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问情-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门外传来叩门之声。
香菱急忙收剑跑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带着尖细的嗓子问道:“未大人可在府中?”
香菱见是宫中太监,浅浅施礼,打开大门,道:“公公请进,我家大人正在府中。”
小太监迈步走进院中。
未安见是宫中的太监,拱手道:“见过公公。”
“未大人不必多礼,咱家是来传圣上口谕:明日举行大朝,望未将军莫要误了时辰。”
未安听闻一愣,不过仍是开口随后回复道:“多谢公公告知。”
“未大人客气了,那咱家这便回去复命了。”小太监语罢,转身向院外走去。
未安一路相送至门口,心中纳闷:怎么突然举行大朝,难道有大事发生?
第一百二十一章出兵安南()
未待五更鸡鸣,未安便已起床,梳洗完毕,换上麒麟服,迈步行至偏厅。
此时香菱正在备早膳,见未安进来,柔声道:“公子醒了,昨夜可安?”
未安昨夜想了许久今日大朝所为何事,直至三更时分方才入眠。不过,他内功深厚,早起也不觉得有疲倦之感,回道:“还好,辛苦香菱了。”
“公子这是哪里的话,先父患病之时,起得比这还早。为先父煎熬汤药。”一说到父亲,香菱目光有些黯淡之色。
未安见此安慰道:“香菱孝心可感苍天,想必令尊在天之灵也颇感欣慰。”
香菱听闻此话,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柔声道:“公子快些用早膳吧。莫要误了时辰。”
“不急,离宫中颇近。”未安语罢,入座与香菱一同用早膳。
待用过早膳之后,未安怀揣牙牌,迈步走出府邸。
香菱在府门张望。直达未安消失在黑夜中,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只见繁星依旧挂在天上。低声自语道:“世人都欲为官,却不知为官需披星而出上早朝,着实辛苦得很。”
片刻之后,未安行至洪武门前。
此时,洪武门前已经停了不少官轿、马匹。众多官员纷纷下轿、下马,步行走向午门。
未安亦跟随在众人之中,刚行几步,便听闻身后一身低呼:“未将军。”
未安转头望去,只见孙明远和孙明见二人朝他走来。
待二人行至身前,未安拱手道:“见过孙詹事、孙郎中。”
孙明远和孙明见拱手还礼。
孙明远边走边开口道:“未将军不必客气,你传家侄女若雨的剑法当真精妙至极,家中剑师称赞不已。”
“是啊,家侄女若雨现在闲暇之时一直在习练未将军所传剑法,如今剑法突飞猛进,就连我们这两位长辈也难在她手下走得了几招。未将军也需得传我们兄弟二人几招剑法,不然我们这脸可就丢大发了。”孙明见打趣道。
“二位过奖了,若雨剑法能突飞猛进是因她天赋过人,再加上她勤学苦练,实则与剑法并无太大关系。”
孙明远拉着未安的手道:“未将军谦虚了,谁人不知你剑法举世无双啊!”
“是啊。”旁边的孙明见也开口附和。
“二位实在太抬举我了。”未安谦虚道,随后话锋一转,问道:“二位可知今日为何大朝?”
孙明远向未安靠了一步,贴近他耳边,低声道:“听说是安南出了乱子,圣上震怒。”
“哦?”未安满脸惊色,心道:安南远在南边,位临大海,乃大明藩属国,向来安稳,怎么会出了乱子?虽然心有疑问,但是未安并未开口询问。
三人一路行至午门。
此时,午门外已站满文武百官,皆等待左右掖门开门。
一名太监立于午门前,尖声高呼道:“自今旗校人等待朝官进,照依资次续进,敢有搀越挤拥者,许纠仪官擒奏发落。”
孙明远冲身边的未安低声叮嘱:“未将军你隶属于武官,应去右掖门前摆列。不得逾越官品高于你者。”
未安曾身居为皇,自然知道此中规矩,不过仍是拱手谢道:“多谢孙詹事告知。”
话音刚落,耳边响起鼓响之声。
众多大臣分文武各列于左掖门和右掖门前,未安也找好自己的位置站立好,等待开门。心中感慨不已:遥想当年他端坐于奉天殿上临训文武百官,没想到现在竟然列于午门之外等待觐见朱棣。
不多时,鼓声再次响起,众多大臣皆噤声不语。
待鼓声第三次响起时,左掖门和右掖门同时开启,官军旗校先入摆列。
又过了一会儿,低沉的钟鸣之声传来。
众多大臣听闻钟声,文官从左掖门而入,武官由右掖门而入。
未安跟随着众人的脚步行至金水桥南,众大臣依品级序立。
待鸣鞭之声传来,众大臣各依次过桥,行至御道两侧相向立候。
文为左班,武为右班,文武官班后各有校尉相向握刀布列。
一阵欢快的乐声响起,朱棣迈着有力的步子走向金銮殿。身后数名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
朱棣安座后,鸣鞭之声再次响起。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依次走进金銮殿中。
待众大臣来到金銮殿中。朱棣身旁太监高呼:“跪。”
文武百官闻声而跪,一拜三叩头,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端坐于龙椅之上,威严道:“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百官齐言,随后起身。
太监高呼道:“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
兵部尚书跨步走出群臣之列,手持牙牌道:“启禀圣上,微臣有事起奏。”
朱棣道:“奏。”
“昨日微臣收到黄中将军八百里加急之讯,黄将军在安南国欲袭,手下将领均战死沙场。士兵伤亡数百,安南国王子欲刺身亡。黄将恳请圣上发兵剿灭大虞帝国,以震慑八方!”
朱棣目光扫过殿上文武百官,开口道:“众爱卿于此事有何高见?”
未安听闻此言心中暗道:果然是安南国叛乱,不知朱棣会不会派大军剿灭安南国?
这时。解缙从众臣中走出,执礼道:“启禀圣上,微臣愚见安南国虽小而偏却是大明藩属国之一。此次竟敢公然藐视大明之威,实乃居心叵测,若不剿灭。有损大明威严,恐其他藩属国和邻国纷纷效仿。”
朱棣目露赞赏之色,道:“解爱卿所言深得朕心,众爱卿可有不同见地?”
众多大臣异口同声道:“吾皇圣明!”
朱棣目光转向兵部尚书,询问道:“许尚书可还有其他要事?”
许尚书朗声道:“回禀圣上。据黄将军所言敌军中有一位武林高手,可在万军之中取大将首级,恳请圣上派遣武林高手随军前行。”
朱棣目光转向众多武将,问道:“可有哪位将军愿前去?”
众多武将面面相觑,虽然有不少人身怀不俗武艺。但是俱在马战之上,比起武林中人还是稍逊。
未安听此,内心狂跳不止,眼见机会来了,跨步走出群臣之中。执礼道:“启禀圣上,微臣愿前往安南平乱。”
随着未安话音落地,众多大臣纷纷将目光转向未安,朱棣也看向未安,思忖道:这未安乃是华山之巅潜龙之冠,他能力压江湖年轻一辈,想必其剑法不弱。派遣他去若是能平乱,封赏他个实权也不是不可,又能拉拢江湖中人,以免祸起江湖。想到这。他笑着说:“既然未爱卿有报国之心,那么朕封你为宣慰佥事,随军而行,前往安南平乱。”
未安虽心有间隙不过仍是跪拜叩谢:“谢主隆恩!”
“免礼。”朱棣随后目光转向众多武将,下令道:“朱能听令。”
一位壮硕武将迈步从群臣中走出。执礼道:“微臣在。”
“朕封你为征夷将军,率精兵四十万前往安南平乱。”
朱能领命道:“微臣遵旨。”
朱棣再度下令道:“张辅、沐晟听命。”
两位武将迈步从群臣中走出,异口同声道:“微臣在。”
“朕封你们二人分别为左右副将军,助朱能赴安南平乱。”
二人应道:“微臣遵旨。”语罢,退回群臣之中。
朱棣再度下令道:“李彬、陈旭听令。”
两位虎狼之将从群臣中走出。异口同声道:“微臣在。”
“朕封你们二人为左右参将前往安南平乱。”
“微臣遵旨。”
紧接着,朱棣又令兵部调遣各卫所,三日后远征安南。
未安在群臣中,听到朱棣频频下令,将军中之事安排得极为妥当。心中涌起悲伤之感,暗道:怪不得朱棣的燕军能以十万人将自己几十万大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江山易主。此次,远征安南要从中锻炼自己军事指挥才能,以便日后起兵之用。
待诸事俱安排妥当之后,方才退朝,此时已时近正午。
未安随着群臣退出金銮殿,孙明远和孙明见行至未安身边,孙明远拱手道:“恭喜未佥事前往安南平乱,待你再次回京之时必然高升。”
“是啊,朱能乃大明名将,此次有他前往,必可旗开得胜。”孙明见满脸笑意道。
未安还礼道:“呈二位吉言,愿归来之日可加官进爵。”
孙明远笑道:“必然可加官进爵,不如今晚归云阁一聚。给未佥事践行。”
“这如何使得?”未安客气道。
孙明见拉着未安的手,说道:“未佥事不必客气,你乃家妹师父,为你践行乃是理所应当。此去安南,恐怕没有年余难以归来啊!”
“是啊!”孙明远也附和道。心想:若雨一直心属未安,可未安前去安南平乱,且又是对敌军武林高手,万军之中实乃十分危险,若是无法安然归来的话,不知若雨会多么伤心。可他转念一想,未安剑法不弱,只要不逞强冲入敌军之中,估计也没那么危险。打定主意,待到晚宴之时定要多多叮嘱他才是。
未安见二人如此热情无法拒绝只好与二人约定酉时去归云阁赴宴。他心念着终可入军建功,说不定归来之时便可见到林茹烟,嘴角露出些许笑意,脚下步子飞快,不多时,便回到府中。
香菱正在院中练剑,见未安归来,招呼道:“公子回来了。”
未安点了点头,儒雅道:“香菱随我来。”
香菱跟着未安的步子走进内间,未安取出五锭金子置于桌上。
香菱见此,不明其意。
未安笑着开口道:“香菱,三日之后我将前往安南平乱,此去恐怕要年余方能归来。这些金子你用来大理好府中事务,剑法也要勤加习练。”
听闻未安要前往安南平乱而且要年余而归,香菱愣在当场,如遭雷击一般。
第一百二十二章失之交臂()
香菱泪涌双目,悲声道:“公子要去从军吗?远征安南可有性命之忧?”
未安见此,心中涌过一股暖流,笑着安慰道:“香菱不必担心,此去安南有大明名将朱能统军。安南乃偏居一隅的藩属国,国力孱弱,此战并无危险。”
“可是……”香菱张口欲说什么,又硬生生止住了。其实她是舍不得未安远征,且这一走便是一年,但是心中的想法却不能如实告知未安。
“香菱真的不必担心,我定会平安归来!”未安郑重道,“你要勤加习练剑法,待我归来之日,定会考教你剑法,若是不满意必会重重罚你。”
香菱低下头。柔声道:“知道了,公子,我必会勤练剑法。”
未安交代完一些事情,又指点了一下午香菱剑法。未至酉时,便出门前往归云阁赴宴。尚未行至归云阁。便看见一个倩影立于归云阁前,正在四下张望,不是别人,正是孙若雨。
孙若雨看见未安归云阁走来,只觉得心如撞鹿。强压下慌乱的心,浅浅施礼,柔声道:“未公子来了,爷爷和三位伯父已在楼上相候。”
未安拱手还礼道:“烦劳若雨在门前相迎了。”
孙若雨浅浅一笑:“未公子不必客气,楼上请。”
“请。”
二人先后上楼,步入四楼雅间之中。
此时,孙安晏、孙明远、孙明见、孙明卓皆在其中。四人见未安进门,纷纷拱手执礼,未安急忙还礼,六人依次落座。
片刻之后,酒菜上桌。
孙安晏举杯道:“这第一杯遥祝未佥事此番前往安南平乱旗开得胜,建功立业!”
“多谢孙家主。”未安回礼道。
六人碰杯,一饮而尽。
孙安晏又斟满一杯酒,笑着看向孙若雨。
孙若雨深知其意,举杯道:“这第二杯若雨答谢未公子授艺之恩!”
“若雨客气了,并非什么绝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