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冒牌驸马-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足以说明李白大才子与玉真的非一般关系,还有李三与玉真的深厚关系,随便没事就去公主府逛几圈的,这感情摆在那。
这个女人对唐朝z fu吸引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明显玉真道士结交的人除了李白王维,还有很多当时的知名人士,只不过后来玉真公主因为李白被驱逐一事,与李三闹了矛盾,一气之下散了家产,到外地做女道士去了,显然这会儿已经原谅了李三,又回京了。
许辰对于这个老女人也不陌生,王维李白与她的绯闻自然听过,许辰了解的是,这位女人在李三面前很有威望。
“等会还要一块去一一拜谒的。”李霜儿忽然在许辰面前提醒道……
李三这会也不知抽什么疯,就是不见踪影,众人只好在席间等着,桌上的水果早就换了一批了,茶水喝了三四壶。
许辰这一桌却是不怎么和谐,李霜儿的这些姐姐似乎对她很有成见,明显的跟李榭公主走得很近,在她们眼中看来,这位公主这些年白白的受了父皇的恩宠,眼下却是嫁了这么一位毫无背景的男人,偏偏父皇还对她冷淡了许多。
李霜儿受了冷遇,现实的公主们便只是和她打了个招呼,便不再搭理她,明显能感受到这种气氛,李霜儿倒也不是怎么在乎,只是细细的品着茶,等会还要拜见各位长辈的。
李霜儿今儿个白衣胜雪,又是长的倾国倾城城,灯光下宛若仙子一般,偏偏是坐在这里,惹得一个驸马多看了两眼,而就是因为这两眼却招来旁边公主啪啪两个大嘴巴子,嘴里还骂着“让你看,让你看,再看把你眼珠子抠出来!”
驸马果然是没什么地位的。
李霜儿实在是呆不下去,便想拉着许辰去拜见长辈,许辰压根就没打算去,长辈千千万,就今晚坐的这些人,没一个小时拜不完,光点头哈腰的行礼,许辰可没这个义务,便忽然捂住肚子,表情故作扭曲,拉过旁边坐着的一位驸马痛苦道:“兄弟!有纸么!”
待那驸马惊奇的摇头之后,许辰捂着肚子一溜烟跑掉了,只剩下还没弄明白发生什么的李霜儿。
发现紫儿还在等着,便和她说了公主放她假,许辰便让紫儿带着去那楼宇间欣赏曲江池去了……
;
第一百零二章 曲江池夜宴 (五)()
李霜儿见许辰离席好久却是没有回来,往远处张望一番,有些气恼,便是怕这驸马扔下自己跑了。
拜谒长辈在李霜儿看来是极其重要的事,虽然这两人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早晚都得散伙,但既然坐实了夫妻之名,礼数自然是不能少的,这是大婚之后头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这里还有这么多长辈,必须要拿出皇家的礼节来才行。
这一桌上众位公主间闲聊着,李榭便是看许辰走了之后,便又对李霜儿道:“听说你家驸马是自幼在山里长大,那打猎岂不是很厉害?”
方才许辰坐在这里,李榭就是有多大仇也收敛一些的,到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能落下个太坏的印象,这会儿却是来了jing神头,便又出言揶揄李霜儿,“山里”格外的说重了一些,在座的众位驸马公主也不是第一次见这场面,都习惯了。
李榭旁边的一位公主也随口附和道:“是啊,听说山里的人整天和什么野猪野狗的生活在一起,打猎什么的,自然就身后不凡了,难怪能当上的武状元呢!”
说话的这位就是刚才因为她男人看了李霜儿一眼,便将其一顿暴打的公主,说的平平淡淡,表情间却满是玩味。
的确,李霜儿的这位驸马或许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位以这样身份入驻的驸马,李榭以为这样提起多少会让李霜儿尴尬些,自己想来都是可笑的,便好找回一点面子。
坐在霜儿斜对面的一位公主似乎看不下去这几个人在欺负霜儿,张口道:“在怎么说驸马都是父皇钦定的,山里的又怎么样,有些人想要还没有呢!”
这公主叫李明露,平ri与霜儿关系挺好的,便是算替霜儿出下头,女人之间的战争大抵如此,拉帮结派的明争暗斗,谁要看不惯谁,都是一路呛到底的,这席间的男人似是没有存在感一般,挨着座位的驸马便两三人低头小声说着话,剩下的人则是保持沉默,他们才不管女人这档子事。
也都是些王公贵族家的子嗣,李明露公主的驸马是兵部尚书王常轮家的长子王拓,说话自然要硬气一些,其实这些公主比的就是自家的背景,在朝中的影响力而已。
这位王拓王驸马在酒席并没有熟悉的人,也就独自沉默起来,许辰许驸马的名气他还是听说过的,作的几首诗也颇为不错,本想和许辰交流几句,还没来得及开口,许辰便匆匆走了。
李榭公主被呛了一下,刚想还击,便看见席间突然的一阵喧哗,又静谧起来,原来是李三皇帝与那杨大贵妃终于登场了……
许辰便是由紫儿带着,离开养生殿上了殿前的楼宇里,这些楼宇的底部是修在水里的,高高的墩柱将楼层托起来,离水面将近十米的距离,楼宇上头也就只有一层而已,而且周围林立的楼宇是由一个方型的回廊串联在一起的。
方型回廊很宽而且很大,楼宇相接处便是由长桥连接,其中还有修有众多的凉亭,站在回廊里便是能看见对面的回廊上,整个建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是筒子楼一般,不过这里没有房间,站在回廊里能将四周看个大概,这里是专门用来供游人欣赏曲江池美景的。
许辰上了回廊,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乖乖,这么大的回廊里竟是来了这么多人,楼宇间灯火通明,看上去这些人大多是前来游玩的人,此刻有的几个人一堆站在长桥上指点江水美se,有的坐在凉亭里,举杯邀明月,有的则是行走在回廊里,不时的变换位置来欣赏别一样的风景。
显然大多数都是文人,却也有少些女xing的,宫里的太监宫女倒是偶然也能撞见。
这曲江池虽然平ri里开放,夜间却是禁行的,所以谁也没见过灯光中的曲江池是何等美丽,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是皇家夜宴,说白了就是皇家请客吃饭,何等荣耀,自然是要来的,那凉亭的石桌上摆了几壶御酒,各种水果佳肴美味自然也不缺。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看重的还是这里的景se,美景当有文人欣赏,满腹才情才更容易激发出来。
文人嘛,几个人围起来之乎者也一番,讨论一下文学,便就开始作诗了,唐朝的文人也大多爱好这个,人人都会,jing不jing不说,这是一种风气,往大了说这是一种盛世的文化,尤其是李三这一朝,涌现出来的有名诗人数不胜数,可以说既高产又有质量。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现象,在皇家的宴会邀请文人,最后就变成了赛诗大会了。
“公主不是说要你和她去拜谒那些长辈的么?”紫儿上了楼,才想起这茬,那会儿一听驸马说要来这曲楼玩,一时兴奋,也没多想。
随即似想起了什么,便瞪大了双眼,看向许辰道:“驸马爷不会是偷跑出来的吧?这样让公主知道了,我……”
“你很想回去么?”许辰板着脸问道。
紫儿很诚实的摇了摇头,显然这驸马是偷跑出来的,不知为何,驸马只是这么一质问,紫儿便不敢再说话了,这文人集会肯定会发生好玩的事,早就想看热闹了,驸马既然这样说,后果一定不用自己负了。
许辰便走进了回廊里,这边是入口,来往的人很多,偶尔能看见几个端着盘子上来送酒送水果的宫女,皇家的夜宴气氛果然不一般,那些所谓才子们似是很享受在这样的场景,举手投足间自信满满。
这边的凉亭因为靠近门口,落座的人便也就多了,这回廊旁的栏杆有些高,却还是能看见远处的曲江池,好生美丽,许辰也只是眺望了几眼,便同紫儿往前走去,这边人流量太大,不能落脚的。
;
第一百零三章 曲江池夜宴 (六)()
前面说过,这种形式的文人宴会多半会变成诗会的,文人们既然来此,一来是欣赏一下曲江池的夜景,二来呢,固然也是更重要的是赢得些许名声,好为仕途铺平道路。
功利xing就稍微强了一些,想出名的自然用尽一切办法,也并没有平常的诗会那般自在享受。
曲楼里的笔墨纸砚自然少不了,这些文人逛着逛着就会突然的灵光一闪,诗兴大发,便会拿来纸笔,大作一番的,而往往有人要作诗,旁边的文人是要围过去品评一番的,甭管认识不认识,也算是捧个场,这是久而久之形成的规矩。
所以,一旦有人写出好诗来,便会瞬间在众人之间传开,才会被今夜的“猎头”注意,才有可能将诗传进养生殿。
而诗作一旦传入养生殿,便是今夜最大的赢家了。
许辰和紫儿在长桥上倚着栏杆,望着那灯夜里的江水,倒也有与美人凭栏的感觉,只不过眼前的紫儿明显是个黄毛丫头,离那美人还是有些距离的。
紫儿明显是比较兴奋的,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参加才子们的聚会,怎么能不激动呢,此刻早已将公主的怪罪抛到脑后了。
来这里的人也不光是文人,像许辰这样穿着富贵的人也不在少数,显然大多是来附庸风雅的权贵,众人年龄上也差距很大,偶尔能见到几个文人摸样的老头却是谈笑风声,还会鄙见行在长桥上的女子。
长桥尽头的凉亭上此刻便聚集了好些人,原来是有人要作诗了。
只见凉亭里一个着青衫的青年在石台上展开白纸,长袖一甩,眉头一皱,眼睛一瞪,挥笔便写起来,动作颇为潇洒,他这里写着,旁边人便是围过来看,写一句,便是有人念一句,声音还不小。
“香阁幕敛琉璃声,云鬓渐远渐无情。
粉泪残缘飞不尽,半城烟雨半成风。”
一气呵成,也不知是不是早有准备,接下来众人便是一番点评,这诗做的却是一般,大家都是文人,虽然文人相轻,但也不好说的难听,轻描淡写糊弄一下也就罢了。
作诗的人可没这觉悟,自以为写的不错,眉宇间便是能看出些自傲之气,心里还在想着猎头们会不会注意,不过倒也是有可能的。众人评论一番便是散了去,这回廊很大,文人众多,也不能光待在一处。
多走动一些肯定是好的,这样才不会错过好诗的,所谓好诗,亲眼见到与听别人口中相传完全是两种感觉的,颇有一点看着它诞生一般,无非是自认为能够沾了名气。今夜来这里的文人都是京城里的顶尖高手,多走动一些,兴许还能以文会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许辰离这凉亭离得近一些,便是听到那人所作诗句,乍一听还有点花间派的意思,只是这句子写的索然无味,所谓无病呻吟罢了,没有丝毫趣味。
紫儿看见许辰朝凉亭那边望过去,道:“驸马爷也想要作诗么?你若作诗,肯定能够传进养生殿的。”
回过头来对紫儿笑了一下,自己那三首诗都是抄袭的,上不了台面的,哦不,是人上不了台面的。
便是笑道:“看热闹罢了,你看今夜这些人,都是京城里有名气的才子,我就是一武夫,可不敢丢人现眼,走到那边逛逛。”
许辰这么说着,紫儿倒是不这么看,这位驸马虽然是个武状元,可就厉害在这里,武状元作的诗都能比过文状元,驸马一定是在谦虚了,便只是微微一笑,随许辰往里边走去,不再言语。
这会儿作诗的人开始多起来,兴致来了,有所感染,便是诗兴大发。不过倒也单调,就是几个人围在一起点评一番,也没见有什么出彩的诗,偶儿还能听见作赋的人,这个时候,是这些文人们展示才学的好时机,来都来了,不留下点什么,似乎还真对不住皇家的宴请。
文人集会最后变成诗会,尤其是皇家的宴会上,这是必然现像,不过这也不是最大的看点,jing彩的诸如“斗诗”,就是两个人较上劲了,非要比个才学高低,那好办,每人写一首诗,放出来让大家比较一番就好了。斗诗虽然能够快速的引来围观,对名气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是万一要是比不过人家,这可是很丢脸面的事,毕竟有这么多同行见证呢。
所以敢“斗诗”的人都是有相当深厚文学功底的,而且对自己有极度的自信,平常的诗会上是看不见这样场景的。
再有就是“传诗”了,传诗一般是在青楼里才使出这招,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敢的。
最厉害的就属“围诗”了,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大家伙围起来作诗,其实不然。诗作绝对是唐朝历史文化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