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道通天录 >

第14章

武道通天录-第14章

小说: 武道通天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赵承瑾说道:“等一下!”

第27章 相思() 
丝毫没有在意钱婆婆充满警惕的目光,赵承瑾果断拦下两人。

    看着洛洛充满期待又惴惴不安的样子,赵承瑾笑着对洛洛说道:“洛洛你放心,我会去金陵找你。对了,这个你接着!”

    赵承瑾将那块凤纹相思玉抛给洛洛,接着说道:“等你看到这块玉亮了,说明我就来找你了。”

    洛洛接过相思玉,低声而又坚定的说道:“我等你。”

    见此情形,钱婆婆哪里还猜不到她养伤期间这两人一定发生了什么,当下也不迟疑,带着洛洛果断离去。

    相思玉,尝相思,赵承瑾想到自己机缘巧合之下才和洛洛之间有了一些进展,就要经受相思之苦。

    赵承瑾从没想过带着洛洛远走高飞,金陵洛氏,传古世家!洛洛出生于如此显赫的千年世家,两人想要在一起,怕是还会有一番波折。

    不过,赵承瑾心想,我怕什么!任他疾风骤雨,我自泰然处之!

    摧花盗一事已了,众人告别徐太守,各自散去。

    临走之时,孙涵抓着赵承瑾道:“有时间一定要到碧水阁找他,他孙涵必然扫榻相迎。

    赵承瑾想着自己和碧水阁确实有点缘分,满口答应。

    众人离去后,赵承瑾并没有急着离开柳州,他还记得今日还要到陆连山府上赴宴。

    到得陆府以后,陆老爷子请柳州武林诸位一流高手作陪,几人又是吃起酒来,一时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期间,陆老爷子再次向赵承瑾表示感谢,酒足饭饱之后,又到了分别之时,江湖儿女,聚聚散散本就正常

    赵承瑾正要离去,却听金岳禅师问道:“赵施主接下来欲望何处?”

    赵承瑾也不隐瞒道:“自然是吴国都城金陵,来江南,怎能不见识见识这千年古城。”

    金岳禅师笑道:“那便巧了,老衲修行所在的宣宁寺也在前往金陵的路上,不如我们同行一段。”

    赵承瑾笑道:“能与大师同行,在下荣幸之至。”

    一路上,两人切磋佛理,交流武艺,均收获很大。

    金岳禅师忽然问道:“今日那位洛姑娘怎么没与赵施主一同前来?”

    赵承瑾说道:“今日早晨,洛洛就被她的家人接走了。”

    金岳禅师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赵施主一路闷闷不乐。”

    “不过也能理解,”金岳禅师接着道:“那位洛姑娘身份尊贵,怎会在这小小柳州久留,被家人接走也属正常。”

    赵承瑾问道:“大师是知道些什么?”

    金岳禅师抚须道:“金陵洛氏,天下闻名,老衲虽身在深山,却也是如雷贯耳。”

    “况且,”金岳禅师顿了顿道:“那位洛姑娘那日使得御物术老衲还是认得出的,这御器成阵之术乃是洛氏镇族武学,天下九州,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赵承瑾豁然道:“大师说的也是。”

    金岳禅师斟酌片刻后道:“赵施主,你与那洛姑娘之间似乎有些纠葛,恕老衲直言,施主还要早做决断才是。”

    赵承瑾笑道:“谢大师提醒,小子晓得。”

    似乎想到了什么,赵承瑾问道:“小子有些好奇,大师佛法精深,令我十分佩服。怎会困于先天之下,不得寸进?”

    “阿弥陀佛!”金岳禅师似是回忆起了什么,面露疾苦之色。

    良久才道:“老衲自幼习武,三十不到就进入一流,师傅说我若能留在寺内,潜心修炼,必能成为超越建寺祖师的一代高手!”

    金岳禅师继续回忆道:“然而我没有听师傅的话,我想到江湖上闯荡闯荡,一路走来,虽有坎坷,但我进步也很快,冥冥中感应到先天之境就在我眼前。”

    金岳禅师苦笑道:“可惜后来,我遇上了那人,现在想来那人应该比我还年轻些,交手过百招后,那人对我出了一剑。”

    陷入回忆的金岳禅师并未发现自己语气不复之前的古井无波,变得激动起来:“那是怎样璀璨的一剑啊!至今想来我也无法用言语形容,那人并未杀我,只是在我胸口开了一个浅浅的口子。”

    金岳禅师情绪平复了一些后,接着道:“事后老衲身上的伤口很快愈合,但我心灵之上的那倒口子却死死烙在我的心灵之上,让我毕生不得寸进。”

    说道最后一句,金岳禅师已经彻底平复下来,回复了之前古井无波的状态。

    金岳禅师笑道:“老衲刚才失礼了。”

    赵承瑾摇摇头道:“大师,我想知道那人是谁?”

    金岳禅师却道:“不可说,不可说。”

    赵承瑾福至心灵,试探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剑寒光惊九州!”

    金岳禅师默然不语,赵承瑾心道果然是他!

    行至半道,金岳禅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深山,说道:“前方山林之中就是老衲修行之所,赵施主,咱们就此告别。”

    赵承瑾抱拳道:“大师慢走!”

    目送着金岳禅师孤身一人,向不远处的深山渐行渐远,赵承瑾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大师,你可曾后悔当日之决。”

    金岳禅师顿了顿身,也不回头,朗声道:“我——不悔!”

    赵承瑾似有明悟,笑了起来。

    柳州,陆连山府上。

    一二十五岁左右的青衣男子行至陆府门口,心中想道:“路上有事耽搁了些日子,不知爷爷身体如何?妹妹可还乖巧?”

    门口管家见这人迟迟不走,上前问道:“年轻人你站在我陆府门口干什么?”

    青衣男子道:“陆管家,是我啊,我是北玄!”

    陆管家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家在外修行的小少爷吗!赶忙吩咐家丁道:“快!快去后院禀告老爷,小少爷回来了!”

    说罢把陆北玄迎进家里,陆北玄进的院里,皱眉道:“家中这几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陆管家手舞足蹈,将那日陆府中发生的事告诉了陆北玄。

    陆北玄皱了皱眉道:“赵瑾?没听说过这号人物。李通?官府说这人出身何派?”

    陆管家答道:“似乎是交州飞影门,听说改派掌门刚刚晋升先天,官府也不好追责。”

    陆北玄皱了皱眉道:“那李通二人已死自然一了百了,这飞影门,纵容门徒为恶一方却不管不顾,着实可恶!”

    陆北玄心中已有决断,对陆管家道:“告诉爷爷,我出去一趟,三五日便回。”说罢提剑上马,直往南方而去。

第28章 金陵() 
天机宫,紫宸殿。

    一中年男子正凝神仰视,紫宸殿的穹顶之上,镌刻着一幅巨型星图,这道星图与天上群星遥相呼应,按照天机演化之道,周而复始的运转着,亘古未变。

    身旁一玄衣弟子走上前来说道:“司运上师,南方急报!”

    中年男子目不转睛道:“念!”

    玄衣男子大声诵道:“三月十七日,肆虐江南的摧花盗于柳州被一少年侠客赵瑾所杀,据悉赵瑾似乎身怀一门寒属性玄门内功,精通玄阴神掌。同日,赵瑾与人榜十九位金岳禅师交手,双方平分秋色。”

    中年人道默然不语,只在听到“金岳禅师”名字时才挑了挑眉。

    玄衣男子只得接着念道:“三月二十三日,神霄宗当代弟子陆北玄单人只剑灭交州飞影门,阖派上下,无一活口。据悉陆北玄所使武功应是得太阴素经真传。”

    良久,传来中年男子的询问声道:“我记得那摧花盗是飞影门门徒吧?”

    玄衣男子答道“是”。

    “摧花盗,柳州,有点意思。”中年人轻笑道。

    中年男子思忖片刻后,缓缓说道:“寒玉掌赵瑾,列人榜第十四;太阴剑陆北玄,列人榜第十五,其余排序依次递减。”

    玄衣男子答道:“谨遵师命!”却是欲言又止。

    中年男子解释道:“不必怀疑,赵瑾能与金岳战平,担得起这个排名。”又叹道:“毕竟金岳可是能与那人交手,却伤而不死的人呐。”

    四月初一,这是“天人榜”传檄天下的日子。天机宫天人榜逢双月更新一次,江湖武人早已聚在一起,争相观看。

    天人榜还是老样子毫无变化,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十年。天榜变化也不大,毕竟先天高手都是坐镇一方、独当一面的人物,轻易不会出手。

    最能引起江湖中人热议的榜单是人榜,毕竟对于大多数江湖武人来说,先天境界可望不可即,但只要肯下苦功,成为一流高手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且历次变化最大的还是人榜,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在场武林人士议论纷纷。

    “看到没有,这次有两人第一次上榜就跃至人榜前十五!”

    “哪里哪里?我看看!”

    “据说人榜前十五都有先天战力,前五甚至能击败一般先天高手!”

    “这寒玉掌赵瑾和太阴剑陆北玄什么来头?这么厉害?”

    “陆北玄乃是神霄宗真传弟子,人榜第七裴东楼的师弟。”

    “原来是三宗弟子,名不虚传!”

    “那赵瑾是什么人?”

    “没听说过,不过过了今天他就出名了”

    “是极是极。”

    帝京,大政殿。

    武帝阅闭柳州传来的密信,提笔写到:金陵城事,可由六皇子赵承瑾全权处理。

    “小六这也算是一招闻名天下知了。”武帝说道:“传朕口谕,朕的儿子,做事不用遮掩,就是要锋芒毕露!”

    空荡的大殿里传来一个声音恭敬道:“诺!

    金陵城外,鸡鸣驿

    当吴国接引使看到归来的赵承瑾,简直激动的泪流满面,盼来盼去,总算把这位爷盼到了。

    接引使大人当即激动地说道:“我的六皇子,您可终于到了,我们已经在驿站停留三天了,眼看就瞒不住了。我跟您说,小人这一路也是担惊受怕,生怕”

    听着吴国接引使一个劲的在那说个不停,赵承瑾连忙打断道:“好了接引使大人我这不是到了么,今日便可起驾前往金陵。”

    这时,听得门外有侍卫禀报,端王世子特来护送殿下进城。赵承瑾这才沐浴更衣,换上大魏皇子华服,接见这位端王世子。

    端王世子陈元恭二十几岁,外表看上去有些阴柔,待人接物却非常老练。听其言,观其行,可见其父端王亦是深藏不露之辈。

    分宾主坐下以后,端王世子恭声道:“殿下今日入金陵城,可在紫山皇家别院安歇,那里是我陈氏皇族避暑别院,环境优美,最适宜修养。”

    赵承瑾却道:“不知何时可拜见吴国皇帝陛下?”

    端王世子斟酌片刻后道:“殿下不知,皇帝陛下龙体欠安,需要在宫中静养一月左右,已经多日不能见客。”

    “如今朝堂一应事物皆由我父临朝辅政。因此,”端王世子接着道:“世子有任何需求见我父亲也是一样的。”

    端王世子也不隐瞒,言下之意溢于言表,看来这吴国皇室内部交锋已然落幕,端王终是更胜一筹。

    端王世子接着道:“四月十二是我父王寿辰,到时还请六皇子殿下能大驾光临。”

    赵承瑾答道:“必能到场。”

    在端王世子陈元恭的护送下,赵承瑾一行进入金陵城,并在紫山下的皇家别院安歇下来。

    送走端王世子,赵承瑾端坐于别院正厅之上,对韩烈道:“我们在吴国的暗子到了吗?”

    韩烈恭声道:“已在厅外听候殿下差遣。”

    赵承瑾道:“招他进来。”

    只见一身着锦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叩拜道:“卑职杨昭,拜见殿下。”

    赵承瑾问道:“如今吴国局势如何?我听端王世子之言,吴国少帝这是被软禁了?”

    杨昭恭声道:“正是如此,前月同是托孤重臣的方太师病逝家中,端王已再无顾忌。这段时间在朝堂上排除异己,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前些日子更是假托皇帝重病,看来吴国改元换新,这在近日。”

    赵承瑾沉思片刻后,沉吟道:“如此,对我大魏来说却是个坏消息,大魏需要一个动荡分裂的吴国,而不是一个再次统合的吴国。”

    赵承瑾来回踱了几步,说道:“父皇可有指示?”

    杨昭道:“陛下密旨,命殿下全权处理吴国之事。此外陛下还有口谕!”

    赵承瑾面北跪拜道:“儿臣接旨!”

    杨昭接着道:“陛下口谕,朕的儿子,做事不用遮掩,就是要锋芒毕露。这是陛下原话,由臣代为传达。”

    赵承瑾思索片刻道:“儿臣领旨谢恩。”

    心中却是苦笑道,父皇这是把我架火上烤啊,第一次当差,可不能把差事搅黄了。但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