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第173章

挽宋从靖康开始-第173章

小说: 挽宋从靖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说话的是刘振飞,被赵君称为大宋炮兵第一人,现在任第一军团总部成立的炮兵部部长,大校军衔,这次第一军团跨海作战,所有的炮兵全部归于他指挥。

    赵君点点头,自从自己登基当皇帝以后,事务实在繁杂,火器研究院他几乎撒手不管,全靠王大贵他们自己琢磨改良,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现在的火炮威力已经足够对付当今世上所有的军队和城池,至于下一步发展程度就要靠各个大宋学科的发展速度,过度的拔苗助长并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赵君和刘振飞谈笑的时候,旁边的熊小山眼尖,突然指着燕京城头一面挥舞着的白旗说道:“官家快看,金人投降了!”

第305章 西进大同() 
大宋绍熙三年八月初,大宋第一军团在皇帝赵君亲自率领下,从海路进攻燕云之地,炮轰燕京城,城破,金人燕京都统制韩常率军投降,自此长达二百余年游离于中原政权的燕云之地开始逐步回到大宋的怀抱。

    收复燕京后,赵君立即对韩常的八万金兵开始进行整编,部队里占极少部分的女真族士兵被当成俘虏处理,其余又将年老体弱和残疾老兵进行强制退役,发放一部分银两让其归乡,这样下来八万多人只剩下了四万人,整编为四个师(厢)成立了燕京军团,任命韩常为军团长,并从第一军团调去大批基层军官任政治委员,加强对其的控制。

    半个月后,从海路来的第二批宋军到达直沽寨,并送来了大批给养和武器弹药,燕京地区的宋军数量一下子膨胀到了十七万,长城各个关卡的兵力得到了加强,燕京牢牢控制在宋人的手里。

    燕京的突然沦陷,震动了整个金国朝野,这就意味着金国被宋人强行分为关内关外两个部分,为此,金国上下开始调动人马,在大名府河间府一带的金国元帅完颜宗弼率领大军准备北上,直扑燕京,而在关外完颜宗翰也调动了十万大军,向长城一带进发,准备夺回燕京城,

    而同时,大宋岳飞的第二军团开始从河北西路沿着大名府一带北上,直追完颜宗弼的大军,吴玠的第四军团则顺着河东南路直接北上,扑向长城一带。一时间平静许久的燕云之地再一次风云激荡,成了战火的中心地带。

    燕京城内原金国皇帝一处行宫,被临时改成赵君的住所,而第一军团的总部也设在这里,成了实际上的宋军的指挥中心,戴着各种军衔的军官进进出出,显得异常忙碌。

    今天在军部一个大的房间里正在进行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主持会议的是赵君,除了赖布衣、高培等军团一级的将领外,参谋部、政工部、后勤部的部长以及每个师的师长都参加,包括刚刚投诚大宋不久韩常,会议只有一个议题,讨论如何应付来自南北两个方面金兵的围攻。

    韩常作为刚刚投诚过过来的将领能参加这样高级别的会议说明了宋人对他的信任,心里自然感激,不过他清楚在这里自己也只有听的份,绝对不敢胡乱说话。

    “根据最新情报,北边是完颜宗翰的十万大军,现在正向居庸关、黄崖关、古北口进发,企图夺回这三个关口,重新打通长城南北之路,而南边,则是完颜宗弼的三十万大军正在向北移动,目标估计同样是燕京。”赵君说着,拿起教棍在墙上的一面军事地图上指点着,同时又说道:“岳飞的第二军团正紧追完颜宗弼的大军,吴玠的第三军团则沿着河东南路直插太原府。”

    众人听了纷纷议论,如高培这样的军团一级的将领早就知道宋军三路大军的意图,但是师一级的将领则是第一次听说,双方在山西、河北两地聚集了将近八十万的兵力,绝对称的上是一次国战。

    韩常自然是第一次听说宋军各大主力部队的位置和行军路线,几乎宋金两国的军队都指向了燕京,唯独吴玠的第三军团将近十二万人却一直北上,似乎没有东进支援燕京之势,如果少了这十二万兵力,在燕京地区,宋军的数量和金军相比少了将近十多万,形势不容乐观。

    “韩将军,你一直在金国,对金人了解的比朕和在座的将军们都清楚,说说你对现在形势的看法。”赵君突然点到韩常的名字。

    韩常楞了楞,他不明白在这个节骨眼赵君怎么会点他的名字,在座的可都是赵君的心腹将领,自己一个降臣乱说什么?不过看着赵君鼓励的目光,韩常略一思考,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金人这边,北方的完颜宗翰十万大军不足为虑,一是金人的主力部队几乎都在完颜宗弼手下,完颜宗翰的十万士兵也是临时拼凑而成,战斗力低下,二是有长城阻挡,只要把好这几个个关隘,金人是过了不长城的。至于完颜宗弼的三十万大军,其中女真族的大约十万精锐部队,战斗力强悍,其余则是辽人和原金国汉人组成,战斗力稍弱,但是都是老卒,不容小觑。”

    众人听了点头称是,韩常分析的实事求是,金人的主力全部在关内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大宋三路大军的部署,这是官家早就计划好的,卑职不敢胡言乱语,妄自猜测,只不过……只不过…。。”韩常犹豫了一下,还是一咬牙说了出来:“吴玠大军直插太原府,难道是要继续北上,攻占大同?切断金人北出长城另一条重要通道?”

    “韩将军果然精通谋略。”赵君笑着说:“朕就是这个意思,绝对不让完颜宗弼回到金国!为此,为了堵住长城一带的关隘,朕不仅让吴玠快速向北推进,第一军团还要派兵直奔大同府!”说着赵君的木棍指向了地图的北方,那个被标志成醒目位置的黑点。

    “官家,您是说完颜宗弼进攻方向不是燕京,而是绕道大同府?从那里翻越长城?”韩常差点惊叫起来。

    “正是如此。”赵君耐心解释道:“现在燕京被我军占领,共有将近十七万大军在这里等候完颜宗弼大军的到来,后面还有岳飞军团的十四万大军,后有追兵,前有阻拦,除非他愿意在燕云地区和我军展开决战,否则绝对不会陷入前后夹击的被动局面。但是完颜宗弼会和我们在这里展开决战吗?朕认为可能性很小,他从汴京城开始一边收拢金兵一边向北撤退,目的很明显就是返回关内,重新积蓄力量。”

    “完颜宗弼不是鲁莽之辈,如要出其不意翻越长城,大同绝对最理想之地,现在大同府极其周围州县都还在金人手中,只要快速赶到大同府,那么翻越长城就是举手之劳,而这也是朕决定派兵迅速赶往大同的的目的。”

    包括韩常在座的师一级将领这才全部明白了赵君的战略意图,一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要求带兵赶往大同,堵住完颜宗弼大军的退路。

    韩常没有说话,他心里琢磨着一个问题,从燕京到大同府,距离不下七百里,中途还要翻越太行山脉,路途之艰难可想而知,而这些将领们似乎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昧请战,难道不怕不能及时赶到而贻误战机?

    正当韩常沉思的时候,就听到赵君开口了:“众将军不必请战,经过朕和军部参谋司商议,决定朕亲自率军,第一、第四、第五师和韩将军的两个师,还有岳云的炮兵师,西进大同,其余各部则守卫燕京及其长城各关隘,由高培统一指挥,一定要守住燕京!”

    皇帝要亲自远征大同!韩常听了下了一大跳。这一路艰苦不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如何是好?韩常这么想,众将领自然也会想到,纷纷上前劝告赵君不要冒险,突袭燕京已经让大宋朝廷上下惶惶不安,现在又要突袭大同,情况更加危险,怎么不让这些将领们胆战心惊?

第306章 战大同(一)() 
虽然众将领纷纷出言相劝,无奈赵君主意已决,说完颜宗弼这个自己的宿敌现在要进行最后的对决,这个紧要关头怎么缺席?连赖布衣劝告都不起作用,只好仍由领军,不过象征大宋皇帝的镶着黄色金穗的金龙红旗留在了燕京城,依旧高高飘扬在行宫上空,给人以大宋皇帝依旧坐镇燕京的错觉。

    绍熙三年八月底,赵君率领五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师约莫七万余人,从燕京出发向西准备翻越太行山脉,直插晋北的大同府。而同时一直盘踞在河北河间府、真定府一带的晚完颜宗弼大军也开始行动起来。

    河间府城外的金兵中军大营中,一大早就嘈杂不堪,士兵们开始收拾器具、帐篷等,按照上司的要求,今日将开拔离开河间府城向北。驻扎在河间府一带是金兵的主力部队,大约有二十万人,其余的则驻扎在真定府。

    二十万人的军队开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都是各个万夫长各自率领自己的军队陆续开拔,行军路线却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北上向燕京方向移动,而另一路却转向西北,准备翻越太行山,直奔大同。主帅完颜宗弼就在向西北方向行军的部队中,主力部队大约十七万人,其余向北进攻燕京的三万部队就成了佯攻。

    这是前几日在河间府的军事会议上商议的结果,本来按照最初在汴京城里计划,大军直接北上退到燕京防守,作为防范宋军进攻的第一线,如若形势不利可以直接退回关外,养精蓄锐。但是宋军从海路突然奔袭燕云,占领了燕京府,直接打乱了部署,手中的三十万大军陷入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尴尬境地。不得已,完颜宗弼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其目的就只有一个,将自己这支大军完好带出关内。

    完颜宗弼也想过在河间府一带和宋军展开对战的,自己手中三十万大军在数量并不少于宋军,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放弃了,因为他悲哀的发现,现在和宋军的差别并不是仅仅是人数上的差异,而是火器——宋军制造出了火炮和手雷。昔日让宋军闻风丧胆的金人铁骑在宋军的大炮和手雷前面简直不堪一击,同样,还有那原本认为是固若金汤的城池,照样在宋军的大炮之下很快土崩瓦解。

    同样还有军队的气势,十年前金国大军越过长城直奔大宋首都汴京,一路攻城拔寨,威风凛凛,宋人无不闻风丧胆,溃不成军。仅仅过了十年,原本懦弱的宋军竟然变得异常勇猛顽强,一项以仁义道德治天下的大宋也变得野性了许多,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上显得咄咄逼人,难道都是因为那个人做了皇帝的原因吗?

    一直和宋军打仗的完颜宗弼敏锐的感觉出了这些变化,最后不得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金军和宋军已经产生代差——这个名字听说还是出自大宋皇帝之口。仗不能再打下去了,那就只有撤退,回到熟悉的关外,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崛起。

    对于人口稀少的女真而言,这数十万精锐大军不能再丢了,否则根本没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于是他决定派一支部队壮大声势,作出进攻燕京的态势,自己则率领大部队迅速折向西北,从大同方向出关,要知道后面还有宋军岳飞的十万大军,那个岳飞也是个很难缠的人啊。

    就在距离金人部队三百里外的恩州境内,一支大宋军队也在徐徐向北行军,他们便是紧紧跟着金军的岳飞的第二军团。从汴京城出来北渡黄河之后,岳飞率领大军一路向东北,紧紧跟着完颜宗弼的大军,双方主力部队一直保持着大约三百里远的距离,但是双方的斥候部队都在侦查着相互动向,小规模的冲突每天都在发生。

    这天傍晚,岳飞率领的中军大部队准备在野外安营扎寨,就接到作为前锋部队的第一师师长的张宪的报道,根据斥候来报,完颜宗弼的队伍在河间府突然兵分两路,一路沿着原来的行军路线继续向北,其余一路则突然折向西北,进入了太行山脉。

    “是否清楚,那一方才是完颜宗弼的主力部队?”岳飞在中军大帐里看着张宪发来的紧急文书,皱着眉问报信的一名少尉军官。

    “将军,金人这次分兵很是突然,根据我军斥候从对方所留下的痕迹来看,两个方向金人数量应该相差不大。”

    不可能,岳飞摇摇头,完颜宗弼不可能做出这种愚蠢的举动,必然有一个方向才是主力行军位置。

    “你先下去歇息,回信我另外派人。”岳飞和蔼的说道。

    那名少尉军官离开了帐篷,岳飞便命人将黄纵召到自己的大帐。

    黄纵以前是岳飞账下最主要的军师,但官职并不高。自从军队改制以后,岳飞的军队也仿照原来的扬州军设立的军团总部,黄纵任第二军团参谋总长兼参谋部部长,中将军衔,名副其实成了岳飞的智囊。

    他听了传令兵的指令立即来到了岳飞的大帐,岳飞就把张宪报来的紧急文书给他。

    “布亮,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