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万界大盗系统 >

第101章

万界大盗系统-第101章

小说: 万界大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经过龙气洗礼之后,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才敢于独自一人,修炼这门《宝塔观想出窍法》。

    很快,在苏子墨的脑海之中,一座气势恢宏的宝塔浮现。

    之后,他整个人便依照着感觉,在脑海之中,模拟着自身踏上宝塔,登高望远的过程。

    一步。

    两步。

    一层。

    两层。

    ……

    “就是这种感觉!”

    良久,苏子墨也是福至心灵,脑海中灵光一闪,整个人不由自主地纵身一跃,身体陡然一轻,好像轻轻飘飘浮起来一样。

    “嗡!”

    若是此刻有人在旁,便会发现,一道淡金色的身影,缓缓地从苏子墨身躯之中飘出。

    虽然模样并不真切,但依稀可以看出眉眼轮廓。

    “这就是灵魂出窍?”

    而第一次感受魂魄离体的苏子墨,却是感觉浑身轻飘飘,没有一丝一毫的重量。

    仿佛下一秒,便能乘风而起,扶摇而上!

    便是在此时,一阵清风拂过。

    “嘶!”

    顿时,身处于魂魄状态的苏子墨,便是感觉自己宛若赤身果体站在冰天雪地一般,虽然明知道的微风拂面,但魂魄之上传来的感觉,却是如同刀削一般。

    而就在此时,魂魄周身忽然绽放一阵金光。

    在这股金光的作用下,苏子墨发现,自己的魂魄似乎一下子凝实了不少。

    不远处,冉冉檀香萦绕,环绕在苏子墨周身,也是令他感觉到,浑身好像是泡在温泉之中,再也没有那种刺骨的森寒。

    “原来,这就是檀香的作用……”

    打量着不远处的檀香,苏子墨若有所悟,低头看向下方的符篆。

    这些符篆,大部分都是具有驱鬼、摄魂的效果。

    即便是有什么鬼物潜入到房间之中,凭着这些符篆的抵御,也足够撑到苏子墨的魂魄回归身体之中。

    以魂魄之身,在屋内随意游荡了几圈之后。

    苏子墨也是发现,虽然魂魄状态下,身体无比轻盈,甚至是行动如风,即使最高明的轻功,也难以做到这一点。

    但相对的,魂魄离体,却是需要檀香护持,而且本身也不具备什么伤人的能力。

    “道法一途,变化多端,作用无穷。”

    很快,在感受到神魂之中,似乎传来一丝虚弱之感,苏子墨也是连忙操控着魂魄,回归到肉身,幽幽道“只可惜以我如今的境界,才不过魂魄离体的程度,尚且不能长时间的脱离身躯。”

    (本章完)

第194章 论道大会() 
一夜修炼。

    原本苏子墨那因魂魄出窍,而略显疲惫的精神,也是恢复如初,精神奕奕。

    便是在此时,铃声响起,屏幕之上浮现出了一个有些陌生的号码。

    “师侄。”

    电话之中,那略显熟悉的声音,以及这特殊的称呼,让苏子墨瞬间便明白了来人的身份。

    扶余道人!

    “扶余师伯,您这是?”

    苏子墨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像扶余子这种人物,不应该是,在某处不知名的仙山福地之中,打坐清修的么,怎么会突然想起来给他打电话呢?

    “是这样的。”

    似乎看出了苏子墨的疑惑,扶余道人那和煦的笑声响起,解释道:“再过几日,便是三年一次的论道大会,而这一次论道大会,正好轮到我茅山派主持。

    所以这才想问问你,有没有空来茅山一趟,顺道也好为师侄你介绍一下,如今我修道界各门各派的道友什么的。”

    “论道大会?”

    苏子墨摇头,嘴角也是泛起了一丝苦笑:“师伯,不知这论道大会,又是怎么一回事?”

    “差点忘了。”

    扶余道人一愣,旋即皱眉道:“恐怕你那不靠谱的师父,也是从来都没跟你提到过这些事情吧。

    也罢……正好今日,便让贫道来为你介绍一下,这论道大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免得日后他人说我茅山派弟子,连这点见识都没有。”

    “有劳师伯了。”

    对此,苏子墨也是不置可否。

    毕竟九叔所在的时代,距离如今至少也是隔了一百多年,而苏子墨又怎么能知道,那“论道大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随后,扶余道人开始徐徐道来,也是让苏子墨明白了,这论道大会的缘由。

    原来,随着天地灵气日渐稀薄,一干修道门派,也是日趋衰微,甚至快要达到销声匿迹的程度,不仅门中能够入道的弟子,极为稀少,就连老一辈之中,也是苦求突破无望。

    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干修道门派,痛定思痛,决定摒弃门派之见,相互之间,通过这种论道的方式,来交流修道心得。

    顺道也有比较一下门中弟子,何人更加优秀的意思。

    而这论道大会,按照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各门各派轮流召开。

    这一次,恰好轮到茅山派当东道主。

    只不过,茅山派在上一次的论道大会之中,并没有什么优秀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沦为了垫底,让扶余道人那一张老脸,变得比锅底还要黑!

    “那师伯您的意思是……?”

    凭着多年阅历,在扶余道人解释完了这一切之后,苏子墨也是隐约明白了对方的打算。

    虽然他也不清楚,自己的修为,在如今的修道界之中,大概处于什么水平,但从之前与那叶放天交手的情况来看……

    大概或许可能算得上是天才级别?

    果不其然。

    就在苏子墨思索之时,那边扶余道人的语气,也是在一瞬间变得和煦了许多:“师侄啊,你看……如今我茅山派青黄不接,门下弟子,又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

    难道你就真的忍心,看着我茅山派在论道大会之中,沦为垫底,被其他门派所嗤笑?”

    “这个……”

    见苏子墨的言语之中,似乎有动摇的迹象,扶余道人也是趁热打铁,诱惑道:“师侄啊,要知道,每一次的论道大会,我们这一群老家伙,都会拿出不少好东西作为奖励。

    上一次,昆仑派便拿了一面法器级别的八卦镜,还有龙虎山,也是出了一套阵旗,而清虚派,更是拿出了一瓶养魂丹,这些可都是寻常时候,千金难求的东西啊!”

    “咕咚!”

    听到扶余道人这一番话,饶是苏子墨早有心理准备,也是不免有些心动。

    毕竟他现在刚刚才适应魂魄出窍,若是有养魂丹这种专门滋养神魂的灵丹妙药,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达到“夜游”境界。

    见苏子墨久久不语,电话那头的扶余道人,也是一阵心焦。

    自从当初在港岛一别之后,扶余道人便是开始惦记起这位来历有些神秘的师侄。

    毕竟,茅山派如今的情况,的确是有些难堪。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若是苏子墨拒绝参加这一次的论道大会,那么扶余道人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茅山派列祖列宗了。

    无奈之下,扶余道人也只能抛下一记重磅炸弹!

    “师侄,若是这一次的论道大会,你能够代表我茅山派,取得魁首,那么师伯我便将门派之中,那柄千年桃木剑送给你。”

    “千年桃木剑……成交!”

    听到这话,苏子墨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若是别的什么条件,恐怕他还会犹豫一阵子再说,但千年桃木剑,实在是相当珍贵的存在。

    毕竟,桃木有灵,乃是至阳之物,可以克制一切鬼魅。

    而且,若是能够修炼到“驱物”之境,便可以神魂寄托,驱使外物对敌,千里之外,取他人首级,也是不在话下。

    只不过,神魂驱物,一般来说也是很有讲究。

    毕竟,神魂仅是精神力实质化的表现,即使能够驱使物质,也不像肉身那般,而千年桃木所铸造的桃木剑,不仅可以减少神魂损耗,更是能够激发桃木之中的阳刚之力。

    因此,也就成不少驱物境界的修道者,所热衷的法器之一。

    虽说苏子墨如今未曾修炼到驱物之境,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难得扶余道人这般大方,他便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既然如此,希望师侄早些时日,前来茅山。”

    见苏子墨答应了下来,扶余道人也是松了口气,虽然有肉痛那柄千年桃木剑,但仍然不放心的叮嘱道:“届时,贫道也会为你介绍一些修行界之中的常识。”

    “知道了。”

    对此,苏子墨也是心知肚明。

    他现在对于修道界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还是要早一点,从扶余道人手中,弄到那些对手的情报。

    毕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不是么?

    (本章完)

第195章 小茅山() 
茅山。

    茅山位于苏北省境内,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

    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

    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出了火车站,苏子墨便马不停蹄,直接租了一辆车子,前往茅山。

    而此刻正值旅游旺季,车子停在山脚下,一眼望去,人山人海,从山脚一路往上,蜿蜒成一道曲折的长龙,少说也有上千人。

    眼见如此,苏子墨也是泛起了一丝疑惑。

    按说,修道者最为忌讳的,便是沾染红尘之气。

    即使是那些信奉入世修行之人,最多也只是借助红尘之气磨炼心境,不敢过多与俗事牵扯,生怕为红尘之气所扰,影响自身修为。

    而且……若是论道大会在此召开,那岂不是说等于要让这成千上万的游客围观?

    无论如何,苏子墨还是怀着一丝好奇,随着人流,一路来到了山顶处。

    而作为道家福地,茅山之上自然少不了各种道观、宫殿。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

    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

    只不过,由于战火以及种种原因,现如今茅山之上的数千建筑,也是损毁了绝大部分。唯有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这两处宫殿,经过了一番修缮,如今倒也是气势恢宏。

    到达此处,苏子墨也是拨通了扶余道人的号码,言明自己此时已然来到茅山之上。

    不多时,便有一位身着道袍,胸前还挂着景区工作人员牌子的中年人,缓步而来,朝苏子墨行了一礼:“敢问,是苏师弟么?”

    “你是?”

    “贫道清和,家师便是扶余子。”

    来人一笑,脸上带上了几分和煦之意,显然是事先得到了扶余道人的嘱咐,丝毫没有因苏子墨年纪轻轻,便有任何轻视之意。

    “见过清和师兄。”

    二人交换过了身份,经过一番交谈,也算是熟络了起来。

    从清和口中,苏子墨也是明白了,为何茅山之上,有这么多游客,但却不见什么修道者的原因。

    原来。

    整座茅山除了前面大部分的地方,被当做了景区之外,还有一部分建筑,由于山势遮掩,外加一干茅山前辈布下阵法的缘故,将普通人拦在了阵法之外。

    即使是有游客不小心误入了阵法,清和等人也是可以凭借景区负责人的身份,将之客气的“请”出阵法。

    这也是为什么苏子墨见到清和之时,对方身上还挂着一个景区负责人牌子的原因。

    “说起来,我茅山派弟子,却是习惯称此处为大茅山,而将我等修行之所唤作小茅山,”清和笑道:“好在二者相隔也不算太远,而小茅山之中,也算幽静。”

    此刻,二人便是行走在前往小茅山的路上。

    一路走来,周围的游客也是越发稀少,渐渐地便是没了什么人影。

    而苏子墨也感觉到,周围似乎有着某种特殊之处,心中隐约猜测,这便是阵法的影响。

    “师弟,请稍等。”

    之后,却见清和取出了一张木牌,上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

    似乎是注意到了苏子墨的目光,后者笑着解释道:“这便是阵法信引,乃是师门长辈铸造,对此阵法有着一定的抵御作用,常人若是没有此物,便会迷失在阵法之中。”

    很快,二人便进入到了阵法之中。

    而此时,苏子墨也是感觉到,周围的灵气,似乎要比外面浓稠不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