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第26章

大明之末日守护-第26章

小说: 大明之末日守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俊与从八墩堡赶来的张世辉小声嘀咕着,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一丝的担忧。

    裴俊代表参谋组宣布,队官大人去大同期间,五屯堡、八墩堡戒严,各哨岗加双哨,所有官兵不得请假,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五屯堡。

    几位满脸兴奋的旗官听到后感觉有点发晕,刘大勇降低了他那超大的嗓门嘀咕了一句,“去接圣旨又不是去打仗。”

    王俭与裴俊商量了一下,带着裴俊、刘大勇、张世义,带八名银枪班随行。

    听到自己也可以去大同随行,刘大勇哈哈的笑了起来。

    “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是不是走私的事情被朝廷发现了?”

    等房子里仅剩下王俭、张家兄弟时,裴俊还是放心不下。张家兄弟听了,神情也紧张起来。

    王俭拍了拍张世辉的肩膀。

    “如果顾大人也加入我们的敌人行列,那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除了亡命天涯,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我回不来了,五屯堡就交给你。我会承揽一切的罪名。”

    张世辉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一会,认真的说道:“我会等你回来,如果你回不来,我会救你回来。”

    王俭听完,露出了他招牌式的微笑,两个浅浅的酒窝煞是好看。“大家都不要想那么多了,我们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去。”

    准备出发之时,使者看到王俭身上陈旧的战袄不禁皱起了眉头,说道:“百户大人去接圣旨,应该穿上官服才对。”

    王俭有些羞愧,自从当上这个代百户后,还从来没有想过做一身官服,倒不是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而是真的没有想过。

    看到这位百户的窘迫,那位使者轻松的说道:“大人没有也没有关系,路过左卫城,帮大人借来一件就是。”

    出了五屯堡,一行人快马加鞭向着大同方向奔去。进了左卫城,得知兵备道顾大人已经出发去了大同。

    马匹都已乏力,一行人便寻了家酒楼,要了些餐食,那名使者拿着王俭给的五两银子去找来一件百户的官服。

    “让马休息一会,吃些精料,今日再往前赶一赶路,这样明天早起后,上午就可以赶到大同了。”

    一道长长的黑线在远处隐隐的突显出来,十几匹快马向那里飞奔而去,距离逐渐的缩短,黑色的轮廓露出她本来的面目。

    巍峨而高大的城墙,壮丽的城楼和周边拱卫的角楼映入眼帘,这就是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城。

    大同城三面城门外皆筑有小城,唯有这西面的清远门外没有护卫的小城。几十年没有经历战火,护城河边长满了绿色的柳树,柳条随风而动,河水波光涟漪,给威严的清远门添了几分秀色和柔情。

    过了护城河上的金汤桥,便进入清远门的第一座瓮城。一行人下了马,向守门的军士交验了腰牌,又将随身携带的军械交给守门的军士暂时寄存。进入瓮城后向右拐才能进入第二座瓮城的大门。

    “真是固若金汤啊!”刘大勇啧啧的赞叹着。张世义和刘大勇都是第一次到大同城来。显然他们被大同城巍峨的城守震惊了。

    “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这句话是哪位兵家说的?”

    “傅先生说的。”

    拉着还在沉思的裴俊进了城门洞。众人又穿过一座立有城楼的城门洞,这才真正进入了大同城。

    宽阔的铺着青石板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街道两边的商铺、酒肆林立。穿过坐落在西街的飞阁临空、气势恢宏的钟楼,向北再行一段便到了巡抚衙门。

    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兼提督军务高第坐在客厅的主位上,已经花甲之年的高第面色红润,话语缓慢而和蔼。

    “你就是右卫城的王俭?”

    跪在地上的王俭回应道:“小人王俭叩见中丞大人。”

    “恩,果然是少年才俊。”

    “全是依赖朝廷和各位大人的教化,卑职才有了立志报国之心。”

    高第捻着花白的胡须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了一下坐在客座的巡按御史李九官。见李九官面无表情,高第诧异之色一隐而过,又开口问道:“听说你募得了几百壮士,练兵有方,军纪严明。”

    “回中丞大人,是受了各位大人的教化,而我大同子弟又慷慨激昂、赤胆忠心,所以练兵才有了成效。”

    “还懂得谦让,好。”

    这个少年军户对答得体,让高第心情舒畅。前一阵子,大同募兵鼓噪哗变,让他自掏腰包出了七千两银子才平息下去。这个小小的少年军户募得几百士卒,着实让他有些吃惊,也让他对这个少年军户充满了好奇。所以在中使宣旨前,他想先见见这个王俭。

    “用心练兵,尽快赶赴辽东,为国效力。朝廷是不吝恩赏的。”

    “卑职谨记中丞大人的教诲,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好,说的好。练兵中可有难事,需要本抚扶助吗?”

    “回禀中丞大人,有中丞大人及各位大人的教诲,小人和儿郎们定会苦练武艺,早日练成赶赴辽东。小人若是再有一些铠甲,在辽东也好多杀些敌人。”

    “呵呵,恩,等中使宣旨后,本抚会调拨一些甲胄。”

    “谢中丞大人。卑职及儿郎们定不会忘记中丞大人及各位大人的厚爱,一定会奋勇杀敌,为国尽忠。”

    王俭深深一拜,心中有了几分喜悦,五屯堡的工匠作坊,火铳制作是优先级,右卫队目前最缺少的就是盔甲,如果巡抚大人真能给调拨一些,那可真是撞了大运。

    而且看起来,这次圣旨一定和募兵有关系,十有八九是恩旨。但是募兵怎么会让朝廷下了恩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还是让王俭有些费解。

    “站起来说话吧。”

    “小人不敢。”

    “恕无罪。”

    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而又胸有志向的少年,高第不禁有了爱惜之心。

    “你可曾读书习字?”

    “回禀中丞大人,卑职上过几年私塾。”

    “可惜了,你若是读书的种子,老夫就收做门生了。”

    高第的话让客厅里的人都大吃了一惊,都没有想到这位少年如此让巡抚大人厚爱。坐在下首的兵备道顾欣怡此时心情极佳,昨日被朝廷表彰嘉奖,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座师叶向高很快就要即位内阁首辅。

    他笑呵呵哈的点了点头,说道“王俭,不要辜负了朝廷和中丞大人的厚爱,早日带领壮士赶赴辽东,杀敌报国。”

    王俭单膝跪地,抱拳回应,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让高第和顾欣怡不住地点头,唯有客座之上的李九官仍旧面无表情、不置一词。

    巡抚衙门正堂。堂上摆了香案,官员们头戴梁冠,身穿赤罗裳,有太监唱礼,众人跪倒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继承大统,意以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建州奴寇,犯我河山,荼我子民。大同军户王俭,少年才俊,毁家纾难,召募乡邻子弟,以赴辽东。其心可嘉!特授大同左卫百户世袭,以示彰表。钦此。”

    “恭请圣安!”

    “皇恩浩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世袭百户!王俭感到一阵晕眩,这可是父亲戎马一生也未获得的世袭军职。如果父亲在天之灵得知,那将是多么欣慰。

    众官员在唱礼太监引导下,三拜九叩。唱礼完毕,那名身材高大的中使笑呵呵地将圣旨交给了王俭。众官员也都笑呵呵的对王俭一再教导,让他铭记君恩,为国尽忠。

    一名巡抚幕僚将王俭准备的礼单悄悄塞给了中使太监,那太监打开便愣住了。巡抚幕僚贴近中使太监耳边嘀咕了几句,那太监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神情古怪的向王俭望了望,呵呵地尖笑了几声。

    二百两散碎银子的礼金,这位公公一定也认为是自己借募捐之际贪墨而来的,王俭情愿被沾了污名也不想破了官场的规矩。没有这些官员的襄助,那么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

    宣旨之后,接下来安排了宴席。年已六十的高第,为人宽和,做官多年对各方势力均不得罪,在官场中有老好人和不倒翁之称。所以破例将酒席设在巡抚府的花厅,高第亲自陪同中使太监上座,众官员依次落座。

    酒席开始,由于巡抚大人年事已高,众官员略表敬意之后,便轮番向中使太监敬酒,那公公倒是豪爽,也不推辞,接连饮了数杯。王俭端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反正也没有人与他说话,便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酒酣之际,又有几名歌姬献艺助兴。大同的歌姬与北方其他地方的大不相同。明朝九边有三大绝,“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大同婆娘”,这大同婆娘指的的就是大同乐户、花籍这些风尘女子。几名歌姬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经过从小调教而妖媚入骨,随乐声响起,妖媚之气荡漾而出,撩人魂魄。

    那公公似乎对于妖艳的歌姬不太感兴趣,接连和官员饮酒。不知哪位官员说了一句王俭会武艺,那公公来了兴致,点了王俭展示武艺,以助酒兴,众官员也纷纷附和。

    听说王俭善使长枪,那公公便要看舞枪,得知长枪留在清远门,便遣了差役去清远门取枪。

    又饮了几杯酒,公公等待不及,巡抚衙门的下人便找来了一杆枪,王俭见了苦笑起来,这是一杆唱戏用的红缨枪。

    歌姬退下,王俭摘了头冠,手持唱戏用的红缨枪,立于花厅外的小院中央。

第43章 对花枪(上)() 
花枪在手中翻转,红缨飞快的转动画出一个圆弧,枪杆沿着手臂缓慢下滑,如同手臂上套着一个大大的红色圆环。

    花枪旋转着滑到了背部,又沿着右肩翻滚到了左肩,仿佛黏在了身体上。飞速旋转的红缨围绕着王俭红色的赤罗裳,从远处看去,煞是好看,像是一只红色的蝴蝶缠绕着一朵艳丽的花朵。

    众位官员叫好之声此起彼伏。

    花枪旋转到了左手,啪的一下,停在了左手之中。王俭接着连续做了几个漂亮的枪姿,“犀牛望月”、“神龙摆尾”之后便握住枪尾,枪尖指地,以枪尖为心,连续的做了几个侧空翻。

    “好!”众官员大声叫着,哈哈的笑着。

    在一个凌厉的空翻后,王俭稳住身形,向花厅中的众位官员抱拳施礼。

    “赐酒。”这名公公满面红光,站起身来,大声吆喝道。

    有小太监端了酒杯过来,王俭眉头未皱,一连饮了三杯。

    “好个男儿郎!”那公公大声说道,“我要向圣上,向魏公公举贤。”

    这些显然不合礼数的话语并没有引起众人的不满或者不安,众人面色微醺,相互哈哈的笑着。

    唯有在客座次位端坐的李九官面容不变,似乎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

    同样是酒,有人喝着感到喜悦,也有人喝着或许感到的是悲伤。

    几乎与此同时,在大同府的一所民宅里。刘弘举坐在小桌前,端起酒杯,猛的饮了下去。不善饮酒的他被浓烈的酒气呛的连续咳嗽了几下。止住咳嗽,拿起桌上一幅未完工的女红,丝绢上绿色鸳鸯戏水图面仅仅只有一只孤独的鸳鸯。

    人去楼空花不在!泪水从年轻的面颊中流了下来,哆嗦的手再次端起酒杯,啪的又饮下一杯,然后将精瓷制作的酒杯狠狠的摔在地上,起身向屋外走去。

    出了小院,猛然推开贴着大红喜字的门,晃悠悠的走了出去,那扇门在身后咯吱咯吱的响着,刘弘举也不理会,直愣愣的沿着小巷走向大街。

    街坊刘大妈迎面撞见发丝凌乱、满面憔悴的刘经历,连忙躲在了一边。

    这个刘弘举,秀才出身,没有考中举人,便入了大同总镇署做了书吏。由于聪慧并精于数术,很快就成为军镇中的算账高手,累官做到经历。仕途有了起色,近日又成了亲事,没想到从小订下婚约的新娘竟然出落的如花似玉。双喜临门,好不春风得意。哪料想前日陪夫人上街闲逛,不巧遇到代王府世子出行。如花似玉的娇妻竟然当街被王府护军抢走。

    “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啊!”

    刘大妈望着晃晃悠悠远去的背影喃喃的说道。

    在巡抚衙门侧院焦虑不安的裴俊几个人见到王俭笑嘻嘻的举着一个匣子回来,便忙凑过来询问。

    “世袭百户啊!啧啧,恭喜了,百户大人!”

    “圣上真是英明之君啊!”

    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纷纷向王俭道喜。裴俊挤上来仔细观看这道圣旨,居然是经内阁副署、给事中审核过的,这样的圣旨可是要经过科道官员传抄天下的呀!于是他居然压倒了刘大勇的大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