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370章

民国战神-第370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至北极,南至大洋洲(几个岛屿),东至堪察加半岛,西至乌拉尔山脉以西、阿拉伯半岛,几乎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其中扩张得最厉害的还是西、北两大方向。

    西域行政区、北海行政区,两大行政区的版图面积,每一个都和昔日中国关内传统省份的版图面积差不多大。

    而实际上控制的区域,比版图还要大得多。

    北朝鲜、东南亚、高加索、波斯和阿富汗,这些地方全变成了中华民国的经济殖民地。其中马来西亚、缅甸的独立问题,已经开始实施。

    马来和缅甸的独立,是由英国政府和中华民国共同主持。尽管英国还插了一脚,但是英国已经彻底出局了。

    因为马来和缅甸一旦独立,就和英国没有任何关系了。这个时候马来和缅甸当局一旦忤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打马来和缅甸就像是揍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想打就打。而马来和缅甸当局乖乖听话,则还能享有一定的统治利益。听中华民国的指挥,就要对英势力进行排挤。

    首先马来和缅甸的华人问题,自然是重点中的重点。

    尽管这次不能在马来和缅甸直接扶持华人垄断的政府,但是华人必然是要参与到政治当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也将在缅甸和马来取得统治地位,因为独立之后的马来和缅甸,将实行民主制度。

    马来还保留有王室,可以继续保留,但是要立宪,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力,只能说是一个摆设,政治则是由内阁说的算,内阁是要经常换的,而马来的华人又有中华民国的支持,自然很容易掌控整个内阁。

    缅甸直接成立民主政府,选举出总统,总统只要是选举出来的,就可以进行操纵,华人也很容易胜出。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华民国的崛起,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自然是超乎想象的。

    首先是天地变大了,华人到处可以闯荡。

    不仅仅在内部拥有了大量的机会,而且在那些经济殖民地也有大量的机会,以及对他们来说非常好的环境。

    地位有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也有了保障。在中华民国内部以及那些经济殖民地当中,是绝对的保障。特别是在那些经济殖民地,华人都高人一等,凌驾在那些原住民之上。

    在这个区域之外,中华民国取得了历次的对外战争的胜利,让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大幅度的提高,再也没有什么国家敢随意的欺凌华人。华人如果在内部和那些经济殖民地找不到机会,还可以到世界各国去闯荡。

    中国人永远不缺乏那些能吃苦的群体,特别是在福建和广东两省,大量的中国人不断向海外进行开拓。

    这样的开拓的目的是为了追逐财富,中华民国崛起之后,很多地方也失去了对中国人失去了吸引力。

    例如非洲一些很落后的地区,就算是能在那里赚到钱,但是拿回国却也不比那些普通工人赚得更多多少,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去非洲等落后国家淘金了。所以中华民国崛起之后,大量资本薄弱的海外华人选择返回祖国发展。

    但同时,又有一大批资本雄厚的国家,开始到那些落后国家掘金。在那些非洲、南美等落后国家那里,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大量的资产,加上中华民国的技术优势,以及庞大的市场,经营起来就能赚到大钱。

    所以中华民国崛起之后,中国人在海外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原本的菜刀、剪刀、剃刀、洗衣、做苦力等低级的劳动致富,变成了玩技术、玩资本、玩规模。

    而原先那些从事比较低级的海外华人,则大量回国,有些真正的落叶归根,有些则在祖国获取了资金、技术和身份,再次杀向海外。

    想要本分经营的,在国内有大量的机会,因为大量的开疆扩土,使得中华民国出现了很多未开发的资源,很多资源财团抓在手里是无法产生效益的,就要卖给民资发展,有些资源比较小,对于企业来说不好管理,则由那些个体户进行经营。而在那些经济殖民地,机会也非常巨大,因为那些经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海外,中华民国官方则是建议投资者不要前往北美、欧洲展开投资。并且在地图上标注出了世界上比较危险的区域。

    美国是危险程度最高的地区,欧洲也较为不安全,但是危险等级要小一些。

    主要建议前往海外投资的个人和企业,在经济殖民地之外,向澳大利亚、非洲、南美三大区域展开投资。

    而在非洲、南美又标注出一些政治、治安不稳定的危险区域。

    这个地图标注会根据世界、区域局势的变化而进行更新和提醒。

    中华民国此时如旭日东升,国力迅速上升,国际地位迅猛提高,大量的海外投资自然是开始不断增长的。

    毕竟当资本达到一定规模,内部的机会是被其他资本所占据的。特别是财团,掌控了大量的资源和机会。

    一些民资在内部得不到那么好的机会,就会大量向海外进行资本扩张,这是一个国家内部机会饱和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就像是后世的中国,也开始大量的向海外输出资本,不过被国际资本大鳄狙击了不少,被坑了很多钱。之所以那些国际资本大鳄能坑掉中国人的钱,无非就是在军事上和规则上掌控了主动权,摆明了就是坑你又能怎么样?到法庭告他们?告的赢吗?就算是占理,人家大不了不断的拖,不断的耗,耗到你完全没耐心为止。

    如今中华民国的内部机会还是不少的,但是因为银行开始大量放贷,而市场又很赚钱,导致很多企业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所以很多企业家开始向海外开拓,加上海外华人回国融资,所以向海外输出的资本不断增长。

    向海外投资的主力,则依旧是财团和民族资本商人。

    财团和民族资本商人的海外开拓,更主要是看重经济战略,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海外掠夺资源。

    所以财团和民族资本家,在海外资本输出方面的手笔很大。

    英国服软之后,中华民国的外部环境,从之前的四面楚歌,变成了风平浪静。在版图以东,日本已经废了,美国远隔万里重洋,无力威胁中华民国。

    东南亚被中华民国完全掌控,以南地区的澳大利亚,也无力对中华民国构成威胁,毕竟澳大利亚人口只有八百万,而且没有什么工业,也就是矿业和农牧业为主。

    在北部,版图延伸到了北极,所以也没什么威胁了。西北部的苏联则成为了当前最大的威胁,但是自从年初教训了苏联之后,苏联已经没有胆子再跳了。

    西南部的英国殖民地印度,以及非洲等地区,也没有什么威胁。中华民国不威胁英国就不错了,英国很被动。

    所以外部环境空前好转。

    这个时候,沈凝云则提出了大裁军的计划。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因为外部环境有了空前的好转,而且拥有很好的战略缓冲空间,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已经不需要保持高达将近400万的陆军。

第399章 百万大裁军() 
在巨大的胜利喜悦之中,对中华民国来说是一场剧变的1921年悄然度过,全世界迎来了1922年。

    美国退出亚洲,英国退出东南亚,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这一年中华民国击败了苏联,击败了美日联合舰队,将美国扫除亚洲,逼迫英国退出东南亚,用武力一举改变了不利的外部局势,并获得了巨大的战争红利。

    菲律宾的战争红利刚刚进行瓜分,那边马来和缅甸也相继宣布独立,并成立独立政府,中华民国对马来和缅甸的红利瓜分也开始了。

    马来和缅甸的独立政府成立后,私下里对中华民国表示臣服,随后马来和缅甸宣布加入亚盟,随后根据亚盟的规定,以此为理由和借口,中华民国开始大规模介入马来和缅甸的内政。

    军事、教育、经济政策等等,都在干预范围之内。

    随后中国资本开始涌入马来和缅甸,与当地华人资本胜利会师,展开资本合作,对马来和缅甸进行持续的经济殖民剥削。

    亚盟很快就多出了文莱、马来、缅甸三个成员国。

    亚盟的成员国包括中华民国在内,已经达到了十三个,亚盟成员国的不断增长,让亚盟在世界的影响力更加强大。

    大量的殖民红利的产生,让中华民国的发展环境更加优渥。

    苦活累活分包出去,高附加值的产业自己发展,集中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抽调更多的劳动力去建设基础设施。让民众拥有消费能力,进而消费大量汽车、电器等商品,进而发展和战争挂钩的工业规模。

    在外部局势大幅度改善之后,裁军的计划也摆上了日程。

    “现在要防备的,也就是苏联一个威胁,另外就剩下一些局部暴动需要防范,加上我们的各个经济殖民地的军队,维持将近四百万的陆军已经没有太大必要了。”沈凝云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指示道:“参谋部拿出一个具体裁军计划,让军人转业投入生产。”

    不久之后,参谋部拿出了一个详细的裁军计划。

    “我们中华民国在内部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一支10万人的军人来应对突发事件,其他靠警察、武警就可以维持社会秩序。而在边境上,只剩下苏联一个方向需要防范,因此保留一百万军力就已足够。而在防范经济殖民地的问题上,朝鲜、越南、暹罗、高棉,以及菲律宾、印尼不可能叛乱,而且这些国家各有军队,其中一个国家发生叛乱,可以从其他经济殖民地抽调军队进行镇压。因此在东南亚,只需要维持一支10万人的海军陆战队就可以了,加上各个经济殖民地的军队以及海军的力量,也足以对澳大利亚保持足够的军事压力。剩下的就是波斯、阿富汗、高加索这三个经济殖民地,高加索一般不可能叛乱,而波斯和阿富汗则存在一定风险,所以需要维持10万兵力驻扎在阿拉伯半岛,以及用防范印度的名义在阿富汗境内驻军。”

    “总的来说,我们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加起来,只需要维持在130万的兵力,加上经济殖民地的兵力,我们可以抽调作战的兵力依旧达到250万以上。不过裁军有个问题,那就是必须保证苏联也裁军,否则我们无法将总兵力裁减下去。”

    王东升对计划进行了报告。

    “这个问题好解决,和苏联人谈,他们如果不裁军,我们就打,打到他们裁军为止。”沈凝云轻松的说道。

    “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王东升点头说道。“这个裁军计划,要裁撤的陆军兵力达到了270万,我们第一波裁军先裁撤120万,第二波裁军再裁撤150万。最后保留120万陆军,10万海军陆战队。”

    “另外华东舰队分离出一部分,组建印度洋舰队,华东舰队负责太平洋海域,印度洋舰队则负责印度洋海域。同时两支舰队派遣巡洋舰、护卫舰在全球海域围剿海盗、保护商船。”

    中华民国的军事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好转,裁军和保护商船是肯定需要的。成立印度洋舰队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在印度洋海域保护中华民国的石油运输线。

    维持一支400万的陆军是很烧钱的,如果裁撤了裁撤一半,就能减少一半的人员、装备支出,并且还将多出200万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建设,这一减一增之下,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还扩大了生产建设规模。

    “裁军是肯定要做的,不过在转业方面必须做好。”杨凌对王东升说道,王东升点头说道:“转业上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保送一批去上大学,再送一批去学技术,还可以开辟农场安置一批,安保公司方面还可以再吸纳一批。”

    “还可以提供一些资金和项目,扶持一批创业军人。”沈凝云补充道,“从而给华东商会继续输血,反正现在项目也多。”

    华东商会吸纳的是民族资本商人,但是军人当中也是有很多有头脑成为商人的,而且这些商人有纪律性,也懂得团队协作,有配合意识,所以是华东商会最佳的吸纳群体。毕竟参军过的,基本上都是受过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灌输的,出来的不说人品如何,起码在民族主义方面是过关的。

    这个裁军计划,将在三年内完成。

    在确定了计划之后,与苏联的谈判也很快开始,中华民国向苏联提出了双方共同进行裁军的要求。

    中华民国向苏联提出,双方陆军兵力不超过150万人,并且在边境上的驻军进一步降低,降低到20万的规模。

    对此苏联自然是求之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