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仙宋 >

第450章

仙宋-第450章

小说: 仙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微一笑,刘行说道:“怎样呀、毕进,听闻你在我府上内学堂中带着那些官宦子弟、官家小姐们,可是没轻折腾啊!今天出城去搞实弹射击,明天又跑到大山里面搞野外生存。看看你小子倒是壮实了不少,可是我那些亲兵没全被你折腾散架吧?”

    闻言讪笑,毕进挠着脑袋道:“嘿嘿嘿,太傅是心疼那群衙内和小娘子呀,还是心疼属下了。您放心,属下操练是有分寸地,您的那些亲兵不但没散架,现在已完全可以去前线充当陷阵强军了。”

    刘行离开梁州的时候,特意吩咐将太傅府所有操练、人员管勾之事交给了毕进。在这月余的时间里,也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毕进如何带好那一群官宦子弟和官家小姐们。

    只有十九岁的毕进没有让刘行失望,却让京城中的百姓和庙堂上那些大臣们大吃了一惊。

    在那些朝臣的心底里,实际上这个十九岁的少年郎。早已和梁兴、雷震一样,被定义为刘行的家臣。所以他们不担心自家子弟陪着他闹笑话,月余时间里竟然谁都未曾进入太傅府给过半分的指点。

    十九岁、官居二品,原本庙堂上那些朝臣们还将毕进看成一个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臭小子。本以为可以在刘行将太傅府兵权全部交给他以后,看着他闹出一些笑话来丢了刘行的脸。

    朝臣没人来指点、来提携,毕进正好落个实权。手上有了实权,他便先跑到了讲武堂高级研修班请来了两位教官,又到太医院花钱用一顿酒邀来了两个太医。

    在两位教官和两位太医的帮助下。他依照太傅府内学堂那些群衙门、小娘子的现实情况,只用了三天时间制定出了一套严格却不严厉、繁多却不繁重的操训方案来。

    毕进是带山地步兵个攻城为主要目的陷阵营出身的,他的作训计划中,自然地就将山地训练与近战肉搏做为了训练中心点。

    结果,那群大臣们本想看他的笑话,却没想到五天一次太师府的“探亲宴”上,一见到自家子女他们先被吓了一跳。

    昔日的那些衙门、官家大小姐,只是短短的几天内就从以前那种孱弱的、文弱的、弱不禁风的一群人,全都变成了精干异常、壮实起来的健郎少年。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即便是在“探亲宴”上那些孩子也是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宴会厅。从前那些一坐下就胡言乱语、七说八说的孩子。却在最近的几次“探亲宴”见到他们父母时话语变得越来越少、也变得愈发简练

    毕进是怎么让这群往日里鼻子朝天、目中无人的官宦家衙内和小娘子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都俨然变成了刘行所提倡的“新军人”。

    要知道毕进只是个敢战士出身,他的家中也是世代军户。这样的人换在从前,不被那些衙内门嗤之以鼻地轻视已经很是不错。

    那些衙内们现在居然会对他敬畏、敬仰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对他的信服程度甚至超越过了那些衙内的父亲,这是让所有朝臣最想不明白的。

    对于这一点,刘行也很好奇。

    在他讪笑中,刘行怪笑着望着他道:“毕进呀,来,告诉我你是怎么把那些衙内和小娘子身上的骄毛快速剃掉的。又做了些什么能让他们对你那样的信服与敬畏呀?”

    听闻此问,毕进也变成了怪异地笑:“我是您的学生,自然用的您的方法。敢闹事的,罚跑。敢反驳我的。我不踢屁股、直接扔到您府上后院的黑屋子里去最少关他三天禁闭。再不听话直接扔到巽园的冰窖里去,不给吃喝、冻上他三五日,让他训练一下耐寒能力。”

    “最重要的吧,其实还是属下那些勋章让那些衙内和小娘子们羡慕。他们望着勋章时的眼神,让属下知道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有上进心、想和我等一样为国而战去建立功勋的。”话语再次停住,毕进骑在马上却微微低下头去。

    他的声音虽然一如平常。表情却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中继尔说道:“所以呢,属下未经殿前司允许、私自在你府中校场上弄了个展台。谁的操练表现好,我允许他戴着我的勋章在府内玩半天。”

    勋章,军人用生命和鲜血在沙场上与敌厮杀拼回来的荣誉,对于每一个军人而言都应该是绝对不愿舍与他人的。

    而且大宋如今的勋章,是每一个军人按月领取“军功赏”和“功勋补”的凭证,依照军规所定是禁止私下传授他人和外借、外租的。

    毕进用勋章做诱惑,诱导着那些衙内和官宦家小娘子听从他的号令、好好地去训练,首先就有些亵渎军人至高荣誉换取个人成功的嫌疑。

    可是这样一个换做宗泽都会训斥一番、换成种师中准备骂他一顿的举动,到了刘行这里却理解全然不同了。

    “好样的、哈哈,好样的!”笑逐颜开,刘行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走到毕进马前指着他说道:“你小子适合做个孩子王!哈哈,居然懂得恩威并施、以物相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带那群孩子。很好、这很好。”(。)

第750章 临门换将() 
任何事情都会因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而出现不同的结局。

    毕进拿军人的荣誉做利诱,诱导那些衙内与小娘子听从他的差遣与操练,这在刘行这个一切以务实为目的的人面前那是无可厚非、甚至是上上之选。

    赞扬了毕进两声,看着他翻身从马上跳下来站在自己面前憨笑致谢后,刘行随即将嘴巴凑到了他的耳边。

    “毕进,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带领你的虎贲军夺取西门和南门的控制权。未得我之命令,午时以后就算是宗泽亲至都不许给我放他处城,你可能做好此事否?”压低着声音,刘行对毕进说道。

    一听此言,毕进愕然一愣、也压低声音问道:“我虎贲军职守北四门,太傅此举,怕是西三门的段永与南四门的曹鑫康会有意见吧?难不成,太傅您是得到甚底消息,汴京城中要有乱事发生不成?”

    神秘地诡笑一下,刘行道:“我已让雷震做好了授权令,西三门、南四门你稍后只管吃令去接管便是。人手不够,可以让我府上那些你的娃娃兵们一起去,正好考验一下他们、也让我看一看你训的兵是真有本事还是纸老虎。”

    只管去接管便是,听到刘行此言,毕进知道他再多问也是无用。刘行的个性他很清楚,愿意告诉他的马上会对他说明原因,不愿意、或者不能与他说,就算他问再多也不会立即得到答案。

    所以也不多言,毕进低声道:“请太傅放心。属下定于午时之前全控西南七门。属下这便去了。”

    话音一落。毕进转身就走、翻身上马后一声吆喝带着他那一队骑兵闪电一般折返东门,尔后对坐在轿子上的宗泽说了几句什么后,带兵直朝北去

    “雷震,寇宁、王昂到了吗?”重新坐回到马车上,刘行望着毕进远去的背影,对马车旁的雷震问了一声。

    闻听此问,雷震催马上前、弯下腰低声道:“禀太傅,寇宁亲率两营神机营已至南门外、王昂也带着五台三十六侠和两个营的神机营于半个时辰前抵达了西门外。”

    得到雷震回答后。刘行立即正色朗声道:“马上传令,武威军曹鑫康、奋威军段永镇守京畿有功,曹鑫康擢任兵部郎中、改谴其任东川巡防使。段永擢任兵部郎中,改谴其任宁夏巡防使。二人即日赴任、不得延误。”

    令语微停,刘行旋即又道:“其麾下诸将,不日也将酌情擢升、另有任用,令其部下诸将立即前往兵部签押待命。命寇宁接掌奋威军都统制、王昂接掌武威军都统制。配属麾下诸将,立即有兵部酌情勾调、即日接任各职。”

    京畿禁军四卫,如今是北卫由毕进所率的虎贲军负责、东门这厢里是那个在陕西曾追随刘錡立下赫赫战功,曾落草为寇的呼延启鹏在掌管。

    段永和曹鑫康是何许人也呢?这两个人怎会成为西、南两卫的都统制呢?

    段永、乃是宋徽宗一个皇妃的外甥。曹鑫康。则是宋钦宗皇后的表弟。原本西、南两卫的那两支禁军,是由刘行心腹一直在掌管的。

    可是前段时间由于兵多将少。吴玠要人、杨沂中要将、刘錡也三天两头朝种师中求谴良将以备西疆。

    什么人可信、什么人刘行会愿意用,种师中当然清楚。既然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老师叔也就做了顺水人情,先让西卫与南卫的前任都统制全都从三品的职阶上直接勾调出去做了从二品的一方大将。

    然而外面缺少将领,汴京城也少可信度高、真有本事,能让刘行赞赏的领兵之人呀!

    捉襟见肘之时,种师中没去找吏部天官杨时、也没问宗泽的意见,却反而去问了一个刘行如今认为他最不该问的人、新任户部尚书欧阳询。

    刘行为何认为他最该去问欧阳询呢?其中原因,即便是现在刘行也不能公开说出来。因为欧阳询身后如今正在酝酿的一个惊天大阴谋,正是如今雷厉风行地返京既换守将的最大的原因

    种师中问了欧阳询的意见,欧阳询便举出了段永与曹鑫康这两个前朝外戚中,在刘行率兵进入汴京城后军阶、职衔最高的人。

    没人可用、病急乱投医的种师中一听说他俩是前朝的皇亲外戚,以为只要是皇亲就会全力帮着守好这大宋朝的天下。自然也就没多想、直接破格擢升后,让二人分别去掌管了武威军和奋威军那两支京城卫戍军。

    段永和曹鑫康上任以后,真是让种师中开心了好些时日。因为在朝廷缺少足够多领兵将领的时候,他二人一上任便接二连三地向兵部举荐了一百二十七员本就有新军阶、职司权责也都不低的将领“进补京畿”。

    正是缺人的时候,他俩举荐出了这么多人,解决了宗泽和种师中的燃眉之急。宗泽当时已经病重,也没多想、便将禁军的将领勾谴权全都下放给了种师中。

    而种师中呢,也不做多想,段、曹保荐一个他用一个,陆陆续续地竟然最后全都安排到了西、南二卫中去

    前朝的皇亲外戚,段永年少时经常出入宫闱、曹鑫康甚至曾以伴读的身边跟随在信王的身边,所以赵金珠对那两个人也十分的熟悉和信任。

    如今这一听到刘行还没进城,便先下令外调二人,她马上从马车里钻了出来。

    用双手抓住了刘行的衣袖,赵金珠急声道:“刘哥哥,你为何要调走段哥哥和曹哥哥呀!曹哥哥是我皇兄的故交,有他在我皇兄的病或许会痊愈得快一些。段哥哥绝对可信,对我父皇、二位皇兄的忠诚绝对可信。让他镇守京畿,能使我与皇兄备感安全呀!”

    耳听此言,刘行先是诡笑着轻声道:“陛下的故交、对上圣太上皇绝对忠诚。呵呵”

    笑容一收,刘行的脸色迅速冷下去。一转头,冷眼看着赵金珠道:“公主尚幼,即便是你成年后,有我在朝中一日、此等军将勾调之事也无需公主来参谏。我怎么用人、我用谁,公主还是不要多管、回到车里去吧!”(。)

第751章 公主心声、威胁慧了() 
想要劝阻却被刘行一席话给不软不硬地挡了回来,赵金珠的泪水忍不住地扑簌而下。

    她仍然死死地拉着刘行的衣袖,哀求着说道:“我知道我不该过问军国大事,可是刘哥哥、刘哥哥呀,我兄妹人已是孤单。求你、求你了好不好。让段哥哥外谴、把曹哥哥留下,让他重回大内也好呀!”

    回大内,赵金珠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换做从前刘行或许想都不想就会答应。

    那个曹鑫康是武将,武将能够摸爬滚打、厮混多年做到从三品的高位,在大宋的体系中已经可以用历尽艰辛、终见彩虹来形容了。

    曹鑫康出身是信王的伴读,那他又怎样成为武将的呢?那是因为他的祖上留下了荫蔽,其祖上是谁呢?是北宋开国时的功勋,曾为大宋在开国之出平灭后蜀留仁名、扫灭北汉收杨家的鲁国公曹彬。

    其实那个曹鑫康,他不是人家鲁国公曹彬的嫡系后裔。他的祖上是曹彬的同胞兄弟,只能算是人家的第六代侄重孙。

    可是曹彬的一脉因为长久以来被赵宋皇室严加防范着,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人得到任何机会真的出人头地、庙堂独断。

    到了他们这一代,当家的家主算是想明白了、直接让鲁国公的后嗣入朝定会遭到皇室猜忌,那为何不是换成偏支嗣后去做光耀门楣的大事呢?

    于是乎,当年小小年纪的曹鑫康七岁便肩负重任、进了大内。凭借他年少聪颖、活泼又懂礼数被选为了信王的伴读。

    他的祖上是武将,其实在十三岁前曹鑫康都只能算是一个读书的小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