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禁域谜局 >

第134章

禁域谜局-第134章

小说: 禁域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该在那家酒店里多问问那位老者,或许他知道得情况更多一些。”冯藤桌突然说,“他拨弄的算盘如此古旧,不是和这洞里的石材料一样嘛?这附近都没有看见如此晶莹纯白的石头,只有这暗洞里有,如果不是他到过这附近,又哪里来的石头做算盘?”

    养虫人把棒子扛在肩膀说:“干脆,现在就回去把老头审问一翻。”

    “想必他老早就跑没影了。”博克明冷森森说:“倘若他真和这里有关联,我们进洞之前,他一定已经卷铺盖溜走了,还等着我们上门三堂会审?”

    “他们也跑掉了,我们这一朝企不白白走了。”养虫人失望道:“黑洞洞走半天,还是一条死胡同。”

    冯藤卓笑笑,拿手电四下里照了一照,依旧是满目的藤蔓,他笑道:“其实酒家之前提醒过我们此行要慎,只是我们都急于赶路,忽略了。胜作慎,慎喝酒不要误事,慎行,不要白白走一朝。你们还记得柜台上的摆设吗?”

    “摆设?”博克明仔细想了想:“那柜台很空,只放了一只白玉算盘,隔开很远还摆了一只电子计算器。”

    “其实,那也是酒家对我们的暗示。”冯藤卓靠着石壁,拿手电光照自己的脸,他的脸上出现一片橘红的光晕,他吐出舌头扮鬼脸。

    博克明看着他打了强光的脸,没好脾气地说:“你注意点形象行不行?”

    冯藤卓吐着舌头说:“就我们三个人,黑洞洞得,不要形象了。”

    “别开玩笑了,到底酒家给了啥暗示?”养虫人在黑洞里待得有些烦,急着想出去。

    “算盘离我们远,计算器离我们近,这里有两个暗示点。”冯藤卓把脸上的光移开说:“所以,我们按照远近,把字横排,算盘放上,计算器放下,然后竖着念,就是算计、盘算、器。算计我想他暗示的是一直跟着我们的尾巴,盘算是要我们去考虑路线,至于这个器,我们暂且作为器皿来解释好了。记得指道图的一段详解吗?被限制的风景里,藏着秘密山洞的密语。被限制的风景,也是一语双关的,唐老板酒店里真伪难辨的挂画是一关,引导我们来到这里,另外一关就是这些画框里的画,他们也是被限制的风景,这些画框里,或许藏着,这个秘密山洞不为人知的密语。”

    博克明看看电筒有些微弱的光说:“可是这些画框里是空的。有一点比较奇怪,这些画框可真厚,竟然有将近20厘米的厚度。”

    “的确是过厚了。”冯藤卓从旁边石壁上扯下一只画框:“之所以做得如此厚重,一方面是为了供给藤蔓的营养,另外一方面,画框里放得绝对不是画,我们被误导了。我想应该是某种‘器’”

    “你的意思,这条汉白玉隧道内,所要展览的不是画,而且一些器皿?”博克明想了想说:“这些高度在两米,宽度在一米左右的框,是用来装瓶子的?”

    养虫人被搞得一头雾水,干脆坐到地上嘟囔:“怎么一会又不是展览画的了?”

    冯藤卓笑道:“展览已经结束了,这里不过是被遗弃的场地。这些画框上的封条不是拆封以后大块画框用的,将艺术品放入画框之后才上的封条,所以,这场盛大的展览其实是成功开展了的。”

    博克明挑眉毛,然后他立刻就明白了:“因为以后再也不会使用了,所以才由着这些蕨类植物肆意生长,如果他们长得能把这洞穴堵塞,把进口都遮蔽,这里便再也无法被人找到,成了永远的密。”

    “说的没有错。”冯藤卓点头:“这就是秘密山洞的密语,一个被秘密收藏的展览之地。”

    “我们来的还算及时。”博克明右耳轻动,没多话,对着黑暗里射出一把刀。那把刀在黑暗里消失得异常迅速,甚至连掉地或者碰撞的声音也没有发出来,就这样无声息的没了踪影。

    “有人来看我们的成果了。”冯藤卓笑着说。

    “这些洞壁一定有可以藏身的场所。”博克明不快,拿电筒照前方,一片黑暗。

    冯藤卓又把电筒光挪到自己脸上,嘴角挂着怪异的笑说:“现在,由我来揭开这个圆筒形隧道的谜底。”

    “你还玩。”博克明确定那些人已经离开。

    冯藤卓对着手电光说:“有机木框、汉白玉石壁、长满石壁的藤蔓植物,在这个石头堆砌的空间里,缺少什么呢?原来是水。这个浩大工程的冰晶汉白玉隧道,所要开的展览,就是——水,水的固态形式——冰。”

    博克明皱眉道:“你是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内融术?10年以前,他们就已经掌握了内融的技术了?这条长洞是卓新造的?为的是他的最后展览?”

    “完全正确。”冯藤卓点头肯定:“这条长形密道是卓新设计品最后的展览之地,是他艺术生涯最后绚烂时光的总结,当这一场绝世展览结束以后,他必然也会从此在众多艺术大家视线里消失,所以,唐老板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找到卓新的,或者说,谁也找不到卓新。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告别展览,很多人纠结在此,如唐老板,或如其他人。”

    博克明说:“这样说来,唐老板自这场展览以后,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见过卓新,他所谓的卓新家被诡秘植物包围,并且建立在四周无法攀岩的峭壁上,这些话都是胡乱编造的。”

    “如果真见过卓新,唐老板也不会和我们一起迷失在这条长洞里而找不到尽头了。”冯藤卓笑说:“我猜他也不过是在展览的时候待过,却从来没有从另一端的洞口出去过。”

46、平凹山(5)() 
“竟然被这个唐老板牵着鼻子走,妈的!”养虫人抽自己的土烟骂一句:“我猜那些想把卓新揪出来的人,八成都是贪图他的作品,想搞一、二件卖钱,所以才会想方设法把这长洞打通。但是这个地方太过隐蔽,知道的人并不多,越想发财,越觉得这里有宝贝,于是撞破脑袋都想来,于是越传越邪,越邪乎越觉得卓新的作品有价值,靠,都tm是抄上去的。”

    “在理。”冯藤卓笑:“价值这种虚幻的东西,不炒怎么能热呢?”

    养虫人吐着烟问:“既然我们都被诓骗到了这洞底,走回去不过是浪费几个小时的事,但冯先生是否有兴趣,也来解这谜题?”

    博克明冷冷说:“你也想捞点好处?”

    “我只是不甘心,就这么折返回去,我才不稀罕那些个酸文人所谓的艺术品。”养虫人丢掉烟:“你若怀疑我,不再多话,我们出洞就是。”

    “既来之,则安之。”冯滕卓笑:“更何况你还没有找到那谜团的答案,如若我们轻易出洞,你企业不是又要耗费好几个小时进来重新查验,那企不是更加浪费时间。”

    养虫人一愣,压低声说:“你都知道了?”

    “我大概知道个轮廓,具体细节,我并不知晓。”冯藤卓如是说:“我只知道你也许在找个人,你曾经怀疑藤蔓里包裹的是他(她),但是藤蔓里空的,你有些失望,你觉得也许洞后会有答案。”

    “你如何知道的?”养虫人问。

    冯藤卓回答:“我也觉得那藤蔓里也许曾经包裹过人的,只是因为铁响铃食腐,加之洞内资源不多,所以都被消耗了。那个人你认识?和这长洞有莫大关联?”

    “是不是他(她)我真不能断定,没想到铁响铃那么厉害,连衣服和佩戴品也都消耗殆尽了。”养虫人叹口气继续说:“其实,这种式样的展览我瞧见过一个模型,但是没有这个那么大,那是一个100平米展览厅里举行的,我记得是和环保有点关联的。”养虫人说了一个名字:“罗再,不知冯先生有否听说过?”

    “冷先生?”冯藤卓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印象,但很浅:“我知道有个做冰激凌的店好像在s城很出名,店名好像就叫冷先生。”

    “就是他了。”养虫点头:“这冷先生,并不姓冷,他其实叫罗再。他在s城开的这家冰激凌店也非他主业,他的主业是建筑师,他最擅长的手艺是制作同等比例的建筑模型,比如房子及其内容部的所有陈设,古今不限。”

    “你为什么会怀疑刚才那空壳里原是罗再?”冯藤卓问。

    养虫人说:“罗再的手艺早已达到如火纯情的地步,他的仿真建筑非粗陋之作可比,是绝对的真实再造,细节堪比原物。我和罗再因是本为同村,关系向来交好,也一直在36区碰头吃酒,只是5年前有一次他说要找个清净地方研究建筑,就再也没有音讯。我之所以怀疑这个空壳里的人是他,是因为他曾经向我展示过类似于这个山洞的横截面模型,有6米长,洞壁上挂着框子,洞顶也有框子。不过他当时说,有一些细节还未敲定,好像是供水、供电的问题。所以我进入这条长洞,才会越发的怀疑洞和罗再有关联,有瞧见那空壳,只是怀疑,却找不到正确答案,实在叫人心情不爽!”

    “如果这里是罗再模型的试验地,那么他和卓新又是何等关系?”冯藤卓说。

    “卓新哪里不能开展览,要开在这里,也就是追求一个新奇效果,他和冷先生说不定其实是相熟的,只是后来出了状况,一个跑了,一个死了。”博克明说的直白。

    “这种可能性很大,只能出了洞,找到卓新问个清楚了。”冯藤卓说。

    养虫人点点头,又问:“您是不是已经想出办法解开这长洞的秘密?”

    “基本一直八九。”冯藤卓笑。

    养虫人好奇问:“究竟有没有传说的啥绝世雕刻品?”

    “有没有绝世雕刻品我不知道,不过,曾经那场辉煌一时的展览艺术品,估计是一件不剩了。”冯藤卓笑,他没觉得有什么可惜而言,对于某些人预谋已久人造的“可惜情绪”,实在没办法叫他再附加任何感情。

    “难道,这里的绝世孤品已经被歹人乘卓新消失洗劫一空了?既然如此,还费那么大周折找这里做什么?”养虫人思维比较直接。

    “非也,所谓绝世雕刻品其实根本无法收藏。”冯藤卓用手掌摩擦着洞底石壁:“因为他们必须存在于如此的环境之中,才能得以意保留,但那也只是延长它样式的时间,却无法阻止它消失。”

    “我糊涂了。”养虫人脑子里一片空白。

    “其实很简单,这个洞根本不是什么冰晶汉白玉所凿,而是由冰凝结而成,虽然说开辟如此长的隧道会是一桩巨大繁重的工程,但也总比凿一条如此巨大的汉白玉长洞来得方便。当然,这条隧道里也不完全是冰,至少前十五分钟的路程的确是冰晶汉白玉,至于到后面的部分,由冰续上了,可见这块汉白玉也是相当巨大的。”

    “冰?”养虫人脸抽经,如果是冰,不早化了?

    冯藤卓解释道:“这条隧道总有一天是要融化的,但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你看这些藤蔓中还有新叶长出,虽然多有枯萎,却也算长得茂盛,一方面是因为画框里有充分的有机养料,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些植物并不缺水,它们全可以从这里摄取到充足的水分。这个开凿隧道的人不但是雕刻能手,而且,还掌握了非常娴熟的内融技术。所谓内融技术,是指,让冰从内部开始融化,而不影响其表面质感的技术。它可以延长冰融化的时间年限,使冰融化的过程异常缓慢。建造者,正是利用这种特殊的技术,一方面保持展示品的展示时间,一方面提供这些用于装饰的藤蔓植物充足的水分。”

    “牛。”养虫人不得不佩服主办方的技术:“可惜这些艺术品的水已经完全融化了,否则还可以看看,那些雕刻到底啥样子,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器皿,能装东西的样子,中空,可储备水分。”冯藤卓笑答:“我想这些雕刻艺术从成品到展览最多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毕竟冰只是水的固体形态,总归是要消融的。”

    “为什么这条隧道却能经久不衰?”养虫人的问题还真不是一般的多。

    “其实它也一直在消融,只是因为它是由整块冰组成,整体面积又如此之大,所以,比起那些只有一米左右尺寸的冰雕品,消融的时间自然会更趋缓慢。其实整条长洞,一直处于持续自然融化状态,水分迅速被洞内的藤蔓植物吸收,外部也许看不出,可是它的内部,应该已经消融不少,洞壁比起从前也薄得多,总有一天,只剩下一条石头的隧道,再无从前辉煌的痕迹。甚至于,这条隧道也可能不复存在,被这些植物完全占据,这也是卓新的一个设计构思。等到这里不复存在,差不多也是卓新消失的时间,就算有人通过隧道也无多大意义。”

    冯藤卓说完话,洞里安静了几分钟。

    突然,博克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