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万界大盗系统 >

第97章

万界大盗系统-第97章

小说: 万界大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那少林、丐帮,通通都给灭了!”

    身为苏子墨的心腹,方腊也是清楚,自家公子手中的势力,绝不止摩尼教这一点,便是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冰山一角,便足以令他心惊胆战,不敢有任何二心。

    “丐帮倒是不足为惧,不过少林么……”

    一想到少林那边,还隐藏着一位罡气境,甚至无限接近于宗师的扫地僧,苏子墨心中,便是一阵踌躇,皱眉不已。

    相比之下,丐帮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大部分只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

    而且,丐帮的势力零零散散,分布于大江南北,即便是身为帮主的乔峰,也很难将这些帮众调动起来,自然是不被苏子墨放在眼中。

    “为今之计,只有做好两手准备!”

    心思电转,不过是短短几个呼吸之间,苏子墨便有了决断,转头看向方腊:“今日之事,必然瞒不了多久,想必朝廷那边,也会派人前来查探。”

    “本座命你趁此机会,调动本教所有教众,火速行事!”

    “教主的意思是?”

    方腊也不是笨人,很快便明白了话语之中的深意,眼中浮现一丝激动之色,颤声道:“咱们……咱们真的要这样做么?”

    “不然呢?”

    苏子墨反问,难道等朝廷顺藤摸瓜查下来,到时候大军降临,别说是数万人,即使是十数万人,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本章完)

第186章 棋盘() 
别看如今方腊聚集起来的这些人,声势浩大。

    但往往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是有始无终,从兴起到衰败,这段过程却是极为迅速,也就仅有后世朱元璋,靠着一己之力,以南统北,最终推翻了元朝。

    究其根本,却是农民阶级本身,有着巨大的局限性。

    毕竟,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大都出身草莽,靠着一时意气,加上诸多因素,侥幸成功,但自身目光短浅,又缺乏合理的制度,来维持整个起义军的秩序,自然难以成事!

    正所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这一句话,却是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的本质,其核心并不在于农民阶级,而是“士大夫”。

    也就是说,只要与掌握天下舆论的士人联手,便可以轻易操纵民心舆论,从而形成所谓的‘大势’!

    至于农民阶级,更多是处于被剥削阶层,而非统治阶层。

    即使是朱元璋等人,在打下江山之后,也是迅速地转变了自身的身份,成为了统治阶层的一员。

    至始至终,苏子墨对于方腊等人,并不抱着太大的指望。

    可以说,无论是方腊,还是摩尼教,皆是一颗被摆在明面上,用来分散朝廷注意力的棋子而已。

    而随着苏子墨这一声令下,方腊等人自然也是揭竿而起,利用摩尼教为名,组织义军,自号“圣公”,在睦州发动起义。

    短短十日,义军便从数万人,扩张到了十数万人之巨,而后更是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一连攻破了青溪等地。

    之后,教徒兰溪朱言、吴邦,剡县仇道人裘日新,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等人,纷纷响应。

    义军人数一下子便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

    此时,整个义军已经有了足足百万余人。

    天下震动!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大半江山便是落入到了义军手中。

    即便是朝廷,也是陷入到了巨大的恐慌之中,连忙调兵遣将,组织了三十万禁军,企图镇压义军。

    好在此时的方腊,早已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他。

    有了苏子墨在幕后指点,又有慕容家的势力,暗中资助,义军自然是与朝廷派遣的禁队,斗得难分难解,僵持不下。

    而趁此机会,苏子墨也是暗中支使手下灵鹫宫势力,迅速地在义军占领的各州各县,掠夺资源,设置据点,安插人手。

    至于另一边。

    大理、西夏、吐蕃三国,也像是得到了某种号令一般,不约而同的起兵,侵犯大宋边境!

    顿时,整个大宋便是陷入到了风雨飘摇之中。

    一方面,朝廷三十万大军,与方腊所率领的义军,于江浙等地,僵持不下,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

    而另一方面,大理、西夏、吐蕃,这三处国家,虽然不过是弹丸之地,寻常时候,只需派遣将领,率军镇压即可轻易摆平。

    但在眼下这种情况,无疑是有些捉襟见肘。

    更何况,在北方,还有着大辽,虎视眈眈,不得不防。

    而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棋盘之上的棋子,也是纷纷入场,开始了你争我抢。

    但对于苏子墨来说,这一盘棋局,却只不过演绎到了一半。

    …………

    少林。

    作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派的一举一动,莫不牵动着无数人的注意力。

    而值此危难之际,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其中一定有着某种巨大的阴谋,作为执牛耳存在的少林,自然也是不得不站出来,召开英雄大会。

    相比于聚贤庄那般小打小闹,少林派召开的英雄大会,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人数上,都要比前者要盛大了无数倍!

    一时间,江湖各路豪杰,蜂拥至少室山。

    风起云涌!

    …………

    “扑棱棱——”

    一只白色信鸽飞过,落入到了一道纤细的手掌之中。

    而后者,迅速地从信鸽身上,取下一只小小的竹筒,将内部的白绢取出,面色慎重的浏览了起来。

    “少宫主!”

    女子身形飞快,不一会功夫,便来到了一座华贵的大殿之中,将手中的信笺递给苏子墨,飞快地诉说道:“探子传来密报,少林派广邀群雄,于少室山召开英雄大会,您看?”

    “有趣……”

    随意扫了扫白绢之上的字迹,苏子墨一笑,脸上浮现几分玩味之色。

    这一个多月来,他先是前往西夏、吐蕃等地,与几国国主商谈出兵之事,又派遣人手前往辽国,蛊惑耶律重元起兵作乱。

    说起来,这耶律重元也是个悲剧人物。

    辽兴宗耶律宗真在位之时,曾许诺答应,死后传位于耶律重元,并将之封为皇太弟。

    却不曾想,耶律宗真死后,辽道宗耶律洪基继位,加封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可免拜皇帝,并赐金券、四顶帽及二色袍,为宗室中最高优待。

    虽是如此,但耶律重元心中,仍然是愤懑难平,认为耶律洪基父子,不守信义。

    而苏子墨,便是抓住了这一机会,蛊惑耶律重元起兵,另一边,又悄悄派人将此事,通知了耶律洪基,令后者有所准备。

    如此一来,辽国上下,也是陷入到了内乱之中,无暇顾忌其他。

    “百年大计,毕功一役,是成是败,也只能看这一次了……”

    苏子墨深知,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并非是因为他自己料事如神,而是借助了剧情的惯性,先知先觉,提前布下了埋伏,这才令局势变得混乱无比。

    此物,慕容家百年积累,也是不可小觑。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要素,全都汇聚一堂。

    若是易地而处,想要复制这一次的成功,即使是投入十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够实现!

    “不过,说起来少林这一次英雄大会,虽然没有什么意思,不过趁此机会,见一见那位扫地僧,也是好的……”

    毕竟,苏子墨手中,还有一张王牌没有动用。

    陆地真仙境界的张三丰,放在这个时代,相信足以对付那位深不可测的扫地僧!

    突然有种又回到高中历史课的感觉……还好当年学的文科……

    另外,张三丰大战扫地僧,你们是希望碾压呢,还是碾压呢,还是碾压呢?

    (本章完)

第187章 登临少室山() 
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节之日。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

    而这一日,群雄汇集于少室山上,济济一堂,好不热闹。

    人头攒动,到处可见五湖四海的江湖豪杰,或是热络地与各自熟稔的好友攀谈,也有窃窃私语,议论这些时日以来,大宋发生的种种剧变。

    毕竟,方腊起义,牵连之广,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而这些武林人士,虽然不太喜欢涉足于朝堂之上那些弯弯道道,但对于各种小道消息,却是极为好奇,各自交换着所知的情报。

    “喂!听说了吗,这一次丐帮乔帮主,率领四大护法长老,前来赴会,据说是要打算取那方腊的项上人头,为徐长老,以及两位传功、执法长老报仇雪恨。”

    “嘘,不想活了,那位如今已经占据了四洲之地,就连朝廷也是奈何不得,打算派人求和,划江而治,敢议论他,你就不怕哪一天被刀架在脖子上啊?”

    “哎,如今之世,先是那摩尼教揭竿而起,又有大理、吐蕃、西夏三国合力,攻打我大宋边境,你们说,这万一要是……”

    “咳咳,兄台慎言,慎言!”

    而就在群雄议论纷纷之时,大雄宝殿之中,以玄慈为首的一干少林各首座、长老,汇聚一堂。

    “方丈师兄,这些江湖群雄,汇聚于此,实在是太过杂乱无章,甚至这几日里,不少人企图闯入我少林禁地,还与武僧发生纠纷,实在是……”

    说话之人,却是一名五十少许的老僧,正是乔峰的授业恩师,玄苦。

    得益于苏子墨的插足,令乔峰的身世,一直掩盖至今,而萧远山一死,玄苦也是逃脱了原著中的宿命,幸免于难。

    “不错!”

    玄苦一开口,当即得到了不少人符合,而少林戒律院首座玄寂,更是开口道:“这些江湖中人,良莠不齐,这些时日里,前前后后爆发了十余次争斗,我少林清静之地,简直是一片乌烟瘴气!”

    “哎,诸位师弟,稍安勿躁。”

    对此,玄慈也是摇头苦笑,脸色稍稍有些难看。

    他知道,二人虽然说得是那些前来少林江湖中人,但究其原因,皆是由他提议召开英雄大会而引起。

    “我少林为正道魁首,如今正值大宋风雨飘摇之际,又岂能熟视无睹,若是真的有那么一日,江山倾覆,我等又是何处?”

    “这……”

    此言一出,众人默然。

    自少林寺建立以来,历经数次战火,却是屹立不倒,除了自身底蕴深厚外,便是每一次,少林都是站对了位置。

    隋末唐初之时,便有十八棍僧救唐王这一先例。

    而后,少林更是宠命优渥,备受礼遇,不仅获得了大批的僧田和封赏,更是被允许可以组建僧兵等等。

    而如今,玄慈之意,便是要将少林这千年来的基业,压在大宋国运之上。

    若是朝廷能够顺利挺过这一劫,那么日后少林自然是少不了各种恩泽封赏,良田千顷,

    若是挺不过……

    那么这数百年的禅宗祖庭,怕是也要面临封山隐退的下场。

    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压上少林百年基业,与寺内数千名僧众性命的豪赌!

    “既然方丈已经决定了,那我等也是无话可说,只希望我少林,能够挺过这一劫吧。”

    “阿弥陀佛。”

    一时间,大雄宝殿之中,回荡着嘹亮的唱喏之声。

    …………

    “终于到了,少林……”

    望着不远处的少室山,苏子墨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这也是他第二次来到少林。

    “少宫主?”

    一旁的梅剑也是觉察到了几分不对劲,忍不住小声提醒了一句。

    “没什么,咱们上山吧。”

    随着几人踏足少室山,一路上也是见到了不少江湖中人。

    不过,这些人在瞧见苏子墨那一身公子哥的打扮,以及周边跟随的梅兰竹菊四人之时,也是流露出几分好奇之色。

    只当是哪家的富家少爷,前来少林寺上香。

    便是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半山腰处。

    而此时,苏子墨也是觉察到了几分不对劲的地方,极目远眺,也是感应到后山方向处,传来的一道无比浩瀚的气息。

    若说这些江湖中人的气息,如同一盏烛火,那么这道气息,便是天上那一轮煌煌大日。

    这种级别的人物。

    苏子墨也仅是当初在武当山时,与张三丰身上感受过一次。

    “有意思,扫地僧么……”

    无视了周围那些江湖中人投来的好奇眼神,苏子墨转头,与梅剑等人招呼了一声,继续朝着山顶走去。

    而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