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朝演义-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显然是不可能。
略微思索了一番,夏正平便是有了主意,道:“西羌之地,将会去拜访的!”
那一边的柳如烟,同样心思活动开了。
襄王殿下暗中交代自己,要看好这两个公子,可没曾想到,这两个公子竟然胸怀天下,不愿意屈身于他人之下,这该如何是好?
夏正平同样想到了马孟起不肯屈身于他人之下的情况,但他却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当下就是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将军能够跟随一位明主,东征西讨,成就一番伟业,却是极好的。”
西羌的军队走不出去,却并不代表西羌的人走不出去。
这一句,马孟起的脸色就有些好转,道:“公子提点,在下明白了!”
三人又是聊了许多事情,直至酒水饮尽。
夏正平临行之时,柳如烟合盘拖出一份帛书,分别递给了自己和马孟起,只听得柳如烟说道:“这是一位兄台交付于奴家的东西,奴家想着二位胸怀天下,便是给了二位,希望二位将来能够功成名就之时,不要忘了奴家。”
帛书拿到手,夏正平并没有展开,他知道这份帛书,必然是襄王邀请做客的事宜。
马孟起也没有打开看,而是拱手告辞。夏正平见此,也没多说什么,拿着帛书,便是离开了花满楼,回到馆驿。
“公子,那些人除了司徒伯懿以外,都拒绝了您的邀请!”南山客恢复成了男装,小心翼翼的说道,“司徒伯懿说不需要等到二月二日,明天就能来拜访您?”
“哦?”夏正平有些意外,没想到,那日自己看得上一群名士文人,竟然都拒绝了自己。
细想之下,夏正平也是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怕是襄王早一步就通知了这些人,这些人才没有答应自己的邀请。其实,这也难怪,这些文人,就跟自己曾经的那些幕僚一样,什么也没有,只知道瞎咧咧。他要求的是能够治郡理政的人才,而不是甩手掌柜。
夏正平直直摇头,没想到这些人中,竟然还包括自己看得上的石子涛:这就让他有些不爽了。这个石子涛,恐怕徒有其表,名不副实。
不过,这也难怪。谁让夏正平化名萧正呢?萧正之名,在望月台集会之前,谁听说过?恐怕没多少人,即便有人听说过,也丝毫不在意,因为诸多诸侯中,就没有萧正这个人。
名士文人,想要效力的,终究是那些具有大势力的诸侯,比如襄王。萧正连个诸侯都不是,怎么可能会有人理会他的邀请呢?
夏正平不由得心中一阵感叹,方才明白自己看中的那些人,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高尚或者具有眼光,这一点,怕是马孟起甩出他们许多。
“罢了,明日就在馆驿之中见一见那个司徒伯懿吧!”
第67章 王业不偏安()
第二天,夏正平派遣南山客,将司徒伯懿带到了馆驿之中。
馆驿的顶层,也是一处露天的楼台,已然被夏正平包场了,他要在这里接待司徒伯懿。
这一时节,有些清冷,但是在桌案旁边的煮酒炉子,散发出的热量,却驱散了这一露天顶层的寒冷。
南山客走了上来,禀报道:“公子,他到了!”
“嗯!”夏正平点了点头,“你在一旁抚琴即可!”
此时的南山客,被夏正平吩咐,以易容术扮作馆驿的侍女。
约莫几次呼吸的时间,楼梯之处,传来脚步声,但是夏正平并未起身相迎。
“哈哈——”入口处,传来笑声,“人言,大夏皇帝八子夏正平极其贤能,今日看来,这贤能之外,还有着别人无法匹及的机智!”
夏正平已然听得出来,司徒伯懿似乎识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司徒先生何出此言?”
司徒伯懿闻言,走到桌案前,坐了下来,倒出一杯酒,琴声传来,方才开口:“殿下自称来自于永昌郡,可是永昌郡的人怎么可能会有那般见识?除非身居皇宫,留意天下的皇子,才会说出那般言论。”
“前一阵子,也是传来消息,皇帝废除皇太子,将其发配到了永昌,如此说来,永昌郡来的萧正,不是八殿下,又能是谁?”
司徒伯懿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双眼之下,带着些许的狡黠。
夏正平闻言,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肯定有人能够猜测得出自己的身份,只是没想到是司徒伯懿。
或者说,在他印象之中,司徒伯懿在望月台下集会,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并不能证明他有猜测出自己身份的能力。
“司徒先生,既然猜测出本殿下的身份,还请保守秘密!”夏正平是以易容术出现在荆襄九郡的,用的也是化名,其中的意思自然明了,“天下风云,瞬忽万变,不知司徒先生有什么可教导于我的。”
司徒伯懿能够猜测得出自己的身份,那就证明了,司徒伯懿远远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所以,夏正平没有任何的隐瞒,对于自己期待的人才,如果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绝对是不明智的选择。
司徒伯懿喝了一口酒,思索了一番,方才说道:“殿下既然称我为先生,那么我也就不再瞒着殿下了。”
“放眼望去,整个天下之中,民心都是向着大夏神朝的!”
这一句话,似乎说到了夏正平的心坎上,夏正平浑身一颤,便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大夏神朝,立国也有数百年的时间了。然而,大夏神朝的治民方针,却是最为深得民心的。
民心即是天心,天心向着大夏,民心就向着大夏。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万众之民,拥护当年开国皇帝太祖陛下的统治,因而造就了如今的大夏神朝。
而当今的大夏皇帝,虽然荒唐无能,但是能够恪守祖制,一切循规蹈矩,可以说是个守成之主。正因为如此,民心才会向着大夏神朝的。
那么,如此说来,就算是诸侯反叛,即便有很多人支持,其最终的结果,也是很难收服民心。或者说,民心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归顺。
要知道,任何的改朝换代,民心的归附,都是需要极为悠长的时间。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指的大概就是大夏神朝现在的境况吧?哪怕是诸侯各自为政,但也不代表着大夏神朝就亡了!
“殿下乃是皇室后裔,万一济州的皇帝有个三长两短,神朝也就到了末路。”
“然而,即便神朝消亡,也并不意味着民众不怀恋曾经的大夏。乱世之下,人心思安,只有能够给民众带来安定的诸侯,才能取得天下。”
“如果真到了那一个时刻,殿下可以以大夏皇族后裔为名,打出大夏的旗帜,定然能够招抚民心,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果条件成熟,一统天下,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这两三句话,再一次说到夏正平的心坎之上。前几日,他夜观天文,明白星象之中蕴藏的含义,群星闪烁,帝星暗弱,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行将到来的,会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
乱世之下,民心所向,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便是所谓的民本吧!以民为本,百姓才肯为你卖命,体恤万民,百姓才肯随着统治者争夺天下。
百姓者,神朝军队的兵源;百姓者,神朝经久不息的文明火种;百姓者,不曾衰退的神朝象征。
夏正平曾经是个太子,又有着前世之中的诸多理论,自然明白百姓的含义。百姓大于天,百姓才是这个天下的统治者。
皇上如果不体恤万民,横征暴敛,那么就会爆发民变乃至起义军队,做出改朝换代事情。
一个百姓就是一滴水,一群百姓就是一条大河,万千百姓汇聚在一起,就是一片汪洋大海。统治者只不过是这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罢了,百姓之怒,犹如滔天巨浪,弹指间就能覆灭这只小船,让统治者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夏正平的理解,当然也是司徒伯懿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意思。
司徒伯懿听着琴曲,喝着热酒,又看着夏正平陷入沉思,心中不由得一阵敬佩。他不由得琢磨起来,这个殿下,还真是如同传说中的那般,自己只要稍微提醒一些东西,便是明白过来许多事情的真谛。
琴声悠扬,和着夏正平的思绪,与司徒伯懿的谈笑声,在这一出顶层天台上,绘制出一幅画卷。
“王霸之业的根本,在于民众百姓。”司徒伯懿的话,打断了夏正平的思绪,“我这两日在家,潜心研究了一下大夏神朝的地图,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王业偏安,天下难定!”
“这,却是何意?”夏正平有些不解,“难道,永昌之郡,巴州之地,不适合我成就王霸之业吗?”
没错,夏正平确实有些不解,司徒伯懿所说的王业偏安,天下难定是怎样的情景。
司徒伯懿听着夏正平的问话,却没有回答。
蓦地,夏正平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脸上现出愠怒的表情,道:“我夏正平,绝不是那样的人物,一心只想着偏安,而不思进取!”
自古以来,乱世之下,国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一次,却是反着说的,王业不偏安,天下方能定!
第68章 第一位谋士()
事实上,国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句话,更多的是警醒大夏神朝统治者要胸怀天下。当然,这个前提是大夏神朝真的灭亡了。
夏正平当然理解司徒伯懿为什么这么说,司徒伯懿必然是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人物,只是天下诸侯中,并没有他看得上的罢了。
想到这些,夏正平便是心中寻思着,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因为,从司徒伯懿的言语之中,似乎并没有认可自己这个胸怀王霸之业的皇子,尽管他猜测出自己是皇八子的身份。
“襄王殿下,总理荆襄九郡,实力雄厚!”夏正平的脸色稍缓,想到了一些事情,便是试探着向着司徒伯懿发问,“带甲数十万,财力雄厚,先生,您看襄王的王霸之业,将会如何?”
他清楚地记得,那一日自己遭到了司徒伯懿的反驳,认为襄王不会反。今日,夏正平再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想要试探一下,司徒伯懿是否有自己看得上的诸侯。或者说,他要解决一个疑问,为什么司徒伯懿轻而易举的就接受了自己的邀请。
司徒伯懿的脸色变换了数次,方才稳定了下来,叹了一声道:“话虽如此,然而天下的正统,终究是姓夏啊。襄王的王霸之业,不管再怎么牛气,也照样是名不正言不顺!”
夏正平闻言,心道司徒伯懿的这一句话,倒是说的挺正确的。大夏神朝开国至今,已然有数百年的时间了。而诸侯分权,即便造反成就霸业,也依旧不是名正言顺。
然而,成王败寇,谁会去管这些呢?当然,这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是这样子想的,至于那些像司徒伯懿这种士子来说,却是未必。
亦或者换句话说,天下兴亡,并不是民心向着大夏神朝,而是士子的心。
因为,大夏神朝是一个以士子阶层为统治阶级,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朝代,严重依赖士子阶层。这也就是为什么,许许多多的改革,在士子阶层的阻力,会非常大。
庞大的士子阶层,掌控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利益,自然不允许见着它们受损。士子的心向着大夏,怎么可能会支持其他诸侯呢?可这并不意味着,士子们没有野心!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是每个士子的心愿。
一个词就能概括大夏现在的士子阶层:礼崩乐坏。
很多士子,早已忘记了大夏神朝,只记得他们头上的诸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没人能够阻止。
听着司徒伯懿这么说,夏正平已然能够确定他的想法了。司徒伯懿,并不是像其他士子那般,接到襄王的邀请,就会过去,因为他的心向着大夏。这是最终的结果,也是夏正平所能确认的事情。
既然确认了司徒伯懿内心的所向,夏正平已然明白了许多,便是起身作揖拱手道:“大夏皇八子夏正平,恳请司徒先生,仕官永昌郡,助我成就王霸之业!”
夏正平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他要中兴大夏,采取柔性的手段,是万万不太可能的,唯有刚性才行。王图霸业,是他唯一的道路。
因而,夏正平的语气之中,带着万般的恳切,他需要人才来辅佐他成就这样的王图霸业。
如果只说何士元一个人,那是远远不够的。
他要做的只是未雨绸缪。
司徒伯懿身体一怔,旋即起身。他很明白,夏正平这种恳求的话语意味着什么,便是回答道:“司徒伯懿,愿意听从殿下安排!”
“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