨没吭声,心道明白就好,当哥哥的总惹事连累了妹妹可不罪该万死嘛,难道还想减刑?

    “余七哥,你不但带了名贵的补品,还带了枣子,实在太客气了。”

    “枣子补血。”郁谨淡淡道。

    “对了,余七哥,你刚刚说要搬家了?”

    郁谨颔首:“嗯。”

    “雀子胡同不是住着好好的么,怎么突然要搬家了?”

    “家人给置的宅子,不好不搬。”

    “这么说余七哥以后不是一个人住了?”

    郁谨想了想,点头:“人还不少。”

    姜湛颇为遗憾:“那以后就不方便去找余七哥了。”

    一大家子人呢,他除了余七哥谁都不认识,上门做客有些尴尬。

    郁谨颇为体贴道:“不打紧,姜二弟觉得去我那里不方便,以后我可以常常过来。”

    姜湛一听乐了:“余七哥说得是,我父亲特别欣赏你,总说叫你来玩呢。”

    郁谨淡淡一笑:“伯父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嫌弃呢,我看我父亲恨不得你是他儿子。”姜湛撇了撇嘴。

    “伯父不嫌弃就好。”

    “啥?”

    郁谨咳嗽一声,一本正经道:“我是说,伯父对我如此厚爱令我受宠若惊。”

    姜湛突然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问:“余七哥,令尊对你是不是不咋样啊?”

    要不是二人这么熟了,这话他可不好意思问。

    姜湛最近想通了,余七哥要是真能当他妹夫也不错,至少遇到危险可以保护四妹。不过余七哥的家里情况让他隐隐有些担忧,总觉得孤身一人在京城讨生活的余七哥似乎在家里处境不大好。

    听姜湛这么问,郁谨回想了一下,笑道:“姜二弟也知道我家兄弟姐妹多,父母放到每个孩子身上的关注自然就少了,这本是人之常情,倒算不上对我不好。我反而觉得这样更自在些,至少一举一动不会被长辈盯着,你说是不?”

    姜湛一听太对了,他爹就是因为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才紧盯着随时打他呢。

    “余七哥说得有道理。”

    郁谨微微一笑:“姜二弟,前些日子给你打听的事有眉目了,金吾卫有个空缺,不知道你想不想去——”

    “金吾卫?”姜湛都愣了,好一会儿指着自己道,“你说我可以去金吾卫?”

    在大周,金吾卫与锦鳞卫是众亲卫军中最耀眼的两卫。

    锦鳞卫的名头就不必多说了,金吾卫专司皇室安全,几乎全是从勋贵与武将子弟中挑选出来的。

    姜湛在金吾卫选人的时候曾经逃课考过一次,没考上。

    那时候他才十三岁,落选后发狠练了两年,结果金吾卫不再大选了,一般都是顶缺。

    一个大家族除了注定要继承家业的嫡长子以及读书有天赋的子孙,那么多子孙与其在家里厮混当然不如有个正经事做。金吾卫是个锻炼年轻人的好去处,差事清闲、薪俸不菲,偶而还能在皇上面前露个脸,自然就成了许多人眼里的香饽饽。

    姜湛依然不敢相信有这般好运,再次问道:“余七哥,我真的能去金吾卫?”

    郁谨笑着点头:“只要你愿意就行。”

    “我当然愿意啊,傻子才不愿意呢!”姜湛欢喜得险些要跳起来。

    他要是去金吾卫当差,以后就不用读书了,还能用自己赚来的钱给妹妹买好吃的。

    不对,还能早点把欠四妹的钱还了。

    这么一想,姜湛恨不得立刻去金吾卫报道。

    郁谨提醒道:“我记得姜二弟还在读书吧,改走别的路是大事,姜二弟还是要和令尊商量一下。”

    “父亲一定会答应的。”

    “那我等姜二弟的消息。”

    送走了郁谨,姜湛立刻去书房找姜安诚,很快书房里就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什么,不读书了?你个小畜生,是不是去逛金水河没挨打,反倒把你胆子养肥了?”

    姜湛赶忙挡着脸:“父亲,您听我说完啊,是余七哥帮我找了个差事。”

    一听姜湛提到郁谨,姜安诚狂揍儿子的动作一顿,皱眉道:“小余给你找了个差事?”

    姜湛连连点头:“是呀,余七哥找的。”

    “你不读书能干什么?难道要去学人家开铺子做生意?本以为小余是个靠谱的,没想到跟着你学坏了。”

    姜湛听得嘴角直抽。

    这到底是谁的亲爹啊,一般不都是嫌弃别人带坏了自家孩子嘛,怎么到他爹这里反过来了?

    “父亲,您先听听余七哥给我找了个什么差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