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唐 >

第9章

回唐-第9章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生,并没有大肆的庆祝。但总归是件喜事,赵氏却是十分喜欢的,这是王家的第一个女孩,在上面还有几个兄长,大的早就成人,小的也已经快要成年。

    一个多月的小孩子其实大致已经长开,能清楚的看出眉目来。小女孩被安置在专门的一张床上,睡的正是香甜。白皙的皮肤吹弹可破,粉雕玉琢。

    “可曾取名字了没有?”李老太太问道。

    “还没有呢。进之想让我帮着给孙女起个闺名。我那里懂的这些,这些天一直在请人,合下生辰八字,起一个好名字。”赵氏说道。

    “孩子真是漂亮。跟您很像呢?”李老太太恭维道,“我家清儿刚出生时就眉清目秀的,你看现在在咱修文坊那可是出了名的漂亮。”

    说话的时候李老太太总是想拿自己的孙子做比较,一副不输于人的架势。

    “难不成是清儿太漂亮了,所以才会被人拐走?”赵氏打趣道。

    李老太太沉默了一下,想了想:

    “说不定有这个原因呢。多亏了你提醒,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方面去呢,看来你家孙女该起个小名防一防,以后好养活呢。”

    赵氏看着熟睡中的孙女漂亮的脸蛋,想了半天,看着李老太太,说道:

    “要不,小名叫做丑丑?”

第11章 小啊小二郎,上呀上学堂() 
“这么漂亮的女娃叫什么丑丑。”李老太太诧异道。

    “小名无妨,希望孩子以后平安百岁呗。”赵氏好像下定了决心。睡梦中的小女孩还茫然无知的,怕是这个小名会伴随她一生了。

    旁边的小妾虽然想表示反对,嘴动了动,看了看赵氏,没有说出话来,只好低头看着甜睡中的孩子,抱过来,紧紧的抱在怀里。

    两位老太太在旁边说着话,冬日的阳光照进房间里来,暖洋洋的抚摸着女娃的柔嫩的皮肤。丑丑在母亲的的怀里面皱皱鼻子,两只紧握的拳头动了动,也许是在抗议这个即兴而起的名字。

    正说着话,花解语带着李清从外面进来,南霁云已经走掉了。李老太太问时,花解语答道南霁云被人叫了去。应该是金吾卫里面的事情了,花解语没有问,只说南霁云匆匆去了。赵氏听了,神色平静,看来是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

    赵氏看到李清进来,招招手笑道:

    “清儿小郎君,来,外面冻坏了吧,到老太太这来。”一面令丫鬟端上精致的点心给李清吃。

    看来小孩子这身份还要适应啊,李清心中暗道。为了摆脱被作为小孩子的待遇,李清看着王进之妾室抱着的女童,说道:

    “这就是新出生的妹妹么?”

    赵氏笑着说道:

    “可不就是。清儿过来看看你妹妹,以后再大些,可就要你带着她玩耍呢。”赵氏一面说一面让李清上前去。其实李清是现在屋子里面的唯一的一个男的,但是还是五六岁的孩童,没有人忌讳这些。

    那小妾略微蹲下身子,把丑丑抱的低了些,好让李清看到。

    李清仔细看时,是一个小小的女娃,肤白赛雪,脸面微圆,腮凝新脂,细眉修长,观之可亲。丑丑的两只手在身前平放着,小小拳头微微攥着,偶尔动一下,薄的嘴唇轻微抿着,像是在轻声细语。

    好漂亮的一个小女孩,李清赞道。正想着伸手拉一下女孩的小手,才发现女孩已经睁开眼来,四处转动,无声的看着屋子里面的众人。

    待看到李清时,眼睛微眯,有笑意从眼角流露出来,咯咯的低笑了一声,伸着的左手微微用力,抓着李清伸过来的右手。

    正常的小孩子在睡熟醒来的时候大抵是会哭着找最熟知的人,李清看着眼前小女孩的反应有些许的惊讶。正待说话时,边上一直在提防伺候着的一个丫鬟说道:

    “我家小娘子在笑呢。”

    赵氏看到丑丑的反应,也笑道:

    “可不是,还是第一次笑出声来呢。难道是喜欢清儿小郎君?”

    边上的李老太太也笑,说了几句孩子以后聪明、伶俐的话。随后带着李清、花解语起身告退了。

    孩子刚醒过来,大抵是要喂奶什么的,外人在那里待着并不方便。

    赵氏又送到门口、看着几人登车而去,才回转来,吩咐道:

    “让人把丑丑好好喂一下,仔细照看着。这孩子可是我最疼的。”

    王进之的妾室忙答应着,一面进去照顾婴儿去了。

    从王家回来的这几日,偶尔李清还会在花解语的陪同下去洛阳的其他地方转一转。老太太已经放心了下来,并不再限制李清外出,只是出去还是有很多人陪着,丫鬟、仆人很多。

    出了正月,天气变的开始暖和了起来,虽然还是冷,但是跟年前的那场大雪时候的天气比起来,已经暖和了许多。其实洛阳这些年的冬天很少下像之前那样的大雪,有时候一个冬天还看不到雪花。李清自然知道这时候的唐朝大约在气候上处于比较温和的时期,难道那场大雪是为了暗示或者“迎接”自己的到来?李清有时候会自嘲的想像。

    五六岁的小孩子应该是最活泼的年龄,可是李清毕竟是有着大人思维的人,虽然有时候刻意的表现出五六岁孩童的模样,让人觉得聪明、可爱等等。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安静的想事情,或者是好奇的观察着开元盛世年间的一切。

    老太太还是每天过来看看李清。其实病好以后李清每天都会去老太太那里问安,在老太太那里装扮成孝敬、可爱的孙儿,逗老太太开心一回。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就变的安静下来,有时候也会跟丫鬟们聊很多东西。

    自上次回来,因为风寒怕感染到老太太,于是李仁济让李清从老太太那里搬到现在的住处。病好之后,老太太着人收拾东西,让李清在搬回来跟自己同住,但是李清坚持,说了很多这里离老太太也很近、自己晚上爱动、起来怕扰到老太太休息等让人放心的话,才算在现在的住处住了下来。

    习惯自己一个人睡,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觉察到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李清心道。毕竟眼前的这些人在自己看来关系还是陌生,相处起来不太习惯,单独住方便一些,也免得让人觉得李清前后差别太大。

    老太太问时,花解语会说些李清的近况,总归是在一天天变好。有时候也会提到李清变得比以前不爱说话了什么的,但是总之是没有怀疑到什么。还一直以为是之前的事情在李清心中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

    “过两天再暖和一下,就让仁济去送清儿上学去。过了年六岁,也应该是要进学的年龄了。”老太太说道。

    “是。清儿小郎君说不定跟差不多大的孩子待在一起,慢慢的会开朗一些。”花解语答道。

    “嗯,到时候让仁济在仆人里面找两个年纪相仿的跟着一起去,帮着照顾着清儿。到时候你也要多操些心。其他的丫鬟、下人我还是不放心。”

    “是。”

    晚上休息的时候,花解语说起白天老太太的话,告诉李清过些时日就会安排他去学堂读书,到时候就会见到什么人什么事云云。

    “又要上学了么?”李清暗道。前世上了二十年学,从小时候第一次迈进学校大门,到大学博士毕业,再到后来留校教书,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没想到穿越过来还是逃不了这一命运。呵呵,这样也好,总不会比以前上学吃力,毕竟自己有些前世的经验和学识。就算在其他方面不如当世的书生学子,大不了比拼算学好了。虽说自己以前的专业不是这个,但是自己在算术方面的知识储备应该还是能比得过现在的所有人,更何况明算不也是科举的一种么。

    此后的几日,李仁济便让人安排了李清去学堂的事宜。

    学堂应该算是私学的性质,但是还是有些规模的。大致是住在修文坊的一些商贾们自己出钱请了人,安排了专门的地方,让这些家中适龄的孩童学些初步的启蒙的东西。

    请的人也都是有学问的人,甚至于还有中了举但没有门路去做官而留在洛阳的学子。学问是有的,但是相对来说人就显得迂腐一点,要不应该会走些门路去应个官职。在唐朝靠走门路做官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一些大的世家本身就是盘根错节,很多世家子弟并不靠科举也能进入官场。大约科举还是穷人们进阶的一个机遇。这些学子们在洛阳没有相应的收入,于是被请了来,专门为人教书,算是一个谋身之策。

    老太太从家中的奴仆中间挑选了两位机灵、懂事的孩子跟着李清一起去上学。虽说这两个跟李清年纪差不多,但是还是要大上两、三岁,已经十分懂事,处理事情、照顾李清也是有序不乱,算是李清在学堂上有个伴。

    在这两人被老太太选中的时候,两人的父母们千恩万谢,同时一再的嘱咐两人好好伺候清儿小郎君。作为奴仆,大约自己的孩子在主人家开恩并让其上学的机会并不多,很多人一辈子都是不识字的,能有这样的机会,自然尽心尽力。

    “小啊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李清哼着这正对自己身份的儿歌前去学堂,在家中排行二,五六岁的年纪还真是小二郎。小二郎,你以后就要背着书包重新上学堂了,李清自嘲着心道。书包自然是没有,但是文房四宝却是齐备,被后面跟着的仆人拿在手里,一边紧紧的跟着李清,一面叮嘱着:

    “小郎君,慢点跑,小心摔跤。”

第12章 花解语() 
自此以后,每日里李清都会按时上学不提。

    其实学堂的东西对于李清来说很是简单。这时候教授的都是识字的启蒙读物,对于大学教授的他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于是每日里神游,先生看到,突击提问却也难不倒李清。

    倒是跟去的两位仆人家的孩子在学堂颇为用功。虽说两人跟去主要是为了陪读,说白了就是伺候李清。但李清那里需要被人服侍,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动手,并且后世的思维作祟,凡事让别人服侍有些许的不自在。偶尔两人疏忽了什么,李清也不以为忤,反倒是劝说两人努力读书。两人甚为感激,自是待李清更加尽心一些。

    这一日早晨,花解语早早的把笔墨纸砚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待到时辰叫醒李清,侍奉李清梳洗。

    自李清病好以后,穿衣洗脸之事基本上是自己完成,因为让别人帮忙实在是不太习惯,花解语和其他的丫鬟这时候基本上就是在旁端端水之类的伺候着。待李清梳洗完毕,看到花解语不同往日,闷闷的有些不乐,问道:

    “解语姐,你看起来今天好像不太高兴啊。”

    “没有,只是这两日有些乏,过几天就会好的。小郎君快去给老太太请安,然后吃过饭就去学堂吧,这时候李安、李全已经在门外候着了。读书可不能误了时辰,免得学堂的先生责罚。”花解语说完,牵了李清的手,带他去附近老太太那里请安并一起吃早饭。

    李清其实就住在老太太的前一进院子的东厢房里,出门右拐穿过长廊,走过一道月牙门,过天井便到了老太太房里。老太太已经醒了,这时候在房间闲坐,跟着伺候的两个贴身丫鬟在说着话。见李清进来,满脸笑容,问道:

    “清儿今天怎么起的早了些?学堂学习费力,休息一定要好。”

    “是,休息很好。课业并不费力,倒是让奶奶牵挂了。”李清说着便要上前请安,早被老太太制止了。

    老太太拉过李清,认真的看了看,整理了一下李清身上的衣服,满是慈爱。李清在老太太身边坐了,回答些老太太问的学堂的事情,偶尔还会被考校一番。正说着话,丫鬟说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老太太就餐。

    “把东西拿进来吧,今天外面冷些,就在我这里吃好了。”老太太吩咐道。

    丫鬟们把准备好的早餐端了进来,忙碌着摆放。花解语拿出一张长形的一尺来高的板足案放在房间的榻床上,帮忙把早餐摆在案上。

    李清蜷腿坐在榻上,老太太斜坐着,一只脚垂与塌边,另一只脚盘在身前。花解语和其他丫鬟在旁边站着服侍。

    饭菜是比较简单的,一些精致的小点心,糕点,还有几张胡饼,中间加有肉馅,另外还准备了清粥。

    边吃边聊。

    老太太问些上学的事情,问伺候的两个仆人是否尽心。李清一一答了。吃过饭,李清预备告辞去学堂,老太太想到什么,问花解语:

    “今早听巧儿说,昨天你家里来人了?”花解语是小时候被老太太买回来的,但是家人还在,大约是因为什么变故才把花解语送了人,虽说是送,但是跟卖掉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只是赶上了好人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