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相魏 >

第93章

相魏-第93章

小说: 相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

    而之前李牧之所以反对与魏国结盟共同伐秦,乃是因为魏国已经强势崛起了不输于秦国的超级大国,远不是现在苟延残喘的赵国可以比拟的。

    如果只是秦、魏两国决战的话,赵国乐得隔岸观火,因为其中无论哪一个国家获胜,到时候也都是惨胜而已,势必没有余力再去进攻他国。而赵国恰恰被秦国攻破都城邯郸不久,国力再一次受到严重的损失。

    李牧想的是待秦、魏两个元气大伤之后出兵邯郸、晋阳等地,拼尽全力收复赵国失地,而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到那时,李牧自信凭借至今卓越的军事才能,势必能够使得赵国二十年间恢复到赵武灵王时期的国力。

    然却不想秦国却说动了楚国出兵伐魏,这对李牧来说就不说一个好消息了。

    果不其然,李牧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向赵王建议道:“启禀大王,微臣以为赵国应当与魏国结盟共同伐秦。否则一旦魏国大败,以秦国之强横,列国即便再度合纵只怕也难以制衡!”

    “可······可是以秦国之强横,等其击败魏国之后势必会以此为借口进攻我国,到那时即便以李相邦之能,也不是秦国的对手啊!”赵王嘉虽不是昏君,可因其自幼在秦国为质子,对于秦国的强大极其的了解,再说自赵王嘉记事以来,赵国对秦国的战争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使得赵王嘉对秦国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生怕如果秦国大胜之后会以此为借口进攻赵国。

    唐雎听了赵王的话之后哈哈大笑道:“赵王以为此次赵国此次不联合我大魏伐秦,此战之后秦国就会感激赵国吗?”

    赵王道:“想必秦国不会进攻赵国吧!”这话说的极其没有底气。

    唐雎哂笑道:“外臣不想赵王竟然如此愚昧!”

    “大胆!”见唐雎竟然如此说赵王,朝堂上顿时响起对唐雎的讨伐之声,赵王脸上也是一阵青一阵白。

    唐雎却凌然不惧道:“外臣说错话了吗?以秦国之贪婪,对于土地的渴求何曾有过终止?想想赵国都城晋阳、邯郸先后被秦国攻破,过人日日接受秦人的压迫,难道赵王就无动于衷吗?

    老夫在魏国就曾听闻当日王翦率领秦军攻破邯郸之时先赵王还尸骨未寒,而邯郸城内的王孙公子被迫送到秦国做牛做马,妃嫔公主供秦国权贵玩乐,难道赵王真的就无动于衷吗?

    且外臣还听说先王后倡姬被俘入秦之后被下令送入勾栏瓦舍之中日日卖笑供人娱乐,而赵王亲妹玖公主更是被秦王凌辱,赵王难道就不生气,不愤怒吗?”

    说起来赵王嘉本身赵国先王赵偃的废太子,对于先王和取代自己母亲地位的倡姬暗恨不已,说起倡姬的子女在秦国受到种种凌辱的时候脸上虽然平静,可眼睛深处却有几分快意。

    可这几分快意也就保持那么一刹那的时间,因为在倡姬母子在秦国生不如死的同时,自己的亲妹妹玖公主也同样遭受着如此的待遇。

    故而想到此处,赵王嘉再也保持不住脸上的平静,朝唐雎大喝道:“够了!”

    “难带老夫说错了不成?”唐雎无辜道。

    “你说呢?”赵王此时恨不得把唐雎这个生生揭开自己伤疤的老匹夫给生吞活剥了,可他不敢。不说唐雎背后站着强大的魏国,单单唐雎本人就名扬四海,声名之显著远不是自己这个小国君王能够比拟的。

    “如果刚才老夫的话语冒犯到了赵王,还请赵王见谅!”唐雎向赵王道歉道。

    听到唐雎的道歉,赵王面色稍豫,可不想接下来唐雎的话又一次给了赵王沉重一击:“可老夫说的却都是实话!如果赵王因为老夫说了实话而迁怒去老夫的话,老夫无话可说!”

    这话说的赵王只能打落牙齿暗自往肚子里咽,唐雎说的确实是实话,其实不止赵王知道,在场的所有赵国的大臣也都知道,可这是赵王的忌讳,没有人敢说此事,但今天唐雎这个魏国使臣却说了。

第188章 阳谋() 
这话唐雎不仅说了,还说的振振有词,让人不能反驳。

    这并不是赵国朝堂上没有能言善辩之人,而是因为此时此刻在场的大臣都一个个羞愧的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都说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可眼看着先王的妃嫔、公主在秦国遭受惨无人道的凌辱,公子王孙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这些做臣子有怎能无动于衷呢?

    先王是昏庸无能,但先王到底曾经是赵国的国君,如今先王去世,身为儿子的赵王嘉不能为父报仇,身为臣子的一众大臣不能为先王血恨,他们又怎会不脸红、不羞愧呢?

    即便是一向沉稳的李牧此时也忍不住双眼通红的向赵王嘉郑重一拜道:“微臣身为赵国国相,不能为先王报仇,不能为大王血恨,是微臣无能。今日今时今刻,微臣请求大王与魏国结盟,出兵伐秦,复我国都,收我国土,为先王报仇雪恨,也为死去的赵国百姓报仇雪恨!”

    “复我国都,收我国土,报我血仇,说的好!”赵氏宗室最年长者同时也是此时的赵国左师赵缗出列向赵王请命道:“老臣赵缗请大王下令与魏国结盟,出兵伐秦,一雪前耻!”

    “老臣司寇······”

    “老臣假相······”

    “臣中尉······”

    “臣司过······”

    “微臣内史······”

    “微臣御史······”

    一个个大臣出列向赵王请命,赵王也被此时的气氛所感染,赤红着双眼道:“相邦李牧何在?”

    “微臣在!”

    “寡人命你即今日起征全国青壮,务必于秦、魏大战之前集结完毕,一举收复邯郸、晋阳等地,复我赵国雄风!”

    “微臣必不负大王使命!”李牧向赵王郑重一拜,而后转身看向朝堂众臣高喝:“复我国都!收我国土!报我血仇!血我前耻!”

    “复我国都!收我国土!报我血仇!血我前耻!”

    “复我国都!收我国土!报我血仇!血我前耻!”

    ······

    朝堂上的声音整齐划一,响彻整个大殿,响彻整个王宫。

    下朝之后,李牧和唐雎并列走出王宫。

    看着唐雎苍老却又坚韧的面容,心中不由感慨道:“这下唐老先生可是满意了?”

    “这还有多谢李相之助!”唐雎面容淡淡道。

    “呵呵!想想方才的情景,如果在下不说出兵伐秦的话,只怕就成了赵国的弄臣、权昏了吧!唐老先生端端是好计谋,不知此次大战之后我赵国还有多少健儿,还有多少百姓?”

    此时的赵国已经不是当初的赵国了。现在的赵国国小力竭,生民疲敝,如不是有李牧苦苦支撑,只怕比北面的燕国还不如。可唐雎行的却是阳谋,如果赵王不表态的话就是不慈不孝的昏君,赵国大臣如果不表态的话就是无国无君的弄臣。这使得李牧即便明白所有的一切却还要不得不出来表态。

    刚刚朝堂上的话说的好,“复我国都!收我国土!报我血仇!血我前耻!”可以如今赵国的实力即便是自保也只是有些艰难,如果是进攻秦国的话,只怕邯郸城都有些难以收复。

    可李牧却明白此时赵国却无论如何也不得不表态,因为这是赵国收复失地的最恰当同时也是最好的时机。如果等到秦、魏大战结束之后再想收复失地的话,只怕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因为无论这次决战秦、魏两国谁胜出,都不会允许赵国这个隔岸观火者获得利益的。

    故而李牧才不得不表态。

    “如此此次魏国获胜,不知什么时候灭我赵国?”李牧直直盯着唐雎的眼睛问道。

    对李牧来说,魏国对赵国的威胁并不下于秦国。无论从人口、土地、财富等各个方面来说魏国都力压秦国一头,魏国不如秦国的方面,大概也就是士兵的战力,还有就是缺少一个王翦一般的将领了吧!

    唐雎同样严肃的看着李牧保证道:“只要李相在赵国一日,我大魏就不会进攻赵国,这是老夫的承诺,同时也是庞相邦对李相的承诺!”

    闻言李牧不由苦笑起来:“庞相邦还真是看得起在下啊!”

    李牧又怎不知唐雎这句话里的深意。自己活着的时候魏国不会进攻赵国,那是因为此次魏国即便战胜了秦国,只怕也会元气大伤,故而魏国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过后赵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期间万一自己去世亦或不再受大王信任了,亦或是魏国方面庞癝被罢相的话,只怕魏国会毫不犹豫的进行灭赵之战。

    战乱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的保证都如同镜花水月一般好无实际作用。这些年列国之间朝秦暮楚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对于唐雎的承诺,李牧并没有放在心中,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希望魏国能说到做到吧!”

    魏国的野心如何?魏国虽然没有如同秦国那般明确的表明有吞并天下之心,但这些年来魏国的所作所为却表明了魏国也如同秦国一般正在为吞并天下做着准备。

    因而此次秦、魏两个无论哪一个国家获胜,对赵国都没有丝毫好处可言。

    秦、魏两个唯一不同的便是魏国和赵国同为三晋之一,不同宗然却是一脉相承,如果魏国获胜的话,即便最后灭了赵国,但赵国百姓的日子也不会太过困苦,魏国也不会刻意去刁难赵国君臣。

    而秦国虽和赵国同属嬴姓赵氏,但和赵国明显不是以脉,如果秦国灭赵的话,只怕赵国无论是百姓还是君臣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这一点李牧还是明白的,赵国君臣也是明白的。也是因此,在听闻了楚国倒向秦国之后赵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魏国。

    李牧和赵国君臣之所以如此笃定,也是跟当时的社会风气、思想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总的来说战国时代整个华夏分为齐鲁、三晋、楚、秦四大文化区域,而这其中三晋的思想文化包容性最强,而秦文化最为单一。

    秦国思想单一的好处就是国内思想统一起来比较容易,这也是秦国能够强盛百余年而不衰落的原因之一。而三晋的思想就是包容性太强,使得国内各种声音都有,故而三晋中的魏、赵两国即便强盛一时,但大多执政之人都是人亡政息,很难有效的持续下去。

第189章 信陵薨() 
成功完成了自己出使任务的唐雎回到魏国之时,魏国的顶梁柱信陵君魏无忌已呈油尽灯枯之势。

    然魏无忌多年的挚友庞癝虽然十分忧心魏无忌的病情,但却无暇看顾,每日都沉浸于书山碟海之间无暇分身。每天处理完政务之后天色都已完全黑了下来。

    可即便如此,庞癝每天还是坚持在忙完政务之后见魏无忌一面。可大多时候魏无忌都是昏迷不醒的状态,这也使得庞癝只是匆匆一瞥,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每日都有数不清的将士在大梁集结,而后向西被运送至成皋关。无数的粮草、兵甲、器械也被一车车的被运送过去。从大梁到成皋关三百余里的道路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影马鸣,好不热闹。

    这日,昏迷多日的魏无忌终于醒来,自知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魏无忌命人将魏王平、太后芈嫣、相邦庞癝、太尉尉缭、御史大夫范增等一众魏国重臣喊来。

    所有到来的人都知道此刻魏无忌已经是回光返照,因而都静悄悄的站在门外等候魏无忌的临终遗言。

    谁都不知道魏无忌还能撑多久,因而到来的大部分人都未进入房间,只有魏王平、太后芈嫣、庞癝、尉缭、范增、魏郊及夫人冯氏进入了房间。

    几人进入房间之后谁都没有说话,即便是年龄还小的魏平也知道叔父已经到了最后时刻,静静的等待着他的遗言。

    “来啦!”魏无忌幽幽睁开双眼,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上将军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庞癝走在床头握着魏无忌有些冰凉的手问道。

    “有你在,我放心!”魏无忌握着庞癝的手紧了紧,而后又松开看着魏平道:“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平儿。”

    站在魏平身后的芈嫣推了推魏平的肩膀让其上前。

    魏平很听话的走到床边,看着魏无忌哭泣道:“叔爷爷,您一定不会有事的。”

    魏无忌颤抖着手摸了摸魏平的头说道:“傻孩子,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叔爷已经不行了。以后你要听你母后的话,不要惹他生气,还有要跟着庞癝、尉缭、范增几位大臣好好学习,争取长大了以后做一个有道明君,知道吗?”

    魏平哭泣着点了点头:“孙儿知道,以后孙儿一定乖乖的听母后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