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末日守护-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俭转过身来问:“什么心思?”
裴俊的手有些发抖,他指着王俭的腰间问道:“你,你腰间的香囊是小师姐做的吧。”
“是啊!”
“你是不是傻了,小师姐喜欢的人是你啊!”
“不要乱说话,传出去了对小师姐不好。”
“我没有乱说话,正是因为此事关系到小师姐的幸福,所以我才要告诉你。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裴俊的脸开始涨红起来,眼睛睁的大大的。不一会,愤怒之色从脸上泛起。见王俭沉默不语,那股愤怒之色逐渐变得无奈和颓废。
裴俊不再说话,他转过身去,缓慢地向书房外走去,就在跨出门槛的时候,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他扶着门框,将身子撑了起来。
“如果你不喜欢她,请早点告诉她。”
说完这句话,他使劲的吸了一口气,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请假报告没有得到参谋旗官裴俊的批准,郑献敏被告知,这次请假不需要越级向队官报告,因为现在除非父母亡故,除此之外,所有的请假都将得不到批准。
郑献敏的回应差点让裴俊吐血,他很轻松的表示理解,并向裴俊解释说,家里人说了,如果不能回去,也没有关系,家里已经托了媒人,由媒人正式向杨家提亲。
第二天的募兵处议事厅里,具有猎人敏锐直觉的郑家兄第嗅出一丝古怪的味道,屋子里除了郑献敏那张憨厚的脸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之外,其他几个人表情都是怪怪的。
会议结束,张世义有些存不住气,他拉着裴俊的衣袖,低声的问道:“参谋大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裴俊看着一直合不拢嘴的郑献敏,对张世义说道:“不知道。”
张世义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一脸春光明媚的郑献敏,没有继续询问,就同张世辉一同离开,去了练兵场。
没过几日,沉闷的气氛在议事厅一扫而光,如同一阵疾风吹跑了漫天的乌云。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大声议论着,但是猎人的目光毕竟是敏锐的,张世义发现议事厅里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前些天春光灿烂的郑献敏。
“郑献敏病了,他请了假,需要休息。”负责军纪的参谋旗官裴俊笑呵呵的告诉一脸狐疑的张世义。
“怎么得病了?昨天还见他满面春风的。”
张世义有些不解,裴俊解释道:“献敏兄昨晚染了风寒,需要休息,今天训练结束,大家一起去看望他吧。”
郑献敏躺在炕上,蠕动着他已经长满浓密绒毛下面的嘴唇,很久也没有说出来什么。大家的嘘寒问暖他似乎一句也没有听到,失去神采的目光盯着屋顶的横梁。
张世义决定不打算闹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掸了掸衣袖,大步流星的跟上那几个有说有笑的家伙。
这件事过去很久之后,有一次,王俭问裴俊:“小师姐拒绝献敏家的提亲,作为献敏的兄弟,应该积极给他帮助,怎么你当时看起来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裴俊白了王俭一眼,回应道:“当时你看起来也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王俭叹了口气:“那时年少啊!”
第36章 子承父业()
天色渐暗,蝉鸣也稀落下来。五屯堡募兵处后院一间厢房,三个年轻人在谋划着美好的未来。
“两次箭镞交易,换回战马两千匹,进账十一万两白银,加上三万本金,共计十四万两白银。尚余一批箭镞,素囊台吉那边杀了价,预计交换五百马匹。建立忠烈祠及公祭花费一千二百两、购买五屯堡一万两、修缮房屋、建造仓库、马厩、匠户工棚、开挖灌溉沟渠,支付杂役、商队、匠户工钱等等八千余两,购买粮食、布匹、丝绸五万两。赞助军费、购买军器被服等养兵的费用七千两共计八万九千一百两。余白银五万零九百两。”
银子赚了一大把,大掌柜向东家讲述起来,当然是底气十足,得意洋洋。
王实说完,看到裴俊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得意的笑了笑。
“这么看来,可以继续增加军队的人数了。”王俭笑的也很甜,但是没有像裴俊那样快要流出口水,他问王实,“如果官兵的饷银和武器的费用全部由我们自己支付的话,一个兵需要多少银子?”
“如果只是训练而不开拔的话,”王实眉头紧锁想了想,“日常费用一年大概步兵三十两、骑兵一百两以上。”
油灯下,王俭将头扭了过去。
朝廷到现在,也只给了军服兵器,一两银子也没有拨下来,而且那些兵器也不堪使用。如果加上火铳、火药,以后还要有火炮。王俭算了一下,没有算出个大概所以然,只是在脑中冒出来一个印象,养一支军队,好花钱。
啪得一声,一个油花在油灯上炸开,房间光线瞬间一亮。
王俭转过了头,“养兵真的是很贵。”
裴俊点了点头,而王实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不怕贵,只怕没有收益。只要收益足够大,再贵也是值得的。”王实说完眨了眨眼睛。
不怕贵,只要有收益,这句话仿佛是拨开云雾的一道阳光。以兵护商,以商养兵。按照这个思路,坚持走下去,那么即便是不依靠朝廷,也可以养的起一支军队。想到这里,王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兵护商,以商养兵。这样的话,赚钱养兵两不误。”
裴俊仿佛恍然大悟,使足了力气点了点头,而王实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大人说的极是,那么现在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关口,我们的布匹和粮食需要出关。”
说完,王实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看着对面的两个人。王俭将手放在了桌子上,轻松的敲了几下,像是一段音乐的节奏,然后,他胸有成竹的说道:“我们明天就出发,有些事情总要试一试。”
第二天右卫队的早会上,王俭宣布今日起张世辉暂时加队副衔,掌管全队事务直至自己返回。裴俊、刘大勇、张世义、再带八个护卫,上午出发前往左卫城。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落在左卫城兵备道衙门院子里,吃过早饭的顾大人在花厅里修剪几株盆栽。今年的雨水少了一些,这些从南方带来的盆栽更需要精心的打理。早饭刚吃完的时候听下人说衙门口有个叫王俭的人在门口候着,说是要等顾大人处理完公务再递交名帖求见。
这个王俭虽说是个粗鄙的军户倒也懂得事理。顾大人放下手里的剪刀,看着自己飘逸豪放的杰作,满意的用手拈下胡须。对着管家说“让他进来吧,到客厅。”
看到王俭拘束的站在客厅里,收了一两银子的管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给他泡了一杯茶让他坐下等候。王俭连忙摆手道谢,仍然拘束地站在那里。管家冲着这个穿着胖袄的军人笑了笑,转身离开。
等了许久,门口一声轻咳,兵备道顾大人进了客厅。王俭连忙跪倒施礼,“小的右卫王俭叩见兵备大人。”叩过之后,王俭起身再次叩拜。
“起来吧。”顾大人满意的含笑点了点头。
“练兵怎么样了?”顾大人坐在客厅的主位上问王俭。
“回禀大人,小的们谨记朝廷和大人的教诲,天天苦练,不敢有丝毫懈怠。”
“恩,那就好,辽东战事紧迫,兵部又发来文书。还是要尽快练成精锐之师,赶赴辽东为国效力。”
顾欣怡看着这个身穿着战袄的少年恭敬地站在斜侧里,应对也是得体。又捻了下胡须点了点头。
这时,管家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单递给了顾大人。顾大人打开一看不禁有些吃惊,礼单里写着纹银五百两。
看完礼单,顾大人望了望管家,管家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凑到顾大人的耳边“确实,只是银子都是一些散碎银子。”
“有什么为难之事吗?”顾欣怡对这个年轻人开始感到好奇,朝廷募兵,自己只是拨了些被服兵器,那些胖袄长枪根本就值不了几个钱。朝廷给的安家银子和饷银自己一个子还没有给他,他怎么反倒给自己送来银子?这个普通军户从哪里弄来的银子呢?
“小的的家父原是右卫的百户,在萨尔浒殉国。小的春天的时候发起募捐,建了一座祠堂。又发誓从军为国尽忠,算起来也快要开拔赶赴辽东。此去辽东不知是否能够回来,小的想着若能子承父业,便可安慰家父在天之灵。”
王俭低着头,慢慢的说着,越说声音越轻,似乎有些呜咽。
原来是这样啊!这个年轻人贪了募捐的银子,想临行之前继承百户的官职,然后到父亲以前从军的地方风光一下啊!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想到这里顾大人心里舒展开来。
“英烈之后,子承父业。好!”
“只是你这次募兵,本官已向朝廷保举你为守备,文书下来需要些时日。不知令尊以前在哪里任职。”顾大人问王俭。
“回禀大人,小人家父生前八墩堡百户。”王俭应声回答。
八墩堡,顾大人一时记不起来这个名字,一定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军堡,将一个百户堡升级成一个守备堡,给兵部写个函,只要朝廷不多花费银子,兵部应该能批下来。
“好,本官就保举你为八墩堡守备,等你守备的任命批下来后,即可为八墩堡守备。也罢,八墩堡百户就不用等兵部的批文了,可以先上任署理。原来的八墩堡百户本官也会给他换个地方。”
让这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去那个八墩堡过过瘾,然后赶紧到辽东去,去了辽东这个年轻人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满足这个年轻人的心愿吧。顾大人说完,心里升起了一股满足的感觉,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是又想了想那五百两银子,总觉得拿的有点多了,不免有了一丝不安。
王俭闻言大喜,连忙再次跪倒在地,大声感谢顾大人的恩典。
“起来吧,何时开拔赶赴辽东?”
看到王俭的欣喜,心中的不安一下子淡去,顾大人坐在椅子上,目光望着门口的一株盆景,这种举动倒不是出于对王俭的轻视,而是刻意保持着这种距离感,来增加他的威严。
“还需三个月的时间,新兵难以约束,需要时间练习,以免路途溃散。”
“三个月太久了,二个月,兵部又发函催缴了。”
顾欣怡说完,就开始交代王俭一定要在赶赴辽东的路途中看守好这些招募的军士,实在不行,就把那些不听话的家伙们用绳子穿起来,拉到辽东,只要一过山海关,他们想逃跑也很难了。
“小人谨记大人的教诲,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王俭又叩拜了下去。
“恩”顾大人微笑的点了点头。看到顾大人端起了茶碗,管家叫了一声“送客。”
在左卫道衙门经历司办理好上任的文书,王俭便出了左卫道衙门大门。
“八墩堡代百户。”王俭向裴俊摇了一下手中的文书。
“恭喜大哥,不,恭喜大人。”裴俊兴奋的差点没有跳起来。
刘大勇他们几个有些不解,按照朝廷的明旨,不出意外王俭应该被任命为守备,这个代百户的任命裴俊怎么就那么高兴。
不管怎样,王俭毕竟有了正式的官身,于是几个人也都纷纷向王俭祝贺。
第37章 试射()
天是蓝色的,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路边耕田的麦子已经绿葱葱的长的很高,只是麦田稀疏,比去年少了一些。
“怎么麦田比去年少了一些?”
“回百户大人,一再的征兵,再加天气干旱,有些土地便荒废了。”
骑在战马上的裴俊很喜欢这样称呼王俭,“百户大人”这个称谓令他感觉很亲切,这也令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辈,每当说出这几个字,都让他感觉是在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
“马蹄铁收集的怎么样了?”
右卫队弓箭兵训练的槽糕表现让王俭十分担心,如果火铳无法生产出来,那么右卫队就没有了远程打击力量。想起师父家那张满弓,那恐怖的杀伤力,如果没有与之相抗衡的远程打击力量,那么长枪兵就是敌人案板上的一块鱼腩。
“回百户大人,大同的马蹄铁基本收集完了,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出的是高价,周围边镇的铁匠铺收集好后会给我们送来。”
现在民生保票号安排了人员四处高价采购废旧的马蹄铁。裴俊认为,大同的马蹄铁已经被一扫而空,现在不断送来的马蹄铁来自周围的边镇甚至来自太原、京师。他甚至怀疑整个北方的马蹄铁会不会都被送到五屯堡。
“真想回家去看看。”王俭在马上望着右卫城的方向发出一声感叹。然后不等裴俊回答,夹了下马肚,大喊了一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