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子说:“是位刚来参学不久的小和尚。”
奕尚禅师把这小和尚叫过来,问:“今天早晨你敲钟时,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敲的呢?”
小和尚很恭敬地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就是为敲钟而敲钟的啊。”
奕尚禅师说:“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有什么念头,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和以往的大不相同,这钟声响亮而清净,只有心地纯正、真诚向善的人才能敲出这样的钟声。”
小和尚略一思索后说:“弟子尚未到这里参学时,师父对我说,打钟时要想到钟即是佛,因此必须要用敬钟如佛的禅心和清净心来敲钟,如果不能用虔诚之心来敲钟,那也算不得是个称职的出家人了。”
奕尚禅师听后再三叮嘱道:“以后你处理其他事情时,也要用这样的禅心去做。能一生保持今天这样的禅心,你必定会成为不一般的人。”
这个小和尚从那时候起,就养成了真诚而恭敬的习惯,不论是清晨敲钟还是处理其他事务,他都谨记奕尚禅师的教导,保持着一颗禅心,这小和尚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森田悟由禅师。
有恭敬心的人能成功,有清净心的人能成功,因为他们把禅心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而我的小徒弟呢,他总是问我,为何自己天天学习却没有好成绩。我就对他说,你以后读书时也多用你的恭敬心、清净心去做吧!
skbshge
第二十章 修养佛性()
唐代有位禅师名叫道林,他居住在浙江绍兴东南郊秦望山中的古宋枝上,终日与鸟鹊为邻,因此人们称他为“鸟巢和尚”。他有一个弟子叫会通,有一天,会通向他告辞。
禅师问:“你要到哪儿去?”
会通回答:“我为寻求佛法而出家,拜您为师。但是您从不给我说法,如今我要到其他地方学佛法去。”
道林禅师说:“若是佛法,我这里也有一点儿。”
会通马上就问:“您的佛法是什么?”
这时候,禅师从衣服上拈出一根纱絮,轻轻地吹向会通,会通立即醒悟了,不再求奔他方。这就是“布毛示法”的故事。
鸟巢禅师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具备佛性,这就好比衣服上都有纱絮一样。你不需要东跑西颠地到处求学问道,但只观察自己的内心,熄灭心内的烦恼,这就是悟道了。
但是,我们看到在生活中,许多人都被繁冗的事务所累。他们到处驰走寻求,就是忘记了自己造作出的烦恼,熄灭烦恼也需要靠着自己。真可谓是骑着驴子还找驴,失落了自我之后,还要通过智者的点拨才能明白事理,而不能明白事理的,又岂止万千呢!
skbshge
第二十一章 美好的人生总需要沉淀()
有个人生失意、事业失败的年轻人对释圆禅师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偷生,这有什么意思啊?还是让我去死吧。”
释圆禅师听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吩咐小和尚:“这位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吧。”小和尚很快送来一壶温水,禅师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中,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您请用茶,暖暖身子吧!”
年轻人呷了两口茶,摇着头说:“这是什么茶啊?一点儿茶香也没有。”
禅师笑着说:“这可是我们这里的名茶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呢?”接着,禅师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很快地,沸水送来了,禅师又取一个杯子,撒了把茶叶放进去,朝杯子里倒了些沸水。只见茶叶在杯中上下沉浮,一丝轻微的茶香袅袅飘来。
年轻人禁不住要去端那个杯子,禅师说:“施主稍等!”说着就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再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一缕更浓的茶香在禅房里弥漫。释圆禅师这样注了五次水,那一杯茶水竟然沁得满屋清香!
“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内含的清香。而我们的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焕发出人生的幽香。施主,可别想着死,珍惜生命吧!”释圆禅师说。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呢?这话说起来很轻巧,可真正坚持下去,却非得有大无畏之心才可以。所以,如果你感觉到生活给了你伤痛,那么恭喜你,你正在走向成功!
skbshge
第二十二章 自我是什么()
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向自己的师父请教书法,说到这里真寒心,我的小徒弟就没这么刻苦学习,悲了个摧哟!
师父看到小徒弟学习上进,自然非常喜欢(换了我,我也喜欢啊),并且还加以勉励,说:“你要学习书法那很好,你就首先学写一个字,如何?你就写‘我’这个字吧。”
老和尚把前辈名家所书的“我”字写了几个,交给小和尚,叫小和尚照着去练,每天多练习几遍。小和尚接受了师父的指教,就照着师父写的字帖,练习了整整一上午,也不知道写了多少个“我”。最后,他挑出自己最满意的几幅字交给师父,请师父批评指教。
师父看了小和尚写的“我”字后说:“写得有些潦草,回去接着练习吧。”
小和尚听从师父的话,回到自己房间,开始废寝忘食地练习。练了一个星期后,他又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几个“我”字送给师父看。师父看完以后就说:“太飘浮,还需要接着练啊!”
小和尚听了,觉得要把这个字练好很不容易,就更加发奋地练这个“我”字。一年工夫下来,他把自己写的“我”字送到师父跟前。师父看后,就说:“你下了不小功夫,可惜还是没有找到‘我’字的要领。还得继续练!”
小和尚得到师父的鼓励,而且也进一步知道写“我”字原来还有什么要领。这一天,他开始一笔一画地琢磨,看怎么样才能把“我”字写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他再拿了自己写的一个“我”字送给师父看。师父一看,拍着小和尚的肩膀说:“这字写得很好!你找到自我了,恭喜你!”
小和尚在师父的指教之下,知道了“我”是怎么一回事,“自我”是怎么一回事,当然他也明白了,“我”是世间最难把握的了。有些人的自我,完全是在模仿别人,活不出真实的自我。而有些人的自我,则打破了一切条条框框,跨越了一切障碍,最终,他们成为了世间第一等快乐幸福的人。
skbshge
第二十三章 众生需要的船()
乾隆下江南时,某一天他看着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便问金山寺住持说:“扬子江一天里有几艘船经过?”
住持语调诙谐地说:“不多不少,只有两艘船。”
乾隆急切地问:“经过的船不是很多吗?怎么只有两艘呢?”
住持指着江心说:“陛下您有所不知,虽然经过的船很多,可是哪一艘船不是为了名和利而过往呢?”
乾隆似乎有感而发,说:“真是可惜呀!众生最需要的船,却没有人开。”
那么,众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船呢?住持说:“众生最需要的就是承载着智慧和慈悲的船。众生渴望着爱,但世间最缺少的也是爱。”
小徒弟问我:“师父啊,为何现在人间是一片爱的荒漠呢?”
我戳了一下他的小脑壳(当然是很轻很轻的了),告诉他:“谁说世间是爱的荒漠?那是因为你心中无爱。为何我看到的人间就是充满爱的乐园呢?”
skbshge
第二十四章 我在哪里()
从前有个无根禅师,他在入定三天之后,被寺院里的人误以为已经圆寂了,于是大家就把他的身体火化了。过了几天,无根禅师的神识出定,但是却找不到他的身体,就悲惨地叫喊:“我呢?我在哪里呢?”众僧人为了安抚无根禅师,就找来妙空禅师,希望他能帮忙。
夜深时,找身体的无根禅师又来了,他很悲伤地说:“我呢?我到哪里去了啊?”
妙空禅师很安详地答道:“你在泥土里。”
无根禅师钻进泥土,东找西找,找了很久,却没有找到,便很悲伤地说:“土里面没有我啊!”
妙空禅师说:“那你可能是在虚空中,你到虚空中找找看吧。”
无根禅师进入虚空中寻找了很久,仍然凄切地说:“虚空里也没有我,我究竟在哪里啊?”
妙空禅师指着水桶说:“大概在水里吧,你再去找找看!”
无根禅师进入水中,不久,又哀伤地说:“我在哪里呢?水里也没有啊!”
妙空禅师指着火盆说:“你在火里面。”
无根禅师进入火中,但仍然很失望地出来了。
这时妙空禅师对无根禅师说:“你能够入土、下水,也能进入熊熊火中,更能自由自在地出入虚空,你还要那个浑身肮脏、处处不自由的空壳子做什么啊?”无根禅师听了之后,豁然省悟,再也不吵闹找“我”了。
我们的这个形体自然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真正无拘无束的还是我们的心灵世界啊。不自由的人总是关注肉体和各种欲望,忘记了自己的精神本该是自由而快乐的。如果我们走不出自己的欲望世界,那必定会过着满是束缚的生活,这又有什么乐趣呢?
skbshge
第二十五章 人性从何来()
我听我师父讲,从前五台山上有个老和尚,收了个五岁男童做沙弥。五台山很高,师徒二人在山顶上修行,从不下山。十几年后,有一天,老和尚带着刚成年的沙弥下山观光。因长期离群索居,沙弥见了牛羊都不认识,老和尚指着这些告诉徒弟:“这叫牛,可以耕田;这叫马,人可以骑;这叫鸡和狗,一个可以报晓,一个可以守门。”
沙弥觉得新鲜,一会儿有个少女走过来,沙弥惊问道:“这又是什么?”老和尚怕他动了凡心,很严肃地说:“这叫老虎,人要是接近她,就会被咬死,尸骨都不存在了。”
晚上回到寺院,老和尚问沙弥:“你今天在山下所见的东西,现在还有哪些是在心头念想的?”
沙弥回答说:“别的都不想,只是想那吃人的老虎。”
人性从何处生?人性是从天理所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出家人所领悟的美好,并不是世俗中所说的女子之美。对于有境界的人来说,女子之美可爱,但智慧慈悲之美更是难得。
skbshge
第二十六章 生活本美好,何须庸人自扰()
有个僧人,在苦苦寻觅开悟之道多年后却一无所得。这天他路过酒楼,正巧鞋带开了,他在整理鞋带时,偶然听到楼上有歌女唱“你既无心我也休”,于是刹那之间恍然大悟。这个僧人也因此而自称为“歌楼和尚”。
“你既无心我也休”,本是歌女对负心人的责问,对自己的安慰。但唱者无心,听者留意,求道多年都没有成就的和尚听到后却有另一番滋味。
在这个出家人看来,所谓“你”就意味着内心无数的烦恼,看起来汹涌澎湃,实际上虚幻不实,而且变化无常,所以说,根本就是“无心”嘛。既然烦恼是虚幻,那么又何必苦苦寻求去除烦恼的方法呢?
只要我们有所经历,就难免会在心头留下一些过往的记忆,只有庸人才会因为这些过往的记忆而吃不下、睡不着。而聪明人是怎么做的呢?聪明人只把过往当过去。他们知道,不是某人某事让自己烦恼,而是自己一旦想不开,就会用某人某事来使自己烦恼,而一旦自己不在乎,那谁还能扰乱自己内心的清静呢?
skbshge
第二十七章 重视自己()
从前,某座寺院里新来了个小和尚,他开心地跑去见方丈,诚恳地说:“我初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师父支使我去做些事情吧。”
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其他僧人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他说:“师父啊,寺里的各位僧人我都认识了,下面我干什么呢?”
方丈笑着说:“肯定还有遗漏的,你接着去了解吧。”
三天过后,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十分有把握地说:“师父,寺里的所有僧人我都认识了,我想做点儿事。”
方丈仍然一笑,说:“还有一个人,你还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呢。”
小和尚走出方丈的禅房,他搞不清楚师父话里的意思。他一遍遍地琢磨着方丈的这句话,始终想不明白老方丈要他认识的那个人是谁。
过了好几天,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打水时忽然望见了水中自己的倒影,他再一想到老方丈的话,顿时领悟到了方丈话中的道理,忙跑去见方丈,原来,老方丈让他认识的那个人正是他自己呀!
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