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亲王归来 >

第16章

亲王归来-第16章

小说: 亲王归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擦干眼泪,看着弟弟,“弟弟,替父亲上折子,告病请辞吧。”

    宋雅低着头,不说话。

    晋王妃拍拍他的肩膀,“以后,父亲就交给你了。傅家那边,也要劳你派人去打点。折子尽快呈上去吧。”

    宋雅抬起头,满脸不忍,“那姐姐……”

    晋王妃笑了笑,“又如何呢,我依旧是名正言顺的晋王妃,膝下还有儿子,不会怎么样的。”

    双方都懂彼此的意思,当年之所以有赐婚一道,必然是晋王一脉求来的,为的就是宋父吏部尚书的职位,如今宋父要请辞,晋王那么一个急功近利之人……

    天色已晚,晋王妃不能久留,她没有留眼泪,只是笑着看着宋雅,“弟弟,父亲交给你照顾了,过一阵子,也该给你定门亲事好成亲了。回去吧。”

    二人在门口告别,双胞胎的姐弟,从小到大的心有灵犀依旧存在,明知道分别之后对方遇到的苦难将有更多,此时也只是微笑分别。

    宋尚书的折子递上去不久,秦王就接到了消息,他叹了口气,若能尽早离开这是非圈,但愿宋尚书一家此回能够保住性命。

    吏部尚书职位一空,皇上与晋王开始就这个位置的人选开始了角力。秦王冷眼旁观了几天,却都被双方游说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秦王挑了挑眉,抽空跑了一趟太上皇的寝宫。

    天元帝还住在原来的寝宫,偏殿也也是太医院的几位太医轮流入驻,只有孙妙来去自如,每日只要下针的时候出现即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天元帝的手指微微有了知觉,他自觉有了起色,心思自然已经转到了如今的朝堂上。开顺帝固然每日都会来探望他,不过根本不会对他说什么,因此秦王的到来,刚好合了他的心思。

    听见儿子细细道来如今朝堂的变化,天元帝怒气丛生,“那宋尚书是朕当年亲手点的状元,任职多年从来没出过差错,怎么到了老二手里这么快就请辞了?”

    秦王坐在一旁,清楚的看到了天元帝的表情,知道这位已经开始在怀疑开顺帝在排挤天元年间的老臣了,不由得挑挑眉头。

    天元帝喘了几声,问:“老九有什么看法?”

    秦王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元帝,声音却是在天元帝面前一贯的温和谦恭,“儿臣也认为这其中必有蹊跷。本打算亲自去查证一番,奈何二皇兄不允啊。”

    天元帝哼了一声,“传朕的口谕,是朕让你去的。”

    秦王轻声答道:“儿臣遵命。”

    待秦王退下,天元帝突然又冒出一句,“小三子,你留下。”秦王与小三子彼此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好笑,但是秦王还是装模作样的带点赌气口吻道:“那儿臣先行退下了。”

    待秦王离开,原本一直如同隐身人般站在一旁的小三子,跪在了龙床前,天元帝沉默不语了一会儿,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口。小三子很是体贴的先开了口,“启禀皇上,秦王殿下这段日子一直在忙于安排宫中护卫工作,不过前阵子德郡王受封楚王,秦王殿下请了楚王过府一叙,奴才就在旁边,两位殿下聊了很多儿时之事。”

    天元帝眼睑动了几下,似乎回忆起了什么,长久之后叹了口气,“老九这个孩子就是重情义啊,他幼时与老大见过几次,如今也还想着他。”

    说完之后,倒是甚觉满意,老九重情重义就意味着能够更加孝顺自己,更容易掌控,他似乎想点点头,却发现自己完全动不了,不由得脾气有点上来,冷冰冰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小三子恭敬的退了出去。出了寝宫大门,秦王正站在不远处,负手而立,无声的等着他。

    小三子嘴角勾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却也很快消失,几个起落就赶了过去。秦王回头看看他,笑的了然,“父皇问了本王的事情。”小三子点点头,“哼,”秦王满不在乎,“走吧,咱们该给二皇兄添点堵去了。”

    秦王进宫去探望了父皇这一消息是大太监程南报给开顺帝的,开顺帝登基以来,默许了程南收买了太上皇寝宫的几个太监,有事没事递个消息进来,所以秦王一进寝宫,他就收到了消息。

    开顺帝执笔的手不由得顿了顿,程南知道这位主子一向多心,禀告完消息之后就把头深深的埋了下去,因此没发现开顺帝一瞬间的动作。

    他这次去探望父皇,发现父皇对于朝中大事越来越关注,他的敷衍之词也让父皇愈发愤怒,特别是宋尚书一事,那宋清林可是皇上钦点的状元,他登基才几个月就请辞了,这似乎……

    来不及多想,通报秦王来觐见的小太监已经在门口了,开顺帝压下心中的不安,接待了这位九弟。

    程南不动声色的挥退了所有伺候的宫人,无论是这位秦王殿下觐见,还是晋王殿下觐见,抑或是曹然曹大人,程南都不允许这书房中留有外人,包括他自己,他会亲自上了茶之后退出去守在门口,谁也不许进。

    秦王进了外书房,见到如今已经焕然一新的外书房,了然的笑笑,开顺帝突然特别讨厌他洞悉人心的目光,低头看着奏折,“九弟有什么事么?”

    秦王并没有坐下,他只是玩味的看着开顺帝,直到开顺帝不耐烦的抬起头来与他对视,才道:“父皇觉得常州府一事内有隐情,命本王亲自去探查一番。”

    开顺帝一口气憋住,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耻辱感,他才是这个国家的皇帝!他才是!似乎没看见开顺帝的表情,秦王自顾自的道:“父皇有命,本王打算即日出发,宫中护卫由赵副都督在,请皇上不用担心。”

    开顺帝一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难道他还能反驳太上皇的意思不成?

    只能强忍住这种仿佛被扇了一个耳光的感觉,胡乱点点头,挥挥手示意秦王离开。

    秦王冲着他笑了笑,转身离开。

    秦王出了书房,门外的程南犹豫了一下是否要进去,就听里面的皇上怒气冲冲的喊了一句:“谁都不许进来。”

    程南忙将书房附近的人再赶远一点,然后独自站在门口假装没听见里面砸东西的声音。

    秦王奉太上皇之命赶赴常州府查案一事并没有遮掩,反而大大方方的放了消息出去,晋王知道以后有些不安,特意来找了他舅舅曹大人。

    满白楼的包厢里,晋王在旁边走来走去坐不住,曹大人却还是慢条斯理的给自己夹菜,待有五分饱的时候放下了筷子。安慰晋王道:“殿下不用操心,如今常州府一事已经遮掩好了,想必即使是秦王与厂公大人去了,也查不出个什么来,殿下尽管放宽心。如今当前之重,还是那吏部尚书一事。”

    晋王有些泄气的在旁边的坐下,拍了下扶手,“唉!都是本王那岳父!不通个事理,好好的非要辨个是非不说,居然还请辞了,如今咱们措手不及,怕是未必能拗的过本王那二皇兄。”

    晋王私底下从不屑于称呼那位为皇上,一概以二皇兄论。曹大人略微皱眉,“殿下还是尽早改了称呼为妙,若是稍有不慎,怕皇上会借题发挥啊。”

    晋王不甘心的看向旁边,想起了王府中那女人,有些厌恶,不过是让她回去劝劝岳父大人,谁知竟然劝成了这个样子,没用,废物!

    秦王带着三公公很快就离开了帝都,很多人暗中猜测那东厂厂公与都督,指不定有机可乘,谁知暗地里下了几回手,竟然没得手。那区区一个侍卫出身的副都督赵高景,竟然将整个东厂整治的滴水不漏,不愧是赵家世族出身。

    殊不知,赵高景背后,还站着一位楚王。

    赵高景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正式见到楚王的场景,那为看似孱弱的男人,一颦一笑无不诠释何为君子,但是这个男人的背后,却隐藏着另外一副面孔。

第42章() 
秦王悠哉悠哉的半躺在马车上,他们到常州府走的是官道,再加上亲王的车驾足够宽敞舒适,所以这一路也并不难受。

    这次随队的除了仪仗队护卫队以外,他还带了袁一与袁二,袁一老老实实的跟在他的车驾旁,袁二早就跑前跑后的跟着侍卫们打招呼了,弄的氛围十分融洽。

    三公公带了心腹裴石出来,严令被他留在帝都中配合赵高景行事。还有就是柳儿,队里有个女眷到底方便,所以柳儿带着几个小侍女在后头的车上坐着,偶尔还嘻嘻哈哈的玩笑,笑声勾得路边行人不住得张望。

    随队的侍卫倒是习以为常,他们是东厂嫡系出身,自然对柳儿姑娘的作风有所了解,那可是个美人蛇,若不是他,怎么会引出王家那一段公案,还是离远点为妙,顺带着她带出来的那几个小侍女也惹不得。

    秦王这队人马虽然打着查案的借口出来,但是一路行来偏偏很是悠闲,就比如此时。

    秦王半躺在马车里,车身微微摇晃,他也跟着晃晃悠悠的打盹,小三子靠在一旁,垂下眼睑默默练功,车内寂静无语。

    突然,马车外扑簌簌的传来振翅的声音,不一会儿,袁一敲了敲车厢,递进来一张字条,小三子接过来以后看了一眼,对看似打盹的秦王道:“殿下,赵高景传消息,东厂一切安好。韩青接任吏部尚书。”

    “韩青?吏部左侍郎?报了扬州府学走水案的那个?”

    小三子点头,秦王勾起嘴角,“居然是他?真是没想到啊。”

    小三子皱眉,“此人立场十分奇怪,目前到底是谁的人也不清楚。”秦王点点手指,“急什么,待回到帝都就清楚了。”

    小三子还是没松开眉头,秦王好笑,“担心东厂?”他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秦王笑出了声,换了个姿势仰面朝着车顶,薄毯滑落下来,露出半敞的胸膛,小三子微微倾身替他拢了下衣襟,秦王拍拍他,“热的很。”

    小三子坚持道:“穿好。”

    秦王无奈的撇撇嘴,继续道:“可别小看了本王那大皇兄。试问,在帝王不喜,宫权旁落的情况下,太上皇后如何能稳坐后位近二十年也没有下台?”

    小三子有些讶然,难得一见的表情逗笑了秦王,“你以为是太上皇后的能力?自然,太上皇后也是个聪明人,只是有时候在宫里,不是光靠聪明就能保住自己的东西的。”

    他拍了拍身边的小三子,“且放心吧,楚王从不显露人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小三子点点头,他终归是相信秦王殿下的。

    就这么晃晃悠悠到了常州府的时候,日子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常州知府早就望眼欲穿了。

    谁知比预期的时间多等了好几天,他差点就以为秦王半路出事了。突然就见城门的小兵匆匆忙忙来报秦王侍卫先行到了,秦王也在后面,他才带着一群官员赶去迎接。

    如今天气正好,他们等了也没多久,就见一列浩浩荡荡的仪仗侍卫人马远远从官道过来。

    如今的常州知府姓戴,是旁的地方调任过来的,不是本地人,人生地不熟的,生怕哪里招待不周怠慢了这位帝都有名的喜怒无常的亲王。戴知府擦了擦头上的汗,看到车马过来就赶忙跪下了。却是被一个侍卫扶了起来,那侍卫笑的十分开朗,“这位大人快起来,我们殿下都交代了不好劳动各位,怎么诸位大人还是来了。长途跋涉比较辛苦,不知道休息之处准备如何了?”

    戴知府拿帕子再擦了擦汗,虽然那只是个侍卫,但是也是秦王身边的侍卫,“准备好了准备好了,请各位虽下官来。”

    一行人张扬的进了常州府,停在了一座宅院前面,那戴知府早就和之前那侍卫袁二交代过了,这处宅院是本地一位乡绅提供的,那位乡绅早年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是常州府内有名的和善人,如今知道秦王要来,特意提供了自家的宅院充作歇脚之处。

    那宅院外面看起来不起眼,里面却另有玄机,各种小桥流水别致亭阁,虽然小了点,却也五脏俱全有几分意思。

    秦王的马车就在这处宅院的门口停了下来,普通人家的大门可是进不了秦王的车驾。

    戴知府候在一旁,就见马车门开,一个身影轻巧的跳了下来,他定睛一看,下意识的抖了一下,那不是东厂的官服么?东厂的威名虽然在民间不显,但是在各地文武百官心目中堪称大敌,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不为人知的把柄就能到了他们的案头上。

    此时戴知府才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位,难不成就是东厂的厂公三公公?

    那人站稳之后戴知府才看清他的容貌,第一印象就是这位男生女相,而且年轻的过分。心中不免转悠着一些小道传闻,但是被那位目光扫了一眼,他就觉得寒彻到底,不敢再多想了。

    那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