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虎痴 >

第62章

虎痴-第62章

小说: 虎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中一下子热闹了许多——徐庶、郭嘉等人俱去印辞官,现在都是许褚的‘门客’,自然也都来到许褚的家中。

    鄢陵太守府许褚肯定是不方便去了,办公的地点也只能放在家里。于是乎过来家里的亲信、故吏挤满了许褚本就不大的府院,以至于荀谌、杜佑等郡中掾吏过来拜访时连门都进不去。

    荀谌扫视一眼院中兴盛之象,对左右之人叹道:“许侯不简单呐。”

    站在他左侧的荀悦肃然道:“阴公虽饱读经史,学问通达,然论及折节下士,辟用贤达,整顿郡治,肃清盗匪,与许侯相差甚远。”

    荀谌忙以手掩口,朝荀悦摇了摇头,“此处人多,兄还是谨言慎行些为上。”

第106章 洽谈粮铁事() 
府中偏堂,许褚正在接见两人。

    李通与陈恭。

    两人同为平春县人,俱都以游侠闻名江夏、汝南一带。陈恭年长,年齿约在三旬,李通看上去十分年轻,当是弱冠不久,二十出头的样子。

    许褚有意将二人以‘上宾’之礼相待,让二人坐在下首左右首座,郭嘉、戏忠、徐庶等一应心腹作陪。

    此等作态,让李通、陈恭高兴之余,又有些紧张。他们虽说都是闻名郡县的豪杰人物,可论及故往‘业绩’,现下就有些不够看了。当初从平春县到颍川时,路上就听说了许褚带兵前往洛阳,那时候两人都觉得许褚定会重用自己。

    此一时彼一时,许褚去洛阳归郡后,身上金光闪闪,不但加封了侯爵,还与当世名门袁氏一族扯上了关系。不仅如此,因为许褚在军阀董卓面前表现勇敢,护住了天家威严,时人更将其传颂为‘雄烈之将’,豫州后起之猛虎。

    说是名震豫州,一点也不为过。

    许褚从二人言谈举止中看出几分端倪,为了拉近两人跟自己这个‘小集团’的距离,便让郭嘉说几句。

    月余不见郭奉孝,郭奉孝风采依旧,一展长袖,翩翩然说道:“君侯,诸位。文达与伯叙皆是豪侠义士,此番初见,当浮一大白。”

    众人称是,许褚带头举起酒杯,朝李、陈二人敬酒。

    一杯酒毕,郭嘉继续道:“此次君侯去庐江赴任,文达与伯叙的手下可谓是久旱甘霖啊。”

    戏忠笑了笑,指着甘宁等武将说道:“奉孝此言何意?莫非是兴霸诸人不能替君侯除暴安民?”

    “志才休要乱说。”郭嘉站起身来,“兴霸部曲自是有大用,然其余诸君的麾下就难说了。庐江郡多为湖海、山林之地,其间水贼众多,诸君部曲多为不谙水性者,是以嘉有此一说。兴霸自蜀郡而来,曾率义从笑傲江河,当是无碍,可惜人数不多,今有文达与伯叙带来的数百江夏轻侠作为补充,难道不是久旱甘霖么?”

    戏忠于是笑道:“奉孝说的是,在下自罚三杯,向诸位赔罪。”起身连饮三杯,方回席间落座。

    两人一唱一和,倒真让李通与陈恭心中忐忑骤减。

    李通起身,举杯向许褚说道:“通离乡背井,但求一份功业,君侯若有差遣,在下义不容辞!”

    许褚暗道:这李通不仅有雄姿,还挺会说话,反是年长的陈伯叙沉默少言,似是内敛之人。

    。。。。。。荀谌在院中候了段时间,听说许褚在接待重要的客人,也不好去催促,便与族兄荀悦,钟氏兄弟,张礼杜佑等郡中掾吏在院中稍坐。

    院子里站满了人,放眼看去,荀谌竟只认识陈义一人。陈义身边谈笑自若的少年及武人装扮的门客,时不时偷眼打量荀谌这边好整以暇坐着的戴冠黑服之吏。

    荀悦书生气重,便有些不高兴,垂着眼皮拉长脸。

    总算是看到许褚的老丈人张奉从后院出来,荀谌迎过去,笑道:“德然。”

    张奉愣了愣,见是荀谌,还未说话,又看到院中坐着的郡中掾吏,怒道:“怎可让君等在此久等!”回过头把陈义从人堆里拉出来,沉着脸说道:“阿义,你家君侯呢?他不知道荀功曹等人来了么?”

    陈义拍了拍脑门,朝荀谌等人告罪道:“是在下疏忽了,忙着跟其他人说话,不想怠慢了贵客。”说罢急急朝后院走去。

    与郡中掾吏的谈话共用去了大半天,主要探讨的方向就在于囤积在鄢陵县的粮食跟铁怎么处理。

    真要细究的话,这些东西自然是属于公家的,当时发动郡中的豪强、大姓开矿,征募流民屯田,用的是郡中的名义,而且发下去的钱粮也都是郡中出的。

    荀谌知道如果让许褚把钱、铁等物全都留在颍川是不可能的,许褚在鄢陵的这段时间,除了收揽人才归为己用,主要就干了这两件事,以他对粮、铁的重视,如何甘心为继任太守作嫁衣裳?

    所以荀谌提出的方案是:粮食取一半,留一半;铁则武备千人,其余留下。

    许褚刚开始自是不断摇头,徐庶给他报的账目里,枣祗督办下的颍水以北诸县,秋收总计得粮约在三百五十万石,里头大部分是不属于新开垦的军屯、民屯,是原先在册的田亩收成。原来的田亩税制是三十税一,征收所得在九万余石;新开垦的由流民以及归降的黄巾众等人开垦的新田,有牛的官、民对半分成,借牛的官六民四,征收所得约在三十五万石。

    四十多万石的粮赋,几乎是震惊了当时拿到簿册的许褚,也震惊了分管颍水以南诸县屯田的荀谌等人。要知道阴修拍拍屁股走人,给他留下的只有两万石粮,去年全郡全年拿到府库的粮赋,只有区区三十万石不到。

    如今单只秋收,单只颍水以北的郡中诸县,就有了四十多万石粮赋!

    许褚摇头不肯,杜佑与张礼资格老,向许褚劝说道:“君侯,四十多万石,即便一半也有二十万石!君心何其不足也!”

    许褚心中冷笑。

    杜佑跟张礼两人老成忠厚,沉稳有之,公心有之,就是心眼太少。许褚因为要屯田,因为要在颍川东边的矿山冶铁,更因为屡次出兵,募兵,练兵,包括招揽人才等用度,以阴修留下的两万石跟鄢陵县韩家留下来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用。

    他是让徐庶向鄢陵的豪强借了些粮的,屯田的时候,枣祗又请荀氏、钟氏等郡中名族出面,向郡中豪强借了一部分粮食,用作流民开垦田亩时候的用度。

    放在往常,这部分粮食拖着暂时不还是可以的。可惜许褚现在被拜为庐江太守,也是不得不还了旧账。试想他人还没到庐江,借粮不还的污名就已经先到,让他如何取信于庐江士族、黔首。

    徐庶算过账,要还的粮食大概在三万石,最大的支出就在军费跟流民身上。且军费上的支出以后也少不了,此次带往庐江的部曲、义从,少说也有几千人,每个月光军粮开销就在万石左右,还不包括以后要新征的士卒,以及麾下这群人才、进入庐江郡后辟用的官吏的每月支出。

    要想游刃有余,至少得带三十万石粮去往庐江。

    所以许褚的态度也一改往日对颍川士族的温柔可亲,分外强硬地说道:“诸君不用多言,粮食一事,在下已有定案,保管不会太过分就是了。除此之外,实难做出更多的保证。”

    一句话噎地杜佑、张礼相顾无言,愤愤然看向荀谌。

    荀谌仿佛没看见杜、张的脸色,自顾自道:“那敢问君侯,铁是不是也这么处理?”

    许褚点头道:“亦如此,届时会让元直与诸君接洽。”

    “君侯执意如此,谌等无话可说。”荀谌起身告辞,“但愿君侯还是以朝廷为重。”

    许褚笑道:“友若,你却是与我见外了。在洛阳时我曾拜访小荀君,有幸在府中见到贵族另一才俊荀公达。文若与公达当时劝我速速离京,友若认为因为什么?”

    荀谌思索片刻,道:“因怕董卓对君侯不利?”

    “除此之外,文若与公达都盼我能在庐江壮大声势,与在京的诸公遥相呼应,制约董卓。除我之外,还有泰山鲍允诚也返回了家乡。如若所料不错,鲍允诚也必被拜为守、相。”

    荀谌饶是心思敏捷,此刻也不知如何回话了。荀彧、荀攸是荀氏一族最出色的两个后进,先后被举入朝为天子近侍,他们很大程度的代表了荀氏一族的态度,况且因为荀爽现在也在洛阳的缘故,他们两说的话到底有没有荀爽的授意,隔那么远,很难弄清楚。

    荀谌权衡再三,向许褚行礼道:“君侯忠正不阿,谌素来都深信不疑。便且告退,等君侯出了章程,让元直走一趟便是。”

第107章 权臣张牙舞爪,袁绍节节败退() 
送走荀谌等郡中士族后,许褚特意将一人引见给徐庶,却是阳翟费良。

    费良少时出门游学,拜到许县陈氏求学,因天赋所限,没读出什么名气来,不过依许褚看,这个人才学智慧虽只中人之资,但好在能‘眼观六路’,善于迎奉上级的意图,给徐庶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

    费良知晓徐庶是许褚倚重的大红人,拜谢后便跟在徐庶后头屁颠屁颠做事去了。

    “元直这边关于粮、铁的具体章程预计还得一两天后才能拟定,就不知圉县那边典韦到哪里了。”许褚心想。

    便问郭嘉。

    郭嘉掰着指头,说道:“料典军侯已在半路,不出一日,应会到达鄢陵。主公,留守圉县、鄢陵的人可曾想好?”

    “哎,若论能力,奉孝与志才当为首选。可。。。。。。”许褚顿了顿,道:“可此去庐江,我身边不能没有你们。”

    戏忠闻言想起一事,说道:“自主公与陈留赵公提过蔡伯喈后,可有后续消息?”

    许褚也想起来了,当时是跟赵谦说过蔡邕的事情,而且赵谦跟蔡邕的脾性应该很相投,一个累世朝官之族,一个名扬四海之士,俱为博学大儒、刚强之士,按理赵谦应该很快会派人来颍川寻蔡邕,礼辟其为陈留右职才是。

    可目下的情况是,留守鄢陵县的徐庶及其他人并没有跟许褚汇报这件事,以至于许褚险些忘了这一茬。这样看来,赵谦或者没有派人来登庸蔡邕,或者人派了,被蔡邕拒绝。原因大体是因为蔡邕身份的特殊性,蔡邕出仕是在距今二十年前的建宁三年,一出山就是被时任司空的汉末大儒乔玄征召为掾吏,之后官运亨通,一路做到议郎,之后频繁上书天子奏说天下弊端,终因得罪流亡至吴地。

    赵谦最拿得出手的官职,无非是秩六百石的郡丞,而且蔡邕成名早,赵谦在他面前是后辈,在后辈身边为吏,蔡邕心里头有疙瘩是难免的。

    “要不这样。。。。。。”许褚想了想,对戏忠、郭嘉道:“我去信一封陈留,邀赵谦一同上表朝廷,表蔡公为颍川太守如何?”话音刚落,许褚自己先摇头道:“还是算了。”

    蔡邕毕竟已经过了耳顺之年,青春不在,难为一郡之长吏。

    典韦还没到,许褚正为蔡邕之事烦恼,洛阳那边来了几分书信,乃是曹操与荀彧寄过来的。

    自在京中结识了一干英雄豪杰、天下名士后,许褚仿效时人风气,不能免俗地开始在意起自己的人脉来。到阳城附近的时候,就手书了几分书信,着人送往洛阳,交给曹操、荀彧、钟繇、荀攸、高干、何颙等等。

    从反馈的效果看,终是曹操、荀彧对许褚较为上心一些,算算时间,应该是接到信后马上写了回信交给许褚派出的信使。

    许褚与戏忠、郭嘉一同阅览书信,没想到这段时间,京都出了几件大事。

    皆是发生在朝廷里的事。一是罢免了司空刘弘,改拜董卓为司空;二是从陈留召回赵谦,改任九卿,拜张邈为陈留太守;三是拜豫州牧黄琬为司徒,召回朝中。

    许褚最关心的颍川太守一职,仍旧没有定数。

    郭嘉淡淡道:“董卓之势已成,袁氏一族危险了。”

    从拜司空一事就能看出董卓之势渐强,大半个洛阳恐怕已经被他的西凉兵控制住了。而赵谦被召回,张邈任陈留太守,可以说是这个阶段袁隗、袁绍的唯一胜手。可惜黄琬被召回洛阳,升为司徒。司徒是三公之一,本是位极人臣的显赫之职,然今董卓与袁氏势同水火,什么三公九卿均可看成是荣誉职位,远远没有州牧来的实在,来的重要。

    州牧之说,本已被本朝弃用,只因黄巾之乱后,朝廷难以将政令传达到天下各地,有效地组织起对黄巾军的讨伐,所以不得已而为之,重新在一些地方设州牧一职,取代原来的刺史。刺史名义上只有监督之权,州牧可是兼领军政大权的一方大员。

    现在天下一共有几个州牧,许褚粗略一算,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哪怕算上董卓那个没有去属地赴任的并州牧,貌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