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铿锵三国 >

第19章

铿锵三国-第19章

小说: 铿锵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既然给你出这个主意,就会给你养活三千人三万人的办法。”全熙神秘一笑。

    “请公子示下!”蒋钦一把将还迷糊着的周泰拉起来,然后朝着全熙深深鞠躬。

    “两位将军无需多礼,折煞在下了。其实这事情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还需要两位将军多费些周折。”来自后世的全熙,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手中有人,他就能创造让这个时代巨变的奇迹。

    而在古代,做什么最赚钱?有人说贩毒,确实不错,不过这跟全熙的心中理想冲突,这个时代已经生灵涂炭,再做一代毒枭,国将亡,民将不存。

    其实在古代,还有一项行业的利润,堪比毒品。那就是——盐!

    汉武帝时期,国家就对盐开始严格管制,实行食盐官卖。但是经过上百年的变故,刘氏天下已经病入膏肓,这个时候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时代。但是盐对人民的重要性,却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足够的盐分摄入,整个人将会萎靡无力,甚至呕吐,昏迷。而长期缺乏盐,就会像吸毒者无法吸食一样,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我给两位将军两个建议。如今中原连年战乱,百姓颠沛流离,而往南迁徙,是他们很重要的选择之一,只需多加留心,在各处应该有大批的流民经过大江,到时候你等严加挑选,定能获取足够的有生力量。至于如何安顿这些人,第一,加强武装,让我们的人完全控制这大江。第二,将一部分人往东顺流直下。大概再前进几百里地,就能看见广阔的大海,哪里有取之不尽的财富。而最容易获取,又最容易赚钱的,就是海盐。”

    “海盐?公子的意思是,让我等贩私盐?”蒋钦一听全熙的话,就心头一动。

    “我们手下没人没钱,但是我们如果手中有盐,就能把盐卖给中原混战的各路诸侯。相信忙于战乱的他们,肯定对食盐的需求极为庞大。事实上,因为缺乏食盐,很多兵卒的战斗力都大幅损伤。到时候,我们掌握了中原对盐的需求,不就等于掌控了整个中原吗?”全熙这是最初级的经济控制上层建筑的理论。

    “公子,招兵买马,偷贩私盐,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就算不会,也能有把握学会。可是从哪里去弄盐,又怎么弄,却是我等做不到的。”蒋钦也被全熙的计划打动,但是他的顾虑更多。

    “公奕兄和幼平兄可识得字?”全熙突然问道。

    “我和幼平都识得!”蒋钦点头道。

    “那就好,公奕兄,你马上替我安排一间密室,我这就去将制盐贩盐的一系列过程详尽书写下来,你们只需根据我所写的流程去实施,必然能一展宏图!”全熙其实也不懂做生意,但是对海盐的制作还是知道不少的,这是后世最简单的化学实验。至于贩私盐,这样的活,自古盗贼都很是拿手,只要自己起个大体的规划,相信以蒋钦和周泰他们才能,会很顺利的做的越来越好。

    “此外,我还会派人去钱塘全氏将你们跟我的关系说明,以后你们有任何事都可以通过全氏一族去实行。同样,我也会让我在族中管事的兄长协助你们的行动……”全氏一族必须利用起来,这是全熙最大的财富。

    “这有何难,公子请随我来!”蒋钦大喜,能从全熙处得到制盐技术,又能跟全氏一族牵连起来,这百年大计的第一步,算是有了着落了。

第32章 投奔孙伯符() 
足足花了大半天,外加一个晚上,全熙绞尽脑汁,将后世的一些记忆断断续续的拼凑起来,总算将一份如何养活几千人乃至上万人的商业运作模式勾勒了出来。海盐的晒制方式则相对简单,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其实并不难办,从秣陵城沿长江而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出海口,而在后世,长江出海口及周边,就有晒制海盐的天然盐场。

    同时,全熙又给全琮写了一份密信,将蒋钦和周泰跟自己的关系说明,并让双方互相协助,争取把贩盐这项发家致富的好产业变成一项系统的工程,一旦有了钱,才能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二天,从蒋钦处挑了个信得过的机灵人,直接过江去秣陵找安顿在太史慈营中的付家庄兄弟,让付家庄的兄弟连夜兼程去往钱塘全氏一族送信。

    安排好一切后,全熙也到了告别蒋钦和周泰的时候了。

    蒋钦对于孙策在江北的布置,倒是有所了解,为全熙提供了不少信息。此时的孙策,已经讨回落入袁术手中的孙坚旧部。因为孙策此人不仅有勇力,又知人善任,军纪严明,赏罚有度,并且对百姓很是爱护。因此短短时间内,就从袁术处讨回的上千人马,发展到五六千之众。

    手下又有当世名士张纮,以及孙坚旧部的猛将韩当,黄盖,程普,宋谦等人,此外,还有吕范,陈武等孙策自己所招募的能人,同时,孙氏一门的族人也算小有人才,比如孙河,孙静,孙贲等。可以说无论整体实力还是核心力量,都有了称霸一方的底气。当然,这时候还需要有人从背后给他一股推力,让他有决心,有勇气,又有力量再往前迈一步。

    从蒋钦的水寨到孙策驻地江都,路途并不遥远。同时往海边寻找盐场的任务也刻不容缓,全熙和蒋钦商议后,最终决定,直接派数十人乘船顺流直下,往东去寻找出海口,而全熙正好顺路,因此一行人两条大船,浩浩荡荡就往江都方向驶去。

    不足一日,随行的蒋钦手下就告知全熙,江都的地界到了。全熙又仔细叮嘱寻找盐场的人相关事宜,就带着付冲及另外三人上了岸。

    ……

    “公子,我等就这么去见孙策吗?恐怕那孙伯符就算收留我们,也不会太重视我等吧?”等上了岸,付冲有些犹豫道。

    “是啊,只是时间不等人,我们暂时没有太好的机会让孙策足够重视我们。不过你放心,孙策此刻应该已经决心要返回江东。可是江东各方势力纷乱复杂,他想要轻而易举的成功,却也是不易,到时候有的是机会让我们大展身手。”做任何事,机遇很重要,想凭空创造些轰动效应,那是写小说,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也只有如此了。”付冲一听,知道这是现实。

    “孙伯符此人,我还是了解的,我有叔父的书信,他必然不会太怠慢于我等。想我全氏一族,好赖也是江东名门士族,而那孙家,只不过是武人小吏出身,由不得他不接纳我们。”全熙选择孙策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孙策有很多优势,但是他的劣势同样多,而且严重。

    一行五人,很快就找到官道,策马一路前行,很快到了江都城下。

    这江都县城,不要说比秣陵,就算比钱塘,乌程,都大有不如。城门口只有数名老弱的军士守卫,低矮的墙头,却不见旌旗招展,整个县城显得分外冷落荒凉。

    这跟全熙的想象还是有出入的,想那小霸王,一代雄主,此刻也是声势逐渐浩大,按理说,不应该如此萧瑟啊。

    不过全熙也不敢轻易去问那守门的兵丁,以免节外生枝。而是五个人分两批进入城池,全熙和付冲同行,随便找了家小酒馆,入内填饱肚子。

    “小二,我等兄弟乃是因为仰慕孙伯符将军的威名,特意从丹阳郡来投奔将军的,不知这孙将军的府衙在何处?”付冲见酒馆中同样冷清,大着胆子询问店小二。

    “哟,两位壮士一看便是少年英雄,只是可惜,你们来晚了一步,孙将军昨日已经率部开拔,准备渡江南下了!”小二倒没觉得这话题多敏感,很热情的介绍道。

    “啊!”全熙心头暗叫一声,自己还是慢了一步,好在还赶得及。

    “那请问小二哥,这孙将军的部众准备从哪里渡江啊!”全熙问道,按照历史上的描述,孙策打的是迂回战术,先西进将刘繇的拥护者樊能和张英击败,然后渡江后从后方绕道攻击刘繇所在的曲阿。

    “出城一直往南几十里,有一沙角镇,孙将军在那处建有码头军寨,想必是从那处渡江。”小二又道。

    看来是跟史书上有出入了,不过这反而让全熙感觉机会来了。

    江都辖区的长江,应该非常宽阔湍急,并不适合渡江作战。而且江都对岸的曲阿,乃是刘繇的大本营,守卫力量肯定最是雄厚,此时此处渡江,肯定是操之过急了,弄不好甚至会遭遇挫折,一蹶不振。

    快速将酒菜用完,给小二扔了几铢钱小费,全熙和付冲与另外三位兄弟会合后,急忙冲出江都城,希望能赶上孙策南下大军。

    ……

    而此刻,孙策的行军大帐内,也是针锋相对,气氛紧张。

    以程普,黄盖为首的孙坚旧人,非常反对孙策直接从沙角镇渡江的鲁莽决策。刘繇虽然庸人一个,但是他名正言顺,乃是扬州刺史,无论实力还是人望,都很有优势。孙策手下聚众五六千,但除了从袁术处讨回的千余人马是善战之兵外,其余众人都还是乌合之众,并不能打艰苦之战。

    更何况如此大张旗鼓,刘繇必有防备,一旦局面打不开,孙氏部曲很可能消耗殆尽。

    但是程普,黄盖毕竟只是勇武之人,除了反对孙策的冒进,却讲不出太好的办法取代,只是说还需从长计议。

    而孙策本人,以及一些更为年轻的将领,则主张出其不意,直击曲阿,打刘繇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刘繇部实力虽强,但是分布极广,且很多部众只是借助他的名声,并不见得会对其倾尽所能。

    因此突然袭击之下,刘繇部必然大乱,可以趁胜追击,完全将刘繇的势力掌握在手。然后再利用这股力量,将曲阿周边的刘繇支持者一一击溃。

    ……

    全熙等人催马直下,很快就找到了小二所说的沙角镇。而沙角镇一地沿江处,早就大寨并起,人声鼎沸,好像生怕南面的刘繇不知道一般。

    “公子,这孙伯符怎的如此鲁莽?”付冲一看就心生不满,这孙策到底是不是可以投靠的良选。

    “孙策部下,多是能征善战之人,却少有出谋划策之人。张纮虽是当代名士,但其写诗弄文或许风采十足。但是行军打仗吗,却是弱项。”全熙对于孙策的行动也是略显失望。

    不过一想到此刻孙策手下并无周瑜,鲁肃这样的超级智囊,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张纮,包括之后的张昭张子布,文采高,当代名士,擅长的也是内政,治理一州一郡,甚至一国,可以为相。但是在战场上,他们的作用极其微小。

    “哈哈哈,如此甚好,刚好公子一来就能先声夺人。”付冲仔细一想,就知道全熙的着眼点跟自己不同,自己的计算还是太浅薄了。

    “走,进营去会会那小霸王孙伯符!”

第33章 枯等() 
全熙五人纵马行至江边营寨前,早有守卫士卒大声预警。

    “吾乃丹阳太守吴都尉之人,特奉都尉之命,有要事要密见你家将军!”全熙远远的勒住马匹,高声朝着守卫喊道。

    丹阳太守吴景是孙策的亲舅舅,士卒显然也知道,说了一句“你且等候,我去禀报将军。”便去通报孙策。

    不多会,一员儒将迎了出来。

    “你等说是吴都尉之人,可有信物!”来人上下看了一番全熙等人,见几人少年英武,一表人才,心中已经信了一半,但是依旧谨慎道。

    “敢问将军尊姓大名!”全熙见来人客气有礼,说话也颇有气度,于是微微一颔首问道。

    “吾乃典內知事孙河!”来人一抱拳答道。

    “原来是孙将军。”全熙对这孙河却是不知,不过既然姓孙,估计是孙氏族人,“还望孙将军海涵,在下刚才说话有所不实之处。我等并非吴太守之人,而是钱塘全氏族人,特奉家主之命,来投奔孙将军,以效绵薄之力!”

    说是吴景的人,只是想让卫兵去通传,现在来了个能主事之人,自然不需在说谎,直接道明来意便可。

    “钱塘全氏?可是全右丞之人!”孙河显然也不是孤陋寡闻之人,听到姓全的,就想到全柔。果然在这个时代里,士族的名声非常管用。

    “正是在下叔父!”全熙答道。

    “可有信物?”孙河反正不管你是谁的人,如果没有信物,不仅不让你进营,甚至还可能以奸细之名将你抓起来问责。

    “此乃在下叔父递于孙将军信件,以为证明。”全熙说罢从怀中掏出书信,交给了付冲。

    付冲取过信,将身上兵器箭矢都摘下,然后单人单马走向孙河,又下马将信件捧于孙河面前。孙河接过信,道一声“稍后!”便转身离去。

    不多时,孙河就再次现身,将全熙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