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245章

宁州江山-第245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樱恍然大悟,道:“这是有人在算计父亲,会是什么人?”

    李默道:“不清楚,这件事我会秘密调查。你要沉住气,也要请父亲沉住气。”

    宁樱受了交代没有把这件事闹大,有人就不乐意了,于是就有越王宁德胜的旧部出面向京兆府施压,要求立即彻查此事。

    京兆少尹合全栋接了案子,立即展开调查。

    结果越王宁德胜和陈婉儿之间的小秘密就被人捅到了芮太后面前。

    长安的街头巷尾也大肆热议陈婉儿未婚先孕的消息,通行的说法是陈婉儿被宁德胜奸骗,也有说宁德胜被陈婉儿霸王硬上弓的。

    事情闹到这一步,宁德胜不得不上书请罪,太后代皇帝斥责了越王,革去他的太常卿,令其闭门思过。

    陈婉儿更是闹的没脸出门,几度闹着要自杀。

    宁樱嗔怪李默未能保护好她的父亲,跟李默闹了一场别扭,一赌气回了娘家。后宅众姐妹们也一致对外,集体冷落李默。

    李默闹的众叛亲离,只好独守空房。

    恰好小七从洛阳回来,担心李默想不开就过来陪他喝酒。

    酒到半酣时,小七问李默:“事情不是已经调查清楚了吗,是芮家在背后捣的鬼,你为何要捂着,你难道怕了芮家?“

    穆坤道:“胡说,大哥怎么会怕芮家。是不想跟她一般计较罢了。”

    小七用筷子敲着碗,笑道:“穆坤,你长了个猪脑子吗,事不关己,可以不管,但这件事闹到越王的头上啦。越王是什么人,那是大哥的岳丈,你有没有脑子?”

    穆坤道:“那大哥,这,这必是另有深意。”

    李默道:“你们是过来陪我喝酒的还是来烦我的,再说都给我滚蛋。”

    二人连忙闭嘴,吃吃喝喝,不提烦心的事。

    隔了两日,京中又有一条令人震惊的猛料被爆出来。

    “外人传言说,太祖皇帝当年其实不是什么义军首领,而是占山为王的贼寇,被官军剿的无处藏身,没办法只好投靠突厥,可突厥可汗并不待见,没法子就把他的后妈贡献给可汗,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壮,因为宁壮是野种,宁家人深感耻辱,所以宁壮生的几个儿子后来都莫名其妙的死了。搞的宁壮也抑郁而终,他死后一年,他寡居的老婆却生了一个儿子,没丈夫怎么生儿子呢,肯定是跟人私通嘛,这个人据说就是咱的太祖皇帝。生的那个儿子因为见不得光,所以就记在老二宁武的名下,然后再过继给宁壮的孀妻,这样一来身份是有了,可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能委身在左寺坊,这个人就是前左寺坊总管宁杨。”

    穆坤道:“这事我也听说了,都在传宁杨的身份不太光明正大。”

    小七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还有件事,我就不敢说了,除非你先发誓不跟我急。嘿嘿,这事是道听途说,说的不好,你别怪我,我是有什么说什么,原原本本,都是外面传的。这个现在街面上说,要不我还是不说了,真是难以启齿啊。好吧,我说,有人说吴王妃幼年时常去横山王府玩,小女孩嘛活泼好玩,人见人爱,所以就被太祖皇帝猥亵了,这当然是胡说八道啦,你要是不喜欢,我就不说了。好好好,我继续说。又说她十三岁那年被高祖皇帝**,后来一直不清不白的来往,十六岁那年怀孕在身,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瞒不住了,闹的满城风雨。当日吴王远在长陵,十分受冷落,为求上进,就主动接了下来,从此就飞黄腾达起来。又说吴王妃到了宁州后不守妇道,又跟太太太宗皇帝私通。外面人说一个女人睡了宁家三代四个男人,三位皇帝,一位亲王,真可谓古今中外第一奇女子。嘿嘿,这当然都是胡说八道啦。”

    小七说的满脸兴奋,咧嘴想笑又不敢。

    李默道:“这些谣言我听过,吴王做了宰相,他们气不过就私下里编排,可吴王秉性端正,私德无亏,所以他们就编排吴王妃,无非是想抹黑吴王。你那还有什么传闻?”

    小七道:“多了去了,还有人说太祖皇帝当初认突厥左贤王为干爹,得左贤王资助这才成事,宁家能雄踞宁州靠的是突厥人的扶植。还有人说高祖皇帝深居简出,不大在人面前露面是因为他长的实在太像突厥人,说,说他根本就是突厥种。还说……”

    李默喝道:“够了!这些乱臣贼子实在是猖狂!给我查,一定要揪出幕后元凶,有一个抓一个,看看是他的嘴厉害,还是我的刀厉害。”

    卫府大张旗鼓地查了一个月,抓了三十六个人,杀了三个,关了七个,其余的流放的流放,下狱的下狱。

    经过这番打击,谣言终于渐渐平息下去。

    正当众人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又一则猛料爆了出来,直言宁是勤驾崩前身染恶疾,是被宁家人谋害的。

    此料一出,京城里顿时一片死寂。明眼的人都知道,某些人玩过头了。

    这桩石破天惊的大猛料出台后,李默保持了沉默。卫府也没有任何行动,事情太过敏感,任何风吹草都有可能陷入被动。

    谣言就像一阵风,再猛的料,时间长了都会被淡忘。

    面对谣言,有时候沉默才是最好的应对。

    宁是勤生前很忌讳别人谈他的死,所以直到死前第三年才开始在京兆府礼泉县修建他的陵墓,到死,陵墓都没有建成,所以他死后尸体只能停放在龙首山的宫殿里。

    他这一死,陵墓建造工程立即加速进行,又有宁仁功亲自督导,进展飞快,到中和元年十月,昭陵修建完毕。

    朝中议定,大行皇帝的棺椁和曹皇后的棺椁定于中和元年十月初八日下葬。

    各方诸侯陆续进京,长安的温度在悄然攀升。

    (本章完)

第398章 调兵遣将() 
卫府轻捷军统领杨师群建议李默调遣卫府军直属各营主力进京,以替代西京兵马司维护京城治安,李默没有同意。

    自西京兵马司与卫府分家之后,京城治安就由兵马司担当,这是朝廷明确框定的,李默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惹这个事。

    其实杨师群这么说也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受人所托,李默既然不答应,他也就绝口不提,转而抱怨说西京兵马司现在跟他们过不去,兵马司的逻卒跟轻捷军夜巡队经常在巡逻时发生摩擦,蹬鼻子上脸,无法无天。

    “我能忍,可下面不能忍,骂我们是软蛋,嚷着要跟兵马司干一架。”

    李默道:“西京兵马司现在划归京兆府,执掌京城法纪,跟他们打,总是你们吃亏。过几日陈府尹上任,我跟他好好商议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之道。你们再忍耐两天,千万别授人以柄。”

    杨师群道:“这便罢了,京城里的事他们爱管他们管去,我倒省心了。不过有件事我要说,又怕你说我鸡肠小肚不能容人,那个郭成什么玩意儿,让他做副统领,我不服。”

    杨师群知道李默不会同意跟西京兵马司撕破脸,拿兵马司起篇,真实用意是撵走郭成。

    轻捷军只是卫府的六大直属营之一,地位不高,但位置十分要害,杨师群是宁州老将,他虽是李默的麾下,背景却十分复杂,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郭成不是李默的人,是有人硬塞进卫府的,李默把他塞给杨师群当然是有私心,因为这个人他虽然不喜欢,却又不方便排挤。

    如今杨师群主动提出来,那就顺水推舟好了。

    李默笑了笑,道:“一山难容二虎,一个槽上拴不得两个叫驴子。你们合不来,那只能调走一个,但京城这边你要稳住,不要跟合全栋他们起冲突。过去西京兵马司跟轻捷军是一家,眼下虽然分家了,做的事又黏黏糊糊,难分彼此,所以团结为上,不要闹纠纷。”

    杨师群道:“上将军点拨,老杨岂敢不从。前次大裁军,天下震动,各军叫苦不迭,唯有我们卫府平安无事,有您在我们就有主心骨了。”

    郭成在军中的资历其实不逊于杨师群,早在宁州时他就是天宁军抚远营都尉,西征打吐蕃时因为贻误军机,被李默革了职。后来走了傅有德的门路重新为将,但一直很不顺,最大的官也没超过副尉。

    于是一怒之下弃武从文,一头扎到地方去,想另觅蹊径,结果也不顺利,这些年一直在县令和州佐位置上打转转。

    前些日子他变卖家当贿赂了朝中权贵得以重返卫府,想着大干一场,谁知李默突然重返卫府,直接扔了双小鞋给他,塞给杨师群做副手。

    那杨师群狗眼看人,处处排挤他,搞的他十分郁闷,正在思量退路。可巧就时来运转了,李默竟要擢拔他去做抚远营统领。

    抚远营,转了一个大圈,自己又回到了抚远营。

    郭成得知这个消息真是五味杂陈,抚远营原来是天宁军的主力营,西征、东征之后,日趋没落,更始年军改时竟降级为内务治安部队,改隶卫府。

    由一等一的主力营(军)沦落为内务治安军,抚远营的没落跟他郭成的陨落轨迹是一样。

    现如今他又回来了,这是他东山再起的基石,郭成十分珍惜。

    他当然知道这是杨师群在排挤他,他也知道李默不大喜欢他,但能有这个安排,他还是很感激的,毕竟李默没有落井下石。

    李默在卫府公堂接见了郭成,正点拨机宜。忽然听到穆坤跟小七打招呼,便是小七回来了。宁是勤的灵柩十月初八下葬,宁是敬已经启程回京,小七前两天再次奉命去洛阳安排,这个时候回来,似乎时辰有些不大对。

    小七一路风尘仆仆,像个行脚僧,走进大堂,端起李默的茶就喝。

    然后他把一份公文拍在桌子上,说:“御书房有令,护送齐王回京,由地方州府和驻军负责,不必咱们卫府费心。我让人给赶回来了。”

    李默看了那份公文,沉吟良久。

    淡淡地对小七说:“明日张美恩寿宴,你打听一下我老师去不去。”

    张美恩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天子的老师,德高望重,他的寿宴宁是谨自然要参加,宰相亲临,张宅蓬荜生辉,张美恩一直陪着宁是谨,搞的李默想跟老师聊两句的机会都没有,等了一下午眼看天黑,宁是谨起身如厕,李默也跟了过去。

    宁是谨早就注意到李默了,知道他来这是要见自己。

    “有人要杀齐王,我必须出京去。”

    “知道了。”

    李默尿的很快,尿完就走了,宁是谨却哼哼哧哧半天弄不出来,所以就把一腔怒火发到李默头上,怨他来的不是时候,搅扰了自己的尿性。

    ……

    宁是勤时代为了稳住突厥人,每年不仅给突厥输送大批钱物,还允许突厥商团到长安通商,名为通商,互惠互利,实际只为向突厥输送利益。

    届时突厥人会拿一些草原上的特产到城里来强买强卖,谋取暴利。

    大夏的皇帝对远来的客人总是十分慷慨,摸到窍门的突厥人随便找一件稀罕物往御前一递说两句吉祥话,就能获得丰厚的赏赐。

    这一年的秋季,突厥派出了一支庞大的商队进入长安,人数多达五六千人。长安百姓如临大敌,豪门富室纷纷逃离京城,商贾歇业,学堂停学,东西两市的商铺纷纷关门歇业,路上行人断绝,连红尘旖旎的春风里也萧瑟了起来。

    军民百姓如此做派让芮太后感到很没面子,于是下令京兆尹务必立刻恢复京城秩序,京兆尹陈洪接到诏令不敢怠慢,与西京兵马司商议,严格门禁盘查,宽进严出,对试图举家迁徙的严厉制裁。又发动胥吏挨家挨户的动员百姓上街,动员商户复市,以营造一种煌煌盛世景象。

    对那些死不悔改的刁民,西京兵马使合全栋则捋起袖子上场,连打带吓,武力镇压。

    一时间闹的长安城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百姓怨声载道,百官敢怒不敢言。

    (本章完)

第399章 饮酒醉() 
李默上书谏言,希望朝廷能在城外建立市场,或在边境开互市,免除突厥对京城的骚扰。太后下诏廷议,芮家豢养的一批御史闻风而动,群起攻击李默,说李默篡改祖宗成法,破坏两国邦交,居心叵测,理应问罪。

    芮太后就此事询问宰相宁是谨,宁是谨道:“通商之策,乃祖宗成法,不可轻易。李太保此论殊为不妥。”

    芮太后其实也不喜欢突厥使团,嫌其粗鄙,但她并不打算废除这项由他丈夫定下的制度,她一切权力的源泉源自她的丈夫,若是公然将这项政策废黜了,就等于是背叛了自己的丈夫,那她的权力来源就成了问题,这将会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

    反过来想一想,突厥人虽然扰民,但对她这个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