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武周-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都是能持朝板的大吏,其中不乏武三思之流有相公之称的阁老,唐冠微微一扫量,却心下又是一寒,有两个在文臣之前的身影消失不见了。
似乎群臣也发现了这个变化,上面武曌说完这话,群臣依然不发动静,似乎是在默认,又像是在默默抵抗。
而武曌虽然口出此言,可身子不动,她不望群臣,也不看唐冠,只是望着殿外跪成一地的百官。
含元殿的设计就是如此,这正对殿门的龙椅,一眼便能居高临下的将殿内殿外一眼即收,而殿外丹陛下的百官却看不到里面。
一时间殿中沉默,直到武曌回过神来,才出声道:“来人,将东西呈上来。”
百官这才纷纷暗暗的望向前方。(。)
第一百三十一章:择相()
大明宫。
含元殿中鸦雀无声,唐冠是特宣入朝,殿中没有他的位置,战在文臣之后不对,站在武将之后更不对。
是以反而他这个拜在殿中的人看的最为清楚,龙椅上的武曌话音一落,一妙龄少女手捧一研款款走出,上面隆起,被一段金灿锦缎遮住,看不出到底是何物。
唐冠与殿中大臣一般,头也不抬,只是用余光观察。
他倒是不好奇武曌明目张胆的坐在龙椅上,为何群臣只敢低头,不敢说话,这很好解释,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座位,早在裴炎未倒时,她就已经敢这么做,更何况现在?
就如她所言,她不动还好,若是群臣真的奋起力荐,估计在场又要大换血了,这些猜测不到往后之事的臣僚都心中有数,更何况唐冠这个知道武周注定要出现之人。
其实神器归属,并非雄踞一时的大吏决定,也非高来高去的江湖豪侠拍板,更不是哪一宗哪一族不服,就能说反就反。
民心所向,所向无敌,能倾覆一朝的只有百姓,百姓过的好好的,谁也不会傻了吧唧的去跟人造反,当然其中若是有骆宾王之流文豪煽动,就难说的紧了。
可惜骆宾王也被唐冠亲手了结,当然唐冠也承认自己的文章其实远远不及骆宾王,可是配合上时局和裴炎压境大军,效果就截然不同。
对于这一点不仅唐冠心知肚明,在场的每一位,包括玩弄帝王权术的武曌也深知其中三味。
可是文武觊觎之下,却看不出那托盘中到底是何物,唐冠也眉头一皱,只见那方灿帕下三方突起,其中一个最高,另外两个略低。
那少女面se紧张,小心翼翼的捧着托盘跪在武曌身前,武曌望着眼前之物却不伸手却揭露谜底,向下方群臣说道:“众位爱卿都起来吧,朕有话要说。”
此话一出,殿内依然没有丝毫动静,只有几人跃跃yu试,可见周围之人还是不动,也安分下来。
“跪有屁用啊,也不嫌膝盖疼。”唐冠心中暗骂一声,本想浑水摸鱼,随诸人一同起身,没想到竟然都这么沉得住气。
此时大家都心中了然,座上女人今ri一坐,恐怕ri后就再也不会挪开了,唐冠对眼前景象倒是隐隐有些熟悉起来,武周政权建立并非一帆风顺,朝野千俭中有载“神后初入天位,百官默言而谏之,直至朝会时消,儒者恐天皇无血食,皆不起身。”
武曌冷冷扫视一圈,见无人起身,最终将目光放向唐冠,唐冠顿时察觉,心中一动,当即高呼道:“臣谢主隆恩!”
随即竟然率先站起,这一下群臣不由哗然,拜于文臣前列的武三思心下一惊,那边武将有的甚至下意识的摸向腰间,可惜这也只是习惯,除了在前的大将军一级,其余武将入殿兵器便被卸下。
唐冠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他一起身,当即又有一人站起身有样学样道:“臣谢主隆恩!”
唐冠闻音瞥去,竟然是武承嗣,两人一起身,当即有几人按耐不住,也要起身,可座上武曌却突然询问道:“哦?有意思,此言出于何处?”
武曌倒是不着急说别的,听到“谢主隆恩”四字大感新鲜,直接向唐冠出声询问,唐冠闻言一愣,意识到自己貌似说溜嘴了,这句朝堂用语是源自元代以后王朝,经明朝八股完善,至清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话来。
唐宋之时,除了个别内臣宦官自认皇帝便是主子外,外臣大多以三姓旁人自居,说白了就是我是来给你打工的,你是我老板,只要我没违法犯忌,没得罪领导,哪天不想干了,我就辞职。
那边武承嗣也是一愣,他听唐冠这么说,只觉得顺口,还没细想便接茬起身,这时听武曌问及,也不由望向唐冠。
唐冠自知一时漏嘴,可也不以为意,当即说道:“陛下乃是天下之主,全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当然是主了。”
“哈哈!小状元,朕几ri没见到你,你倒是又油滑了几分啊。”
唐冠话音一落,座上武曌面现喜se,那边武承嗣也喃喃自语几句,随即心中恍然,暗道:“我怎么就没想到!”
可是此话一出,暗中便有几人斜眼望向唐冠,眼神中颇有些鄙夷,当然更有几人见武曌大喜,当即齐声呼道:“臣谢主隆恩!”
其中为首者自然是武三思,哗啦一阵,文官一伙当即站起半数有余,还有半数依旧顿首在地默默不语,武将一伙也有几人犹豫片刻,互望一眼站起身来。
唐冠微微扫量,却突然一愣,只见文臣中未起身的也有几个熟人,其中两个都是曾见过的,正是刑部尚书张绍云与那御史台丞相来俊臣。
“好家伙,这两个酷吏转xing了?”唐冠心中暗暗疑惑,张绍云他并不熟悉,但看他与武三思关系并不融洽,便能知道他虽然是酷吏,但却不是弄臣。
而那来俊臣就有点奇怪了,他可是个资深小报告成员,按理说他应该起身才对。
唐冠却不知道其实来俊臣此时也暗暗叫苦,他当然不会自己承认自己是酷吏,可什么是酷吏,便是要颠倒黑白,完成主事之人的意愿,他坑害的人当中文臣占大多数。
要想坑害文臣,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从他们最得意的儒学上下手,孔老夫子有些话确实是好意,可是落到他这等人手中就完全可以断章取义,化为手段。
但也正因如此,他平ri满口仁义道德,此时武曌坐在龙椅上,天皇却驾崩没几年,这便是有驳于伦常。
唐冠也懒得追根究底,见局势逐渐明朗,可以看出未起身的都是些年过半百之臣,起身的都是知道事不可为,干脆找个台阶的人。
武曌听群臣高呼,喜上眉梢,可随即又摇头道:“罢了,你们既然不想起来,那便不起来吧,朕倒是不敢自称是老天爷的主子,大家伙往ri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吧。”
她这话说的亲近,唐冠暗暗摇头,他知道武曌心中自然欢喜,帝王最喜欢在称呼上下功夫,她泰山封禅时废了天大的功夫,也换来的天大的称呼,“天后”。
唐冠一番打断,群臣注意力有些分散,武曌笑罢,这才伸手抚向那托盘上的灿巾,淡淡说道:“吏部尚书可在?”
“微臣在!”
武曌话音一落,当即一名老者走出,手持朝板,望向武曌。
“朕且问你,如今三省内外事物由哪位相公主持?”
那老倌闻言眉头一皱,偷偷扫量了一眼群臣,看到前方两个空缺了的位置,眼皮一跳,随即躬身道:“据老臣所知,三省长官原为。。。原为。。。”
他刚刚出口却又结巴,武曌玉手按在砚上,望着结巴的老者笑道:“爱卿但说无妨。”
“原为裴子隆主持,此人业已贬为庶籍,现由文昌左相刘景先,文昌右相郭侍举两位阁老打理。”
武曌闻言停下抚摸动作,轻声一叹道:“正如阁老所言,昨ri两位相公已经向朕提交辞呈,告老还乡。”
“什么!?”
“这。。。”
武曌的话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瞬间百官哗然,比起之前唐冠那番溜须拍马效果更佳,顿时众人面面相觑。
就连那说话的吏部尚书也猛然皱紧眉头,心中暗道一声果然。
殿中唐冠听到这话呼吸一滞,随即眼神死死盯着武曌手下的托盘。
就连那些依旧顿首在地的老臣都猛然抬起头来,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让他们最后的底气都丧尽了。
当即就有几人面现犹豫神se,还有几人立即借机起身,面上不无震惊。
“肃静!”
“哗。”一声喝止,百官止住。
“两位相公年事已高,朕已着人待他们回乡之后好生款待,朕深感惋惜,今ri朕宣你们来,是为了商议三省空缺一事。”
武曌屡屡语出惊人,唐冠死死盯着她手下托盘。
“辞官?不可能!”唐冠虽然早有预感,可是得到证实还是有些不相信,刘景先与郭侍举二人竟然悄无声息的离去,这让他再次陷入了窘境。
“我到底改变了什么?裴炎没死,程务挺没出现,这两人竟然连官都不做了!?”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唐冠的心思到底在哪里,他究竟是想促成武曌登上帝位,还是不想让她做成皇帝。
其实很简单,唐冠本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局势越混乱对他越有利,可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无不表明,一面倒的武周时代即将要来临了!
今天她敢明目张胆的坐在龙椅上,明ri她便敢称帝!
这就是ri月当空的武曌,也是让人不解的武则天!
武曌言语间一把将那灿巾掀起,顿时群臣屏住呼吸望去,只见三顶乌沙摆在盘上,那托盘少女恭恭敬敬,头颅都未敢抬起。
“相冠!”唐冠面se一变,眼底一道寒光闪过。(。)
第一百三十二章:牺牲()
“相冠!”凡是看清三顶乌沙模样的人无不心中一凛。
各人神情各异,有的望了一眼,竟然有些扼腕模样,有的却眼底闪过一丝贪婪。
所谓“宰相之器,宰柄不提”,朝中能称之为相公的人虽然不多,但不能说是罕见,毕竟这要算上某些国公自称之外,再有就是各部长官,七七八八算起来也超过了十指之数。
可是“相公”归相公,而“宰相”大家都心知肚明,与宰这个字关联上的,目前只有三人。
裴炎,不知所踪。
郭侍举,告老还乡。
刘景先,也不必提。
可以说裴炎这一政治团伙至此才倒了个干干净净,朝中再无一顶梁之人存在,就连武承嗣和武三思也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感砸晕。
要说谁最有机会乘虚而入,非二人莫属,他们的坎坷相位均数化为过眼云烟,尤其是武承嗣更是喜上眉梢。
恐怕在场只有唐冠心中发寒了,他依旧冷冷的盯着那几顶相冠,它们的前主人都是对他有提携之恩的人,虽然郭侍举与刘景先面上并不像裴炎那般火热,可他们毕竟是绑在一起的政治组合,裴炎表态,二人立场也很明确。
武曌一来二去便将唐冠的大腿砍去,从此他在朝中只能看武曌脸se行事,再也没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武曌将各人面上表情均收眼底,武将那边虽然震惊,却不像文臣一列jing彩,正所谓王侯将相,为什么要这么排?
当然不是因为这样读来顺口,而是因为这便是难易的分差,诚然入相极难,可是相位是可以靠时间和资历磨出来的,将位却是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而王与候,前者要么是投胎投的好,运气爆棚,身在帝王之家,有时运气就是一种实力,要么只能奢望一生,在武周一朝尤其如此,后者,大多要穷皇室以外之人一生文武功夫,才能求到。
值得一提是唐朝是没有分封藩王这一说,藩王被认作是祸乱之源,宁可将土地兵权交付给外姓,成立藩镇,也没有藩王。
所以王位终则天一朝对外臣来说,都是不可奢求的。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这些武将不去奢求的原因也并不是说自己的地位就比宰相来得高,而是他们深知文武有别的道理,别说不可能给自己来做,就算给了,他们也做不来。
而唐冠以文臣之身入朝,却一直向往兵权,这在后来也成为了阻碍,当然这都是后话。
且看一场机缘就在眼前,凡是有一争之力的文臣无不怦然心动,他们本就已经身份不低,再进一步,便能进入真正的权力中枢,获得文人至高无上的荣誉。
寒窗之苦,又何止十年?
不是人人都是唐冠,自太宗复兴科举以来,诸如张绍云之流布衣出身,却独揽一部,跻身新贵的不在少数,之前三名宰相虽是难得清官,鲜少参与朝中党争,但毕竟都是出身老贵族家庭,裴炎最为显赫,洗马裴从汉末以来几乎世代为官,到他止步,他们自成一党,干的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