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3章

明末强国梦-第3章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顺赶紧答道:“是,是!小的不敢。”

    “你去吧,打探到什么情况,回来禀报我。另外告诉你爹和你哥哥,把手头的事情了结一下,过几天我有事派他们出远门。”

    朱顺的爹叫朱富贵,40岁。是个精明的汉子,朱家的得力下人,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朱颜。老二就是这个朱顺,老三叫朱三顺。朱富贵还有个哥哥叫朱福,也是朱家的仆人。这一家人的名字也不知道是怎么起的,完全没有顺序。

    三天后朱大典又来看望万化。他今年48岁,正值壮年。个头不高,身体健壮,红脸膛,双目炯炯有神,说话瓮声瓮气。“万化,恢复的怎样?”人没有进屋,声音先到了。

    “父亲,我不能起床,怠慢您了!春香,快上茶。”

    一番问候之后,万化令丫鬟春香出去,并守在门外,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来。

    万化思索一番,漫漫地说道:

    “我出事的山路左右一大一小两条山沟,周边十几里之内只有不到十个村庄。在出事那天,并没有任何人家有嫁娶喜事。可是那天明明新郎官披红戴花骑着马,抬着花轿,唢呐锣鼓、热热闹闹。此事看来是另有蹊跷了。”

    “竟有此事?此事当真?”朱大典,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啪”的一声,正在拨动茶水的碗盖儿落在茶碗上。

    ………第1章完………

第2章:定计() 
万化道:“千真万确,顺子兄弟两去打探的,走遍了每一个村子。看来这是有意寻仇报复。我们家有什么仇人吗?”

    父子两呆想多时,始终没有结果。朱万化说:“父亲,那个马倌老三,应该是个知情人,应该设法抓回来问一问。”

    朱大典很后悔,当时一气之下,也没有审问,就撵出去了。既然是是非人,如何还能找到他的踪影。

    唉!先放下这个事吧,也许以后有机会找到幕后之人。

    “是为父连累你了,这事以后再说;你看看这个。”朱大典说着,拿出了一本残破的书。

    这回轮到朱万化惊讶的长大了嘴巴。这是那坏掉的箱子散落的书中的一册。从哪一个时空带来的两个箱子,一个完好无损,锁的好好的,内中是各种技术书籍。另一个箱子是社会人文历史书籍,其中一部分是兵书战策、一部分历朝历代包括明清的历史、其他是经济政治杂类。这个箱子已经摔破丢失,只有部分散落的书籍被收到一个袋子中。现场收拾东西的农民庄户都不识字,他们也不敢私藏这些书。何况旁边有机灵的朱顺照看。在庄户的眼里,那朱顺就是惹不起的大爷,他们不敢不小心。朱顺基本不识字,可他认为这是大爷的东西,他不敢看,也不敢藏别的心思。但是,那个袋子好好的放在那里,怎么会有一本,哦?可能多本落在老爷手里,这可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会有大麻烦。

    “这书怎么在您的手里?”万化惊愕的问道。说完他又觉得这么说有点问题,赶紧又解释:“这不是什么好书,我担心对您不好。”这话越描越黑,只好讪讪的闭了嘴巴。

    朱大典沉稳的笑笑,道:“你说对了,确实给我造成很大疑问。那天这袋子没有封口,我一眼看到‘明史’两个字,吃惊之下我就拿了这本书去看,看后也很后悔。你看这里。”说着,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那正是关于朱大典的历史简述。

    这真是不好回答的问题。万化总不能说这是我穿越时空带来的!说了他也不信。再说了,也没有必要说不是他的儿子,人为的拆散这父子亲情吧。只能说这是上天恩赐的了。于是朱万化说道:“我摔下山崖后,似乎梦一样的事情,只听一个声音说:芸芸众生,灾难深重。望你不要负我所望,拯救众生一二。”总之就是编、骗人!好在朱大典只是愣愣的听着,也没有发问。

    良久,朱大典又说:“这书所用纸张、装订手工都是前所未见的。书上之字,有点特别(简体字),好在上下对照也能看懂,按书上所说,今日之前已经应验。今日之后,只要看下去就行了。对与不对自见分晓。”

    大明朝即将灭亡,时日无多。做为绝对的忠臣,朱大典的心是沉重的。

    朱万化接着说:“父亲,当今是乱世,大明的灭亡是可能的。此乃天意,我们无法抗拒。历史上改朝换代也不只是这一次。但是,”

    “外面是谁在说话?”朱万化大声问道。

    站在门口的春香打开门,说:“回大爷的话,刚才是大奶奶带少爷过来,说是少爷要见大爷。听我说老爷找大爷有事,就回去了。”

    “知道了,关上门继续看着,谁都不能进来。”

    看春香关了门。万化又说下去:

    “改不改朝就不说了,但是我们为了避免那些灾难应该尽力自救,避免家破人亡的结局。如果我们没有做到,那是天命,只要我们尽力了,起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

    这乱世之中如何自救,什么最重要?是武力、是军队!没有这个我们无力自保。父亲,我说的对吗?”

    朱大典无奈的说:“对,自保当然是必须的,不管行不行,都要尽力,总不能等死吧?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万化决然道:“父亲大人,我们父子有这个决心就好。我会尽我所有的力量,也希望父亲和我的弟弟们、亲人们都共同出力,以求有所改变,说不定还能丞救天下黎民。

    除了军队之外,还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银子,二是粮食。养一支军队没有钱粮可不行。”

    “今天说的事情,还有这些书,只限于我们父子两人知道。这对大家都有好处。”朱大典嘱咐道。难得朱大典这个保密措施,朱万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由他父亲说出来,他求之不得。

    随后朱大典把那本书收到袖中道:“这书看着揪心,但是我还要再看看不知天意那些书?”说着眼睛在寻找着什么。朱万化明白,作为父亲,不好求儿子什么,也隐含着对‘上应天命’的儿子有些畏惧。于是朱万化痛快答道:

    “只要父亲想看,所有的书都可以。但希望仅限于我们父子二人。”朱万化想,朱大典多了解后世的知识可以增强父子之间的理解和感情。他的身份毕竟比较特殊,是朱家的家长。但是,能看这些书的人,范围还是尽量缩小,毕竟其利害非同小可。

    想到军队万化道:“我家现有家丁(武装家丁)不到300人,应该慢慢的扩充,但是也不能招摇,按照父亲大人的品级,我们有多少家丁不算过分?”

    朱大典想了一下说道:“如果不是居丧在家,朝廷启用的话,拥有家丁超过一两千人也不算什么。现在是在家居丧读书,几百人应该不算过分,毕竟朝廷随时可以起用。

    我家现在的几百家丁,都是为父我往日挑选培养出来的,论武艺虽然不能说个个百里挑一,也都是好样的,更难得的是忠诚。所以,虽然居丧在家,也舍不得遣散,今后扩充军队,这些人都是用的上的人。正是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三百人可是精锐骨干,为父我就都交给你了。”

    朱万化道“眼下先以六、七百人的规模扩充起来(这应该是后世的一个加强营),名字就叫‘护卫队’,父亲说了: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所以练兵不能耽搁。哪天父亲召集老三、老四和几个家丁头目,我要讲一讲训练的事,我自己动手训练他们。今后为了增加更多的兵力,而又不引人注目,可以分散在其他的地方建立护卫队。正好我打算在农庄、工匠作坊上做点事。为了不过分招摇,我打算把作坊建在百里以外的地方。并且在这些地方分别建立小规模的护卫队。这样在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得到大约两千人的护卫队。父亲,您看这样行吗。”

    朱大典道:“可以。但是养兵要有钱粮,目前府上,下人近百,加上家丁已经是四五百人了,银钱上已经有些吃力。我不是当政的官,没有收税的权力,没有带朝廷的兵,不能吃军饷,两千家丁的日常花销一个月就要三四千两银子,一年就是四万两,这还没算粮食、兵器。增加人手首先就要想生钱的法子,并且是长久的法子。

    另外,‘护卫队’的名字扎眼,还是沿用旧习就叫‘家丁队’,这样不显眼。”

    万化道“父亲说的对,还叫‘家丁’,这样不招摇。生钱的法子容我慢慢想,总之,没有钱粮是养不了军队的。另外,我们家现有田地大约七千亩,比较集中的有不到五千亩。我打算今年在这5000亩上改一下管理办法。目的有两个:其一,让利于农户,以收取民心。我们要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民心是很重要的。这些庄户就是我们的基本民力,以后很多事情还要靠他们。其二,要提高产量,增加我们的粮食收入。不知道我们现在的佃租是多少?”

    “我们与其他地主士绅收的一样多,都是四六。”

    “我们收四,佃户留六?”万化觉得这个佃租不算高。

    “我儿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里有这样的四六?是地主收六,佃户留四!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还有少部分按三七收,我们算仁义的了。”

    万化无语了。社会如此,天下不乱真是没有天理了。

    “父亲,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此不体恤民力,这天下能不乱么?收民心就必须减租,但是我们一家减租,可能会得罪很多人。您看可否小幅度的暗中减租。比如,对田种的好的,产量高的、交租及时,保证质量的、帮助邻里、扶老爱幼的返还半成租米。对于遇到天灾人祸的、生活确有难处的减免部分租米。年节时给佃户发放一些礼物。兴修水利、调整农田、修整道路的劳役工钱发放的充裕一些。这些好处主要针对我们的佃户。表面看来我们吃了亏,实际我们还是占了大便宜。佃户生活有保障,心情好,干活劲头足,田地就种的好,产量高,我们收的粮食就多,同时也得民心,这个得民心可是大事。”

    朱大典道:“你说的有道理,干大事就要有大胸怀。另外,你说的作坊打算生产什么?建在那里?”

    万化答道“地点选在我们金华县之北,建德县东面,兰溪到富春江的交会口,当地叫做洋尾村的地方,取其交通便利,地理、人文偏僻。父亲,你看行吗?”

    朱大典说:“地点还算不错。生产什么呢?”

    万化说:“这里是水乡,离不开船,所以造船应该可以,造船用的木料,附近上游的山里不缺。所缺的是造大船龙骨用的大树,好在我们暂时不用造太大的船。另外军械离不开铁,铁也是各种工匠、农具、家用等不可缺少之物。因此,冶铁、炼钢、炼铜和铅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产品除了自用,也要出售,相信收入不会低。工业、制造业是长久来钱的法子。

    只是盐铁历朝历代都属于官府专营,我们冶铁还是有漏洞的,好在很多规矩都乱套了,违反盐铁专营的也不是我们一家。”

    万化只能先对朱大典讲这些,其他的,如:火药、玻璃、机床、动力、战舰等等,只能到时候慢慢地灌输了。

    父子二人,谈了几个时辰,直到晚饭方散。经过这次长谈,父子二人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信心。由于朱大典看到了那本天书以及感受到儿子受伤后的变化,使他这几天处于强烈的心灵震撼之中。他生来所受的教育、四十多年的见识、十几年为官的经验,大明正统和忠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也知道改朝换代的故事、‘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说辞,对于大明朝的即将灭亡他还是难以接受,甚至想一想也觉得大逆不道。再看看这天下之势,内忧外患似乎灭亡就在眼前。矛盾啊,彷徨啊!看一看儿子的那些书,受伤后突然增长的那些见识,莫不是真的受命于天!是大逆不道,还是天命所归?想想都是心跳啊!真的有那一天,我岂不是上皇了!

    朱大典在这种忐忑不安又心存企盼之中,且惊且喜。对儿子无意中竟产生了畏惧的莫名心里,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自然而然的,他也开始考虑‘大事’了。

    十天后,朱万化可以下地行走了,他和妻章氏按例给父母请安。母亲何氏老太太房内已经很热闹,老太太看着孙子朱钰满炕爬动,乐的合不拢嘴,老五朱万雄站在炕边。另一边一溜排着朱大典的三个妾。领头的是老四的生母卢氏,看来也有三十五、六岁了。

    这真应了‘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句话。看到万化夫妻进来,老太太对朱大典的几个妾说,你们也不必在我这站规矩了,都回吧,三人应声退去。看来这老太太规矩不小,卢氏原是老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