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明1630 >

第539章

大明1630-第539章

小说: 大明163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尔却摇了摇头,他能说中国话,也认识不少的中国字,但是中国,他看的并不多。

    “贝尔先生打算把什么东西贩到印度?”周伯符又问道。

    “当然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贝尔回答道。接着他又问道:“周先生可知道这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

    “最有钱的人?”周伯符想了想道,“应该是郑王爷吧?据说他家里的钱,比大明的国库都多。要不,我听说西班牙的国王也应该非常有钱……”

    贝尔突然发现,自己的那个问题似乎问错了,他想了想道:“周先生说的不错,但是无论是郑王爷,或者是西班牙人,他们虽然有钱,却不太敢乱花。郑王爷要和西班牙人打仗,要和北边的野蛮人打仗,还要和国内的匪徒打仗,他的钱虽然多,但是要用的地方也多;至于西班牙国王,也是一样。周先生可知道这世界上那些人最敢乱花钱?”

    周伯符听了,便摇了摇头道:“这我却不知道了。”

    “世界上最敢花钱的,就是印度的那些土王了。”贝尔道,“精美的丝绸和瓷器,还有茶叶,在印度的土王那里一样很有市场。您也许不知道,那些家伙手里有多少黄金!当然,因为他们能从藏地购买到这些东西,所以这些东西的价格自然是不如在泰西高。不过从印度到中国的陆路非常难走,要么从藏区走,要翻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难度极大,要么从阿富汗绕道,路途遥远,一路上要穿越很多无法之地,越过高山沙漠,同样是非常艰难,非常消耗时间。相比之下,走海路过去,比走陆路还是方便很多。而且海路一次能够带过去的货物也多。虽然货物的价格比不上运到泰西,但是航程也近了很多,而且不用冒险通过永远波涛汹涌,极度危险的风暴角。所以应该还是很有赚头的。而且印度也有不少好东西,比如雪花镔铁什么的,贩运到中国来也能赚大钱。我如今回不了泰西,自然只能在这边多赚点钱了。”

    周伯符点点头,又问道:“不知道贝尔先生打算买一条怎么样的船?”

    “我手中的钱不多。”贝尔道,“我打算买一条福船。其实单就装运货物航海而言,福船比盖伦更好,效率更高。虽然福船顺风的速度低于盖伦,但是它在逆风航行的时候,却要更快一些。综合起来,速度并不比一般的盖伦慢。另外,福船用的水手更少,而且更容易培养,价钱自然也更便宜,这样综合起来,用福船赚得更多。而且福船也比盖伦更便宜。我如今也只买得起福船。”这最后的一句恐怕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位原来认识呀,这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见了。”李掌柜在一旁笑道,“二位不如到这边坐下来慢慢说。”一边说,他就一边把两人让到了两把交椅边上。两人在交椅上坐了下来,便又有伙计倒上茶来。

    周伯符喝了一口茶,又道:“若是这生意真的能赚钱,我倒也想来参一股,不知道可不可以。另外,我听说这海上海盗很多,不知道风险如何?”

    贝尔听了便回答道:“周先生想要参一股,我当然是欢迎的了。我这里只有造一条船的钱,如是周先生能投资再造一条,两条船就更加保险一些。而且周先生是中国人,也便于组织货源。至于海盗,在马六甲的东边,如今因为郑王爷的打击,海盗倒是少了,不过过了马六甲就多了。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对付,只是这里面有些秘密,却还不能说。”

    周伯符也知道这里不是细谈的地方,便问起贝尔的住处,却发现两人居然住在同一家客栈里。

    贝尔便又问起周伯符的来意,周伯符知道自己如今的这个生意,却不是贝尔这样一个外国人做得了的,也不怕他来抢自己的生意,便也和贝尔略微的说了一下。而周伯符的针对标准箱设置货舱的想法也让贝尔颇受启发。

    “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的船型,也有个商量。”周伯符道。

    两人便又一起细细的研究了一下船厂提供的几种船型,然后又一起坐上马车回了客栈。到了客栈,周伯符让人准备了一桌酒菜,又将贝尔请了过来,两人喝着酒,又聊起了生意。最后周伯符和贝尔达成了一个协议,两人各自出资一半,组建了一个有两条五百料的福船的商号,一起做印度买卖。

    最后,周伯符问起了贝尔有什么办法对付海盗。贝尔笑了笑道:“周先生可曾在草地里捉过蚱蜢?那些蚱蜢容易发现不?”

    “蚱蜢是绿色的,和草地的颜色一模一样,自然不容易发现了。”周伯符回答道。

    贝尔笑了笑回答道:“我的办法其实和蚱蜢差不多。那就是,我们把整条船都用靛青涂成灰蓝色的,这样隔远了,海盗就看不见我们,而我们却更容易发现海盗。靠着更容易先发现对方的优势,我们的船自然就容易避开海盗。”

第四百九十八章,周伯符的大买卖(6)() 
周伯符和贝尔又谈了一阵子,将这个合作确定了下来。大事确定了,两个人便天南地北的神侃了起来。周伯符其实是个很好奇,很喜欢玩儿的人,而贝尔是博物学家,完成过环球航行,本来就见多识广,此时又有意要拉拢周伯符,自然也乐意陪着他聊。而他在世界上的各种经历也同样让周伯符大开眼界。和任何绅士之间的闲聊一样,一开始往往闲聊的内容还是正经的知识,但很快他们的讨论内容就从各地不同的地理、物产、人种、风土人情什么的变成了各地女性的区别。

    “总的来说,就我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经验来看,除了中华之外,伊斯兰世界的女人的质量其实是最高的。”贝尔道,“只是她们都带着面纱,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很难让人看清楚,不过你还是有机会在奴隶市场上见到一些非常漂亮的女奴。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都不是有色人种。(其实西方人最初并不把中国人之类的东方人算进有色人种中去的。在他们看来,这些东方人,皮肤白皙,也是白种人。直到我大清被西方人用大炮打趴下之后,我们才“堕落”成了有色人种)而且他们还保留着罗马时期勤于洗浴的习惯,不像泰西。那边的人普遍认为,洗澡容易让邪气侵入身体,所以很多人除了出生后加入教会受洗的那次之后,一直到死亡,就都不再洗澡。他们身上那股气味……呵呵,其实什么洗澡的时候容易让邪气侵入,都是迷信。我走遍了世界,见过很多地理条件和泰西接近,但是喜欢洗澡的民族,他们都没有类似的说法,而且也没有出现严重的,远超过泰西的健康问题。甚至,单就瘟疫之类的情况来看,似乎比泰西还好些。我本人也是经常,甚至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洗澡的,结果,我健康得能打死一只老虎。嗯,伊斯兰世界那边的女人也是经常洗澡的,所以她们身上也没什么味道。这一点比泰西女人强多了。另外,印度的高种姓女人也不错。嗯,你知道,印度的宗教把人分成很多等级。”

    “这我倒是知道,我们的唐长老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提到过。另外,很多佛经上面也有相关的记录。比如释迦佛祖,便是刹帝利种姓。听说他们那边,不同种姓之间,是不通婚的。”周伯符平时喜欢看杂书,倒是很知道一些事情。

    “其实所谓的不通婚,更多的只是在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之间。”贝尔说,“因为他们的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其实完全不是一种人种。高等种姓都是白人,而低等种姓都是有色人种。也正因为这种做法,他们的血统倒是一直保持得很好,哪怕几千年,都没有混乱。只不过,已经过了好几千年了,即使是最高等级的人,其实有不少也已经是穷光蛋了。而且他们的政治能力太差,整个印度,都是些土邦,没一个能打的。而且他们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是些只会享乐的笨蛋。所以,在泰西,已经有很多人都认为,虽然印度人曾经是可以和中华相提并论的令人尊敬的文明人,但到了现在,他们已经快要堕落成野蛮人了。不过他们的妹子还真是不错……”

    “已经快要变成野蛮人了”,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野蛮人”这三个字一旦被扣到了脑袋上,就意味着他们立刻就成了文明世界的餐桌上的合法的目标。不过贝尔和周伯符对此都不太敏感,一时间倒也没有想太多。

    “你说我们将来在印度那边生意做大一点之后,是不是也能在那边安排一个外室?”周伯符忍不住想道。

    ……

    就在周伯符在盘算着将来在远离妻子的地方藏一个外室的时候,在北京,刚刚登基的弘光皇帝也发出了讨伐流寇,为先帝报仇的圣旨。靠着借来的军费,(这笔钱主要是向郑家借的,但是朝廷在事实上却并没能拿到钱,因为他们必须将这笔钱中的大部分支付给出发去讨伐流寇的军队,也就是郑森统帅的模范军。剩下的部分又要用于购买各种物资以支持其他军队,而这些物资按照借款时候定下的规矩,也必须向郑家购买。所以,这笔钱根本就是只是在账目上走了一遍,原本躺在什么地方,就继续躺在什么地方。只是在这些钱的旁边又多了一堆借条。)

    在弘光皇帝发出讨伐流寇的圣旨之后,原先聚集在北京的各路军队都开始调动。吴三桂留下自己的兄弟守着山海关,带着一万多军队从京师出发,沿着李自成撤退时候的路线,向西进军。其他的一些降将也大多被配属给吴三桂,跟随他出兵。

    而郑森的模范军则留下一个团保卫京师,其他的部队转向静海,然后在那里上船南下,然后进入长江口,在吴淞口登陆,接着沿着长江向西前进。而郑家的内河船队则一路跟着他们,给他们提供后勤支援。

    模范军在战斗力方面,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一般的军队,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后勤的需求,也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一次性军队。所以如果不想为这支不过几万人的部队,准备数以十万计的辅兵和牲口,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沿着能够通航的河流行军,以保证能较为方便的为这支军队提供补给。

    然而,还没等包括模范军在内的官兵们逼近襄阳,从那边却传来了新的消息。那就是,李自成居然主动出击,向着左良玉发动了攻击。而被朝廷封为宁南伯的左良玉,却连吃了几个败仗,最后在顺军逼近武昌的时候,他居然带着军队不战而走,将偌大的武昌城直接丢给了李自成,自己带着军队,以及裹挟着的难民一路东逃。一时间,长江沿线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到处都有传言说李闯打算顺流而下,杀进江南。

    然而就在这时,更新的消息传了过来。李自成在占据了武昌之后,并没有顺势杀向江南,而是一转头就转向了四川,甚至还和更早进入四川的张献忠发生了一点冲突。不过据说他们倒也没有大打起来,甚至很快就联合向石砫的秦良玉发起了攻击。

    “看来李自成并没有在襄阳挡住我们的信心呀。”听到这个消息,郑森这样想道。

第四百九十九章,李自成的决断(1)() 
再退回襄阳——也就是李自成所谓的“襄京”的一路上,李自成以及他的那些重要的臣僚们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在战场上击败模范军的问题。最后他们都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正面野战,没有五倍以上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挡住模范军的攻击;如果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就不可能击退模范军的队伍。而且这里所说的兵力,指的还是真正的能上战场战斗的兵力,而不是将那些辅兵甚至是乱七八糟的裹挟的流民什么的都算进去的兵力。考虑到李自成如今的经济能力,他能够支撑起的这样的军队绝不会超过五六万,因此,只要模范军超过一万人,他就几乎不可能在正面的野战中击败对手。

    不过这样的计算并没有让李自成和他的臣僚们太过沮丧,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早就习惯了敌强我弱的局面,早几年的时候,李自成手中的军队,在遭遇到朝廷的精锐的时候,差不多也是不堪一击的,但只要挺过那一阵子,就可以看到,朝廷一天天的烂了下去,自己这边却是一天天的好了起来——这次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这一路上的研究,还是有更多的收获的。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还是找到了对手的一些弱点了。

    “老刘,你看郑家军的那些牲口,一个个骑的那个马,还有他们身上的铠甲,奶奶的,就是一般的将官身上的东西,也不会比他们的更好了。他们的兵——朕不是说的马兵,而是说他们的步兵。他们披着那样的铠甲,还能跑得贼快贼快的——你说这些家伙每天得吃多少呀!”李自成这样跟刘宗敏道。

    “这不是吃多少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