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万界大盗系统 >

第164章

万界大盗系统-第164章

小说: 万界大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得大帐之中,一干突厥将领,都将自己的鲜血,滴在了酒坛之中,原本浓烈的酒香之中,更是多出了一股血腥气息。

    “哗哗哗——”

    一碗碗混合着鲜血的烈酒斟满,而后始毕可汗率先端起一碗,其余人也是纷纷拿起酒碗。

    “干!”

    做完这一切之后,始毕可汗才出声道:“你们都是草原的雄鹰,是我最信任的兄弟,这一次能否重现荣光,便要看咱们的努力了!”

    “出发!”

    随着始毕可汗一声令下,一干突厥将士,也是纷纷上了各自的战马。

    若是有人从高空俯视这一幕,便会看到,无数骑兵迅速地化作一道黑色的洪流,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向着边境奔去。

    …………

    而与此同时,边境处。

    作为大隋与突厥之间的重要防线,此地也是驻扎了一只上万人的队伍,更有烽火台为讯号,一旦突厥一方,有任何异动,便会点燃狼烟,通知其他各处防线的守军警戒。

    此刻,负责值守此处的参将方明,正伫立在城墙之上,望着旷野地平线,在那里,黑压压一片,正向城快速移动着,奔腾的是千军万马。

    “大人,该怎么办?”

    耳边传来一阵低呼,而方明心中,却是升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感,整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全部心神,此时都投向了这汹涌而来的骑兵潮水中。

    作为边境的守军,方明早就知道,不知何时,便会有突厥入侵的一日。

    而眼下,终于要来了么?

    “大人!”

    这一下,方明终于反应了过来,虽说早已为那来势汹汹的场面,吓得面无血色,但却仍是强撑着下令道:“来人,快去点燃狼烟,通知张将军前来救援。”

    “至于尔等,你们愿意向这群胡狗投降吗?”

    无论是方明,还是在场的其他将士,自然是清楚,凭突厥铁骑那一日千里的恐怖速度,即便是点燃了烽火台,以他们这点人手,恐怕也坚持不到前来支援那一刻。

    “誓死守城!”

    不知是谁忽然喊出了这样一句话,紧接着,整个城楼上下的守军,皆是异口同声道。

    “誓死守城!”

    终于,无数的突厥铁骑来临,仿佛黑云压城一般,恐怖到令人窒息。

    厮杀声、喊叫声、战马奔腾之声、兵刃交击之声,混做一团,形成了一支杂乱无序的乐章。

    渐渐地,城门之上,早已染成了鲜红一片。

    不多时,厮杀之声间歇……

    面对数十万铁骑,这只不过万人的守军,实在是不堪一击,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时辰,便全军覆没。

    在破灭了城中守军之后,一干突厥铁骑却并未停留,仅是草草地处理了几下伤员,便向着下一处城池奔赴而去。

    还是不太习惯写战争场面,/捂脸

    (本章完)

emmm……今天国庆,休息一天() 


第309章 渔业() 
第三百零六章渔业

    “碰!”

    重重地闷响,回荡在大殿之中。

    却见苏子墨手持一封奏章,脸上显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愤怒之色,沉声道:“三日之内,边境十余座城镇,接连失守,尔等全是饭桶么!”

    此刻的殿内,鸦雀无声,文武百官皆是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一个个低眉顺眼,默不作声,唯恐惹怒了眼前这位正处于盛怒之中的皇帝陛下。

    “哎,也罢。”

    眼见这一幕情形,苏子墨不由摇头,虽说他早已预料到,突厥骑兵的战力的确不可小觑,但这么快便迎来了对方的迎头痛击,却是有些令人触不及防。

    “大将军宋缺何在?”

    “臣在!”

    大殿之中,宋缺那张没有半点瑕疵的英俊脸庞,此刻却是无喜无悲,越众而出,在殿内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朕命你率五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可有信心剿灭突厥?”

    “臣自当全力而为,不让胡人继续在我大隋疆土之上肆虐!”宋缺点头道,言语中却是有着一种莫名的沉稳,却是令人为之一振。

    不少大臣闻言,不由转头看了一眼宋缺,眼中满是好奇之色。

    对于这位一直身居岭南的谯国公,不少人还是略知一二,后者统治岭南,在隋朝统一后,面对杨坚的征伐,却是令其无功而返,也是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天赋。

    却不想,此人竟然在前不久,接受了朝廷的加封,岭南宋家正式收归在大隋治下,的确令人惊讶不已。

    不少人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此次宋缺出征顺利归来的话,一定要想方设法,与宋阀打好关系。

    “至于大军所需的军械储备,以及粮草方面……”

    “陛下。”

    说话间,一名户部大臣连忙出声道:“先前张须陀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出征,已经令国库之中的储备消耗近半,如今天下虽然富足,但屡次动兵,粮食调用过多,难免会引起民怨,还请陛下三思。”

    “此事……的确是朕考虑欠妥,爱卿所言极是。”

    看了一眼下方那名大臣,苏子墨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也浮现了一丝沉思之色。

    虽说经过这十余年来的发展,大隋并未像历史之中那样,修建大运河之类,大量消耗民脂民膏的工程,但之前征伐高句丽,便令国库险些为之一空。

    好在之后,杨公宝库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损失,但随着天工坊的扩大,各种后世之中的图纸,在鲁妙子手中一一衍化成了实物。

    但攀科技树这种东西,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消耗?

    以至于,这十余年来,国库仅是维持在基本自足的程度,若像是如今这般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必然要从各地调用粮草……

    如此一来,难免造成民怨。

    若是再被什么有心人利用,的确很容易引发动荡!

    但大军出征,粮草却是极为关键的物资,若是粮草不足,别说是对抗突厥,便是引起哗变,军心动荡,也不是不能发生之事。

    毕竟眼下还有佛门在暗中蠢蠢欲动,自然不能让对方有机可乘。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和平时期,便要大量裁军的原因。

    “既然无法节流,那就只能开源……”

    一念及此,苏子墨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踱步而行,幽幽道:“朕有一法,可补足此缺。”

    “还请陛下明示。”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群臣也是为之一惊。

    “可以靠海。”

    “靠海?”

    一干大臣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先前说话的那名户部大臣,更是皱眉道:“陛下,渔人贫瘠,尚不能自给自足,又如何能够补足粮食所缺?”

    对此,苏子墨也是苦笑了一声。

    此时的渔业,尚未发展成熟,仅能作为部分沿海地区百姓的一种谋生手段,自然很难引起重视,也无怪满朝文武会是这样一副表情。

    不过在后世,八十年代便有人划船卖带鱼,由于没有快船,没有冰箱,因此带鱼只卖一毛一斤,但是当天如果卖不掉,就只能埋到地里当肥田。

    但是一旦有了冰箱,以及更快速的手段运输,渔业便进入到了飞速增长。

    苏子墨记得,现世之中粮食五亿吨,而水产品的总产量,却是达到了五千万吨,这是何等巨大的比例?

    要知道这五亿吨粮食,是经过各种各样增产手段,方才达到这一点。

    而在大唐世界之中,虽说耕地面积不断增长,加之红薯的推广,但天下间粮食总产量,都尚未达到五千万吨,只要有一千万吨水产补充,立刻就能满足二百万人粮食需要。

    这是何等巨大的数字?

    除此之外,作为现世之中渔业最发达的霓虹国,对渔业也是非常重视。

    受黑潮暖流等影响,泥轰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鱼类资源丰富,而水产品在泥轰人的饮食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泥轰国年捕鱼量,更是居于世界第一位!

    虽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像泥轰国那样以渔业为主,但若是渔业一旦在大唐世界中推广开来,那么日后粮食问题,便不再是限制人口增长的桎梏……

    那么,整个大唐世界的人口,不出二十年便能实现一个巨大的飞跃!

    如此一来,就连一直困扰在苏子墨心中的运河修建一事,也可以籍此提上议程。

    毕竟沿海地区的水产,想要尽快运送到各地,水运便是最为便利的方法。

    将渔业的种种好处,透露给了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后,看着下方那一张张兴奋的面孔,苏子墨也是一笑。

    能够混入朝堂之中,这些臣子自然不是笨人,以前也未曾考虑过渔业,仅是因为没有这样超越时代的眼光,但经过此番点拨之后,也是不由眼睛一亮。

    “陛下,那如何解决渔产入内的问题呢?”其中一名臣子道。

    思索良久,众人也开始注意到了渔业的重要性,而如何保存这些水产,便成为了首要难题。

    毕竟鱼类不比其他,海上捕鱼后,上岸划船行车,一天只能进二十余里,待到第二日之后,便会腐烂变质,难以为食。

    而大唐世界,自然也很难出现冷柜之类的东西。

    对此,苏子墨却是微微一笑。

    “鱼干!”

    话音落下,却是招了招手。

    不多时,便有一群宫人,手中捧着大碗,来到了宫殿之中。

    有了上一次红薯的例子之后,不少大臣自然也不会客气,纷纷从宫人手中拈起碗内之物——赫然是早已处理好的鱼干。

    在苏子墨的示意下,这些大臣连忙将鱼干送入口中,这才发觉里面连着鱼骨,有些硬,不过煮透了,还可以咀嚼吃下。

    “诸位爱卿,这鱼干味道如何?”

    看着下方群臣,那一副变了脸色的模样,苏子墨顿时莞尔,脸上泛起一丝玩味之色。

    这些鱼干,不过是经过了简单的晾晒,辅以食盐进行腌制。至于味道嘛……自然不比群臣平日所品尝的那些锦衣玉食,但对于那些平常连肉食都难以见到的普通人来说,却已经是难得的珍馐!

    而且鱼干的成本并不高,若是推广开来,想必一定会受到不少百姓的欢迎。

    “有些咸,有点腥!”

    “虽是如此,但足以下咽,可止肚饿。”

    “陛下,敢问这鱼干,可以保存多长时间?”其中一名大臣道。

    对此,苏子墨却是点头道:“这些鱼干,经过加工之后,足以保存月余,若是将之密封的话,便是半年时间,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毕竟鱼干经过晾晒,已经将内部的水分排除,又经过腌制,自然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便是后世寻常人家中,过年之时准备的各种干货,诸如腊肉、香肠之类的食物,都能保存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听到这话,群臣也是为之一喜。

    “陛下,这种鱼干价值不下于百万新田,田需要人去耕种,既要兴修水利,又跟随气候,一年只有一二季。

    而这捕鱼完全是白给,鱼是天生水养,渔民只要打捞起来便可。

    这是旱涝保收,此技能行的话,来年粮食短缺,就不成问题,以后也不怕灾年了!”

    “不怕灾年有些夸大,但多能活几百万人,却也不成问题,”苏子墨淡笑道。

    不过他考虑到的东西,却不止这些。

    这些鱼干,经过腌制,自然有了足够的盐分,有了鱼干,百姓何必买盐呢?

    几条鱼干,不仅可以补充肉质,更能补充盐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却是在无形之中,破坏了盐业。

    在大唐之中,私盐的贩卖也不在少数。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海沙帮。

    在原著之中,双龙便曾打过贩卖私盐的主意,更是误打误撞,与东溟派的东溟夫人、巨鲲帮的云玉真等人,有了接触。

    而双龙起家,也正是从收服海沙帮开始。

    可见,私盐的贩卖,的确是一件足以令人头疼的问题。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朝廷,也是屡禁不止。

    “看样子,想要顺利发展起渔业,私盐这一块,也需要好好的整治一番!”

    (本章完)

第310章 大明尊教() 
洛阳雄踞黄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东呼虎牢、西应函谷、四周群山环抱,中为洛阳平原,伊、洛、瀍、涧四水流贯其间,既是形势险要,又风光绮丽,土壤肥沃,气候适中,漕运便利。

    故自古以来,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建都于此,所谓河阳定鼎地,居中原而应四方,洛阳乃天下交通要冲,军事要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