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409章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409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喇叭僧没躲没闪,结果这一下,硬邦邦的打在喇叭僧的大肚子上。但是这位喇嘛僧没事,站在那里,四平八稳的,连动都没动。但是这位姓宋镖师却被弹出去,四五十尺远,感觉手腕像要折了一样。

    姓宋的镖师心里就吃了一惊,看来这位喇嘛僧会硬气功,我就不信打不动他。

    姓宋的镖师有点恼羞成怒,二次冲了上来,垫步拧身子就飞起来了,飞起一脚,来一个侧踹,目标是大和尚的面门。

    这次喇嘛僧不能让他随便踹了,因为这是脸。

    喇嘛僧一看脚到了,猛出一拳,正好击中宋庆踹来的脚上,拳脚相撞,砰的一声,喇嘛僧仍然没动地方,但是这次宋庆倒飞出去了。

    没有一丈远,也差不多,叫宋庆的镖师重重地摔倒在地。

    “好功夫,大师傅真是好功夫。”

    看热闹的人群拍手喝彩。

    等宋庆再站起来的时候,就一瘸一点了,龇牙咧嘴道:“在下技不如人,大师武艺超群,在下甘拜下风。”

    宋庆说完,转身就走。

    “且慢。”喇嘛僧说着,“小僧说话算数,这十两银子归你啦。估计至少是骨折吧,买些药调治调治吧。”

    喇嘛僧说完,把一块银子啪嗒扔在了宋庆的脚下,再看这位喇嘛僧脸上充满了得意,看了另一位僧人一眼,两位喇嘛僧都是露出不屑的表情。

    “士可杀不可辱。谁要你的臭钱,你等着!”

    宋庆果然没有捡银子,只是把自己的外衣捡了起来,咬牙忍着伤痛,一瘸一点的,钻进了人群之中,消失了。

    这一下,两位喇嘛僧的形象,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就有些打折扣了。

    这时,那位名叫洪智的喇嘛僧脸上洋洋得意道:“乡亲们,牛皮不是吹的,要没有两下子,你们千万不要过来。这银子虽然好挣,但是挨打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就像刚才那位宋镖师,丢人不丢人都不说,回去后至少得受几天罪。还有哪位过来跟小僧比试一二?”

    这位喇嘛僧把那十两银子,捡起来,一边在手里撂着,一边对看热闹的人群道,脸上就带出了傲慢与不屑。

    “大和尚休要得意,容在下来领教你的高招。”话到人到,又一个人挤进了圈子。

    (本章完)

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 
    进来的这位也是个年轻人,自称是京西武馆的,手里拿着三节棍,听着喇嘛僧说话刺耳,傲慢自得,有些受不了了要跟喇嘛僧比兵器。

    喇嘛僧轻蔑的一笑,“小僧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武器的,朋友尽管来吧。”

    这三节棍的年轻人勃然大怒,三节棍舞得虎虎生风,蹦起来对着,大和尚的脑袋就砸了下来,棍带风声。

    喇嘛僧立在原地,仍然是双脚不动。一看棍砸下来了,仍然不闪躲,只是把右臂一屈轻轻的往上一迎,这一棍正好砸到和尚的胳膊上。

    喇嘛僧眉头都没皱,轻而易举的把这一滚就弹出去了,此时,年轻人,从空中落下来,门户大开。喇嘛僧看都没看他,左拳顺势出击,正打中年轻人的胸口上,但是这位京西武馆的年轻人受不了了,一声惨叫,飞出一丈开外,重重地摔倒在地,手中的三截棍,也撒手了,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年轻人觉得嗓子眼儿发咸,把嘴一张一口血就喷出来了。

    “好,打的好,大师好功夫!”

    外面看热闹的有人喝彩,但是这次就少的多了,就那么几个人跟着夸张的大喊。

    要说这喇嘛僧的武艺的确是好,连赢两场,赢得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他赢了这两场之后,表现出来的得意,和傲慢无礼的姿态,明显是对败者的侮辱,人家技不如人,败就是败了,但不能侮辱人家的人格,练武之人如果没有武德,那就是小人了,这看热闹的老百姓是非曲直还是分得清的,对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喝彩叫好,相反有一种反感,刚才还以为他们两个是个英雄,现在对这两个喇嘛僧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这个时候听到有人为他们俩喊好喝彩,心中就产生一种不悦的情绪,众人循声望去,想看看这是谁这么没品位,怎么会对这种没有武德之人叫好?

    结果目光被锁定,人群之中这才叫好的就那么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目光阴鸷,面容很生,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这些人也注意到了,他们被聚焦在聚光灯下,于是赶紧低头闭口不言。

    跟京西武馆的年轻人一块儿来的可能还有几个,一看他们的人受伤了,冲进来三西个把这个年轻人扶了起来,“师兄你怎么样?师弟你没事吧?”

    喇嘛僧洪智见状,把戴着鸡冠帽的大脑袋摇了摇头,假装惋惜的叹了口气,然后冷嘲热讽道:“小僧刚才说什么来的,没有两下子不要过来,哪一天刮风下雨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吃几个馍,喝几碗汤能不清楚?虽然能得十两纹银,这下恐怕在床上得爬上十天半月的,这何苦呢?值得吗?幸亏小僧有好生之德,不愿杀生害命,手下已经留了情面啦,要不然焉有你的命在?年轻人以后要长点教训,不要认为随便耍两下就叫武术,什么武馆,镖局,混饭骗钱罢了,拿去吧,以后长点记性啊。”说完又甩过来十两纹银。

    喇嘛僧这话说的可有点损,怜者还不受嗟来之食?练舞的大都是血性男儿。这下可气坏了京西武馆的那几位师兄师弟,有两个要过去跟喇嘛僧拼命,但是被其余的师兄弟劝住了,他们也没要地上的银子,架着受伤的师兄弟含恨离开了这里。

    喇嘛僧过来把银子又捡了起来,“既然尔等不要,那小僧还留着买双鞋穿吧。”

    “干什么呢?都聚这来干什么?都闪一闪,都散开啦。”随着吆喝声,开过来一支队伍,有骑马的,有步行的,这一队人足足有四五十个。

    这些人没有盔甲,统一穿着工门的服装,手里拿着皮鞭,戒尺,绳索,有的还带着腰刀,一看就是都府衙门的捕快差役。

    捕快差役的职责当然是负责维护一方治安的,抓差办案,捕盗捉贼,州城府县编制教多。

    这里是京师重地,地面大,人流量多,当然也离不开这些差异和捕快。宫城和皇城当然有御林军或者叫禁卫军,基本上用不着他们,他们负责维持的是外城和内城的秩序。

    其实在古代,捕快差役,他们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比当兵的地位还低,连工资都没有,只有一些伙食费和一些补贴。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出来一些贪腐小吏,靠横征暴敛,用手中的权力,欺压良善,强取豪夺,在最底层的老百姓面前,混的也是人五人六,到了明清时期仍然是如此。

    不过现在的大明,由于朱由崧的穿越,光复了大明帝国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明显的就是女人的地位提高了,不管是皇上身边的妃子,还是武将的夫人,他们都敢仗义执言了,甚至可以犯颜进谏了。另外武将的地位提高了,文官的压制武将的局面成为历史,现在文官武将,肩膀一起平,改掉了宋朝以来,重文轻武的陋习。因此作为比较低贱的捕快,现在也得以提升的地位,收到了正当公平的待遇,按照军队开始下拨粮饷,国库现在有钱了,捕快作为最基层的“公安”和“城管”人员,理当受到应有的待遇。

    因此现在大明各地州城府县的捕快差役,算是有了正规的编制,也能够正当的领工资了,队伍也稳定了,他们当然要好好干了,这些马快步快的确在维护地方治安,保护老百姓,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京师,这些捕快差役编制也大,发挥作用也多,治安效果非常明显。

    因此最热闹的街道上围了这么多人,很快就把这些捕快差役吸引过来了。他们还认为有人在这里聚众闹事。

    其实就是有人在这里聚众滋事闹事,只是还没有爆发,但是已经拥堵了交通,这些捕快差役就用皮鞭吆喝着,驱散着无关的行人。

    看热闹的老百姓开始陆陆续续的散去。但是,有那么十几个始终站那没动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是个漂亮的姑娘。

    两个喇嘛僧一看,官差来了,眼睛就看向了人群中的这十几个人,最后目光落在这个漂亮姑娘身上。

    姑娘脸上面带微笑,使她变得更美了。她的美像画上画的一样,只是眼角眉梢,带着一股,常人难以发现的戾气和杀气。

    这时捕快差役就到了喇嘛僧等人的近前,手里拿着皮鞭吹胡子瞪眼的朝他们怒喝。

    这时喇嘛僧洪智向这些捕快差役过来了,满脸是笑道:“大人是要抓差办案吗?小僧师兄弟二人,来自西方,初到宝地,只是想以武会友,从未有过作奸犯科之事。望大人明察。”

    “查什么查,本捕头刚才都已经看到了。出家人不说烧香拜佛诵经,却跑到这里聚众滋事,打架斗殴,拥堵交通,全都给我带回衙门候审。”为首的捕头骑着一匹马,看样子他既是马快的头,又是步快的头。

    众捕快差役答应一声,过来就要把这两个喇嘛僧给围上了,打算要立拘所带,带回衙门问话。这时看热闹的人又都站住了,逗想看看这两个喇嘛僧是怎样被抓走的,心中很爽快,心里话两个恶僧,把你们抓走教训一顿正好,活该!

    (本章完)

第822章 金刀李云(三更)() 
    捕快和差役过来,要把两个喇嘛和尚带走,这两个喇嘛僧虽然没有动武,但也不能乖乖就范。就在这时候,看热闹的人群爆了。

    “这些官差好生的无理,因何要无端的抓人?两个出家人身犯了何罪法犯哪条?”

    “对,不能乱抓人。放了他们,以武会友,双方完全自愿,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其实就十几个人挑头,这十几个人自始至终为两个喇嘛曾一直喝彩叫好,齐声呐喊,可谓是两个喇叭僧的忠实粉丝了。

    在这十几个人旁边有一个美如画的女子,也很执着的不愿离去。但是都在看热闹,谁也不会去注意她。

    中国人从来就不乏起哄的,十几个人这一带头,不明真相的群众,一传十十传百也跟着嚷嚷起哄,这闹市的街头,声势自然不小。

    这名捕头一看,犯了众怒。要在往常,他们一顿鞭子把这些人赶散了,但是现在他不敢这么做,京师重地,天子脚下,陛下爱民如子,一个低贱的宫女遇害案,陛下亲自过问并定成了诏狱,为此权倾朝野的太监李国辅倒台了,仗势欺人草菅人命的赵公公被凌迟处死,还牵连到了当朝国舅被砍了脑袋。百官和有司衙门从上到下,哪个还敢循情枉法,鱼肉百姓?

    就连捕头在抓拍办案的过程中,也规矩多了,害怕有人到衙门去告他一状。因此这名捕头翻身就下马了,让手下的捕快和差役放了两个喇嘛僧人。

    “看来尔等是不服呀,好一个以武会友,本捕头要打赢了你们,你们是不是自动就散了,从哪来还回到哪儿去?”

    两个喇嘛僧就不怕事儿大,事越大越好,这是他们此次“以武会友”的根本目的。

    因此两个喇嘛听了捕头的话,哈哈大笑,“大人肯赏脸,自然是求之不得。我们师兄弟二人刚才说的明白,不管是谁,只要能比武赢了我们和我们当家的,这些金银珠宝就全都是他的了,而且我们跺脚就走人,绝不会再讨扰。”

    这简直就是踢馆来了!不把他们俩干趴下,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哦,他们还有当家的。在哪儿呢?管他呢,估计把这两个喇嘛僧打趴下,他们当家的就出来了吧。

    决不能让他们在这里折腾,说是比武会友,本捕头看他们就是聚众闹事。这些出家人说不定就是江湖中人,海洋飞贼,江洋大盗,必须得把他们拿下!

    当捕头的有职业思维,这又是京城的捕头,这种职业思维的专业可想而知。

    说话之间这名捕头跟那名叫洪智的喇嘛僧就站到了一块。看热闹的老百姓一看捕头大人都亲自出面了,这下更有好戏看了。那些还没有走远的看热闹的人群,听说之后哗的一下潮水般又跑回来了,里三层外三层比刚才人还多。

    此时看热闹的人中间,那名美如画的姑娘笑的更好看了,她自始至终就没有离开这里半步。从镖局镖师,到武馆弟子,现在衙门的捕头又出来了,终于沾着官气儿了,她很期待的看着事情的发展,矛盾的升级。

    “小僧斗胆请大人赏下名讳如何?”

    “本捕木子李,叫李云。人送外号金刀李云。这东门里一带就归本捕负责,本捕在这里任职三年了,抓的差办的案记不清有多少了。两位高僧远道而来以武会友,不惜散财,已经重伤了二人,一位镖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