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职记-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的柳鹏没想到袁崇焕这么快就打自己的主意,他只是安慰着谷梦雨:‘梦雨姐姐可是为我们家立了一大功,我还是那句话,生男生女都一样,你不要理会外面的闲语碎语,我都已经为咱们的孩子想好了名字。’
谷梦雨原来是十分不安,即使是很多人在这件事上安慰过她,但是她现在听到柳鹏这句话可以说是终于放心了。
毕竟过去包括柳易容、柳易华、柳易颜这几个闺女的名字,都是事后很久才起的,而现在自己这个女儿刚一出世,柳鹏就已经起好了名字,那自然是真疼爱这个女儿,因此谷梦雨当即问道:“真的?”
“还能是假的不成!你放心好了,不管是男孩女孩,我都是一样疼爱,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谷梦雨还是有点担心,她当即问道:“可是咱们的闺女不能继承夫君的这份家业啊……”
虽然柳易容母女在这件事给谷梦雨吃过了定心丸,但是谷梦雨总是担心这担心那,而且柳易容说得也太不靠谱了,所以谷梦雨总是牵肠挂肚。
而柳鹏倒是干脆利落地回答道:“当然是这样了,不管是男是女都一样,只要德才兼备,就能继承我的这份家业!”
听到柳鹏这么说,现在谷梦雨终于是放松下来了:“那就好,那就好,回头我就告诉闺女去,再想办法张罗着给她找个好女婿!”
柳鹏却是冷哼一声:“现在找什么女婿啊……女儿的婚事她自己做主才对,反正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的闺女自然也有自己的际遇!”
谷梦雨美滋滋地想着柳鹏的这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这闺女自然也有自己的际遇!”
而对于邓玉函来说,他现在的际遇有点难堪,虽然这段时间是他人生最充实最努力也是最有收获的一段岁月,但是他的激情岁月却是被一段来自于高层的命令所打断。
不但是邓玉函还是邓玉函团队的其它人,现在都在骂娘:“发这道命令的人是吃错药了吗?或许他们以为我们过得太轻松了,不……我们是在拼命!”
邓玉函这个小规模的科研团队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进展神速,重复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这种奇迹的背后除了朱恒辉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调度科研资源之外,就是邓玉函与整个团队竭尽全力的拼搏。
现在这场科研竞赛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史的一段千古佳话,如果光有一个邓玉函团队与海北镇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做出如此辉煌的成果,所以研习院、龙口总医院、兖州工矿学校纷纷投入了这场科研竞赛。
大家可以说是你追我逐,稍一放松就会被对方赶上甚至超越,在这种紧张无比的气氛之下每一个科研团队都超越了自己的极限,做出了丰硕无比的成果,邓玉函团队也不例外。
要知道研习院团队的技术力量虽然有限,但是他们却是人海战术的真正行家里手,动不动就出动几支精英团队在多个不同方向向邓玉函团队发动攻势,邓玉函团队能一直维持较高的胜率,简直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好不容易科研竞赛稍稍缓和下来,又冒出来一个学习院团队,虽然这个团队掌握的资源有限,但是他们做的每一个课题都非常高端,加上青州商学院、莱州医学院、海北军官学校在内的几个小规模团队,邓玉函觉得自己一刻也不能松懈。
但是现在中国天主教高层传来的这道命令却要邓玉函放弃一切武装与努力,向自己的对手无条件投降,这是邓玉函无法接受的事实。
而朱恒辉的质问更让邓玉函觉得痛苦无比:“邓玉函先生,我听说圣教高层已经决心放弃与我们海北镇的合作了?”
朱恒辉是从什么途径知道了这个消息?
要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有自己这个团队的核心人员而已,但是邓玉函却觉得朱恒辉知道这个消息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总比中国天主教与海北镇的关系彻底破裂更好一些。
因此邓玉函神父的神情变得不那么痛苦,他告诉朱恒辉:“是的,是有这么一道命令,但并不是让我们断绝与海北镇之间的合作关系,而是希望我们有限制性向海北镇输出技术……”
只是说到这,邓玉函的脸上变得嘲讽起来,如果这条命令的对象是中国的官府或某个省份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于柳鹏与海北镇却是毫无作用。
现在邓玉函团队别说是限制性输出西方技术,哪怕是稍稍松懈一下,就会被其它团队迎头赶上甚至全面超越,在这种情况邓玉函团队放弃竞赛并不影响海北镇的整体技术进步。
虽然是邓玉函团队的进入引发了这次华丽无比的技术竞赛,但是现在邓玉函如果退出这次技术竞赛并不会引发崩盘的结果,海北镇的技术进步只是变得稍稍缓慢而已,但不至于有什么致命性的影响。
因此邓玉函觉得这道命令是不适时宜的,他告诉朱恒辉这位秘书官:“而且我听说过你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不是教皇陛下的命令,我就会暂时当作没有这条命令。”
他知道这道命令是出自龙华民的手笔,他一直质疑天主教在中国学术传教的老办法,而是希望直接走底线路线,从老弱病残与弱势群体中发展信众,然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但是邓玉函却很清楚,如果不出高层路线,不走学术传教的路线,那么天主教在中国将无法解决合法化问题,一旦解决不了合法化问题,那么一切问题都无从解决。
现在龙华民只看到天主教在山东方面的传教事务进行得很不顺利,邓玉函与他的团队把太多精力放在科研竞赛上,不能在传教上分心太多,而且山东的各个教门对天主教的进入早有警惕,所以山东天主教到现在才发展了几百名信众。
但是邓玉函认为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很有价值的,必然会有百倍回报,如果从科技竞赛中退出去,那最终的结果就是给天主教的敌人制造了一切便利。
毕竟柳鹏柳督抚虽然是一位异教徒,但是他对于有功之臣从来是不惜重赏,现在天主教如果能帮助海北镇一飞冲天,那么将来海北镇将会帮忙天主教在整个天主教在中国开花结果。
而现在龙华民这条命令按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十二道金牌,在最关键的决战时刻让邓玉函处于极其窘迫的地步,他明确告诉朱恒辉:“朱恒辉阁下,请你放心转告柳鹏阁下,我邓玉函不会对不起朋友!”
而朱恒辉也笑着说道:“这件事我已经跟督抚大人汇报过了,他的意思也跟邓玉函阁下一样,咱们海北镇不会对不起朋友!”
邓玉函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那行,我们可以先再拖几个月!”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中央大帝国,而中国天主教得等几个月之后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反馈,因此邓玉函认为这几个月的时间没人能打搅他做经验。
而朱恒辉也是笑了起来:“是啊,有什么事情拖到天启七年再说,我相信明年肯定会新的变化,说不定圣教的高层们会回心转意!”
邓玉函并不认为包括龙华民在内的中国天主教高层会因为时间问题回心转意,但是在他们真正作出裁决之前,邓玉函可以用辉煌的成绩让他们闭嘴。
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
而对于研习院的诸位高层来说,虽然天主教高层下达的这道命令严格保密,还是很快被泄露出去传到他们的耳朵中来。
毕竟在邓玉函团队之中的每一个人,理论上都是信仰坚定的天主教徒,但是这些信仰坚定的天主教徒却现在跟随邓玉函一起探索着世界的真实,不断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龙华民的命令却是强行命令他们闭上大门,他们自然要为自己负责。
第969章 停不下来的科研竞赛()
因此他们不得不向研习院泄露了这道被严禁泄露出去的高层命令,同样也希望如果情形恶化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与研习院进行合作,但是研习院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
他们不愿意做布鲁诺,而研习院也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布鲁诺,而且研习院肯定不会放弃这么一批优秀的人才,第一时间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只是接下去德蒙斯整个人就变得松懈下来了,他告诉聂川:“聂院长,既然邓玉函主动放下武器,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松了一下……”
与邓玉函团队进行的这次科研竞赛,可以说是德蒙斯人生最紧张的时光,甚至比经历几场大战还要辛苦,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之内,德蒙斯根本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有些时候他甚至要连续加班十几天。
而现在天主教自乱阵脚,德蒙斯就觉得应当是好好享受一下美酒、美食、美景与美人,只是聂川就没有象德蒙斯这么轻松,他以慎重的角度告诉德蒙斯:“虽然我也从三个渠道证明了这个消息,但是你想明白,这是一场战争……”
“战争吗?”
聂川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没错,就是战争,一场没有正式宣战的战争!而战争是不可能双赢的!”
只是旁边的邓肯已经插嘴说道:“可是现在上上下下紧张了这么久,是应当稍稍放松了一下,不然肯定会出大问题!”
事实上,研习院已经是半个标准的官僚机构,如果不是邓玉函团队突然加入到这场科研竞赛之中,研习院绝对不会发扬这种没日没夜的拼搏精神,而会是采取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政策,甚至在邓玉函到达海北之前,他们已经在搞技术垄断了。
正是有邓玉函带来的冲击,研习院不但被迫加入了这场科研竞赛,而且发挥出刺刀见红的精神,邓玉函团队研究的每一个方向他们都主动参与进去,并企图用人力优势与资源优势压跨邓玉函。
而现在邓玉函团队既然可能要挂出免战旗,那么研习院这边也觉得应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好好休息休息,邓肯就提出这个要求:“我觉得可以分批休息,给最辛苦的那批人放一个月或半个月的假去吹吹海风,不然他们很难有坚持下来的动力……”
“半个月吗?”
聂川直接就否决了放一个月假的提案,而且是考虑半个月的方案:“也不是不行,但是必须在放假之前把一切事情做好!”
柳鹏每年夏年都有到海边度暑的习惯,而海北镇傍山临海,各个单位自然也跟着柳鹏到海边度假,但是一般都不会有半个月这么久,顶多也就是十天左右。
邓肯之所以要放半个月的长假,不但是为了自己争取,也为研习院的各位科技人员争取。
毕竟由于与邓玉函的这次科研竞赛,研习院已经好几个年头没组织到海边放假度暑,邓肯只能向下面的这些科研人员开空头支票,答应一次性给他们补齐假期。
既然现在邓玉函这边可能主动投降,那么邓肯就觉得自己应当实现当初的承诺才行,不然这队伍就没法带下去了。
“半个月时间不会太长!”德蒙斯也在为邓肯帮腔:“我们不会把全部人员都带出去,还会留着人继续跟踪下去!”
聂川答应了德蒙斯与邓肯的请求:“半个月,这件事下不为例。”
只是对于丁宫来说,别说是半个月,就是一刻钟的假他不会放,恰恰相反他觉得这是最难得的机会:“研习院那边确定要放假了?”
“对,确定要放假了,跟我们工矿学校对接的人员都已经在谈论放假这件事了,说是分四批放假,每批半个月……”
既然是集体放假到海边度暑,虽然聂川与德蒙斯很想搞成嘉奖形式,但是到了最后却变成了整个研习院都会享有的一份福利,整个研习院分成四批到海边度暑,而且还可以带家属过去。
只是对于丁宫来说他却是看到了机会:“那就是说,接下去将有整整两个月,研习院几乎干不了任何事情!”
对面的王真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应当是三个月才对,现在邓玉函那边人心不定,研习院又主动放弃三个月的时间,这正是我们兖州工矿学校迎头赶上的最佳机会,而且我已经联络好了学习院那边,他们也准备借着这三个月的时间做几个大项目!”
虽然兖州工矿学校与研习院之间的合作还算愉快,但是丁宫与兖州工矿学校始终没有放弃后来居来的念头。
毕竟谁都知道在海北镇的体制之中,谁能在科研竞赛占据优势谁获得无穷无尽的好处,目前在海北镇内部就是研习院吃肉,而兖州工矿学校只能喝口汤而已,而且这口汤还是研习院赏给兖州工矿学校喝的,但是丁宫也想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因此现在聂川与德蒙斯只是准备让研习院稍稍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