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唐 >

第54章

回唐-第54章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没有说什么事情吗?”

    “没有,只是说公主想见一下二郎。”李仁济道。

    “公主?”

    皇家现在的公主有多位,谁又认识李清呢?老太太颇为疑惑。

    李清在边上听了,想着应该是玉真公主,之前回来的时候玉真公主就让李清有时间去她别馆看看,只是老太太这些日一直惦念着李清,李清没能去玉真公主那里拜访。再说这些天咸宜公主大婚,作为长辈的玉真公主估计会比较忙,李清也不便打扰。这时候的宫中来人估计是玉真公主谴来请李清的人。

    “可能是玉真公主。”李清说道,看着房里众人迷惑的眼神,又道:

    “玉真公主跟我算是同一个师父,在山上论辈分是我的师姐。”

    老太太放下心来,微喘了一口气,笑着说:

    “原来如此,不知道公主召见你是什么事情?”

    “估计不会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去了不就知道了。”李清道。

    “去到宫中见了公主不要师姐师姐的喊,被人听到怕是会犯了忌讳。”老太太吩咐道。

    “孙儿知道了。虽说按道门规矩我们是师兄弟,但是论年纪玉真公主算是清儿的长辈。”李清说道。李清说道,跟老太太说了声,去往前堂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老太太起身和李仁济也去往前堂,宫中来的人被李仁济安排在前堂暂歇。李清出来看的时候发现是玉真公主的贴身丫鬟七巧,边上还跟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宦官,净白无须。

    七巧见李清从后堂出来,上前一步跳到李清面前笑着说:

    “小师叔,没想到我会来吧?哈哈。”

    七巧待看到老太太和李仁济的时候,忙收了笑容,上前恭敬的给老太太请了安,老太太忙会了礼,因为不知道七巧到底是什么人,总之是从宫里来的人,老太太也不敢怠慢了。

    “老太太折煞奴婢了,公主过来的时候吩咐这次请小师叔过去是私人身份,婢子算是晚辈,应该给您老人家见礼的。”七巧见老太太回礼,忙着说道。

    这时候边上的那位太监上前说道:

    “小郎君,时候不早了,长公主这时候在宫中等着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动身了?”

    “小李子,你先出去吧。小师叔等下要收拾些东西。”七巧对那太监说道,语气颇为随意。

    其实七巧比那太监还要小上几岁,称呼对方为小李子,看来这位太监在宫中地位也不会甚高了。虽说七巧是玉真这位长公主的贴身丫鬟,若是在宫中有些地位的太监大约七巧还是要礼貌一些,想来眼前这人应该只是一个当值的小太监了。

    “是。巧儿小娘子。”

    那太监退了下去。七巧扭头对李清说道:

    “公主这次命婢子过来接小师叔,是想请小师叔过去小住两日,正好过两天便是咸宜公主大婚之日,到时候想让小师叔跟着去婚礼现场呢。”

    其实对此李清倒是无可无不可,如果去见识一下这时候大唐公主的婚礼是什么样子也不错。只是不知老太太是什么想法。

    “解语,去给清儿收拾一下平日里用的东西。”老太太吩咐花解语道,随后跟七巧说道:

    “清儿年纪还小,宫中很多规矩不懂,还要劳烦巧儿小娘子在宫中多多教导,不要出了什么岔子,在冲撞了贵人。”

    “是。”七巧答道,

    “小师叔聪慧异人,婢子定会尽心。”

    “呵呵,老身突然想起来巧儿小娘子与我身边的巧儿一个名字呢?”老太太笑着说。

    众人在前堂说着话,花解语把李清平时用的东西包裹好拿了出来,自有随七巧过来的小丫鬟们拿了过去。

    七巧起身告辞,老太太与众人送至大门前,又嘱咐了李清小心行事,宫中不比家里,说话、做事要处处留意,切莫惹了是非。随即又问是否可以跟去一服侍的丫鬟。

    七巧笑着说道:

    “老太太放心,宫中一应俱全,公主身边也有很多服侍的人。”

    随后七巧跟李清上了一辆宽大的马车,马车驶出修文坊,沿定鼎门大街往皇城方向而去。

    “七巧姐,我们这是去皇城吗?”李清在路上问道。

    “嗯,先去宫中,然后去别馆。公主在宫中等着呢,这两日还提到小郎君了呢。”七巧这时候也不叫小师叔了,而是平日在山上时候的称呼。

    “公主见我有什么事情吗,怎么要让我去参加婚礼?不是只是想喝我泡的茶吧?”李清问道。

    “嘻嘻,到了你就知道了。”七巧卖关子说道。

    会是什么事情呢?李清心中颇为疑惑,这时候宫中如果真有事情,大概也许可能是真的没有李清能做的。更何况,这时候李清在皇室的眼中还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呢。

    修文坊离皇城并不远,马车过了天津桥,入了端门,直奔玉真公主所在的宫城而去。

第76章 婚礼伴童?() 
穿过皇城,从边上的明德门进入宫城,马车在宫城门口停了下来,有值班的千牛卫上前检查了李清及随身携带的东西,然后放了行。

    七巧让人把马车和李清的东西送去别处,然后带着李清穿堂进殿,又过了两道门,穿过长长的殿外走廊,来到了文成殿。七巧让李清稍待,随后去了后殿,没用多长时间七巧从大殿后面出来,对李清说道:

    “公主不在这里,去了大仪殿。我们直接去大仪殿好了。”

    然后带着李清又转去大仪殿。

    一路之上,李清细心留意着恢弘的宫城。洛阳的皇城和宫城的城墙都是用了硕大的青砖,城墙厚有二十来米。边上高高的明堂,即所谓的“万象神宫”高耸入云。明堂外观凡三层,气势恢弘、壮观华丽、巍峨参天。李清站在文成殿外远远就能望见明堂的靓影,唏嘘不已。

    其实在明堂的旁边应该还有一座更加高大的建筑,那就是天堂,可惜天堂在四十年前被付之一炬,没有再重建。现在只能看到重建后的明堂,重建后的名字应该被称为“通天宫”,这座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建筑其实也没有存留多长时间,在不久的将来被李隆基下令给拆除了。李清在心中感慨着。不知道自己以后是不是有机会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李清跟着七巧前去大仪殿,刚才随行的太监早就退了下去。大仪殿为寝殿,是平日里李隆基和武惠妃的起居之所。这时候估计玉真公主在大仪殿跟李隆基或者是武惠妃商谈咸宜公主的婚事。

    到了大仪殿门口,有数位太监、宫女从里面出来,见到七巧,施礼说道:

    “巧儿姐。刚才长公主还提起你了,问怎么还没有把人接过来。”

    随后看到七巧边上的李清,笑着问道:

    “这就是你刚才去接来的神童么,真是一个漂亮的小郎君。呵呵。”那宫女随后让李清和七巧稍待,扭头回去禀报了。过了片刻,宫女回转,四娘也跟着从殿里出来,看到李清和七巧说道:

    “二郎,七巧,我们进去吧。”

    性子活泼的七巧进到殿里,神情显得有些严肃,毕竟这是圣上的寝殿,不是在玉真公主自己的居所,总之还是要小心行事,免得出错。七巧右手拉着李清的手,紧握了几下,扭头瞧了瞧李清,跟着四娘和那宫女往里走去。

    待李清进到大殿之中的凉阁,但见阁中数人正在欢笑着说着话,李清还没有看清楚,就听到玉真公主的声音:

    “这不是,正说着呢,人就来了。”

    随后玉真公主随李清说道:

    “二郎,过来见过圣上和惠妃娘娘。”

    李清仔细看时,凉阁之中坐着数人,其中有几人倒是李清认识的。最上首一人斜卧在一张宽大的软榻之上,身穿明黄色圆领袍衫,正是当今的皇帝李隆基。李隆基边上坐着一人,看上去近三十岁的样子,身穿绯色襦裙,外罩半臂轻薄纱罗,襦裙上缠着一条浅色披帛,盘绕于两臂之间,头戴十二树金色首饰花,正好奇的细细打量着李清。想必这位就是武惠妃了,李清心里道。

    在下首还坐了一人,却是之前李清见过的寿王李瑁。

    玉真公主坐在李瑁对面,穿着一套素色深衣,微施薄粉,几近素颜,头上斜插一支白玉钗,正坐在旁边看着李清微笑,让李清上前见礼。

    李清忙走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民李清见过圣上和娘娘。”

    李隆基哈哈笑道:

    “免礼。不用拘束,坐吧。”

    有太监搬来一个坐榻,玉真公主招呼李清挨着她过去坐了。李清坐下后,留意打量,发现在武惠妃边上还有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深衣,头梳高墙髻、戴碧玉银钗,青黛斜月细眉,看上去清新靓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坐在那少女旁边,穿着黄色绸纱长裙,梳两个小髻顶在头顶,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清。

    如果猜的没错,这两位应该是李隆基的女儿了,从场中看今日在座的应该都是李隆基的家人,算是正宗的皇室,不知道玉真公主把自己叫来有什么打算。李清心里暗道。

    李瑁看着进来的李清,笑着说道:

    “之前姑母还保密,原来找来的就是写‘花开’诗的神童。之前我们是见过的。”

    “是吗?你们什么时候见过?”玉真公主问道。

    “上次牡丹花魁赛上,当日侄儿前去观看,在蓬莱阁看到过,后来设宴的时候我也在场。”李瑁说道,“当时就想着原来这孩童跟我之前竟然是一个名字,哈哈。”

    “圣上你看,这还真是巧了。”武惠妃笑着道,“瑁儿之前可不也叫李清,这名字还没有改多长时间竟然就又出现一个李清,呵呵。”

    李隆基笑着说道:

    “朕之前也是见过他的。当日司马道长回山之前在上清观,朕见过。”

    玉真公主差异的看了看李清,像是在询问。李清点点头。

    玉真公主笑着说道:

    “没想到皇兄和瑁儿也见过二郎,看来二郎与我们还真是有缘,在山上他还要称呼臣妹一声师姐呢。”

    这时候李清那里还会称呼玉真公主为师姐,连忙小声说道:

    “公主抬爱。”

    玉真公主看着李清说道:

    “二郎不用拘束,还像以前一样就好。我找二郎来是有事情要让你帮忙。”

    随后又看向武惠妃说道:

    “皇嫂看看本宫推荐的人怎么样?”

    坐在上首的武惠妃从李清一进凉阁就打量眼前这个六岁的孩童,人长的很是清新俊逸,说话、行礼也有礼有节,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见了皇上而诚惶诚恐,坐在边上也不乱看多言,倒是显得比一般的孩子要沉稳很多。武惠妃听到玉真公主的问话,笑着说道:

    “人长的倒是俊美,既然瑁儿也说是神童,想来才情应该还是有的,性情、年纪也吻合,确实符合本宫心中的标准。只是……听说是商贾之子,这身份怕是……”

    武惠妃有些犹豫。这时候的唐朝以李清商贾之子的身份能够进入皇宫已经是天大的机缘了,何况玉真公主还想着要让李清担任什么。

    玉真公主说道:

    “皇嫂考虑的是。只是二郎从本宫这里论是本宫的师弟,为司马道长的关门弟子。说起来这身份也是合适的。”

    武惠妃了看着玉真公主,随后问向李隆基:

    “圣上觉得呢?”

    李隆基坐起来说道:

    “这次咸宜大婚,独缺一个伴童。皇室之中合适年龄的男童倒是不少,但是性情、才学、相貌等难入惠妃之眼。所以才会想着另觅一个合适的。李清的身份倒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这辈分……”

    若是以玉真公主和李清师兄弟的身份来算,那李清与玉真公主一辈,就大了咸宜公主一辈了。辈分倒是个问题。李清在边上心中想着,难道这时候婚礼上还有伴童一说?若是如此,自己能见识见识也不错,不过武惠妃和李隆基所考虑的终究是个问题。

    “虽说李清与姑母都师从司马道长,但是那是道门之中的规矩,在山上这样论也就罢了。在这世俗之中,姑母贵为长公主,如何能与这孩童平辈论交。”边上的李瑁说道。

    众人正在苦恼李清身份、辈分、地位的时候,玉真公主在边上笑着说道:

    “我倒是有个建议,正好可以解决二郎的这些问题。”

第77章 公主义子?() 
“不可,姑母。你怎么能收商贾之子为义子。”李瑁听了玉真公主的急着反对。

    李清对于玉真公主的建议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唐朝确实有收义子的习俗,唐朝的很多太保之类的大都是义子了。就连安禄山也是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