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夜暴富:金融大鳄 >

第147章

一夜暴富:金融大鳄-第147章

小说: 一夜暴富:金融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愣了一下,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我说道:“就……就是亏了五千啊。”

    “什么亏了五千,要不是因为你借钱炒股,小蔡的电脑能千多块钱就卖了?”我说道:“你一共借了八千块钱炒股,现在你账户上浮亏五千,小蔡五千多的电脑一千八卖了,又亏了三千多,加一块亏的已经超出八千了。”

    他一下就有点懵了,愣愣的看着我。

    我撇撇嘴,又说道:“你大概从来都没想过炒股的亏损会超出本金范围吧?正常炒股本来是不会的,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公司退市、本钱全部赔完。但是像你现在这种情况,借钱炒股,那就会了。”

    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记住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么玩了。”

    我看了一眼时间,快三点了,于是说道:“那行,赶快叫着小蔡回去吧,该上课上课,该干嘛干嘛。我也该给你爹回话了。”

    他嘿嘿一笑道:“常叔,那……那你要怎么跟我爹说啊?”顿了一顿,又急忙说道:“常叔,不是我不相信你啊,主要是我担心回头万一我爹又问我,那我得知道你现在是怎么跟他说的,才能对得上啊。”

    我笑道:“还能怎么说啊,就告诉他你确实是拿钱报补习班去了呗。不过话说,你撒谎说报了个寒假补习班,那你寒假不回家了吗?”

    他嘿嘿一笑道:“我跟婶子说的时候,哪想到那么远啊,就是怎么顺嘴怎么说了。不过就算上补习班也不可能不让人回家过年啊,寒假我就晚点回去、早点回来,在家过个年,其他的时间看看找点什么活干干,挣点钱。这个学期折腾那么多钱出去了。要不是有常叔你的话,我都不知道我爹还能上哪儿给我弄这些钱去,所以我自己也得尽力挣点钱了。”

    “知道你爹不容易就好。”我点点头说道:“国庆节给同学借钱跑大连去,想来也是因为这个小蔡吧?”

    他脸微微一红,笑道:“是啊,当时我正在追她,她是大连人,国庆节回家,我就追到大连去了。”

    我笑了笑,说道:“谈个恋爱、花点钱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你既然知道你爹不容易,那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别总是打肿脸充胖子,知道吧。”

    “我知道,其实那都是以前追的时候,现在追到手了,那又不一样了。”他笑道:“小丽这人其实挺好的,也不是那种乱花钱的人。”

    “嗯,看出来了,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买了自己的电脑给你还债,想来对你应该是真情实意的,好好珍惜吧,但愿你们能修成正果。”

    “嘿嘿,谢谢常叔,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嗯,去吧。”

第306章 猗兰(一)() 
〃〃 =〃('〃 =〃〃》

    第306章 猗兰(一)

    我将肖婉送回事务所,然后就在事务所楼下车里给炮哥打了个电话,只跟他说福成拿了那钱确实是交补习班的报名费去了,我说的他自然无有不信,也就没再多说什么。(。geil也差不多到了下班时间,锦秋今天没开车,跟我同车回家,在路上我和她说了一下今天下午我去见福成的事情。

    快到小区的时候,锦秋让我先拐到菜市场去,买了好多菜准备回家做饭,我知道她这是有意要向兰沪示好,虽然知道这于我而言很危险,却又无可奈何。回到家里,兰沪却不在,锦秋忙着下厨房洗菜做饭,我打了个电话给兰沪,她说她就在楼下公园里玩,一会儿就上来。挂了电话,我也进厨房去帮锦秋打下手。

    过了五六分钟,锦秋在捡菜,我正在洗菜,兰沪就回来了,因为锦秋给了兰沪一把钥匙,所以兰沪自己开门进来。听到开门声,锦秋就起身从厨房里迎了出去,我不敢显得太热心,所以不好跟出去,却又不放心她们俩背着我私下交流,只好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如果风向不对,就随时出去打断她们。

    只听锦秋笑呵呵的声音从门口那边传了过来:“小兰,你回来了啊,怎么样,我们小区公园还行吧。”

    兰沪的声音笑道:“挺好的,我听一位老太太说,要是夏天的话,那池塘里还有好多荷花,可漂亮……”她话未说完,忽然“哎呀”一声轻呼,我吓了一跳,正想出去看看,却又听兰沪说道:“锦秋姐,你这是干嘛呢,我自己来就行。”

    “没事,你赶快把鞋换了吧。”锦秋说道:“你跟常阡是什么交情,到了我们家还客气什么啊。你这头上受了伤,弯腰低头的时候,不会头晕头疼吧?”

    听这意思,估摸着大约是锦秋给兰沪拿拖鞋换了,我只有暗暗苦笑的份,我这个宝贝老婆,傲起来的时候可以目空一切,可她要对人好起来,也可以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很低,都让人觉得不好意思、受之有愧。

    兰沪笑道:“这两天好多了,就是上星期刚受伤那两天,上下楼梯、或者是走路走急点,稍有震动,都跟针扎似的,一阵一阵的疼。”

    听声音她们已经向客厅这边走过来了,锦秋又说道:“还是要多注意点,好好休息,这头上的伤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先坐着看会儿电视,我们做饭,一会儿就做好了。”

    说话间,听声音她们已经到了客厅,我探头出去跟兰沪打了个招呼:“小兰,你先坐会儿啊。”

    “常哥,回来了啊。”兰沪答应我一声,笑道:“要不要我帮什么忙啊?”

    锦秋笑道:“不用了,你坐着休息就行,洗完菜让他出来陪你说话,我炒菜,一会儿就弄好了。”说着就扶着兰沪在沙发上坐下,又帮她把电视打开,将遥控器递给她:“要看什么台你自己调啊。”这才又折回厨房来继续捡菜。

    我帮锦秋洗完菜、该切的切好,锦秋开始炒菜,我就到客厅陪兰沪说话。见我出来,兰沪看着我贼贼的笑了一下,我心想锦秋没准也在竖着耳朵听我们说话呢,因此也不敢和她提什么太敏感的话语,远远的在她侧边沙发上坐下,随口笑道:“怎么样,北京这天气你还习惯吗?”

    “还好,我感觉比上海舒服多了,上海这段时间总是阴冷阴冷的,北京别看外边到处是雪,可反而倒不觉得怎么冷。回到家里那就更没法比了,北京有暖气,天晴出太阳的时候,上海室内甚至感觉比室外还要冷。”

    “哈哈,也是你运气好,从前天来了到今天,这几天一直没碰上雾霾。”

    “这倒是,我还没亲身经历过雾霾,可就是在电视上看看都让人觉得可怕。”她答应一声,又说道:“常哥,我看你们家用的暖气应该是电地暖是吧?”

    “嗯,对啊,我们这房子装修的时候,锦秋觉得集体供暖不能自己控制开关,不方便,就让拆了弄成电地暖了。”我说道:“我弟弟常陌就是做装修的,让他给弄的。”

    “那耗电量大吗?等将来我如果在上海买了房子,我也想弄个电地暖。”她说着就向我挤了挤眼睛。

    我回应了她一个微笑,说道:“还行,其实费用和集体供暖算下来差不多。集体供暖一平米好像是二十来块钱吧,我们这房子二百四十平米,如果使用集体供暖的话,一年的供暖费就是五千来块。我们现在用电地暖,又不用随时开着,一天零零总总开那么一两个小时就行,还有的房间压根不用开,比如储物间,还有客房,要不是你来的话,客房的暖气今年还没开过呢,再加上有时候我们俩都不在家,可能几天都不开一下。算下来这块的电费一月好像也就两千块钱不到,一年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六七千块钱,和集体供暖差不了多少。但是这好在方便啊,北京的集体供暖一般都是11月15号开始,到来年的3月15号结束,我们这个,要是觉得冷了,可以提前点打开,要是觉得天气转暖了,可以早点停用,真的挺不错的,等将来你买了房子,确实值得装一个,上海、甚至整个南方地区的天气我可是深有体会,冬天里看气温没有北方低,可都是阴冷,同样的气温,南方的体感温度比北方要低不少,难受着呢。”

    “呵呵,可不是吗。”她笑道:“我跟你说个笑话,前年冬天,我还在昆明工作,我们单位有一位领导老家是哈尔滨的,大概也差不多就是这时候,十二月中下旬点,他几位亲戚去昆明旅游,刚好那天昆明特别冷,气温只有一两度,不过比起哈尔滨来其实还是高好多度呢,可有一位大妈活生生的给冻哭了,嚷嚷着说春城都是骗人的,比冰城还冷。”

    “哈哈,是啊,按照我以前在四川、和这些年在北京的生活经验对比,南方的冬天……”

    我们说了一阵闲话,到了大约七点多,锦秋就端着两个菜从厨房里出来,笑呵呵的叫我们吃饭了,我这才起身进厨房去帮她端菜。

    《 =〃fps〃》《 lass=〃ags〃》tags:

第307章 猗兰(二)() 
〃〃 =〃('〃 =〃〃》

    第307章 猗兰(二)

    把饭菜端上桌,我们三人就围坐在一起准备吃饭,锦秋手快,先把兰沪的碗接过去,盛了一碗汤递给她,笑道:“小兰,这是当归乌鸡汤,你先喝一碗。我今天在药店买的你们云南的野当归,也不知道正不正宗,我稍微多放了点。我买的时候那位大夫说用这东西炖汤,开头两口有点甜味,喝到后边可能会感觉嘴里有点苦,不过对你身体好。”

    “谢谢锦秋姐。”兰沪伸手将碗接过去,同时有意无意的扫了我一眼,我猜她可能是想起上周五在上海她住处我陪她一起吃晚饭时候的景象了,当时也是我把饭做好,亲手给她盛了一碗乌鸡汤,把她感动的一塌糊涂。要是现在她也被锦秋感动了,那于我而言就不太好了,于是急忙开口岔开了她们的注意力,笑道:“锦秋,你什么时候买的云南野当归啊,我都不知道。”

    “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锦秋笑道:“我今天吃完中午饭之后,专门让叶兰陪着我去药店公司附近一个药店买的,本来是想买普通当归,可抓药那位大夫一听说我是用来炖汤,就推荐我这种云南野当归,说是入药效果虽然不如日本当归和兴安当归,但是炖汤效果却更好。”

    “有劳锦秋姐了。”兰沪笑道:“你手艺真好,这汤好喝。”

    “哈哈,我还担心不合你口味呢,好喝你就多喝点。”锦秋开心的笑道:“你可能也知道,我是江苏人,我们那边的饮食比较清淡。常阡他是四川人,口味重,他就经常说我做的菜寡淡,你是云南人,我估摸着口味可能跟他接近吧。”

    兰沪笑了笑,说道:“还好,我口味不重,我们云南人的饮食习惯确实跟四川挺接近的,不过我算是云南人中比较特殊的那种,我爷爷是上海人,后来虽然在昆明安了家,但是饮食习惯改不了,我奶奶做菜的时候比较将就他,所以我爸、包括我哥和我小时候,都习惯了清淡的饮食,在昆明本地比较起来,我们家的饮食也算是很清淡的了。”

    “你爷爷是上海人啊?难怪你叫这名字。”锦秋笑道:“那他是怎么到的昆明安家?”

    “唉,这也是时代造成的。”兰沪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他抗日战争的时候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打过淞沪会战,后来又参加远征军去了缅甸,1949年年底才回国。可刚到云南就碰上云南解放,他因为政治原因,就在云南当地被判刑劳改,一直到1957年才出狱,然后安排在昆明一个工厂里工作。那时候他已经快四十的人,离开上海有二十年,在上海也找不到什么亲人,于是就在昆明娶了我奶奶安了家,生了我父亲,后来我父亲又生了我哥和我,我爷爷就给我们兄妹俩取名叫兰淞和兰沪。”

    这段故事我曾听兰沪说过,锦秋听完笑道:“那你爷爷也算是民族英雄了啊。”

    兰沪撇撇嘴说道:“我记得以前他跟我说过,他本来不想当兵,可是在那种大时代背景下,往大了说家国沦丧,往小了说肚子挨饿,他一个青壮小伙子,除了当兵,也没别的选择。所以他虽然半主动半被迫上的战场,可毕竟也是跟日本鬼子真刀真**干过的,最后不但得不到承认,反而还被扣上了一顶******的帽子,他一辈子一直到过世,最耿耿于怀的就是这事了。九几年都七十好几的人了,还只要一听到身边谁说他们当年不打日本鬼子,他就火冒三丈,要跟人家挽袖子抡胳膊。”

    “这是时代的悲剧,政府承不承认他们的功绩,那是政治上的事,但是作为咱们个人来说,不需要讲什么政治,所以咱们肯定是承认的。”锦秋笑了笑,又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道:“照此说来,你可是一位民族英雄的后代啊,为人行事一定要比一般的人更上进才行,千万别坠了前辈英雄的英名,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