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起北方 >

第356章

风起北方-第356章

小说: 风起北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搬运,但只要沙皇的黄金能够多一分安全保障,这些辛苦还是需要的。不过这次的搬运就不能让外人参与了,喀山城现在的局势有些混乱,散兵、溃兵、乱民、暴民随时都会出现,城外还有外队;这些都造成了黄金运送和保存的危险性,上校有理由让自己不能不谨慎。

    四月十八日白天,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就开始考虑黄金分散保存的事情了。他决定所以运送黄金的事情全部由自己的士兵来进行。考虑到自己人手问题,上校决定分次来完成这件事情,一个地点搬运完在进行下一个地点的搬运;而且在搬运黄金前,存放地点的安全工作还是要去检查布置一番。于是,一支有五十人脱去军服身着便装的士兵,在一位教堂牧师的带领下,出发去了下游的小村奥廖尔,而副官瓦西里则了十余名士兵去了喀山河上的东正教堂。和城外小村相比,作为俄国信奉主教的东正教堂,显然要安全放心很多。

    看着离去的七十余人,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就后悔自己为什么离开圣彼得堡时没有带足人手。现在这三百人听起来很多,全副武装的三百余人在喀山也算得上一股不弱的军事力量;可现在看到分出去七十几人,自己只有两百四十余人的时候,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就感觉自己兵力严重的不够用。要知道海军从一个点分到三个点,当然也得见看护的人分成三个点;本来就不足的人手,经过如此一分,不就变得更不足了吗!思考之间,上校又开始认为还是不要分散的好。

    就在德米特里洛夫上校矛盾纠结的时候,手下人送来了圣彼得堡的电报,哈巴洛夫将军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看完电报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又惊又喜,激动的在地上走来走去,双手相互摩擦着,嘴里还嘟嘟喃喃的说着什么,最后用力将手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好似在发泄着什么。送电报的军官伊万奥代茨和上校差不多,在一边也是神情激动。

    电报里面,哈巴洛夫将军告诉德米特里洛夫上校,他已经打探到了关押在叶卡捷林娜宫{沙皇村………在圣彼得堡以南约三十公里处}沙皇的大概位置;现在正在外国友人的帮助之下想法获得详细房间的位置,然后就可以开始营救。希望上校他们保护好皇帝陛下的黄金,等他从叶卡捷林娜宫救出皇帝一家后再做打算。这个消息确实让上校高兴,也让手下人激动了一番;不过将军电报后面的一番话却让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有些犹豫。

    将军竟然建议他在万不得已时可以和北上的中国远征军取得联系,寻求他们的保护将军在电报里面说中国现在是俄国的盟友,这个俄国是指沙皇时期的俄国,而不是现在临时政府的俄国。因为东线战事,英法等盟友对现在的临时政府并不是多么的放心,还是在希望尼古拉二世能够上台出面,继续组织和指挥俄军在东线的战事。事实上英法政府就尼古拉二世的事前和中国方面进行过密码接触,希望中国远征军在进入俄腹地以后,设法救出沙皇一家。这样的秘密接触,英法政府也和日本政府有过,结果不得而知。

    哈巴洛夫将军要求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在和中国远征军的接触过程中,严格保密,只邀请中国人派兵保护,至于保护什么,一律不得泄露。将军的这一点要求,等于是白说,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是绝对不会把黄金的事情泄露半点给中国人的,包括他的手下。只是,对于是否要去联络中国远征军,请求他们的保护,这一点,上校非常的犹豫;因为,此刻他缺少的正是兵力保护!

    当天晚上,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就将两百余吨黄金连夜搬运到了喀山河上的东正教堂里面,并在小岛的教堂里面留下了三十余名卫兵看护。第二天晚上,两百余吨黄金有被秘密的运到了伏尔加河下游的小村奥廖尔;在那里,上校又留下了六十余人的看护卫兵。这样一来,在克里姆林宫,他只有两百出头的护卫了。不过就是到了这个时候,上校也没有想着去和中国人联络;在他看来,这件事参与的人越少越好,外国人就更加的不要参与了。

    从安全和保密的角度出发,上校的想法很好,也很周密,但事情的变化却往往会打破这种好的想法和周密的计划。四月二十日开始,喀山城外的枪声就越来越多,偶尔还有类似大炮的隆隆声,让德米特里洛夫上校的心情就开始紧张起来,担心城外的战火蔓延到了城内。同样,和城外的枪炮声相比,喀山城里面的情况也让上校忧心。明天就是星期五,按照伊斯兰教的规矩,这一天是穆斯林的礼拜日,将有大量的伊斯兰教徒进入喀山城各清真寺,而作为喀山方圆数百里最大的清真寺…库尔谢里夫清真寺,更是穆斯林首选的对象。到是肯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的伊斯兰教徒进入克里姆林宫,对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危险和威胁,但他有不能阻止这些穆斯林的进入,否则将会演变成绝对的灾难。

    要是在平日,上校只要加强圣母领报大教堂及其周围的看护,不让那些穆斯林接近就行。但现在,此刻,喀山城因为教派冲突死亡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三位,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四百余人,穆斯林和东正教的教徒都有。谁敢保证前来礼拜的穆斯林教徒里面没有心怀怨念,对圣母大教徒打注意的人;要知道,清真寺距离圣母领报大教堂直线距离不足一百八十米,几分钟就可以到达。

    如果说穆斯林教众进入克里姆林宫礼拜的事情,让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对是否联络中国人还犹豫不决的话,那么,当一群骑着马,打着一面红色旗帜的俄军队伍出现在和对岸时,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就毫不犹豫的想中国远征军发出了自己的联络电报希望北上的中国远征军能够抽调部队保护沙皇在喀山的克里姆林宫。作为回报,他可以将艾尔塔什中心存放的一部分画卷送给中国人。这是哈巴洛夫将军给上校的建议,强盗出身的俄人都知道,想要对方为自己做什么,付出一点的必须的,艾尔塔什中心存放的油画虽然很有文化价值,但现在,和沙皇的黄金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在这里啰嗦几句,大概说明一下这个什么中心。艾尔塔什中心,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圣彼得堡冬宫}在喀山的分支机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早在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两百多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并且将一部分转移到了喀山的艾尔塔什,所以这里的油画都是非常珍贵的。不过哈巴洛夫和德米特里洛夫都是一群武夫,半点文物的观念都没有。如果说艾尔塔什中心里满存放的是黄金珠宝,他们还会吝啬一下,可惜那里只有一些他们看不懂的纸纸画画,只不过是时间久了一些而已,根本不值什么钱,送给中国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世界上各国的军队,相对而言,东西方差别很大;这不只体现在他们对军人荣誉的理解上,对待‘投降’的看法上,还存在于士兵对于历史的认知上。普遍来说,俄国的士兵,不管是一战时期的还是二战时期的,他们都是一群目不识丁的农民或者工人。和中国士兵目不识丁不同,他们对于古代和文物的理解就远不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中国士兵相比的。俄官也一样,除了伏特加和黄金珠宝,那些油画什么的,在他们脑子里面,可能连一瓶伏特加都赶不上,哈巴洛夫和德米特里洛夫就是如此,珍贵的油画被他们看作是破纸张,根本不能和黄金相比。

    马跃接到俄国人的求助电报之后,也是被惊到了,还以为自己的企图被俄国人发觉,故意用这份方式了提醒。中国古代不是有一个“弦高退师”历史典故,说是一个叫弦高的牛贩子,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十二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马跃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开始时是想拒绝的,不过在经过多次语言试探以后,发现俄国人只是单纯的想借兵保护几处地方,马参谋长的心情由紧张变成了放松、愉快。这还正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来了!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是什么军队的首领,做什么的?这一切暗影的情报里面早就有了详细的说明,自己找的就是他,他还真敢送上门来。搞清楚状况以后,老马就开始大放厥词,说什么中国和俄国都是盟友,帮助盟友的军队义不容辞;当下,就同意给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派去一个营的兵力,由他安排调动这些部队,但时间要在二十三日左右。

    四月二十一日,星期五,喀山城里城外果然有大批的民众进入喀山城的各个教堂或者清真寺进行自己的礼拜。因为喀山河上的东正教堂被关闭,东正教教徒几乎全部都集中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大教堂。而穆斯林教徒,也都往克里姆林宫的谢里夫清真寺拥来,一时间,整个克里姆林宫人头涌动人满为患{之前限制穆斯林进入的同时,也限制了东正教徒的进入,现在差不多是同时开放}。

    因为是礼拜,原本还相互敌视殴斗的双方教徒都比较克制,没有在这个时候在再动手;德米特里洛夫上校虽然密切关注着宫内的情况,对此还是很满意。但下午城外的枪声又似乎在改变着这种平静和平衡,当一伙散兵冲进喀山河对岸的城北地区的消息传来以后,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就顾不上继续保持这种平和了,他下令克里姆林宫里面的所有礼拜结束,东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罢,全部都要离开克里姆林宫,到外面去。这一个要求立即引发了包括东正教徒在内的所有礼拜者的反对,他们聚集在各自的教堂清真寺,就是不出去。已经感觉火烧眉毛的德米特里洛夫上校立即下令部下对天鸣枪,用武力恐吓,让这些人离开;人最后虽然走了,但对上校来说,他的行为完完全全的引起了喀山百姓的厌恶和敌视,包括那些东正教徒。

    这一天以后,上校的士兵基本上不敢出克里姆林宫,出去的几个人,莫名其妙的在城里消失了。德米特里洛夫上校有理由认为这是城里的百姓干的,这又让他对黄金的安全愈发担心,期盼中队的早日到来。现在他又改变主意了,想着把圣母大教堂地下室里面还剩下的八百多吨黄金全部运出去,离开喀山城远一点。不过,情况显然有些超出上校的预料。二十二日一大早,喀山北城{喀山河北岸}就发生了一起大事,有人以鞑靼伊斯兰人的名义在城内举义,号召喀山城里所有的鞑靼人团结起来,赶走东正教俄罗斯人,建立属于自己的鞑靼斯坦共和国。

    这个口号或者叫法明显是受了东面起义的哈萨克人的影响,哈萨克人正在准备筹建一个以阿拉什为首都的自己民族的国家,他们的起义首领布亚科夫都已经开始筹划自己称“斡鲁朵”的事情了。斡鲁朵是突厥、蒙古、契丹等游牧民族对皇宫和王帐的称呼,能称为“斡鲁朵”的人,就是国王或者皇帝。历史上在今年年底,确实出现过这么一个以哈萨克人为主体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现在好像这个给提前了。

    二十二日下午,距离这个远征军那个营到达喀山城还有差不多一天时间,克里姆林宫已经被数千穆斯林鞑靼人教徒包围,这数千人中间还夹杂有两百多俄军士兵,那些从前线逃回来的穆斯林族士兵。当然,这数千人包围克里姆林宫不是为了里面的黄金,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圣母大教堂地下室里面有大量黄金,他们只是本着llj上面教义所说的那样,将那些异教徒变成自己的教徒,或者让他们消失。喀山河小岛上的东正教堂,此刻已经被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只留下火烧之后的残垣断壁;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很后悔自己将一部分黄金送到那里去隐藏,现在那里的黄金虽然没有事情,但三十余名忠诚的皇帝陛下的护卫,却葬身于火海之中了。

    喀山克里姆林宫虽然不是很大,但占地也有四十三英亩,十七公顷近二十万平方米的面积,外围的围墙也有近两公里长度,两百多士兵分配下去十几米才有一个人。为了不让这些暴民冲击克里姆林宫发现地下室里面的黄金,德米特里洛夫上校决定带人杀出克里姆林宫,将这些暴民引向另外一个地方。在给中国人发去催促的电报,回复要在明日到达的电报之后,上校决定实施这个计划。伊万奥代茨中尉被指定执行这项任务,上校则要坚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