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道通天录 >

第2章

武道通天录-第2章

小说: 武道通天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审言道:“谨遵王命!”

    忽的有一侍从步入大殿,大声宣道:“恭贺吾王,北府八百里加急,柳妃诞下麟儿,乃是一对双胞胎,王上大吉啊!”

    楚王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有此吉兆,大事必成!”

第3章 小比() 
建平四十三年冬,帝祭于太庙,有刺客自西来,谋刺之。翌日,帝崩于太庙,享年七十岁。

    ——魏史:明帝本纪

    隆武十年,帝京,紫光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剑寒光惊九州。”武帝幽幽一叹道:“整整十年过去了。”言罢,却无人敢应。

    毕竟武帝登基已有十年,掌控天下权柄,早不是当年的楚王了。

    现如今时日越久,武帝越是能体会到何谓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啊!

    十年前,西方魔教教主,“剑圣”李银河成就天人之境,于太庙之中,百万军前,刺杀魏明帝,虽被大魏国师空玄禅师击伤,但仍从容离去。是役,震惊天下!

    明帝死后,其分封诸子驻守九边的国策反使得举国陷入动乱之中,太子暗弱,九边诸王以“清君侧”之名,进逼帝京,史称“七王之乱”。

    内部动乱,外部也不安宁,南方吴、越两国组成联军分东南两路入侵大魏,时局艰难,几陷覆国之难。

    危难之中,自有英雄出世,楚王赵德昌武道修为晋入先天之境,先后取得当朝国师和武侯支持,先平诸王内乱,再退吴越联军,已有雄主之像。

    登位以来,魏国国力强盛,武运隆昌,夺越国荆北之地,打的吴军不敢渡过长江,开疆拓土,可称得上是大魏中兴之主。

    取得如此成就的大魏武帝并未骄傲自大,当年种种,虽在自己预料当中,但江湖武人,特别是天人强者的武力也让武帝大感威胁。

    “十年过去,有些计划可以实施了。”武帝心里暗自下定了决心。

    武帝站立在紫光楼顶,宫中种种尽入眼中,武帝说道:“孙平,那处在做什么?”

    御前总管孙平姓名平庸,人却圆滑,身为宦官之首,宫中一切风吹草动了然于胸。

    孙平虽是阉人,武功也入了当世一流,一手“玄阴神掌”被武帝赞道已经大成。当即孙平目光一凝看清武帝所指之处,笑道:“禀陛下,今日乃是宫中小比之日,想是诸位皇子、公主正在切磋武艺。”

    “哦,去看看!”武帝提起了一丝兴趣。说罢自楼上一跃而下,去势虽急,却能举重若轻,片刻之间武帝已然轻轻落于地上。

    孙平武功虽高,却未进入先天之境,做不到举重若轻,只得苦笑一声,快步从楼梯走下。

    心中暗道:“自十年前进入先天之境,陛下武功之高,越发不可思议了。”

    看着武帝落地的砖石,纹丝不损,孙平瞳孔一缩,要知道紫光楼也有二十丈之高,普通先天,可做不到这点!

    孙平不发一言,心中却越发恭敬起来。

    禁宫东南角有一处大校场,是诸皇子、公主练武之所,不同于大魏历代帝王,武帝非常重视武学。

    登位以来,大力推行武学,对自己的孩子也不遗余力,特意延请了国师的闭门弟子济海法师教授诸子武艺。

    此时,校场之上,两名皇子正在比试。在场诸人,只济海法师察觉到了武帝的到来,对武帝遥遥施了一礼。

    武帝微微一笑,空玄这个弟子,有点意思。

    校场之上,众皇子、公主议论纷纷,四皇子赵承琮对三皇子赵承瑞道:“看来这次,又是平局收场。”

    三皇子笑道:“小六这小子把这轻功练得如此厉害,老八愣是连他一片衣角也摸不到,实在有趣。”

    “说也奇怪,三妹在我小弟姐妹之中天赋最高,听说已经打通了十二正经,放江湖上,也是一方高手,小六和她一母同胞,天赋却体现在了轻功上,这真是”四皇子若有所思道。

    比武台上,八皇子赵承璨早已将一手“太祖龙拳”催发到极致,应变之间,掌风猎猎,可见已经是登堂入室,可愣是连对手影子都碰不到。

    八皇子只觉得对面的六哥仿佛化身成一条游鱼,滑不溜手,真正是叫人无可奈何。“不打了,不打了,这局平手。”八皇子无奈道。

    六皇子赵承瑾把身法一收,笑道:“别啊,老八,看我把你体力耗尽,这局赢得就是我。”

    八皇子脸一黑,也不答话,只看着济海法师。

    济海法师年不过三十,却已是先天境界的高手,一身武功尽得国师真传。

    此时济海温言道:“此局算是平局。”

    赵承瑾却是不依不饶道:“济海师傅,你这样评定我却不服,回回判我平局,明明最后赢得是我。”

    济海法师却不答话,笑道:“那就让陛下评判吧。”

    众人这才回头看到了身后的武帝,一时间众人纷纷下跪,山呼万岁。

    武帝随意道:“都起来吧!”

    说罢看向了自己这两个儿子,也不做评判,只点评道:“小八,你的龙拳已经登堂入室,基础扎实,这很好,但轻功太差,明日入紫光楼,挑一门轻功好好练。”

    八皇子恭声道:“儿臣遵命。”

    武帝又道:“小六,大政殿后的潜鳞竞跃图你看过了吧。”

    大政殿后这幅图大家每天都能看到,武帝这话问的有些奇怪。

    赵承瑾却不敢隐瞒道:“回父皇,儿子看了一夜。”

    武帝笑道:“你天赋极高,悟出这游鱼身法朕也不奇怪,只是这惫懒的性子要改改,要是能努力些,未来成就不会在鱼道人之下。”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在潜鳞竞跃图里竞隐藏着昔日天人强者鱼道人的绝学!

    潜鳞掌,游鱼身!此乃昔年鱼道人纵横天下的两大神功,赵承瑾不过十岁,却有如此资质,真正是惊才绝艳!

    不过大家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的胞姐赵瑜珠玉在前,大家也能接受。

    武帝曾称安乐公主赵瑜“此女类我!”这可是个引人遐想的评价,幸好安乐公主是女儿身

    武帝又朗声道:“今日演武,朕心甚慰,我赵氏儿女就该文能治世,武能安邦,父皇对你们可是寄予厚望,望尔等将来都是国之栋梁!”众人皆称是。

    小比之后,赵承瑾回到宫中他的小院,院门一闭,脸上不负嬉笑表情,临走时父皇看他时高深莫测的笑容让他明白,父皇明显知道了什么。

    “这剧情不对啊,为什么我有一个如此nb的父亲!”往床上一躺,异世来客赵瑾如是想到。

第4章 世情() 
赵承瑾很清楚知道他的父亲——当今武帝赵德昌,是一个大牛人,文治武功直追当朝太祖。不过那又如何,他自己只想做一个富贵闲人罢了。

    不过打从娘胎里就开始练功的赵承瑾深知他的父亲武功深不可测,他那混有先天之气的灵觉提醒他,他的父亲并非普通先天高手那么简单。

    传言父亲这些年来为了治理国家,荒废武学,看来也是父亲故意散布的谣言,跟这般强势的父亲谈他要“逍遥自在”的愿景,无非是痴人说梦,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强大,无法做主罢了。

    躺在云床之上,赵承瑾心中默念“星痕”十年时间,他的个人界面也大变了模样。

    姓名:赵承瑾(赵瑾)

    武功:明玉功第四层

    抱元功第三层

    太祖龙拳入门

    游鱼身法入门

    天衍剑术小成

    这十年来,有着“星痕”的挂机辅助,加上自身极高的资质,赵承瑾的明玉功已练至第四层,十二正经全部贯通,奇经八脉也已贯通半数,放眼江湖,绝对是一方强者。比之他那一母同胎的姐姐只强不弱,不过有赵瑜这个强势的姐姐,赵承瑾不愿自己太锋芒毕露罢了。

    来到这方世界十年,赵瑾也基本了解了自己所在的东土大陆。这是一个江湖与朝堂共治天下的武道世界,武学昌盛,根据武功高低可分为不入流武者(产生气感,开始练武),三流武者(已逐步打通十二正经),二流武者(十二正经全部贯通,逐步打通奇经八脉),一流武者(打通任督二脉),先天武者(贯通天地之桥,接引先天之气),天人武者(天人合一,法御万物)。

    境界越高,越难成就,放眼天下,先天武者不过百数,天人强者不过两掌之数。武者哪怕到了先天境界,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也只有败亡一途,如此一来,武者不过是当权者的附庸罢了。

    可当武者成就天人之境以后,其战力就完全不讲道理了,天人境界的武者能做到身与道合,借助自然伟力,摘星拿月虽做不到,呼风唤雨,摧山断岳还是能做到的。这放到现代世界,就是人形核弹,破坏力呈几何倍数暴增。

    皇帝在这些强者面前也是毫无办法,幸运的是天人境界的武者极难成就,放眼天下也就那几个人,而且,天人强者身与道合,一般不会轻易出手,破坏自然平衡。朝堂和江湖门派之间这才维持了微妙的平衡,大家各行其道,互不相扰。

    只是,这种平衡在十年前被“剑圣”李银河打破,现如今武帝当权,这位皇帝武功、城府俱是当世一流,怕是很难容忍这种侠以武犯禁的行为。

    身为武帝的儿子,赵承瑾对这位父亲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大魏如今国力如此之盛,却没有一鼓作气拿下早已日落西山的吴越两国,显然是对以“三宗六派”为首的江湖势力有了想法,想来动荡之势已然不远。

    赵承瑾了解越深,越是对自己这个便宜父亲佩服不已,千百年来改朝换代只是等闲,而似“三宗六派”这样的江湖门派却始终能屹立不倒,可见其底蕴之深。除了天人武者,怕是还有其他手段,武帝要对这些势力下手,若能成功,必能成为千古第一人。

    不过赵承瑾可不想成为自己便宜老爹的手中刀,他只想逍遥一世罢了,这从他历次小比都故意藏拙就能看出,他已经有了一个天资卓越的姐姐,自己可以是天才,但不能太出格,否则就要被他的太子哥哥惦记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虽然不惧,但也怕麻烦。

    人生苦短,哪怕是天人强者,寿也不过百余年,重活一世,赵承瑾要的是逍遥自在,快意江湖!

    “哎呀不妙,今天怕是被便宜老爹惦记上了。”赵承瑾自言自语道:“要是生在寻常百姓家,以现如今自己的武功妥妥是够了,身在帝王之家,不入先天,终是便宜老爹手中的棋子。”

    赵承瑾对自己现今的情况看的很清楚,这些年也很努力的修炼,可惜“星痕”功能终是不全。无法给武功直接加点,否则他早把明玉功提升到第九层了,便宜老爹也拿他没办法。

    幸运的是,练成第二门武功时,他发现可以用“星痕”修炼的明玉功内力给其他武功加点,不过每加一次,明玉功就会有所衰落,他只是给抱元功加点时试了一下,就再没给其他武功加点了。

    关于自己修炼的武功,赵承瑾可是慎重考虑过的。抱元功和太祖龙拳是皇宫大内的入门武学,本身中正平和,最重基础,入门即可,不必深究。

    明玉功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必须勤学苦练,而且明玉功本身威力无穷,若能大成,纵是普通武功到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威力不可思议。

    游鱼身法是自己无意间的收获,大政殿乃是宫廷机要所在,这样一处重地却挂着一幅不是名家所作的山水画,显然有猫腻。而且后殿只准皇子、公主进出的我规定也让人生疑,赵承瑾这才拉着自己的老姐前往一探,凭着非同一般的悟性,居然悟出了一门天人级数的武学,也算是意外之喜。

    得到这门武功之后,赵承瑾习练不辍,也才堪堪入门,可见这门武功之难练,纵使如此,也能做到“身若游鱼”耍的兄弟姐妹毫无脾气。

    想到这里,赵承瑾不得不想到自己姐姐,虽然自己武功强于姐姐,但单论悟性,自己貌似比不过她。似是想到了姐姐的一些事,赵承瑾不自觉的嘴角一抽。

    最后一门天衍剑术,是自己在皇家收录天下武学的武库——紫光楼精心挑选的一门武功,天衍剑术乃是百年前的武林大派太乙门的镇派武功。太乙门后为西方魔教所灭,这门镇派神功几经周折,最后落入大魏朝廷手中,由于缺失了相应的心法,百年来无人练成。

    赵承瑾仔细研究发现这门武功非常适合自己,原来这门剑术讲究的是天机衍化,算尽苍生,对武者的算学能力要求极高,没有心法,旁人连入门都难。但练成后,任凭敌人如何攻来,皆可算出种种攻势,后发制人,一剑破之。颇为类似前世自己读过武侠中的“独孤九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