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 >

第48章

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第48章

小说: 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后来秦达祖便吩咐下去,凡是和赵梅儿有关的人来求见大小姐或者找赵梅儿,都一概不许进秦府。并且让门上小厮特意记住的是,要是赵梅儿来找大小姐,更不许她进来,若是赵梅儿问关于大小姐的事情,便说大小姐已经和人定亲,就要成亲了,让她快走。

    本来这是个想要让赵梅儿死心的借口,但是不曾想,很快还真得成了真。

    就在贾维带着张氏母女离开吴县去昆山的第二天,秦府来了一个官媒人,是来替新任苏州知府周廷安的三公子周松提亲的。不用说,秦达祖只有一个女儿秦惠平,来的媒人替人说亲求娶的正是他的独女。

    秦达祖亲自见了这官媒,听她说了这位知府的三公子只有十八岁,文采风流,相貌堂堂,因为仰慕秦家大小姐,所以特意求了他爹,苏州新任知府周廷安让官媒来秦府求亲。在这之前,秦达祖和夫人杜氏商定,是不愿意将秦惠平嫁出去的,想要招赘一个女婿上门。可是如今天不遂人愿,偏偏有苏州知府为其三公子提亲,这亲事对于商户人家来说已经是极大的体面了。尽管从这媒人的嘴巴里头,秦达祖知道这位叫周松的三公子并不是知府的嫡出儿子,只不过是他的一房妾室生的庶子,可即便是这样,对于秦家来说也算是高攀了。

    怎么办?秦达祖犹豫了,很明显这苏州知府可不是个小官,又是现管着他们的,秦家岂敢拒亲?就算是知道这门儿亲事来得有些奇怪,或者这位知府的三公子周松就是为了秦家的家产来的,他也无法回绝。

    想了想,秦达祖并未一口答应。毕竟这位未来的女婿到底是什么样的,他还想打听一下,并且想要亲自见一见。要是这叫周松的知府三公子是个聋子哑巴,又或者是瘸子驼背,身体有残疾,面相丑陋。那他宁愿得罪知府大人,也不能将自己的独女配给这样的人。

    于是接下来,秦达祖委婉的把自己的这个意思对那官媒人说了。

    官媒人听完二话没说就答应替他去把这意思转告给三公子,并且说:“秦老爷放心,我见过三公子,的确是好相貌,配得起你家女儿。不过,你想见一见未来的姑爷也是人之常情。老婆子这就回去替你传话。”

    秦达祖遂谢了她,又给了十两银子的谢仪,送她出去。等这官媒人一走,秦达祖便回后宅去把这门儿亲事告诉了杜氏。

    杜氏听后也跟他一样,有些疑惑和吃惊。不过,她同秦达祖的意见一样,要是那知府三公子看得过眼,人还不错,就把他们的女儿许给他。一来是这亲家苏州知府的来头大,他们这样的商户人家得罪不起。二来是早日给秦惠平定下婆家,断了她和侍梅的那种不正常的关以及磨镜之好,让她嫁人生子,这一辈子才能安稳的过一个女人该有的日子,是两口子的心愿。就算秦惠平生下的孩子不姓秦,也比她跟女子在一起,这一世无后没有孩子强。

    夫妻两个达成意见,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从周姨娘那边院子里传来了个消息,说刘招弟怀上了,大夫已经来瞧了,并且确认了。

    秦达祖和杜氏一听,连饭也顾不上吃完,就一起去了周姨娘的院子,在东厢房里见了刘招弟,还有来诊脉的大夫。

    那大夫说刘招弟肚中的孩子已经有两月了,脉象有力,定然是个男胎。秦达祖一听高兴坏了,万万不曾想到自己这把年纪,竟然有了儿子,秦家有了后。杜氏闻言先是酸涩,不过后来也高兴了。因为刘招弟只要生下儿子,那这儿子她就会抱到自己跟前养,孩子长大了也只会认她,跟她自己生的也没什么两样

    。这刘招弟只不过是帮着秦家传宗接代的工具,顶多生了儿子抬个姨娘,还不是要看她的眼色讨生活,要是惹得自己不高兴了,就把她打发出秦府去。

    秦达祖和杜氏高兴,周姨娘等其她的三个姨娘自然是非常不高兴。这刘招弟要是给秦达祖生了儿子,以后在姨娘里面她的身份可就是最高了。按照刘招弟的性子,定然是要狠狠地把她们踩在脚下的。特别是周姨娘,以前可是和刘招弟结下了仇的,她尤其担心将来刘招弟报复她。所以内心里暗暗的谋划一定要让刘招弟无法顺利的生下这个孩子,爬到自己头上去。

    “好,好,招弟,你果然为我家惠平招了个弟弟来。你好好地养着,等生下孩子,我就立即抬你做姨娘。从今日开始,你的吃穿用度和其她的姨娘们一样,我再叫夫人给你另外拨一个院子给你住,再给你多派几个丫鬟婆子来服侍你……”秦达祖哈哈笑起来大声道。

    杜氏便在一边赶忙应了,说明儿就按照老爷吩咐的办。

    刘招弟摸着自己的肚子笑开了花,心道:“终于,终于我有了出头之日,荣华富贵指日可待,那些得罪自己的人也会被好好收拾……”

    接下来秦达祖和杜氏便返回了玉堂院,两个人在灯下说起今日的喜事都笑得合不拢嘴。

    “今日真是双喜临门,才有知府的三公子上门求亲,后就有刘氏怀上了男胎,看来我们秦家要交好运了。这样一来的话,我觉得以前咱们商定的计划也该有变化了。以前是怕惠平难以撑起门户,有小人暗算咱们的家产。如今既然我们秦家有了男儿,长大便能顶门立户,我也就不怕了。”秦达祖满面红光地笑道。

    杜氏点头,“老爷说得是,这么着一来。咱们也就不需要招赘女婿上门了,惠平能选的姑爷就更多了。要是明儿个那来上门儿的周三公子让咱们两个看上,就把我们的惠平许给他,了却一桩心事。再说了,咱们有了苏州知府这样的亲家,买卖更好做不说,也没有人敢觊觎咱们秦家的家产,打咱们家产的主意了。”

    “嗯,夫人所言甚是,那咱们明日就一起瞧一瞧那周三公子,看他可是咱们惠平的良配。”秦达祖捋须朗声道。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

    丷离弦闻声澈丶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8…03 03:02:16

    丷离弦闻声澈丶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8…03 02:59:05

    溪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4…08…02 03:13:50

    jc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1 23:28:40

    jc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1 20:55:03

     08…01 19:42:11

    jc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1 19:05:23

    jc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8…01 19:00:58

    各位╭(╯3╰)们破费了,么么哒?

    从这一章开始剧情有大的转折了。故事性更强。

第64章 周三公子的提亲() 
转天;那苏州知府的三公子周松果然带了几个小厮;提了些茶糖糕点盒子;上门来拜见秦达祖和杜氏两夫妇。

    两夫妻见他果然如那官媒人所说;相貌堂堂,举止有度;并不像是一般官宦人家那种纨绔公子腹无点墨举止轻浮的样子。所以一番相看之下倒也还满意。等那周松辞别了秦达祖两夫妇离去后,两人就拍了板;答应这位周三公子的求亲;和周家联姻。

    不过秦达祖当时也问了周松;“不知道周公子因何仰慕我家惠平?”

    这话里头其实有问他从何处晓得秦惠平这个闺中女儿,并对自己女儿产生好感的。说到底;还是担心他是图秦家的家财。但是如今刘招弟怀上了男胎,秦家有后;秦达祖就没有这种担心了,这也是他看过了周松这个人后爽快答应了周家的提亲的原因

    。此刻的问话也就是顺口一问了。

    可是他顺口一问,人家周松却是恭敬回答:“自从小子随着家父到苏州城后,从城里许多大户人家的子弟口中得知惠平姑娘容貌出色,且很是能持家。我自小就许愿,娶妻一定要娶这样的女子,因此听说后,就央求我爹娘替我做主,前来求亲。”

    秦达祖一听,想,原来这位周三公子是要娶个能干的媳妇儿持家,倒是和一般官宦人家的子弟娶妻的要求不同。再说自己女儿能干且又生得好的名声在外,吸引这周三公子也是情理中事。后来,这周三公子又说,他从来也无意仕途,倒是对做买卖极有兴趣。周家私下里做的买卖都是他在经管,因此想娶个能干的姑娘回去帮着打理周家的产业,这样他也要松快些了。

    周松这样一说,秦达祖就更是相信了他的诚心。别说,满苏州府要找出一个比自己女儿能干的在室女子却是找不到了。这位未来的姑爷,周三公子倒是挺有眼光的。心里又惋惜,可惜如此能干的女儿要嫁人,帮着夫家打理产业,再也帮不上秦家的忙了。

    不过转回头一想,女儿家总是要嫁人的。自己女儿有了好归宿比帮着秦家赚银子要强。再说,很快自己就有儿子了,以后把秦家的产业交到儿子手上,那才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接下来,官媒再上门儿来问信儿的时候,秦达祖便应允了这门儿亲事,将自己女儿秦惠平的八字交给了这官媒人拿去合婚。合了八字后,竟然得出了个上吉,这一下这门儿婚事更是板上钉钉了。

    再后来周知府那边下了帖子请秦达祖去苏州城知府衙门里头相见,两边随即就把这门儿亲事的婚期给敲定了,定在次年二月十六,一个宜于婚嫁的大喜日子。只等秦惠平回来,便备下彩礼上秦府去下聘,到大喜日子那一天花轿上门儿抬她去知府衙门的后宅跟周松成亲。

    可是秦达祖不晓得的是,周松的确是听人说起秦惠平,但却不是从什么苏州城里的大户人家子弟嘴里听说的,而是从秦达祖的堂侄秦登堂嘴中知道的。

    原来苏州知府周廷安和在昆山任县令的秦达祖的远房堂哥秦达英是当年考科举时候的同年。周廷安和秦达英同年中的进士,只是周廷安是名次靠前,后来进了翰林院,而秦达英名字靠后,没有进翰林院,被派到山东做了个小吏。再后来,周廷安从翰林院出来,外放到山东做地方官,便是秦达英的顶头上司。

    因为两人是同年的关系,两家就时常往来。所以秦登堂和周松相识,并且关系不错。这一次周廷安调任苏州知府,秦达英知道了,便让儿子秦登堂带上贺礼去苏州相贺。于是他见到了周松,心生一计,就大力地吹捧自己的堂妹秦惠平是如何的貌美又是如何的能干,并且说他堂叔只有他堂妹一个女儿,谁要是娶了她以后那秦家的产业就会落到姑爷手里。

    秦家是巨富周松也晓得,并且他的确是管着周家私下做的买卖,也想得是娶个能干的媳妇儿帮着持家做买卖。秦惠平容貌既美,又能干,而且本身将会继承亿万家私,对于周松来说,真是天上地下再没有的好姻缘。

    因此听了秦登堂这些话后,他十分高兴,便说要是能娶到秦惠平定然会重重酬谢秦登堂。谁知道秦登堂说他不要金银,只要他堂妹身边一个叫侍梅的丫鬟,并且说要是周松求亲成功,到时候秦家陪嫁的四个丫鬟里头一定要有这叫侍梅的丫鬟的名字。

    周松这才晓得原来自己这好友早打上了他堂妹身边丫鬟的主意。不过,一个丫鬟能换得这样一个好亲事,他也觉得值了,便答应了秦登堂的要求。

    后来他去求了他爹娘,两人听说有这样一个女子,也合适无心仕途的周松,再听说这女子家中巨富,又是独女,将来娶了她也就是娶了金山银山,又怎么会不同意呢?特别是周松的娘韩氏只不过是周知府的一房小妾,听说自己的儿子娶这么个有钱的媳妇儿,更是巴不得快娶进来,以后可以大手大脚花媳妇儿的钱不知道多快意呢

    。这辈子她在正室夫人的手底下吃了不少挂落,受了不少刁难,每月拿那十两八两银子的月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等媳妇儿带了大笔银子进门儿,有银子了,也就再不用看她的脸色过日子了。

    这些事情秦惠平自然是不知道,她先是被她爹派到杭州去处置秦家在杭州的“出了问题”的买卖,接下来眼看要办完的时候,又接到一封家信,让她去金陵处置同样“出了问题”的秦家产业。

    自从上一回大雪节气的前一天跟着她爹秦达祖回到家里,照顾了她娘几天,等她好些了,正打算回苏州去和赵梅儿团聚,就被她爹派到杭州了。而在杭州她心里是无比思念赵梅儿,巴不得赶紧处理完手上的事情回去。可是没想到的是,她接下来又被她爹派去了金陵,秦家在金陵的产业更多,这眼看到了过小年,她竟然都还没处置完。心里着急得不行,便赶忙写了封信,让跟着一起到金陵帮着处理秦家产业的管事去找人送信到苏州给赵梅儿。

    谁知道这一回跟着她一起出来到杭州,到金陵的管事是秦达祖专门嘱咐过的,要是她要叫人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