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贤王 >

第46章

贤王-第46章

小说: 贤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势必水涨船高,所以刚才萧望之听了刘询的话就有些迟疑。

    萧望之领了旨意,就拜别了皇帝出了宣室殿后殿。

    刘询问:“还有什么奏折要朕批阅的?”

    石显赶紧说:“陛下,颍川郡颖水县县令苟参,有上。”

    “哦?苟参?他不是才到颖水县没几天吗?这么快就有了事情给朕禀报?”

    “朕倒要看看他说什么。”

    刘询将苟参的奏折展开,看着看着眉头皱了起来,一只手在案几上轻轻的扣着。

    弘恭和石显在*后*宫是除了皇后和嫔妃们陪伴皇帝时间最长的人了,他们非常清楚皇帝的习性,一旦刘询在案几上弹指头,那就说明此刻皇上心情要么很开心,要么就是怒火爆发的前奏。

    “哈哈哈哈……”

    刘询忽然笑了起来,弘恭和石显不由的再次对视了一眼。

    刘询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给弘恭和石显说话:“这个苟参,看起来还很有主见的,说话硬气的很嘛。”

    “弘恭,你将昨日廷尉史路温舒上的奏章给朕念一遍。”

    廷尉史是廷尉府派往地方审理案件的人员,属于廷尉的属官。

    弘恭领命,将路温舒的奏折拿出来念道:“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繇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夫继变乱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无嗣,昌邑**,乃皇天所以开至圣也。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唯陛下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刘询听着,嘴里说:“路温舒的奏折是说大汉如今刑狱太严,要朕减轻刑律的,这个小小苟参的上和廷尉史说的果然异曲同工。”

    “好了,你们将这道奏折也念一遍。”

    石显听了就过去将刘询案几上苟参的奏谏拿了,放声念道:“臣苟参叩请圣裁:大汉皇帝陛下,小臣素来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小臣在颖水这个小地方,从不敢忘记圣上对小臣的殷殷期望。”

    “小臣听说,当初吕尚姜子牙遇到文王的时候,身分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而小臣在牢狱中被陛下龙目相中,敢不时时刻刻任劳任怨为陛下教化颖水县乎?”

    刘询听到这里就笑:“又是一个时时刻刻,刚才萧望之这样说,他也这样说。”

    “这个苟参,一直说自己是‘小臣’,但是语气却老气横秋的,给朕讲了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他这是要将自己比喻成治国大才么?”

    弘恭一听,刘询有些开心,就说:“苟参是不是姜子牙,他年纪还小,说不准,不过他将皇帝说成文王,这个是不过分的。”

    周文王姬昌勤于政治、对老百姓施行仁政,素来被认为是有德之君的典范,连孔子都很推崇他,所以刘询听到了苟参这个说辞,心里还是高兴的。

    而弘恭很清楚刘询是不喜欢别人为他戴高帽子的,曾经有人说他功盖千秋,是千古一帝,就被刘询指责为“媚上”,更有如今的颍川郡太守黄霸,曾经将一只锦鸡当做能带来祥瑞的凤凰敬献给刘询,让刘询很生气,刘询认为黄霸是“位列要职而行苟且之事,其心不正也。”

    所以,弘恭听到苟参将刘询比喻为周文王而没有发怒,就只说苟参称赞皇帝的“不过分”,而不是进一步的说周文王哪里能比得上皇帝你的丰功伟绩。

    刘询接着说:“他说自己任劳任怨?自说自话,继续念。”

    “小臣听说,一般人只要建造一间高大的房屋,精制一张竹席,而生活在房子里,睡在竹席上,尚且免不了有骄傲自负之态,何况是我这个被皇帝陛下任命为县令的毛头小子?”

    “常听说君子要每日三省,所以,小臣每天都要给自己悄悄的说上十遍‘君子修身齐国治天下,需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能因为有了皇帝的恩赐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要随时随地的告诉自己,自己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予的”

    “陛下既然能给小臣一切,也能将一切收回去,所以,只有好好干,脚踏实地的干出一点成绩,才能不辜负陛下对小臣的期望。”

    欢迎广大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尽在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85章一道奏谏(三)() 
刘询摇头轻笑:“他倒是明白,知道朕既然能给予他,也就能收回来。 ”

    弘恭继续念道:“以前小臣只是个侍曹,不知道当县令需要费这么大的心,这一段小臣在熟悉颖水的各项政务,才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含义。”

    “有些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旦在其位了,就需要付出很大很多的精力,小臣一个县令如此,那么想大汉皇帝要操心全国家的事情,每天不知道该有多么的辛劳。”

    听到这里,刘询皱了皱眉头,轻轻叹了口气,石显就对着外面的宫女使眼色,有人就给刘询奉上了热茶。

    “接触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臣这几天在处理公务时候,觉得皇帝陛下的政令都是好的,一时间小臣也不能参悟到什么过多的意思,就是有一样,小臣想对陛下奏请,希望陛下百忙之中,能够给小臣分析分析,看小臣说的对不对。”

    “小臣觉得,如今大汉国内对人犯用刑太重。”

    “小臣从源头说,三木之下,何求不得?这是从秦朝沿袭下来的弊政,小臣从前是侍曹,亲眼所见,一旦抓住嫌疑人犯之后,县尉和贼曹首先考虑的不是调查这个人是否从前犯过事,是不是真的是人犯、从手头上掌握的证据上能不能证明这个人是有罪的,而是直接上刑,先打了再说。”

    “依照这样的刑罚下去,很多人经不起打,本来没有罪,为了不忍受痛苦就屈打成招了,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错案,关于这一点,这几天小臣和县尉陈汤已经在着手排查颖水县牢狱里的人犯,确确实实发现了存在这这种情况。”

    刘询“噢”了一声,说:“念。”

    “屈打成招和冤假错案,无论是对没有罪被判刑的人还是对这人的家庭造成的危害都是很大,更有甚者,有人被冤枉了,那么必然导致真正犯罪的人就逃过了惩罚。”

    “小臣觉得,司法的含义就是让犯罪的人经过公正的审判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保护老百姓们的性命和财产不受到犯罪分子的侵犯,小臣前一段在朱鸟殿对陛下答对时说过,赋税和教化其实在基层县衙里是比较容易干好的,唯独治安这件事就要非常慎重的对待,不然很可能导致民众对朝廷的积怨。”

    “积怨深厚了,那就会激起民愤,民愤要是得不到疏散和解决,很可能就会导致民变。”

    “《尚》里面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既然《尚》中都说放过一个坏人也比冤杀一个好人强,那么如今大汉国内的刑律和牢狱中,究竟有多少被冤枉和屈打成招的人呢?”

    这时,一个身影就走了进来,见到了刘询就请安,刘询说:“馆陶,你来了。”

    一般人见皇帝是要禀报经得皇帝同意的,而馆陶公主和敬武公主深得刘旭喜爱,就不用经受这样的规定。

    来的人正是馆陶公主刘施,她对刘询说:“女儿听闻父皇让萧望之担任太子哥哥的老师,所以想请父皇恩准让女儿也去旁听萧太傅的讲述。”

    萧望之是大汉朝有名的经学专家,知识渊博,刘施要去听萧望之的课,也算是近水楼台,刘询就答应了。

    刘施心细,看到皇帝皱眉,就走过去俯身在刘询后面,为他轻轻的按摩着两鬓。

    刘询笑了一下说:“还是女儿知道心疼父皇。”

    “弘恭,你继续念。”

    弘恭和石显参拜了馆陶公主刘施,接着念苟参的奏折:“小臣在彻查监牢人犯中发现,有些人犯在被审讯的过程中,遇到过被打断腿骨的事情,还有的,竟然被直接打死。”

    “小臣和县尉排查了几日,就在发现仅仅在颖水县就出现了好多的错案,那么大汉全国,谁能说没有这种事情发生呢?如果大汉的执法官员一个个都竞相攀比谁的逼供手段高明,谁判的死刑犯多,滥竽充数,将没罪的人打的有了罪,那可要怎么办?”

    “小臣还有一种担心,担心有的官吏在发现了冤假错案的时候,却不会去对冤案平反昭雪,比如说小臣现在发现了有冤案,那就证明之前审理这件案子的官员是有错误的,既然有了错误,那么这个官吏就会被处罚,于是有些人就会处于这种心理去投机钻营,去讨好或者是和那个官员互通有无,进行以权谋私,更有甚者,那些前任可能官职比这个发现错案的官职高,所以如今官职低的人可能就会去阿谀上级,长此以往,岂不是形成了一个官员利益团体?”

    刘询本来是闭着眼睛让刘施给自己按摩的,听到这句就睁开了眼。

    “小臣知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所以小臣觉得,君子朋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要是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冤假错案只会越来越多,对国家的安稳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所以,苟参请皇帝陛下看看小臣所说的有没有道理,毕竟小臣以前没有经验,也很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请皇帝圣裁。”

    “小臣窃以为,大臣们只重视俸禄而不极力进谏,和皇帝亲近的臣子害怕受到惩处而不敢说话,下面发生了什么事而皇帝却不知道,这就是国家最大的祸患,因此,小臣斗胆进言,如有不妥,皇帝陛下龙体开阔,胸怀四海,必然会原谅小臣鲁莽的。”

    “另外,小臣是第一次给陛下写奏折,写的不知道对不对,要是不正确,请陛下责罚,小臣今后改正。”

    刘询听弘恭念完了笑着问刘施:“馆陶觉着这篇奏折写的怎么样?”

    刘施说:“女儿没有听的完全,不过这人自称小臣,这官员职务有大小,臣子对父皇而言都是一个样的,都是皇帝的卿家,他这样小臣小臣的,说的有些不伦不类。”

    “而且,这奏折里一会通俗一会官话,有些糊里糊涂,说的意思倒是极好的,‘君子朋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这一句女儿记得很清楚,只是,就是让女儿觉得这人很没有文采。”

    “女儿的一点看法,父皇以为如何?”

    刘询笑道:“这人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而且年纪也不大,他也是刚刚上任,不懂章程,也是情有可原。”

    “呀,父皇一说,女儿知道了,难道是那天在朱鸟殿里的那个囚徒?”

    “这个小官倒是有意思。”

    【附一:廷尉史路温舒上原文

    廷尉史钜鹿路温舒上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繇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夫继变乱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无嗣,昌邑**,乃皇天所以开至圣也。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以应天意。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示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导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皋陶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唯陛下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附二:宣帝对路温舒上的诏:十二月,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浸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为置廷尉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其务平之。以称朕意”】

    欢迎广大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尽在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86章一道奏谏(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