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烟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鳎羌哑啡醇佟F渲械脑蛞埠芗虻ィ羰谴耸本统鱿至私跣寮炎鳎橛裨谇埃褂兴以僮魇壮螅蕴治奕ぃ磕敲矗煤玫姆ㄊ幔癫皇潜涑闪艘拼蠡崃瞬怀桑空庋焕矗词故亲魇咦钪斩岬昧耸ǖ檬腔实鄣拿孀樱诺檬侵谌说男酥拢簿铺植坏煤萌ァ
当年李白就是因为如此,惹得玄宗面上无光,权贵败兴而归,其后,即使是夺得了樊川诗会的魁首,依然要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才能入仕做官。有此先例在前,其后的樊川诗会,在入夜之前,以赏舞听乐,饮酒闲聊为主已成惯例,诗文虽众,而佳作几无。
然今载的情况,却与往年不同。谢轩以诗文震京师,在座的文人仕子无论愿意不愿意,都不得不在心中接受一个事实,今岁的诗魁已与他们无缘了。在这种心态下,众人当然希望谢轩能在这一届诗会上,多作出几首传世之作来。
是以,宴席才刚刚开始,两曲舞毕,谢轩就已经被邀约了数次,全都被他婉言推拒了。此举顿时就引起了在座一些仕子的好感。这些人的诗才虽属上乘,但是距离顶尖仍有差距,本来有无谢轩,诗魁对于他们来说也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在这帷幕之内,谢轩的推诿却给了他们在权贵望族之前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运气好,得到哪位权贵的青睐,至少以后的投卷举荐就没有问题了。
但是这种和谐的气氛,却在第三曲《剑器浑脱》又有人向谢轩邀诗时,被破坏了。
事实上,在临来桃溪堡之前,张九龄就差人再三告诫他,切莫再步李白之后尘。是以,按照原定的计划,谢轩是准备在最终评定诗魁的时候,才拿出自己的诗作的,盗哪一首诗词也已经想好。
然而就在他又一次婉拒他人的邀诗之时,离他坐席相距不远的一个年轻人突然阴阳怪气道:“谢君三番两次拒绝邀诗,莫非是徒有虚名,亦或是江郎才尽了?”
谢轩与那人素未蒙面,突然被其针对,不觉有些摸不清深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次的樊川诗会,他的坐席被安排地极为靠前,能与他并列的,必定是官宦之后,而且品级还绝计不低。
正在踌躇之时,一旁的张昱突然探过头来:“此人名叫杨奕,乃是当朝权相杨国忠的嫡子,仗着其父的荫蔽,平日里为非作歹,仗势欺人,为人又最是记仇,谢郎切慎之。”
那边杨奕看到张昱和谢轩交头接耳,料知绝不会说他什么好话,顿时恼怒道:“田舍奴,净只会做些背后中伤的事情。”
若是别人被杨奕这般骂了,也就是捏着鼻子忍了,但是张昱却不会怕他,两人的至亲,都是当朝宰相,门第相当,彼此本又是政敌,自然不可能忍让过去:“犬彘之辈,以尔之所为,何用你家阿耶背后中伤,整个长安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恨不能生啖尔肉耳。”
两人这边的动静,顿时就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包括了距此不算太远的三位当朝宰辅。张九龄只是瞥了一眼,就一脸风轻云淡地看向场中的歌舞;杨国忠则是满脸无奈地看向自己的活宝儿子;唯独是李林甫动起了别样的心思。
三位宰相之中,论得宠,他与杨国忠不相伯仲;论资历,他比张九龄略有不如,但较之杨国忠却又强了许多;论权势,他布局多年,更是已经占据了朝堂的半壁江山。
但是唯独,才学是他的软肋,被世人讥讽为杖杜宰相、弄獐宰相,一向被他深引为耻。一直以来,他都想寻找一个身世干净、仕途清白的干才做为自己的心腹,却始终是求之不得。如今,若是能将这世人皆认可的才子收至自己的麾下,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李林甫端起酒樽,离开坐席,走到谢轩的面前:“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不知道老夫是否有这个荣幸能够向谢郎邀诗一首啊?”
李林甫笑容儒雅,让人如沐春风,但是谢轩却算是见识到了李林甫的厉害。他这后半句话自然是在替谢轩解围,不无拉拢之意,然而前半句话却是不动声色地挑拨了谢轩和杨奕,乃至和杨国忠之间的关系。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口蜜腹剑,绝非是说说而已。
对于这种人物,谢轩自然是不敢怠慢:“李相有命,末学焉敢不从?还请李相命题。”
谢轩的态度,让李林甫还算满意。对于饱读诗书的文人,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讨厌,但却也更加渴望得到他们的尊重,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当下他就笑道:“不如就以这剑舞为题,谢郎,你看如何?”
歌舞喧嚣,主座之下的一块屏风前,谢轩手持彤管,正在奋笔疾书。此又是樊川诗会的一个特色了,凡有诗作者,皆可在主座之下的屏风上题诗。能否将自己的诗作长留在这里,自然就看作诗者的水准了,会有专门的人评选,由更优者取代前者的位置,是以又被称之为小诗魁。而那些抬下去的屏风,也并非是全无用处,早在作诗者在屏风题诗的时候,就会有传诗侍者,将屏风上的诗句用纸张誊写下来。在场的一些本来就对作诗者有兴趣或是兴致突至的权贵,就会从传诗侍者手中要来诗作品赏,若是看中了,则会出价将题有诗句的屏风拍买下来。若是无人看中,传诗侍者则会向外宣诗,由那些没有资格入内的人参与竞价。每年的这个时候,外宣的诗词往往会被一些商贾巨富们拍出匪夷所思的天价。
第7章 樊川诗会 二()
谢轩提笔就书,整个帷幕内顿时安静了下来,除了伶人的鼓乐之声,几无杂音。众人只见谢轩手持彤管,如龙蛇电走,行文之间,竟无一丝凝滞,不由地更为期待。
舞毕,乐停,笔落,众人亟不可待地离开坐席,走到屏风前。只见屏风上,以楷书行文,一首华彩诗篇跃然于众人眼前。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圣主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三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泪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长安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少年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李宪的地位最为崇高,是以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当看到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两句时,顿时击节叫好:“真旷世奇作也,幼安,此诗可有名字?”
谢轩躬身道:“回禀大王,此诗名曰《剑器行》。”
李宪点了点头,回头看向李麟:“李祭酒,令侍者誊诗张榜。”
李林闻言顿时一愣,所谓的誊诗张榜,指的是将夺得小诗魁的诗作张贴于帷幕之外,为其彰名,历来是在宴席行将结束之时才会张贴,像如此三曲奏罢,就要张贴的还是头一次。
“大王,此事似乎有违定制。”这也难怪李麟会如此小心,朝廷的御史台不是吃白饭的,假若真有人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参上自己一本,他绝计是吃不了兜着走。
李宪看出他心中所忧,开口道:“照办吧,圣人要是问起来,便说是我的意思。”
接着老人长叹道:“三十年前,陛下与我出游,与这桃溪堡偶遇公孙,见其锦衣玉貌,冰肌玉骨,一曲《邻里曲》舞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甚爱之,于是延请其入宫掌管教坊、梨园。及后,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诸曲方始名传天下,可谓、一曲剑器,挥洒我盛世大唐万千气象。却不想,三十年后,朽身仍在,而昔日佳人,竟已变冢中枯骨,思之怎不让人为之潸然泪下?”
众人闻言,有曾目睹过当年之盛况的,无一不扼腕叹息。
谢轩闻言,顿时就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李林甫刚一提到以剑器为题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地就想到了这一首诗,恐怕就是翻遍中国的诗歌史,也再也找不回一首描写剑舞,而又能与之相匹敌的古诗了。
但是,当他写到妙舞此曲神扬扬的时候,他突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这首诗是杜甫在经历安史之乱,玄宗驭龙宾天之后才写的,与现时的情况并不一样。他若是没有突然警醒,把先帝侍女八千人这一句给写出来,那岂不是在咒玄宗死吗?那可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由此一想,谢轩顿时就发现有问题的还不止这一句,比如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这一句。且不说现在还没有五十年的时间,当此盛会之际,你直接作诗骂朝廷昏聩,这不是打灯笼上厕所,找屎(死)吗?
不过虽然是让谢轩发现了这些问题,然而他的诗才有限,情急之下,只能靠感觉把敏感的字改掉,至于合不合韵,会不会被别人发现不妥,就不是他能够考虑的了。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宁王李宪竟然触景生情,为他解了围。但是将一首气势雄浑,沉郁悲壮,叹兴衰治乱的古诗,理解为怀念逝去红颜、抚今追昔的伤情之诗,谢轩也只能感慨汉字的伟大。
既已誊诗张榜,这诗自然是没人再作了,最终谢轩的《剑器行》被宁王李宪以千金的价格拍下。这个价格在历届的樊川大会上,也算是极高的了,要知道当时长安繁华地段的住宅也只不过是百金上下而已。
小诗魁既已提前选出,宴席顿时变得索然无趣起来,舞乐虽好,看多了也嫌厌烦,诸多勋爵权贵在此,饮酒作乐,也不能纵情快意,况且在场的大多数人,晚上还是要参加诗魁评比的,若是真个饮了个酩酊大醉,恐怕翌日就要沦为整个长安城的笑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月上中天,一曲《秦王破阵乐》舞罢,李麟登上高台朗声道:“请诸位移步楼船。”
谢轩跟随人流走出帷幔,顿时就被吓了一跳,河堤上人山人海,数量足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简直就是后世春运的翻版。不过,他转而一想也就明白了,开元盛世可谓是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推向了极致,到了他现在所处的天宝九年,全国总人口已经接近八千万人。古代又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这么多人,听鼓而出,闻鼓而归,又有夜禁,人性被极大地抑制,因此每年诸如元宵、上元、诗会这样的佳节,禁制解除,自然是要好好释放一番。
上得楼船,数十米长的甲板上已经摆满了食案、坐席。楼船的样式与古籍中记载的很不一样,虽然也有飞庐爵室,但是占地面积却小了很多。并且爵室之上也并非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搭建了一个大约有三四百平米的木质平台,四周辅有玉石栏杆,上面同样是摆放着食案和坐席。
这些坐席也是有讲究的,除去那些皇室宗族之外,朝廷大员,亦只有三位宰辅和国子祭酒李麟有资格入席,除此之外,只有在投卷中被国子监评定为前十的仕子才能有资格列席爵室。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尴尬的局面,往年经常会有夺得小诗魁而无法列席的情况发生,沦为了文人仕子之间的笑柄。这也是众仕子在宴席阶段,出手都很谨慎的原因。
众人列席坐好,楼船开动。其时夜凉如水,微风和煦,朗月繁星之下,楼船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宁王李宪按例宣读完制书,开口笑道:“往届樊川诗会,诸位亲王均是拿出珍藏美酒,以飨天下文人仕子,老夫亦不愿落于人后。”说着指了指食案上的两坛酒道,“此酒为西域葡萄,较之我朝贡品河东乾和葡萄,品质高了数筹不止,乃是当今圣人钦赐。如今此酒,便是宫苑之内,存量亦不足双手之数,老夫今日可算是把家底给掏出来了。”
而后李宪话锋一转:“不过此酒珍稀至极,亦不是谁都有资格喝的,既是樊川诗会,依老夫看,不如就由老夫和三位宰辅出题,才思敏捷,先答中者,便有资格满饮一樽,诸位以为如何?”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不要说出得是如此雅致的主意,便是一坨翔,众人也只会是捧臭脚,而绝不可能会出言反对。当面顶撞当今圣人,或许没事,但是拂逆了这位的意思,当今圣人绝对会雷霆震怒,这是整个权贵官宦阶层众所周知的事情。
李宪见无人反对,笑道:“老夫才识有限,便出个简单的拆字令,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个拆字令实际上并没有李宪说的那样简单,第一句一字拆三字,第二句两字合一字,最末接续诗文一句,又要求有韵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