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万界大盗系统 >

第145章

万界大盗系统-第145章

小说: 万界大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甲、刀、枪、剑、戟各类兵器,更是数以万计,足可装配一个万人劲旅有余。

    “啧啧,这杨广宝库,还真是富可敌国呢。”

    虽然早已通过原著得知杨公宝库的财物,但亲眼见到这一幕时,却也由不得苏子墨惊叹不已,旋即便是摇摇头,逐一前往各处石室,将其中的物资转移到了大盗空间之中。

    做完这一切后,苏子墨再度回到那间圆形石室,双手抓着桌沿,朝上拔起,桌子应手上升两寸,发出一声轻响。

    “咔哒。”

    圆桌下发出轮轴磨擦的声音,往左旋去,桌旁一方地板往下沉去,现出内里窄小的空间。

    “邪帝舍利!”

    苏子墨知道,这里面就是那装有邪帝舍利的小铜罐,想到这,他的心就忍不住砰砰直跳,一双手毫不犹豫的伸了进去。

    “嗡!”

    感应到罐内传来的一股极度暴虐、血腥的负面情绪,苏子墨一笑,脸上闪过一丝玩味之色。

    这邪帝舍利,不仅汇集了历代邪极宗宗主的一身精元,更是掺杂了他们那庞大的负面情绪,也正因如此,若是得不到正确的使用方法,也只能期望像双龙那样好运,误打误撞的吸收掉里面的精元。

    不然……只有在这庞大的负面情绪冲击下,变成一个疯子!

    好在苏子墨也是没有准备,心念一动,许久未曾出现的玄阴幡飘荡在半空之中。

    紧接着,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黑红色气息,不断地从铜罐之中冒出,如同长鲸吸水一般,被玄阴幡吸摄。

    这一过程,足足用去了大半个时辰。

    可见……这其中的负面情绪,到底有多么庞大,恐怕是宗师级别强者来此,一时不查,也要为之迷失,沦为一具只知道杀戮的傀儡。

    待负面情绪清理一空之后,苏子墨这才将铜罐打开,看到了其中那枚黄褐色的晶体,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终于到手了……邪帝舍利。”

    (本章完)

第281章 长生之秘() 
将邪帝舍利,连同那黄铜小罐一并收入到大盗空间之中,也意味着苏子墨此行的目标,皆已到手。

    剩下的时间里,他先是将通道之中的夜明珠一一取下,再按照机关图上的描述,将这四间石室,连同那各处机关封死。

    如此一来,即使有人误入了此中,也仅能发现假库之中那些故意留下来的东西,而无法发现隐藏于其下的真库。

    做完这一切后,苏子墨这才施施然通过密道,来到了一间密室之中。

    在火熠光下,在间只有邻库八分之一大的小室放置了大小不一共八个桃木箱。

    第一个箱的盖子,是几套折叠整齐的衣服。

    苏子墨拿起一看,只是普通商旅惯穿的服饰,手工质料不见出色,不用说是供杨素紧急时作逃亡掩人耳目之用,这家伙确实设想周到。

    衣服下赫然有两个面具,只望一眼便已知是出自鲁妙子的妙手。

    紧接着,他又将其他箱子逐一打开,两箱是真正价值连城的罕有珍宝,琳琅满目。

    另外五箱全是各式兵器,无论一刀一盾,均大有名堂,显是杨素珍藏的历代神兵利器,任取其一,也是练武者梦寐以求的异宝。

    将这几个箱子全部转移到大盗空间之中,苏子墨从永安渠的出口离开,此地道设计巧妙,出口在渠壁的水底下,只最后一截斜道浸在水里。

    待苏子墨出来时,才发现此刻已是拂晓。

    他是入夜进入密道的,此行用去了三四个时辰左右。

    不过还好,想到大盗空间之中的邪帝舍利,苏子墨心头就是一阵火热,终于将舍利拿到手了,《道心种魔大法》也可以开始修炼了。

    …………

    皇宫,御书房。

    屏退一干宫娥太监之后,苏子墨这才来到了一处书架旁,手掌在墙壁摸索了一阵,待碰到一处微微凸起的地方,稍一用力。

    “咔嚓……轰隆隆!”

    伴随着低沉的闷响之声,一处不起眼的密室也映入了眼帘。

    待得苏子墨进入之后,这才从大盗空间之中,取出了两样东西。

    《长生诀》!

    《道心种魔大法》!

    这两本秘籍,一为道家不世高人广成子,于远古时期,来到战神殿之中,悟通了天地宇宙的奥秘,以甲骨文写出。

    而另一本,则是魔门第一代邪帝谢眺,从一个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墓里,看到有关《战神图录》的记述,得窥图录之秘,从而创出《道心种魔大法》。

    可以说,这两本秘籍的珍贵程度,足以引起巨大的动荡。

    苏子墨深知,《长生诀》修炼的关键,其实就在那七幅人形图之上,而且修炼者必须是没有一丝内力,就如同天龙八部之中,修炼《北冥神功》,也需要散去自身内力一般。

    他相信,这千百年来,并非无人悟到这一处奥秘。

    但能够得到《长生诀》者,无一不是具有高深修为之人,又怎么会为了一本不一定能够练成的秘籍,轻易的散去自己的武功?

    万一若是修炼途中,遇到了仇敌寻衅,或是其他什么意外……

    那可真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但苏子墨则不然,且不说《道心种魔大法》第一篇“入道第一”,便是要求以玄门正宗心法奠基,以建立本身的道体道心。

    而且,有着邪帝舍利存在,单凭其中的庞大元精与能量,便足以快速地恢复修为,甚至更进一层。

    最重要的是,苏子墨走的,乃是法武双修的路子,即使舍弃一身武道修为,单凭道法也足以自保,更何况他现在还是在皇宫大内之中,离剧情开始,有着十多年的缓冲期。

    “是成是败,便在此一搏!”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此刻的苏子墨,却是开始将丹田之中的先天真气,一点一点散去。

    这个过程,也是极为复杂。

    毕竟真气不比其他,而散去体内真气,更无异于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因此,只能凭着强大的控制力,一点一点的将真气散去。

    这是水磨工夫,丝毫马虎不得。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静室之中,却是没有一丝声响,落针可闻。

    “噼啪——”

    一个多时辰后,感受到丹田之中,那最后一丝真气,也是顺着经脉,缓缓渗入到四肢百骸之中,苏子墨的眼中泛起一丝喜色,浑身筋骨爆发出了一阵炒豆子一般的响声。

    “终于成功了!”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散去体内真气成功,苏子墨也是连忙拿起了那本研究了许久的《长生诀》,将其摊开,仔细盯着上面那形貌各异的七张人形图。

    原著之中,徐子陵和寇仲,在误打误撞之下,修炼了《长生诀》,但二人选择的人形图分别是,第六张和第七张。

    这两张人形图,一动一静,一冷一热,也令二人的真气,相辅相成。

    但在苏子墨看来,这七张人形图,每一张给他的感触皆是不同,若说第一张代表着无尽肃杀,隐含着锐金之力,那第二张便是代表着绵绵生机,隐含着丝丝乙木之力……

    至于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分别对应着五行之中的,水、火、土三种性质的力量。

    结合剩下的一阴一阳,恰好构成了阴阳五行之力!

    “广成子真不愧是上古金仙,人皇轩辕之师,仅是这一卷《长生诀》,竟然包含了阴阳五行之力,单凭此法,便可以武入道,待得大成之日,破碎虚空也不在话下……”

    几乎是瞬间,苏子墨便猜到了《长生诀》之中,这七张图的意义,心中泛起一丝敬佩之情。

    回想起原著中,徐子陵和寇仲二人的行为,却是泛起一丝淡笑,摇头道。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双龙误打误撞修炼了其中两副,虽说可以阴阳相济,但却失去了破碎虚空的可能,真不知是幸运的,还是不幸?”

    相比于前人苦思冥想而一无所得,双龙能够修炼成《长生诀》自然是幸运的,但因此而失去了破碎之机……

    只能说,一啄一饮,自有天定。

    (本章完)

第282章 考举试行() 
静室之中,一道人影在灯火的照耀下,却是显得格外悠长。

    “呼——”

    一道淡淡的白气,从口鼻间生出,绵延数尺才缓缓消散。

    却见苏子墨睁开双眸,眼中泛起一丝淡淡的欣喜之色,幽幽道:“想不到,短短一月时间,便将这七张人形图之上的运功轨迹,尽数掌握,真气先天,妙哉!”

    但凡武功心法,皆是由后天开始,打通天地二桥,才可突破至先天。

    而《长生诀》却不然,是直接修练先天真气,而且修炼之后,却是有着驻颜之效,令容颜不老,益寿延年,故才有“长生”之名。

    换做亲身修炼这一门《长生诀》之后,苏子墨也是感受到了不同之处,五脏六腑无时不刻不受到阴阳五行之气的滋养,自是大有裨益。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修炼这《长生诀》之后,别的不说,单是寿元这一方面,却是可以无病无灾,享有一百五十之寿。”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遇到了什么致命伤,苏子墨的寿命已经延长到了一百五十岁之久,而且无病无灾……

    单这一点,便可看出这门《长生诀》的不凡之处。

    修炼完了《长生诀》之后,苏子墨并未一鼓作气,继续修炼《道心种魔大法》,而是选择出关,与群臣百官见了一面,了解了近日发生的各种要事。

    “陛下,如今红薯种植之法,已经派人传播开来,相信待到收成之日,黎明百姓无不称颂陛下之恩德,”一名负责的官员如是道。

    而朝中其余百官,也是点头不已。

    红薯的发现,无疑是利国利民之事,不仅是苏子墨,就连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日后名留青史,彪炳千古,也是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几分喜色。

    “诸位爱卿,朕还有一事宣布。”

    目光扫过金銮殿之中的群臣,这些臣子也是一愣,只觉得自家的皇帝陛下,今日却是不复往日那般气度森严,但却多了几分高不可攀的飘渺之意,心下便是一凛。

    苏子墨会武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瞒不过一干文武百官。

    因此,不少大臣则是暗自揣度着,自家皇帝陛下莫非是武功修炼又有了新的突破,心中敬畏之情,自然是在无形之中更多了几分。

    却见苏子墨幽幽道:“朕意欲开考举,汇集天下之才,为我大隋效力,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群臣默然。

    良久……却见一名年逾半百的文官,越众而出,拱手道。

    “敢问陛下,何谓考举?”

    这一句话,也是道出了不少大臣的心声。

    自汉代以来,如何有效的选拔人才,也是令历朝历代的君王臣子,头疼不已。

    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察举制。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另外,还有魏晋南北朝之时,所采用的“九品中正制”。

    此法等于是有门阀世家垄断官僚集团,令寒门子弟再无晋升之机,无异于阻遏了人才的发展,更是有尾大不掉,形成利益集团的嫌疑。

    而苏子墨打算进行的考举,却是准备依照历史上杨广所才用的“分科考试”之法,先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待到时机成熟,再顺水推舟的将之演变成一套完备的科举制度。

    将考举的大致内容,与殿内群臣描述了一遍之后,不少人也是露出了迟疑之色。

    虽说这考举之法,前所未见,但他们也隐约觉察到了,其中那一丝不对劲的地方,心中泛起了惊疑,但又不好慷慨陈词,当众驳斥。

    毕竟红薯一事,群臣也是获益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驳斥君主之令,岂不是自寻死路?

    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中,苏子墨也是微微点了点头,幽幽道:“既然如此,那考举之法,便在秋收之后,开始施行……嗯,第一次选拔的人数,却是不宜过多,便以百人为数。至于内容,便以明经、进士两科为准。”

    说着,便是看向下方一名中年男子。

    “此事便由虞卿负责,着令有司协助料理,不容有误。”

    而被点到的中年男子,先是一愣,旋即越众而出,拱手道:“谨遵陛下之意,臣虞世南必当将此事料理妥善。”

    对此,苏子墨也是淡笑。

    眼前这位虞世南,也算是一名可造之才,在历史之中,更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