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剑神轮回 >

第116章

剑神轮回-第116章

小说: 剑神轮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理皇宫,段正明和段正淳三人,来到御花园之中,屏退左右,太叔炙淡淡的询问道:“不知段皇爷着急见我,可是为了鸠摩智之事?”若无大事发生,段正明绝不会如此急着找他来,唯有吐蕃国师鸠摩智之事。才能让段正明如此着急。

    “不错,正是鸠摩智之事。此趟要太叔掌门做个见证。朕要传位给正淳。”段正明这句话,一出无疑是惊天霹雳震得段正淳呆立当场。

    “这……这怎么可以?”段正淳惊愕的看着段正明道:“大哥有没有年迈衰老,怎么可以传位于我?”

    段正明伸手阻止道:“朕已经想好了,朕膝下无子,这个位子早晚是你的,早年你喜好游历不理政事,这几年倒也治理的有条有理,传位与你是再好不过。此次鸠摩智来犯,事关重大,我需要去天龙寺助威,习练上乘功法六脉神剑,所以……”

    “大哥,大理国不能没有你啊!”段正淳两眼含泪,有些激动道。

    “不要再说了”段正明喝道:“我意已决,此事休得再提!”

    太叔炙在一旁没有说话,这是信不过我呀,这样也好,你们自己先顶着,我半路杀之,结果鸠摩智的性命。

    段正明道:“我出家之后,你要悉心教导段誉,他是个好材料,这一个月来在太叔掌门的教导之下,已经大有进步,未来要靠你们了。”

    段正淳深深的叹息不已,无奈道:“难道没有好的方法吗?”随即看了一眼太叔炙:“太叔掌门武功高绝,想来不一定非要出家不可。”

    段正明摇头道:“太叔掌门只是最后的筹码,万不得已不能用出,我与天龙寺的高僧商量过了,最稳妥的办法由我入寺,习练六脉神剑组成剑阵,方可御敌,而太叔掌门从旁协助,万无一失!”

    他突然叹了一口气道:“正淳,我老了,这些年有些卷了,倒是想入天龙寺好好的钻研武学,不枉此生。”说完双眼看着远方的花丛,暗暗出神,似乎有些没落。

    段正淳看着眼前大哥一脸没落的神情,不由黯然神伤的问道:“大哥准备什么时候办理此事?”

    “越快越好,我已经将诏书写好了。时间紧迫,必须马上赶往天龙寺接受受戒仪式,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大理国国王。”

    “什么!这么急?”

    段正淳大吃一惊!

    ————————————

    天龙寺内钟鼓齐鸣,全寺上下,齐聚大唐,一众高僧,口诵佛经,神态庄重。

    一尊极高的佛祖金像之下右手轻抵跪着五十多岁的和尚,好似新刮得一般,一层青色的头皮上面还留着些许发茬,自然是段正明。

    看着段正明剃发出家,由枯荣大师亲自加持的三戒五规。

    段正淳神情恍惚,没想到一起长大的兄弟,竟然选择的出家。

    “大哥!”看着眼前身着灰色僧袍的和尚,段正淳不禁有些咽哽。

    “阿弥陀佛,贫僧本尘见过施主。”

    听到此言,段正淳怔然:“大哥?”愕然的看向段正明。

    本尘微微转身,双手合十:“这里没有大哥,只有秃驴本尘。”

    段正淳怔然无语,黯然伤神,那个从小达到教他武功的大哥,那个和他整日大谈豪情的大哥,此时却入寺出家,实在是……实在是……

    “大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我的大哥,我一定治理好大理,让大理繁荣昌盛,决不让祖宗的基业在我手中蒙尘!”

    段正淳动情的说道。

    本尘身躯微微一颤,依旧不发一言,只是双手合十,老僧入定。

    太叔炙在旁边没有说话,冷静的看着一切,在他心里这些都是多此一举,心里明白,天龙寺的众位高僧极重段氏颜面,若是能极力挽回局面,绝对不会动用他这股力量。一旦他插手,就不是天龙寺和鸠摩智的事情了,天龙寺的颜面必然受损。

    如果自己处在他的位置,也许也会如此吧。

    不过这一切又与他何干。这样也好,更利于他的发展,到时他的弟子段誉就是太子,更加便利。

    太叔炙眉头微微一皱,这个段正淳玩了那么多女人,为什么只有女孩,没有男孩?有空的时候给段正淳诊断一下,对症下药,生个男孩出来,方便以后将段誉带走。(。)

第210章 六脉神剑更深层次的猜想() 
段正淳走了之后,枯荣大师汇聚众位高僧齐聚密室之中,香火通明,众人的身影闪烁不定。↖

    “阿弥陀佛,本尘,让你入寺实在是无奈之举,这可是一切都为了大理段氏皇族,鸠摩智武功盖世,即使我也顶多在他手中撑上百招,唯有齐聚众人习练六脉神剑,各练一脉,组成剑阵,方可御敌。”

    枯荣大师丑陋的脸上露出萧条的意味。

    枯荣大师乃大理皇室宗亲,年轻时在天龙寺出家为僧,武功高强,德高望重,掌有六脉神剑的剑谱。

    “大师严重了,本尘出家实属自愿。”

    枯荣大师口中说谒道:“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善现难思刹。佛门中不叙世俗辈份,本因方丈虽是保定帝的叔父,但本尘受贫僧剃度,便成了本因的师弟。一切因果与烟消云灭。”

    “阿弥陀佛!”众僧齐齐佛唱,宝相庄严。

    枯荣大师又道:“那大轮明王说不定今晚便至,本因,你将六脉神剑的秘奥传于他吧。”天因道:“是!”指著壁上的经脉图道:“这六脉之中,你专攻‘手少阳三焦经脉’,真气运至肩臂,由臑会、消泺、清冷渊,而至肘弯中的天井,更下而至四渎、三阳络、会宗、外关、阳池、中渚、液门,积蓄真气,自无名的‘关冲’穴中射出。”

    本尘依言连起真气,无名指点处,嗤嗤声响。真气自‘关冲’穴中汹涌并发。

    枯荣大师喜道:“你内力修为不凡。这剑法虽然变化繁复。但剑气既已成形。自能随意所之了。”

    本因道:“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师叔专练拇指少商剑,我专练食指商阳剑,本观师史练中指中冲剑。本尘师弟练无名指关冲剑,本相师兄练小指少冲剑,本参师弟练左手小指少泽剑。事不宜迟,咱们这便起始练剑。”

    他又取出六幅图形,悬于四壁,少商剑的图形则悬在枯荣大师面前。每幅图上都是纵横交叉的直线、圆圈和弧形。六人专注自己所练一剑的剑气图,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虚划。

    而早在密室之外偷听的太叔炙,目光沉凝,越听越心惊,已经明白了六脉神剑的品级。他们也许不知道六脉神剑的真正作用,但是太叔炙经历极多。已经明白过来。难怪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这是一个聚气凝脉的法门,要以雄厚的剑气灌注穴位之中,以穴位储存剑气,随着功力越来越深厚,穴位的剑气就越凝结浓郁,随即循环运转,犹如丹田一样。

    好一个六脉神剑。

    若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练,全身所有窍穴都填满剑气,那这六脉神剑的品级就高出了先天境界了。六脉神剑是段思平所创,那么这段思平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创出这等高明的法门。

    这种法门必须是先天根基,由于损耗极大,后天修为很难施展,唯有先天境界才能修炼,这几位高僧之中也只有枯荣大师和段正明是先天境界,其他人勉强是半步先天。

    这老家伙深藏不露,自己已经修炼了六脉神剑,融会贯通,却装作不会的样子,也不知道干什么?是防着自己?

    太叔炙摇了摇头,六脉神剑确实玄妙,当作宝贝藏着也不为过。

    不过要是以这种方法修炼,还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学路子,至少清浮屠大世界没有听说过。

    北冥神功铸就了原著的段誉,后来以深厚的功力催发六脉神剑。不过这六脉神剑在太叔炙看来只是一个初级的阶段。

    而这北冥神功只是这逍遥派筑基之功,前期增长功力之用,遇到境界高的根本吸收不了,只能吸收境界低的。远没有吸功**的精气神来的干脆,直接夺取别人寿命为己用,长期吸下去,只要没有意外,一直延年益寿,几千年不在话下。

    自己将北冥神功与吸功**的特点融入到自己所创的吞灵朝元**之中,威力更胜从前。

    若将全身穴位全部填满剑气,自行运转,非一日之功,也许要几十年的时间或者上百年。

    太叔炙身躯一动,落地无声,不再去听。

    他要准备一下,应对大明轮王鸠摩智,对方的一身功力与精力,正好用来对六脉神剑的猜想。

    武学之道就要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他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他只知道这六脉神剑的思路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傍晚将至,大殿之上,众僧齐坐。太叔炙按照枯荣大师的吩咐,藏身于房顶之上。

    四周寂静一片,唯有虫鸟之声。

    过了好一会,太叔炙心中一动,想远处望去,只见十几个喇嘛抬着一个轿子,正在朝这里走来,轿子里坐着一个和尚,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

    他心里已经知道,此来正是鸠摩智。

    这时方丈本因道:“明王法驾,有失远迎。”

    坐在轿子的鸠摩智微微一笑,突然从轿子弹射而出,如一缕青烟直入大殿之内,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太叔炙目光微微一紧,这鸠摩智的武功不俗呀,想要吸他看来要费一番功夫。他为什么要对鸠摩智上心,因为鸠摩智是先天高手,先天高手精气神异常充沛,这是大补之物!

    枯荣大师微微一惊道:“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竟然道破了贫僧所参枯禅的来历。”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第211章 鸠摩智大师你好()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心中敬畏。”说是敬畏,但是神情却没有任何敬畏之意。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

    鸠摩智道谢坐下,双手合什,说道:“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不敢忘。如今慕容博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枯荣大师面色不变,淡淡道:“明王请说。”

    鸠摩智道:“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喇嘛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众僧大奇。他这是干什么,莫不是金银财宝不成,他们大理皇室金银财宝数不胜数。这小箱子能装多少不?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

    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神情略带伤感:“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有些心动了,天龙寺的绝技只有那么几项吗。而少林七十二绝技。名头太大,是少林立寺根本,若是得到七十二绝技,岂不是和少林寺并驾齐驱了。”

    鸠摩智见本因方丈去有些心动,立刻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