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步阴阳术 >

第8章

七步阴阳术-第8章

小说: 七步阴阳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有人曾看到天空之中有魃的出现。魃往往是一种超脱人力所能抵挡的存在,并且来去无踪影。黎子平口中说的“魃”,自然不是这最后一种,要不然全书基本就可以完结了,而不是死几头大黑猪那么简单了。

    村子里老人习惯于将僵尸称之为“魃”,当然还有另一种叫法是“血尸”。据说能形成血尸的原因有许多种,除了天时地利之外,还因这人死时一口怨气憋在胸口出不去。按照道家的说法,人有三魂七魄,一般正常人死后,三魂七魄离身,或下地府,或游荡于世间,或散化开来。人们常说的鬼,就是三魂中的命魂。而血尸当中,往往是带有一魄。这一魄没有离开尸身,伴随着尸体内一口怨气,日积月累,产生些许意识,能操控尸身,遂破土而出,形成血尸。

    但是在我们这边,血尸又和一般人们印象里的僵尸有所区别。一般我们印象中所熟知的僵尸形态,应该是属于身体僵硬,行动完全靠跳,辨路完全靠嗅觉,听觉敏锐,对活物感应性强。但这里所说所指的血尸,却是不然。此种血尸活动起来,可与常人无异,手脚也并不僵硬,走起路来更是和正常人一样,虽也昼伏夜出,但其实太阳光对他们来说并不会造成伤害,而他们也仅仅只是喜欢于夜间活动。并且这种血尸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肉为食。前面有说到,血尸体内存有一魄,产生些许意识。而人意识当中最初的反应,应该就是属于生理需求,而生理需求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吃。就好比刚生下来的婴儿,他们所自带的两种生理需要,就是吃和睡,所以血尸同样如此。

    屋子内,张太胜看着黎子平,说道:“你知不知道这血尸在哪?”

    黎子平道:“先前李老夫人下葬时,我见坟山上出现了‘旱田有雨’的景观,所以猜测李老夫人的棺位,应该是葬在了那血尸之上。”

    张太胜皱了皱眉头,道:“难不成我们要劝李爷去挖自己亲娘的坟?”

    黎子平想了想,道:“明日就是李老夫人的头七之夜,我们大可等等看,倘若李老夫人没有回魂,那我猜得多半就是**不离十,若是如往常一般正常,那估计要找这血尸,还得下费一番苦工。”

    张太胜说道:“我觉得你猜的,多半是对的,这血尸出棺,最先接触的,应该就是李老夫人的尸骨,所以才会找上李家。”

    张太胜的分析不无道理,就跟婴儿出生后,会自然性的与母亲亲近,这基于血脉相承的基础上。而这血尸倘若真是埋在李老夫人所葬之处的下方,那血尸出棺最先接触的,一定就是李老夫人的尸骨。而血尸将李老夫人的尸骨食尽之后,破土而出,最先找寻的就是李家后人,因为他们的与李老夫人同出一脉,而为什么血尸到了李家只吃了三头猪却没伤害老李,可能很大原因是天将亮。血尸不喜阳光,又饥饿难耐,来不及伤害房屋内的老李,却将屋子外面三头猪吃了,但也没吃干净,可能是感觉味道不对,每只猪只啃食了部分就抛弃了。

    黎子平一笑,道:“那你猜这血尸今晚会不会还来?”

    张太胜摇了摇头,道:“血尸刚吃完三头猪,不见得今夜又会饿肚子,况且如此动静出来,这血尸今夜估计不会来。”

    黎子平道:“你说的倒是有点道理,不过这东西不与常物相同,所以自是不可以常理推论,我看你这几日住在李家,也好保他们一个周全。”

    张太胜点了点头,道:“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血尸这东西,我从前虽有遇到过,但是也着实让人头疼,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收拾他。”

    黎子平道:“要不先弄些血尸厌恶的东西,散放在李家周围,好让那血尸不敢靠近。”

    张太胜看着黎子平,道:“你小子倒是机灵,我知道这血尸最厌恶的,就是那咸鱼干的味道,你也知道那腥臭味,我们都受不了。”

    黎子平“哈哈”一笑,道:“那就到集市上,买点咸鱼干来,晚上就放在这院子里,熏他个十里八乡,让那血尸一进村子就闻到咸鱼的味道,躲得远远的。”

    张太胜道:“这个法子虽然可以用,但是我们还是要尽早找出那个血尸才行,要不然他饥饿起来,虽不敢来老李家,却恐在外作恶多端伤了其他人性命。”

    两个人一阵商量完了以后,出了屋子。

    乡亲邻里们一见,就赶忙凑上前来,七嘴八舌的追问到底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黎子平摆了摆手,让大家伙儿安静下来以后,说道:“此时我不便多说,总而言之大家也不用担心,只需买些咸鱼干,摆放在家里即可。”

    乡亲邻里们虽然有些还在追问,但聪明的此时已经举步离开老李家,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消息倘若传了出去,估计不到半天功夫,咸鱼干就要供不应求的涨价了。

    三伯公此时上前来,向黎子平询问道:“子平,那明日李老夫人的头七,可会有事?”

    张太胜一旁听了,还未等黎子平说话,便接过话来说道:“明天头七,白天的仪式照样由你来主持,晚上是回魂夜,由我来弄,到时候院子封锁,除李家以外的人,不得入内。”

    三伯公听了心中一震,想到这回魂夜里兴许真是要有什么事。不过想到道术世家的人在此,又安心许多,而且到时候说不定自己能亲眼见一下张太胜的道术,这可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或许还能学到一些东西。

第16章 头七() 
村子里的风俗,人死后下葬当天和头七当天,来往的宾客是最多的。如今老李家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

    白天,由三伯公来主持仪式。头七的仪式倒是与下葬那天差不多,但又更复杂一些。先是按照辈分来分清楚祭拜的顺序。倘若李氏家族还有比李老夫人辈分长的人,那么这个人可以有权利不参加祭拜仪式,但是李老夫人的子孙后代,则必须要参加。先按照直系和旁系亲属进行划分,再按照男女辈分顺序作为划分。

    身为李老夫人唯一的儿子的老李,自然是仪式当中,第一个行祭拜礼的人。

    只见三伯公在院子里正对着灵堂的位置,设一桌子,桌上摆放好香炉和空置的酒杯,左右两侧又各设一堂,摆放相同。一切就位之后,便见三伯公拿出家谱,先进行宣读。宣读完了之后,高喊老李姓名,老李需上前来,跪下听读。三伯公朝桌上的每个空酒杯里倒入些许酒后,点上三根香,插在了香炉当中,之后便让老李行祭拜礼。这里的祭拜礼有个讲究,那就是“三跪三起”,每跪下一次,磕完了头,就要站起身来,然后再跪再磕头,再起身,如此三次。之后又各自朝左右两侧的案堂行同样的礼,最后则是答谢来往宾客,朝唯一没有设立案堂的方向同样行此礼。

    老李的祭拜礼行完之后,由老李的妻子后辈等上前来,行祭拜礼。总而言之,如此一趟一趟下来,这祭拜礼程序复杂,耗时长。村民们倒是乐呵,毕竟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买一包瓜子,坐下来,边吃边看,再顺便与身旁的人聊聊天。

    黎子平和张太胜此时也坐在院子里看着,却见黎子平手肘碰了碰张太胜,问道:“你们那个村子的习俗与这也一样吗?”

    张太胜摇了摇头,道:“不太相同,我们那个村子的仪式倒是简单得多,就是儿子女儿先行祭拜礼,行完了其余旁系子孙上前来行个礼,做个样子什么的,就结束了。”

    前文书有说到,旧时海南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所以这里村落众多,并且风俗习惯也大不相同。但这当中,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多民族化的因素在其中。据说最早进入海南的,是黎族,之后是回族和苗族,最后才是汉族。虽然后来汉族人口众多,但相互之间风俗的差异性有时候也对各地方的人们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黎子平道:“你觉得这些东西,有用吗?”

    “啥东西?”张太胜装傻充愣。

    黎子平白了他一眼,道:“就是这些各个村子不同的祭拜等仪式。”

    张太胜笑了,道:“当然有用。”

    “有用?”黎子平有些疑惑,道:“既然都有用,那为什么许多村子在这方便的差异性却很大呢?”

    张太胜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按照我的看法,是每个地方的人所熟悉并且延用下来的风俗习惯,已经成为他们骨子里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减少等情况,但这套东西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却是最管用的,说白了,这村子里死的人,他就算化成了鬼,他也只认这套礼仪,一旦你用其他村子的礼仪习俗来给他做祭拜,就容易惹怒于他们,并且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大不敬。”

    黎子平听完,似乎明白了一些,说道:“也就是说,这人死后虽然是变成了鬼,但是他所认定的那一套东西,却是他活着的时候所认定的,没办法改变。”

    “非常对。”张太胜看着黎子平,一副“小子你终于开窍”的表情,让黎子平恨不得跳起来就给他一顿爆揍。

    待老李家的头七仪式做完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炎热的太阳当空照,酷热当头倒是让人难耐。此时还不到宾客们离开的时候,按照这里的风俗习惯,主人家需做好饭菜,给到来的所有宾客吃,当作是感谢宾客们来送李老夫人一程。当然,这吃也不是白吃的。旧时候,有一风俗延传下来,那就是贫穷人家有人去世,邻里乡亲们都会多少给一些钱,当做帮忙安葬的费用,也等于是给自己积一份阴德。这一习俗延续到今,成为了海南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之一,就跟喜事要给份子钱一样正常。

    在海南某些地区,结一次婚,或是家里有白事,常常一趟弄下来,不仅可以风风光光,反而还能赚一笔礼金。最夸张的就是海南的回族人,他们凡是结一次婚,来往宾客所给的礼金,加起来最少都是四五百万,最多的能有几千万。作者本人就有一个回族朋友,结婚的时候礼金收了二千多万,结完婚马上就买了辆保时捷。当然这段说的可是现在这个时代,那个年代要是有个几百万,估计可以达到举国上下人神共愤的程度了。

    撇开题外话不谈,张太胜让人准备了一大盆满满的面粉,还有削了的椰子枝叶。见过椰子树的人都知道,树上分长出来的树干是有弹性的,可弯曲,树干上面长出的椰子叶,是细长的。按照我的理解来看,海南没有柳树,所以柳枝打鬼的事情不会发生,那么就势必要有一种能做代替的东西。而这样东西,就是椰子树的枝叶了。一般情况,先折下一根树干,然后用刀将首端大块的枝干砍去,只留下中间和尾端细长的部分,再拔去些许细长的叶子,空出的那部分,可用作手柄处,最后取来无根之水,也就是清早山林里的露水,之后将符咒烧开放入水中,再洒在椰子叶上,就有了驱邪避凶的功效。除此之外,张太胜还让人准备了一面镜子,几串铜铃,一捆红线。

    张太胜做事风格属于刚猛型的,一旦降妖除魔起来不留余手,十分厉害,这也是黎子平所看重于他的原因之一。

    一切东西准备完毕之后,只等待饭局完了,乡亲邻里宾客散去,就可以做布置了。

    “我先去沐浴更衣,洗洗这两日身上的风尘气,免得待会儿祖师爷不保佑,出了乱子。”张太胜道了一句,就先走了。

第17章 回魂夜() 
入了夜,乡亲邻里宾客都散了,李家清除了闲杂人等。然后接下来就是张太胜的表演时间了。

    李家的人此时都需要到那灵堂当中去,不能出门半步,妇人及孩童可到摆设灵堂那间屋子的偏房去,总之从这一刻起,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李家的人都不可迈出一步,直到张太胜做完法事为止。

    只见张太胜在李家院子的木门上,挂上了铜铃,然后门槛边上,绑上了红绳,之后到了灵堂门口,将盆里的面粉洒在门口外的地上,铺匀。

    三伯公不是李家的人,却有在一旁观的权利。据说是因为张太胜洗澡的时候,三伯公前去央求于他,还帮他搓背之类的。张太胜感动于三伯公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才同意下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三伯公绝对没有做什么出卖py的事情,张太胜自然也不是那种受金钱利益男色驱使的人。

    咳咳,说回正题。黎子平在院子的东南方向,摆了张桌子,坐了下来。桌子上放一盆,盆里装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井水,水里放一磁针。说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站在李家院子大门口,以风水学的角度来看,东南方位,处于一个“延年”位,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吉祥之位,所以黎子平才坐在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