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宦 >

第120章

明宦-第120章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唐大人以为,这朝廷里的奏疏往来,是小儿做戏?”,姚宗文的脸上,生出一丝不快。

    “在下自然不会这么以为。”,姚宗文的态度,似乎早就在唐旭的预料之内:“在下只是以为,就算熊飞百去任,对大人您也并没有丝毫好处。”

    “唐大人这是在威胁本官?”,姚宗文脸色有些发青。

    “姚大人误会了。”,唐旭连忙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姚大人这回远赴辽东抚慰点校,一路劳苦,离京也已是有些时候。”

    “只是这朝廷里如今的局势,大人可知道几分?”

    “这”姚宗文口中微微一滞,正如唐旭适才所说,自己在八月初五的时候,就奉了圣旨携拨发的内帑前往辽东,到了眼下已经是有近两个月。

    虽说辽东一地也有从京城里传过去的邸报之类的信息传递,但是毕竟路途遥远,等消息传到了辽东,往往至少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之久。而这次从辽东回程,往往是朝发夕至,不一定都能住到官驿里头,所以朝廷里的有些事情,姚大人也并不太清楚。

    “如果唐某没有记错的话,姚大人当是浙中人氏。”,唐旭虽然知道姚宗文乃是浙党出身,但是也不好明说。

    姚宗文也更不点破,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姚大人可是知道,如今皇上已经新选了四位阁老入内阁行事?”,其实姚宗文是八月初五才离的京,而朝廷里选推内阁大臣的事情,八月初二便就已经有了定论。唐旭虽是这般问,可是却也知道姚宗文定然知晓。

    “此事自认是知晓。”,姚宗文仍是点头。推举内阁大臣的事情,各部的给事中大多也都会参与,姚宗文作为吏科的给事中自认也不例外,实际上姚宗文自己,正是推举朱国祚的一干官员中的其一。

    “昨日间,唐某可巧去见过一回朱阁老。”,唐旭一边说着话,一边留神察看姚宗文的神色。

    “阁老如今可好?”,听唐旭提起朱国祚,姚宗文的神色果然立刻便缓和了许多。

    “阁老尚好,不过他却和我说了一桩事,是有关辽东的,不知道姚大人可愿意听?”

    “唐大人直说便是。”,既然是朱国祚说的话,姚宗文自然有几分好奇。

    “朱阁老和在下说了,如今吏部和都察院已经议定,要以辽东巡抚袁应泰接任辽东经略一职,如今内阁里头,韩,刘,叶三位阁老也是属意此人。”,唐旭这才不紧不慢的从口中说出事来。

    “哦。”,姚宗文轻应一声,随即又略皱了下眉头:“吏部和都察院里,都是何人推举的袁应泰?”

    “吏部文选司郎中赵南星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邹元标。”,唐旭立刻应声回道。

    “都是他们的人?”,姚宗文顿时禁不住微微一愣。

    “那朱阁老又如何看?”,姚宗文愣了片刻,又迫不及待的抬头向着唐旭问道。

第165章 不可信书() 
“阁老的脾性,姚大人又岂是会不知道?”,唐旭不答反问:“如今上下皆言熊廷弼可去,袁应泰当用,阁老又能如何?”

    “这”,姚宗文张了张口,脸上浮现出几分怒意。

    是人多少会有些占有欲,姚宗文自然也不不例外。这回在辽东弹劾了熊廷弼,虽然大多是因为私愤,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做下,大抵也会有些谁种了树谁摘桃子的想法。

    只不过,自己如今还没来得及回京,朝廷里取代熊廷弼的人选就已经出了台,丝毫没有征询自己意见的意思,作为种树者的姚宗文,心里头又岂会张得开。更何况,如今听唐旭话里的意思,甚至就连朱国祚也对自己此举有些不满。

    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这个地步,自己煞费苦心的彻底撕破脸皮,把熊廷弼给拉下了马,却连半点好处也捞不着,反倒是得罪了一干人等,实在不是个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如果再要自己上疏为熊廷弼开脱,姚宗文却也觉得做不来。此举不但无异于自己打自己耳光不说,就算熊廷弼得以留任,自己也仍是捞不着丝毫的好处。

    “唐某也知道,姚大人向来有为朝廷谋功业的雄心。”,似乎像是看出了姚宗文的心思,唐旭呵呵笑了几声,丢出一句话来:“如今眼下倒是有个契机,不知道姚大人愿不愿意。”

    “唐大人这是想和姚某做买卖?”,姚宗文把唐旭的话听在耳里,也轻笑几声,抬起了头。

    “姚大人若是要这般以为也无妨。”,唐旭索性直接把话拉开来说。

    姚宗文不再说话,而是继续拿目光上下打量了唐旭一番。

    “唐某在从京城里出来之前,见到了一份军报。”,唐旭把手里的茶盏放回到案几上。

    “哦。”,姚宗文的身子,略微朝前倾了几分:“可是辽东又有了急情?”

    “这倒不是。”,唐旭摇了摇头,也并不再继续隐瞒,口中缓缓地抛出句话来:“是西南奢崇明反了。”

    话虽然是说给姚宗文听的,可是实际上,直到如今,唐大人自己也有些没转过神来。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奢崇明之乱,是在明年才会发生的事情,如今却整整提前了一年。这历史书,以后到底还能不能信了,唐大人一边看着姚宗文,一边郁闷的想着。

    “奢崇明是谁?”,乾清宫里,朱常洛大惑不解的望着眼前的王安。

    “回万岁爷的话,那奢崇明乃是蜀中永宁一地的土司官。”,王安尴尬的咧了下嘴,继续开口说道:“此人当年在播州之乱,曾立过些战功,也受到过先帝的封赏。”

    “今年的七月初,先帝尚在时,又曾上疏言,愿率当地土兵两万援救辽东,先帝准了。岂料此人看似忠耿,却实暗藏狼子野心。详情都写在这军报上,还请陛下过目。”

    “哦。”,朱常洛从王安手中接过军报,展开来仔细看。

    其实朱常洛不知道奢崇明,倒也不能完全怪他。这位太子爷从出生之后,就不太受待见。

    长大以后又是争国本,又是妖书,梃击的,自保都尚且艰难,又岂敢去多过问朝事。东宫那个地方,更不是那么好住的,对朝廷内外关注的太少,会被说成是不关心国事;关注的太多又会招来嫌疑,甚至落人把柄。

    再加上川蜀贵州一带的土司酋长,大大小小也是多如牛毛,奢崇明也并不算是最显眼的那个,属于朱常洛没听说过也不奇怪。

    “十七日便反了,军报如何今日才送到。”,把手里的军报细细看了一遍,朱常洛的脸上已经隐隐有了几分怒意。

    “万岁爷问的事儿,奴婢之前也曾经是问过。”,王安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那重庆一地,原本就是控扼巴蜀,截断江口之后,四周都是山地,讯息传递不易。”

    “再加上这奢崇明假借出兵为朝廷解忧,四川巡抚徐可求也是信以为真,亲自至重庆相迎。奢崇明借校场点兵演武之际方才发难,当地文武官员数百人,几乎都被其一网打尽,死者数十人。”

    “直到叛军沿江直上,西击泸州,成都方才收到信报,四川布政使朱燮元,当即便遣使经汉中走旱路奏报。”

    “若果真如此,倒也不能怪他。”,朱常洛摇了摇头,轻轻的叹了口气。如今既然四川巡抚徐可求已经被杀身死,就算想要找人追究,恐怕也没了着落。

    “兵部和内阁那里,可也都是收到信报了?”,朱常洛又深吸一口气,向着王安问道。

    如今辽东的战事,还远未到能看到尽头的时候,眼下西南一地却又生出乱来。

    今年开春之后,淮南至松江一带就已经遭了旱灾,朝廷里所要用的粮草,大多都要从湖广和川蜀去打主意。蜀地若是再有失,只怕此后几年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都是早间一同送过来的。”王安点了点头:“奴婢原本想要立刻就奏报陛下,却又怕内阁里头还不知晓,便先去去跑了一趟,让他们先拿出个主意来让万岁爷决断。”

    “朕对这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确实不如他们知晓得多。”,朱常洛点了点头,倒并没有去责怪王安奏报得迟。

    “只不过”,说到这里,朱常洛又不禁略微皱了皱眉头,随即讪笑一声:“朕如今倒也不知道,能不能信得他们。”

    “当年他们向先帝保举杨镐,却在萨尔浒吃了败战。如今辽东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熊廷弼,却又有人想要换成袁应泰。”

    “什么军国大事,在他们眼里,恐怕只是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

    “陛下慎言。”,王安把朱常洛的话听在耳里,顿时也是不禁一惊:“朝廷里的大臣和诸位阁老,有些事情上虽是不能尽放开名利,可大体上还是忠贞体国的。”

    “希望如你所说。”,朱常洛微微的轻叹一声,把手中的奏折缓缓合上。

    “奢崇明反了?”,潞河驿里,姚宗文惊讶的张了张口,过了半晌才问出一声来。

    “奢崇明谋反作乱虽是大事,可是姚某不过是一吏科里的给事中,又有什么样的泼天功劳,能落到姚某身上?”

    “那奢崇明是假借领军援辽,乘校场演武时起的事。”,姚宗文虽然不解,可是唐旭既然来了,自然也是早就想好了说辞:“如今重庆一地的文武官员已是尽数或杀或囚,四川巡抚徐可求更是身死当场,四川一地的官员半数尽墨。朝廷自然少不得要调兵遣将,加派官员。”

    “唐大人的意思,是让姚某去四川?”,说到这里,姚宗文大抵也明白了唐旭话里的意思。

    “只看姚大人自家斟酌罢了。”,唐旭点了点头:“只待明年叛乱平息,少不得便就是奇功一件。如今徐克求既然殉国,朝廷里约莫会将四川布政使朱燮元升做巡抚,如此一来,那布政使的位子也就空了出来。”

    “姚大人既然在朝中为官多年,想来治理民政,钱粮调度之事,也难不住大人您。”

    “你如何能知道”,姚宗文听到这里,已是有些砰然心动。

    吏科的给事中虽然也算是朝廷里一个紧要的位置,可是凡是为官者,便没有不想着要封疆入阁的。而想要做到这一步,除了苦熬之外,也得要有相应的机遇。

    比如那熊廷弼熊飞百,便是得了机遇,只半年间便由一七品的都察院御史一跃而成二品的辽东经略使。

    只不过,想要得机遇,便多少也要冒些风险。此时去四川,确实是个谋取功业的好时机,但是万一叛乱一时不平,甚至反倒成席卷之势,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姚大人定是想要问我,为何对平乱之事有如此信心?”,姚宗文适才的话虽然只问出了一半,可是唐旭大体也知道了他心里揣的意思。

    “姚大人当是知道,西南一地的蛮兵虽然骁勇,可却大多仍是步卒,只要朝廷里派付的兵员粮草足够,即便是固守也能让其困居山中。”

    “更何况,西南还有一支强军,朝廷上回虽然分遣了部分北上援辽,可大半却仍在蜀地。”

    “你说的可是白杆兵?”,姚宗文立刻脱口而出。

    “不错。”,唐旭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蛮兵骁勇,可是向来却与北鞑一般攻城不利,兵员也是有限。即便不能取胜,只要不再失地便就无大过,若能平叛,更是大功一件。”

    唐大人此时,仿佛已经化身成了四百年后的推销员。这一桩事情低风险,高回报,实在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投资产品。

    “若真是如唐大人所说,这般的好事,岂能轻易落到姚某的头上?”,推销员聪明,可是被推销的客户似乎也不傻。

    “如今新皇登基,正是任用贤能的时候,朝廷里的官员虽多,可是既通民事,又通军事的仍是有限。”唐大人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可巧这次姚大人去了一回辽东,多少也算是接触过军事,若能上一份奏疏,把辽东的局势军情细细分说一遍,便就是上好的举荐。”

第166章 你是凡人() 
“唐大人的意思,可是要我说,辽东如今经营得体,不可擅动?”,姚宗文的嘴角,似笑非笑的泛起一个弧度。

    “如何分说,便就是姚大人自家的文章了。”,唐旭虽然有意和姚宗文做买卖,但是也不希望这个客户真的是个草包,否则万一把自己也给陷进去,才更是不妙。所以这份奏疏如何去写,就看姚宗文自家的斤两了。

    “若得时机,唐某和杨都爷,甚至宫里的几位公公,自然也会为大人进言一番。”

    姚宗文笑而不语,只是微微点头。

    “姚大人所要的车马,唐某已是代为备好。”,该说的话已经说完,成不成也就看姚宗文自家的决断了,唐旭也便没有再继续停留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