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征服者威廉大帝 >

第215章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215章

小说: 征服者威廉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的地方行政制度分郡制,也相继建立。

    此外,国王还组建了包括封建臣属服役部队、地方民团和雇佣军在内的王国武装力量。

    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教会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推动,英格兰的“蛮族”国王才得以不断突破日耳曼原始军事民主制习惯的桎梏,初步树立起君主的神圣权威与尊严,创建了雏形的国家体制。

    这样,就为“诺曼征服”后英国封建王权的确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历史上的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格兰发动的“诺曼征服”,威廉获得一国之君和封建宗主的双重政治身份与地位,构建起强大的封建王权。

    随后教会的神权政治文化传统在英国封建王权的巩固和发展上,同样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442章 王权高于教权下() 
在“诺曼征服”过程中,为在英国建立神圣的王权,威廉在忏悔者爱德华时候迫不及待地在1045年圣诞节让约克大主教埃尔德雷德在西敏寺为他按旧制涂油加冕。

    涂油加冕典礼将威廉从一个外来军事征服首领和尚有封臣身份的诺曼国王和威塞克斯公爵,转化成神圣合法的英格兰王国君主。

    从此,威廉就以神命的英王威廉一世的身份君临王国。

    此后,经过王权与教会的精心设计,国王的涂油加冕典礼渐趋完善,成为英王国的一项隆重的宗教……政治礼仪制度。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仪式才使贵族们的离心因素得以减轻。

    涂油加冕仪式以特有的神权政治的象征意义展示,国王是神命的一国之君,任何人都须服从其权威,否则就要受到国王从而也是上帝的惩罚。

    通过这一典礼,国王的封建宗主形象大为淡化,并可借托神意突破封建习惯的限制,进一步拓展其作为国家最高公共政治权威的君权,遏止封建离心因素的滋长。

    可以说,在教会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下,威廉的后继者们,英王作为神命的最高公共政治权威的形象,逐步在王国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与广泛崇拜。

    就教会而言,为获得庇荫,它致力于神化和辅佐王权。

    但教会毕竟是一个以教皇为神权领袖、具有特定神权机构与制度的国际性宗教组织,它的神权政治的理想目标,乃是要建立一个既能庇荫教会、又不干预教务的神命王权。

    因此,它既支持王权又欲限制王权,意在摆脱王权对教权的束缚。

    罗马教廷神权的膨胀及其对英国政治的不断干预,成为此时英国教、俗权力矛盾的催化剂。

    此前的教皇虽然已是西欧公认的宗教领袖,但实际上各国教会多由本国王权控制。

    教皇克雷芒二世就利用克吕尼改革运动来强化神权权威。

    在这一过程中,罗马教廷的神学家竭力阐发神权政治文化传统中教、俗权对立的固有内涵,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神权主义的政治学说,否定王权直接源于上帝的“神授”原则,并依据“灵魂”统治权高于“肉体”统治权的信条,鼓吹教皇权为上帝所授,王权为教皇所授,教皇有权废黜君主。

    当威廉初闻这条由罗马教廷的神学家所提出的政治学说之时,威廉就对罗马教皇和教会提高了警惕。

    也真是因为威廉心怀芥蒂,他才会对英格兰的主教们联合反抗自己的命令如此敏感,反应异常激烈。

    他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教会的意图,他们的反抗是否意味着教会想要夺取英格兰王国的最高权力,意图将他变成教会的傀儡。

    使用武力消灭英格兰教会是最后也是最愚蠢的手段,盖因威廉一旦出兵将教会的领地和资产彻底收为己有,他将受到国内外势力的敌视。

    到时候对抗威廉的可不只有英格兰教会的主教们,还有罗马教廷和教皇克雷芒二世,以及对英格兰王国虎视眈眈的挪威和丹麦王国,对威廉极度敌视的法兰西等国家。

    因此,是否采取武力手段直接消灭对方,威廉定要慎重考虑,慎之又慎。

    当然,武力消灭英格兰教会这样的过激手段固然不可取,但杀鸡儆猴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威廉已经将伍斯特主教当做了他首先开刀的目标,因为他手中已经掌握了伍斯特主教勾结埃德里克和格鲁菲兹叛军,以及康沃尔伯爵等叛逆的确凿证据。

    此外,威廉的目标不只是教会的土地和资产,还有教职任命、授予权、司法权以及什一税这四点上。

    威廉不满足于指定主教继承人的叙任权,他试图直接掌控对英格兰教会各主教、祭司神父的教职任命和授予权。

    中世纪司法权与封建权益密不可分,在教职任命、授予权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司法权之争。

    此前,英格兰王国的教会既无司法权独立的观念,也未建立独立的教会法庭,但主教拥有司法审判的权力,他们在郡和百户区的法庭审判犯罪的教士和他们认定的异端。

    威廉继位英王后,他立即颁布教、俗案件分审的政令,让主教另设宗教法庭来审理涉及“灵魂”(信仰与教务)的案件。

    这一举措旨在清除主教干预地方司法的隐患,而非让其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相反,拥有一国之君和封建宗主之双重政治身份与地位的威廉,在操持教职选任、授予权的同时,也从两条渠道掌握了对教士的司法权。

    其一,将任何刑事大案视为破坏“王之和平”及特权的案件,划归为“王座之诉”的案列,罪犯无论属俗属教,一律收归王廷审理。

    其二,将任何教、俗封臣的民事诉讼和反叛案件,按封建法原则也收归兼作最高封君法庭的王廷审理。

    此外威廉还规定,未经国王批准,教会不得按宗教法将王之臣属开除教籍,教士不得求诉罗马教廷。

    威廉派往各地主教的使节陆续返回,各地主教纷纷拒绝了威廉要求他们到温切斯特觐见请罪的要求。

    作为反制措施,威廉在伦敦召开了王廷会议,通过克拉伦敦宪章,明文规定,教士所犯的刑事要案先由王廷审理,然后再送教会法庭受审,并由王廷法官陪审,如审出有罪,则交给王廷判决惩处;教士诉讼不得投往罗马教廷,而应上诉到大主教,若获不公之裁决,可求诉于国王;任何教士封臣都须履行对王的封建义务,恪守封建法律;没有国王同意,教士不得出国,教职空缺的主教区与修道院的收入归王室所有,教职选任、授予由国王操持等等。

    显然,威廉并非仅仅注重扼制教会司法权,而是欲以此为契机,通过重大立法来毕其功于一役,从根本上消除教权日趋膨胀的严重态势。

    伍斯特主教因涉嫌参与贵族反叛而被威廉抓捕,送上王廷审判,但他声称自己是教士,只接受宗教法庭审处,并要求上诉到教廷,被威廉拒绝。

    威廉称:“我们并非以你主教的资格来审判你,而是以你占有封地这一条件来审判你”,这就是他审判伍斯特主教伍尔夫斯坦的依据。

    伍斯特主教严厉谴责克拉伦敦宪章这份文件侵犯教会权益,称其惩处犯罪教士等条款是违背教会法的“双重惩罚”。罗马教皇此时更推波助澜,声援伍斯特主教。

    为此,国王下令将伍斯特主教伍尔夫斯坦作为叛逆封臣审讯,伍斯特主教到王廷后竭力辩争,声称俗权无权审判主教,他只能让教皇以教会法律来审判。

    伍斯特主教鼓吹教权自主,触怒了威廉和他麾下的贵族们,不久后他就被义愤填膺的国王内府骑士擅自杀害,当他知道这则不幸的消息时已经为时已晚。

    伍斯特主教之死为教会赢得了崇高的道义形象,在英国乃至西欧都激起崇拜与颂扬这位“殉道者”的宗教情绪狂潮。

第443章 收回什一税() 
伍斯特主教之死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重重压力扑面而来,特别是罗马教皇派出的使节对威廉发出诘问,领他颇感压力。

    不过威廉却没有像教会势力和同情教会的国内外贵族势力屈服,他知道克雷芒二世这位教皇已经即将迎来他最后的时刻,要是他记得没错的话,克雷芒二世命不久矣。

    历史上克雷芒二世去世后,本尼狄克九世再次复位,接着不到一年时间,他又被达马苏二世赶出了罗马。

    这位达马苏二世教宗是德国巴伐利亚人,原名波普。

    公元10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提名而当选的罗马主教,公元1048年7月17日,登上圣伯多禄教廷宝座,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一五一任教宗,也是德国籍的第三位教宗。

    达马苏二世在担任教宗前是皮特(Brixen)的主教。

    公元1047年克雷芒二世逝世后,本笃九世再出现罗马登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不满本笃九世的做法,于公元1048年将之再次逐出罗马,另选达马苏二世接任。

    达马苏二世出任教宗时,强邀退隐修道而又才德兼备的托斯卡纳人,希尔德布兰德(日后的圣额我略七世教宗1073~1085)出来协助。

    公元1048年8月9日,达马苏二世教宗上任三周多就仓促地告别人间,传言他是对亨利三世不够忠诚,导致被人毒害,不过死于疟疾的可能性更大。

    他的继任者是利奥九世,也是威廉的老对手布鲁诺主教。

    教皇克雷芒二世与继任的教皇达马苏斯二世都很短命,在位不久就去世。

    亨利便指派自己的表兄弟、土尔主教为教皇,是为利奥九世。也是教皇史上第4位,也是和他的两个前任一样的德国人。

    利奥九世在位五年(公元1049一1054年),是克吕尼运动的强力支持者,正因为他有改革的热诚,才被皇帝指派为教皇。

    利奥九世是一个狂热的克吕尼派僧侣,他在任教皇时期,教权得到进一步增强。

    他下令改组教廷,高级神职人员均由克吕尼派僧侣担任,要求各级教士实行严格的独身制,防止教产转移到俗人手中,宣布所有教产都属于教皇,应向罗马教廷纳税。

    尽管两年后利奥九世这位强硬的教皇就要登上圣伯多禄的御座,开始实施一系列对威廉不利的改革措施,但至少在1047年末到1049年8月这两年间,罗马教廷是无暇顾及到英格兰的事务。

    未来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教皇之位连续更迭三次,更有神罗皇帝再次率军南下罗马,罗马教廷根本无暇他顾。

    心中早有定计的威廉对于教皇使节的诘问采取了拖延策略,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对方。

    果不其然,1047年11月18日,从罗马传来了教宗克雷芒二世于1047年10月9日不幸逝世的消息。

    教皇使节无暇再和威廉纠缠,告别威廉,立即启程返回罗马。

    没有了教皇的压力和干涉,威廉可以腾出手来好好地料理英格兰本地教会。

    继废除了伍斯特总铎区,收回了伍斯特主教和伍斯特郡教会的丰厚资产,将伍斯特郡收归直辖后,威廉又再接再厉,将达勒姆总铎区的主教艾德万送上了王廷审判。

    尽管上次审判伍斯特主教伍尔夫斯坦时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以至于国内外舆论沸腾,他的意外死亡让威廉备受压力,但这次威廉和诺曼贵族可是打起了精神,确保这次审判不再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

    审判很是顺利,威廉再次以勾结叛乱贵族为由废除了达勒姆主教埃德万和达勒姆总铎区,将当地的教会资产收归王室所有。

    埃德万郡靠近诺森布里亚公爵的领地诺森伯兰郡,是威廉直辖领地约克郡的北方门户,其重要性无可替代。

    但此时威廉却无暇顾及这块偏远的领地,于是他就册封麾下诺曼贵族罗杰。德。博蒙特为达勒姆伯爵,将达勒姆郡授予他。

    在剥夺了英格兰教会拥有的伍斯特和达勒姆两郡后,威廉又将目标瞄准了什一税。

    至于英格兰教会的两大首脑——约克主教埃尔德雷德和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甘德,威廉却暂时放过,现在还不是向英格兰教会发起最后进攻的实际,他要一步步蚕食英格兰教会的实力,等他们失去了反抗能力后再毕功于一役。

    什一税是源起于旧约时代,由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和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的宗教捐税,这种捐税要求信徒要按照教会当局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

    由征收什一税而建立的制度亦称什一税制,简称什一税。

    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有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鼓吹征收什一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