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第126章

挽宋从靖康开始-第126章

小说: 挽宋从靖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君不可大意,金人还有两翼的拐子马没有出动。”赖布衣提示道。

    “他们有拐子马,我们的骑兵也没出动。命令杨再兴,做好出击准备!大炮掩护!”赵君傲然说道。

    而在对面,站在金兵阵营中央观战的完颜宗弼看到这个架势,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铁浮屠完了”

    “拐子马,出击!”完颜宗弼心一狠,发出了命令。

    “主帅不可!宋人的火炮实在厉害,还有他们的长枪营依旧并没有击溃”旁边的一个将领赶紧劝阻道。

    “他们没多少炮弹了,而且长枪营马上就要被冲散,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否则等宋人喘过气来,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完颜宗弼有发出了命令,两边的拐子马如排山倒海般向宋军这边冲来。

    “嘭嘭嘭。。。。”宋军的大炮又响了,冲锋的金人骑兵又成片的倒下,不过这次没响多久就安静下来,就在这个时候杨再兴的骑兵队伍终于发出了冲锋,从两翼截住飞奔而来的金人骑兵。

    依旧是一阵手雷,等跑在最前面的金人骑兵出现混乱的时候,宋军的骑兵也赶到了,狠狠扎了进去。

    虽然金人骑兵数量占优,但是经过前期炮火打击,后面又是手雷轰炸,一部分骑兵已经失去的战斗力,而铁浮屠的的灭亡也给这些骑兵增加了心里上的压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厮杀,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宋军这边倾斜。金人的骑兵开始崩溃,四散逃离。

    “全军出击!”赵君实施下达了命令。随着鼓声响起,宋军阵地上所有的步兵开始跟着骑兵向前冲去,金兵开始纷纷后退,场面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

    绍兴三年二月二十日,宋军和金齐联军在安丰军的蔡家坡一代展开了决战,宋军一举击溃了金兵的精锐骑兵铁浮屠和拐子马,大量的伪齐步兵则选择了投降,少部分则逃回了颍州。而同时,另一支扬州军在泗州一代对伪齐县城展开了攻击,接连攻占了沐阳、灌云等县城。金国的东线作战全面失败。而同时进攻陕西秦风路的金齐联军也在仙人关等地方遭到了吴阶率领的宋军顽强阻击,无法越过秦岭一步。

    就在金国从东西两翼对大宋发起进攻的同时,襄鄂一代的大宋神武后军在岳飞的指挥下,突然出击,攻占了邓州、唐州、蔡州、自此,襄阳六郡全部落入宋军之手。

    宋军在东、中、西,三部都取得了胜利,彻底粉碎了金国这次全面进攻,天下为之震动,彻底打击了金国的嚣张气焰,再也不敢提以前那些无理要求,双方又进入一段平静期。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底,江南一片春意盎然,是扬州城最美丽的季节,廋西湖等景点更是游人如织,但是赵君却没有这份闲情逸致,虽然大战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是后续工作依旧在紧张的进行中。

    这次大战,扬州军两支大军一共歼灭了金齐联军四万余人,特别是金军精锐重骑兵铁浮屠八千人全军被歼,拐子马两万被消灭近半,彻底改写了骑兵对抗中宋人的劣势,占领了沐阳等三座县城。但同时扬州军也遭受了损失。损失最大的五千人的长枪营损失二千多人,另外就是王石领导的厢军第一厢,一万人左右的部队最后生还人数不到四千,成了这次会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队伍。虽然在临战中,厢军暴露出士兵心里素质较差,应变能力较弱,但是其顽强的战斗作风还是赢得了其余部队的尊重,毕竟他们的位置位于战场的最危险的地段,遭受了金兵最强大骑兵的冲击。

    朝廷对对这次会战的嘉奖也陆续下发,赵君官衔越国候升为越国公,别的没有变化。变化最大的则是岳飞,现在全称为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州制置使岳飞加检校少保,又进封武昌郡开国公鄂国公,从官职上和赵君是平起平坐。而另一支大军的主将吴阶则晋升气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成了名副其实的川陕王。

    对于越国公的虚名赵君到不太在乎,让他高兴的是自己新组建的厢军三个厢总算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自己不用掏腰包给他们补发和禁军的差额了。

    “布衣,你看看我写的这个如何?”赵君笑着拿出几张纸递给了赖布衣。

    赖布衣接过来一看,只见题目是《宋金战略相持之见》,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分析了当今宋金两国军事形势,指出了金国自从建炎四年南侵,军力达到了顶峰,现在开始逐步走下坡路,而大宋军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恢复,在正面战场上有和金兵进行对决的能力。二是根据《论持久战》之所述,现在是第二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我军可以实施局部战略反攻,把战火引到敌占区,而反攻之重点区域就是原汴京路、山东西路所属中原地区。

    “怎么,子君准备收复中原,还都开封?”赖布衣笑着说。

    “恩,必须趁热打铁,否则金人一旦还过气来就麻烦了。”赵君解释说。

    “恐怕朝廷不会同意。”赖布衣皱眉道。

    “不管朝廷同意不同意,我们先把折子递上去,同时在报纸上大造舆论,逼朝廷表态。”赵君说道。

    “子君这种以民间舆论倒逼朝廷方法用的是炉火纯青啊,我现在才感到小小的报纸威力之巨大。”赖布衣叹了一口气。

    “这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反倒要伤自己,一定要控制在我们的手里。”赵君知道后世报纸等媒介的威力,让一个政府垮台也不是一件难事。

    赖布衣点点头,又说道:“既然子君如此之大决心,为何不联络上岳鹏举?”

    “放心,少不了他,估计他比我心还急呢。”赵君笑了笑说道。

    果然给岳飞信函很快得到了回音,在信中岳飞完全支持中间的局部反攻想法,更提出了“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口号。

    对于这个口号被赵君否决了,毕竟还要顾及皇帝赵构的想法,没必要在这个上面给自己添堵。

    两军统帅的联合奏折很快传到了朝廷,而赵君那篇《宋金战略相持之见》也在扬州评论和杭州周刊上发表,引起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现在是北伐金兵,收复河山的好机会,也有的认为赵君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而朝廷的主战派李纲和主和派秦桧在朝堂上也是为此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处于一种僵持状态。

    但就在这个时候,位于遥远的上京正在发生一件事,改变了大宋的政治格局。

第220章 初见赵佶() 
四月初的上京的清晨,春暖乍寒。位于城中心的天月楼大门紧闭,这是上京城很有名的勾栏,虽然算不上最豪华,但是却很精致,有一股南国风韵,而里面的姑娘也多来自遥远的江南,一个个娇小水灵,和本地那些身材比较高大的姑娘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经过了大半夜的狂欢,现在是天月楼最安静的时候,这个点上是没人来光顾的。

    但是今天一大早,却有人敲门。看门的护卫睡眼朦胧,嘴里嘟囔着那个不长眼的人竟然现在来找姑娘,纯粹是坏大爷的好梦,打开门一看竟然是须发皆白的和尚。

    和尚来逛青楼?护卫瞪着对方一脸惊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那个和尚倒也不介意,低声宣了一声佛号然后才问道:“贫僧园真,请问王公子可在?”

    “园……园真?!”这个护卫猛然想起来什么,赶紧说道:“王公子在后院,大师里边请。”看到园真进了大门,这个护卫又小心翼翼向外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异常,然后又关紧了大门。

    园真大师随着那位护卫穿过大厅进了后院,在最深处一间小屋里见到了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男人,他就是消失了快两年的王瑞。

    现在的王瑞身穿北方人的皮袍,留着满脸络腮胡须,显得很是粗狂,从相貌上根本看不出是当初在扬州时那翩翩佳公子,不过从一笑脸上露出的酒窝,仍能感觉到不同于北方大汉的那种妩媚。

    风月楼是谍情司在上京的一个秘密据点,王瑞到来之后就想办法把买下来,并安插了自己谍情司的细作,而自己就一直住在这里。王瑞看到园真到来,也是惊喜万分,赶紧让人上茶,把园真请到里屋的案牍边坐下才问道:“大师,自从我再一次来上京,一直打听你的消息,可是音信全无,你被金人关在哪里?”

    “五国城,刚刚释放,我回先化寺接到你留下的文书就赶过来了。”园真回答道。

    “五国城?!”王瑞听了吓了一条,那不是关押赵佶和赵桓父子俩的地方吗?也是他偷天换日计划中必须去的地方。

    想到这里王瑞有些激动:“大师你见到太上皇了?”

    “没有。”园真摇摇头,又笑着说:“再说见到又有何意?”

    王瑞一愣,这才想到赵君和赖布衣临走前给自己所说的计划还没来记得告诉园真大师,于是小心翼翼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已经有些皱褶,恭恭敬敬交给了园真。

    “这是我家主帅的亲笔信,说一定要交给您。”这封信在他的怀中整整揣了一年多。

    园真接过信,拆开后仔细看着,慢慢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大师同意主帅的计划了?”王瑞赶紧问道。

    “天降之人啊,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园真表现的比王瑞还要激动。

    王瑞并不是很清楚园真所说的整个天降之人是何意,但是既然园真同意,两人就商量如何赶到五国城想办法见到赵佶。

    五国城位于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县城,距离上京足足有将近五百里,王瑞带着几个随从赶着马车和园真用了将近七天时间才赶到那里。这是一个小城,人口不足两千人,基本上居住都是女真人,王瑞一行人是办成收购人参的药商才进到城内,找一个小客栈住了下来。

    王瑞把一行人安排住下,边带着一名手下出了客栈,直到傍晚才回来,在客房里悄悄告诉园真,自己在一年前就派人到这里,现在已经联系上。马上去打通看望赵佶的关节,我们在客栈耐心等候就是。

    到了第三天中午,王瑞带着一名中年男人进了客栈,穿着典型的金人服饰,笑着给园真大师解释,此人叫张横,是负责联系赵佶的人。于是三人收拾停当,跟着张横出了客栈。

    赵佶被关押在五国城内北部一个很大的院落里。或许是被张横打通的关节缘故,看守的并不严格,金兵只是象征性的搜了一下王瑞等人,看是否带利器,然后就放他们过去,只是叮嘱他们不可久留。

    进了院门,迎面却是一座黑黝黝的小土山,现在虽然已经是四月,但是依旧显得荒草瑟瑟摇曳,乱石黯然失色。就在小土山脚下,王瑞看到了一个在东北最常见的地窖。高出地面约三尺,尖顶支架,上面覆盖着土。张横指了指,意思是说就是这里。

    昔日堂堂的一国之君,现状竟然住在这里!王瑞看着着如此简陋的房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园真穿着普通老百姓的服装,带着一定牛皮毡帽,看不出是一个和尚,但这个时候还是依旧忍不住低声喧了一声佛号,大步走了过去,王瑞赶紧跟上,张横则站在门外看风。

    轻轻推开掩着的房门,两人猫着腰进了地窖,只见里面不大,虽然是白天但是由于没有点灯,里面显得有些暗,王瑞隐隐看到最里面一个人躺在一堆乱草上,就试探性的叫了一句:“太上皇?”

    那个人猛然被惊醒,一咕噜坐了起来怔怔看着王瑞他们,问道:“你们是?”

    “在下王瑞,来自南边。”王瑞悄悄的回答。

    “我,我。。。。。。。。”那个男人嘴角有些颤动,似乎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爬起来颤抖着点燃了放在小桌子上的一支蜡烛。

    借着微弱的烛光,王瑞才看清这个人的模样,穿着一身粗麻布衣服,花白的头发好像许久没有梳理,显得很蓬乱。一张脸苍白的脸满是皱纹,只是浑浊的眼神这个时候突然露出一丝渴望。此人正是昔日大宋皇帝赵佶。

    “太上皇,可认识贫僧?”园真这个时候摘下了帽子,露出光秃秃的脑袋,说道。

    赵佶仔细看了园真一会,猛然想起什么“你,你就是园真大师?”虽然赵佶在位的时候信佛并不信道,不过昔日园真在东京乃一代高僧,曾经进宫和当时的信道的国师当着赵佶的面进行过一次讲经辩道,所以也算认识。

    “正是贫僧。”园真回答道。

    “大师救我。”赵佶爬了过来一把抓住园真的手,祈求道。

    看着赵佶这副模样,园真心里微微叹息了一声,又低声喧了一声佛号才说道:“太上皇,贫僧救不了你,但是有人可以救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