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358章

宁州江山-第358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皇帝依然不死心,隔了两日他又召见冯布等一干大臣,嚷着要逊位让贤。

    事情到了这一步,朝中的官员们但凡眼睛不瞎,手脚不残,都知道应该做点什么了,朝中文武百官开始按官阶高低、权力大小一个接着一个的上表请求李默登基称帝。

    朝中官员行动之后,地方大员们也不敢落后,然后是地方诸侯,最后是军中大将,等所有人都向李默表达了拥戴之意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咸通三年十月初八,李默在太极宫太极殿接受宁买昌的禅让,正式接掌帝位。

    建国号晋,改元隆兴,定都长安,以太原、洛阳为陪都。

    立次子李卓为太子。

    封逊帝宁买昌为安静公,迁至大明宫,废大明宫为郡公府,赐给金书铁卷,保其爵位世袭罔替。

    改未央宫为大明宫,升晋王府为兴庆宫。

    政治制度方面沿袭前朝,朝中和地方官员只要宣誓效忠,仍然沿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安定时局,稳定人心,因为建国并非终极目标,建立一个富强、文明、千秋万代的新王朝才是他的终极理想。

    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消除周边的威胁,而首当其冲者就是屡屡放水、帮助异族兴兵威胁大晋腹心之地的灵州马氏。

    所以等到长安时局稍稍安定之后,李默就主动向灵州马乔山开刀了。

    马乔山几次三番勾结匈奴人内犯,已经成为大晋的公敌,趁着新朝初建的锐气,李默起兵十五万,以韩江上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率南衙六镇和禁军神武军、神机军为左路,以凤翔大都督李道成为贺兰道行军大总管率两个甲种镇及地方边军合计六万人为右路,两路并进目标直指灵州城。

    马乔山急忙轩向匈奴人求救,匈奴人象征性地派了两个万人队在外围声援一下,见李默夺取灵州决心已定就没有为他们的盟友两肋插刀。

    马乔山是个聪明人,知道跟李默死磕下去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就趁着李道成和韩江上尚未形成合围之势前跳了出去。

    马乔山放弃了灵州,举族西迁。

    他本是马匪出身,强盛时占据州县为诸侯,衰弱时回戈壁草原为匪徒,韧性很强,也很符合逻辑。

    李默夺取灵州后,下令加固城墙,派重兵驻守,以李道成为灵州大都督,又设营田所于贺兰山下,屯垦戍边。

    收复灵州之后,下一个收拾谁就成了令天下人费解的疑团。

    西北三强和河北双雄纷纷遣子进京为人质,上表向新朝表白忠心,拥戴李默为天下之主,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道李默会挑中他们中的哪一个来开刀。

    但李默却决定先缓一缓。

    因为这几镇诸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地处偏远,是朝廷的藩篱,而又互相纠缠,一时难以坐大。

    新朝初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暂时缓一缓对谁都有好处。

    晋朝建国之初,一切政体皆照搬前朝,目的是先图稳定,再图进取。此刻天下初定,是到了改革政体的时候了。

    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李默是有过深思熟虑的,新朝政体如何设计是经过反复酝酿的,顶层设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王朝的兴衰。

    形成草案之后,交由他的主要幕僚和朝中大臣反复研讨,甚至连千秋学社和翰林院的学士们也参与了讨论。

    现在一切皆已成熟,李默开始搭建属于他的王朝。

    皇帝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即皇帝,皇帝即国家,这一点容不得丝毫的含糊,任何有损皇位、意图消弱皇权的念头和举动都注定是可耻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此前提下李默也承认皇帝是人不是神,是人就要吃五谷杂粮,跳不出生老病死,精力、体力、智力、情商、经验都会有所欠缺,治理国家的细节方面他需要一些忠心耿耿,情智双高,富有经验、精力充沛的助手。

    反映在新朝政体设计上,皇帝在独享治权的同时又给了臣子们参与治理国家的机会。

    (本章完)

第610章 墨拟和朱批() 
    第一步,罢政事堂。

    政事堂统管六部,独立于皇帝,有权直接以自身名义发布政令。

    皇帝对政事堂的监督手段有限,一旦遇到昏君或权臣,极有可能造成君臣形势易位,内外倒悬的状态,这与皇权至上无上的国体是矛盾的,所以政事堂不应该存在。

    第二步,设内阁。

    承认皇帝是人不是神后,就需要办一些人事,皇帝为了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需要一些得力的助手,这些人无宰相之名,但往往有宰相之实,他们办公的地方位于宫内,故而被称之为内阁。

    内阁里面没有宰相,只有辅佐皇帝的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聚集在内阁可不是为了研究学问来的,他们要就国家治理方面给皇帝提供必要的咨询,充当皇帝的顾问,甚至在皇帝的授权下就某事给出自己的处置意见。

    除去皇帝授权这一层,他们干的活跟以前的宰相其实没有多少区别。

    所以他们又被称之为“无宰相之名的宰相”。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和助手,六部就成了分担天下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九寺五监则是承担某一专项事务的最高事业单位。

    萧梁和夏朝在军队治理方面都是枢密院和兵部分立,枢密院掌军令,兵部掌军政,新朝将二者合二为一。

    撤枢密院,权归兵部,以兵部为最高军政军令机关。

    复建五军都督府,作为高级武将的回翔之所。

    改监察院为御史台。

    改宫务局为内侍省。

    并御书房、殿中省为秘书省。

    保留卫府,仍为最高治安机关。

    地方治理上州县体制不变,唯在州之上设立监察区,由御史台派监察御史定期巡视。

    人事安排上,冯布、唐百川、詹孝川、裴如卿并为内阁大学士,冯布为首席大学士。

    以徐文胜为吏部尚书,缪锦林为户部尚书,孙伯龙为礼部尚书,纪逡为兵部尚书,唐安贞为工部尚书,张伯驹为刑部尚书。

    以薛士农执掌御史台,萧震川执掌卫府,宋蕴执掌秘书省,赵山大接掌西京兵马使。

    建立禁军六支,曰左右金吾卫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

    另有禁卫三大营,曰千秋营,神机营,花旗营。

    南衙军改镇为师,下辖旅,团,队,伙。

    降兴元府为宁州,江都为扬州,江陵为荆州。

    整体改革完成之后,各级官员纷纷赴任,大晋的新气象一下子就出来了。

    李默时刻紧盯着他的王朝,观察它一丝一毫的变化,为他高兴为他揪心,为他欢喜,直到他看到一个崭新的王朝在他的一手操控下逐步走向正轨,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夜已深,李默打了盹儿之后再次睁开眼。

    内侍马钰连忙递上一块热毛巾,李默擦了擦脸,问马钰几更天了。

    马钰接过毛巾,举在头顶,转身交给小宦官,一面扶李默起身,一面回道:“回主子,已经三更天了。”

    李默哦了一声,伸了个懒腰,望着对面案上高高堆起的文牍,想哭。

    各地和各部的奏折经秘书省转入内阁,由内阁当值郎中分出轻重缓急呈递当值大学士,大学士初审之后批转六科郎中,六科郎中共有二十三人,分三班,不间歇在内阁供奉,他们顶着郎中之名,但地位不高,多是六七品官,年轻睿智、忠诚无私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是由内阁首席大学士提出具体要求,由吏部在全国范围内甄选,经内阁考核入阁服役,服役期三到五年,然后外放,起步至少是刺史。

    因为前程看好,这里聚集了大晋最有才华的一批官员。

    各科当值郎中们拟出初步意见,交由分管大学士审核,形成最终意见后交由首席大学士批点,首席大学士有权批准,无权否决,但可召分管大学士协商修改,若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则分别拟出意见交由皇帝裁决。

    内阁无权在奏章上直接批点,其意见以黑笔写在白纸条上黏贴于奏章之后,称之为墨拟。

    墨拟只是内阁给皇帝的意见,是否采用权力全在皇帝一人。

    皇帝接到内阁的墨拟后,对那些符合自己心意的,会用朱砂笔批一个“可”字,然后交给书记用朱笔照抄内阁意见,加盖玉玺交给秘书省,由秘书省制文发布。

    因批准用的是朱笔,故这一过程称之为朱批。

    而对那些不合皇帝心意的墨拟,皇帝有三种选择:直接打回让内阁重拟,直接修改,直接朱批。

    因为后两者是对内阁努力的全盘否定,所以朱批(修改)的结果要反馈给内阁,大学士是有权进行抗辩的。

    遇到这种闹心的事,皇帝也有两个选择:驳回大学士的抗辩,坚持“真理永远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一亘古未变的真理,或委曲求全修改自己的意见。

    不管作何抉择,主动权都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

    眼下李默就遇到一件头疼的事。

    濠州地方发生水灾,三万饥民受困,濠州刺史府按程序向户部打了请求救济的报告,户部给了自己的意见,然后交给通政司。

    通政司认为这是常规文件,理应由内阁先墨拟。

    情况上报给秘书监宋蕴,宋蕴觉得通政司这么处置没毛病,就批转了。

    内阁当值郎中朱颜觉得事关百姓生死,乃是又重要又十万火急的要件,便立即加盖红印交给当值宰相裴如卿。

    裴如卿不分管户部,对这件事不是很清楚,于是责令内阁户部科郎中周元立即调查清楚,拿出内阁的意见。

    周元立即向户部求证此事,得到相关资料后,对户部的救济方案进行了完善,然后呈递给分管户部的大学士唐百川。

    唐百川比较认可周元的意见,于是签署自己的意见转呈首席大学士冯布,冯布觉得此事这样处理十分妥当,便将墨拟转入内廷。

    这道公文在三个部门之间转了一天到了李默的手里,李默却并不同意工部的方案。工部是按照正常的标准拨付的救济款,但濠州地方刚刚经历兵灾,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官府努力招徕流民回乡,却没想到这边没安顿好那边就发了大水,若是按照正常的救济标准,受灾百姓虽能度过眼下这道关,但无法进行灾后重建,距离安居乐业还有距离,所以李默认为应该将救济标准至少应该上浮两成!

    想到不过是修改几个字,李默就没有麻烦内阁的大学士们,提笔直接在模拟上做了批改,然后交给书记抄录。

    (本章完)

第611章 宵衣旰食() 
    按照程序,内廷批改的内容需要向内阁进行反馈。

    结果这一反馈麻烦就来了,唐百川对李默的批改意见进行了抗辩,因为户部在做这个救济方案的时候已经把李默担心的问题考虑进去了,而且在公文中做了说明,这样一来再提高两成的朱批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李默觉得有些尴尬,当初拿到这份公文的时候正是子夜前后,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一目十行的看过去,的确是忽略了这一细节,结果就被唐百川抓住把柄给顶了回来。

    这个老唐,也真是的,打脸这么直接,就不能委婉一点嘛。

    经历了这件事后,李默反思了许多,对每一份奏折都认真阅读,审慎对待,但这样一来耗费的时间简直不计其数,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这样一天忙到晚也没头尽头,人生的乐趣难道仅仅是案牍劳作,靠这种方式掌控天下,或者有人会乐此不疲,但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坚持的。

    皇帝是人不是神,没有那么神圣高洁外加战斗力爆棚。

    那么,如何能保证大权既不会旁落,又能高效、准确地处理政务呢?

    这个问题李默苦思不得其解。

    在没有想好万全之策前,李默只能咬咬牙继续充当权力的奴隶。

    一直忙到辰时,李默连座位都没有离开。

    辰时刚过,马钰就来提醒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小朝会了,请李默准备一下。

    李默于是放下笔,出恭,洗漱,用早点,然后去紫宸殿召见内阁大学士、六部的尚书、侍郎,九寺五监和卫府、京兆府、御史台、翰林院掌院等官员。

    这就是所谓的小朝会,三天一次,日子定的死死的,打雷、下雨、落冰雹都不能例外。

    君臣之间要经常通气,面对面的沟通,才能保证朝政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可控。

    李默不喜欢每天都跟百官见一面,那种仪式感太强的活动徒有虚名,缺乏实际,而且会耽误彼此的时间。

    所以新朝一改前朝旧制,皇帝每天都要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