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昏君-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应星正在学堂里教学生读书识字,大馅饼突然从天而降,砸得他晕乎了好半天,魂魄才回体,然后手舞足蹈蹦跳了一番,可惜没人记录下来,否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摇滚爵士舞的发明者。
如果说从天而降的大馅饼只是让他喜极而泣,疯癫狂舞,那么,天子系一位官员的突然到访,则让他淘痛哭,向着京师的方向砰砰砰的连叩三个重重响头,把额头都叩破了,血流满面,样子却吓人,但他却象患了失心疯一般,嘴里一直喃喃自语,“人生得一知已,夫复何求?”
让宋应星如此失态的原因只是天子的一封亲笔书信而已,天子的行文很直白,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开头只是拉拉家常,赞赏他的能力,客套与勉励一番,后面一大段特别的啰嗦,天南地北、工业农业手工业神马的全扯到,有点乱七八糟的,给人的感觉是天子不会聊天,净扯一些木有用的东东。
宋应星看第一遍的时候,表情是一脸的懵圈,再看第二遍的时候,脸上渐渐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态,他的脑子里隐隐约约的捕捉到了一点什么,看第三遍的时候,突然有种醐醍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再然后突然就啕大哭起来,但流的不是伤心的泪水,而是满满的幸福之泪。
“恭喜长庚兄,贺喜长庚兄。”
那位天子系官员怔了好半晌,然后一本正经的对着宋应星长揖一礼,在宋应星没有反应过来的,神神秘秘的从袖里摸出第二封信。
第90章 国士()
第二封信其实是朱健的恶趣味,也可以说是招揽与考验,橄榄枝伸出来了,就看宋应星的反应如何了,携天子密信前来的那位官员就是监考官,他会恰到好处的帮朱健说话。把朝堂上发生的一切添油加醋的夸大一番。
老宋啊,你知道不?朝堂如战场啊,你老兄可是被东林党骂得狗血喷头,一文不值,踩在脚下还吐口水,还算他们有点节操下限,没问候你家里的女性。天子你,可是力排众议,甚至发飚了,但东林党太厉害了,天子最后还是妥协了,牺牲了提拔几位有志年青人的名额,才保住你没被东林党的人刷下去。
这做人啊,要厚道,要有感恩的心,天子不要求你感恩,只是希望施展好毕身所学,帮他治理好大明江山,造福天下苍生,名垂青史。
一番大忽悠,已经让宋应星感动得泪眼汪汪,再看天子的第二封信,他忍不住又啕大哭了。
朱健的第二封信其实是他口述,枪手代笔润色,正儿八经的文绉绉古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恨不得让人剖出心头来表忠心。
信封面是“长庚先生亲启”六个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单先生这个称呼宋应星既老脸微红又心里暖烘烘的,老实话,他哪当得起这先生二字,要换是别人,他肯定当成讽刺,不干架才怪,但出自天子之口,那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天子这是以国士待他啊。
在这封信里,朱健没有胡扯,而是正正经经的说事,我知道先生有大才,有抱负,有满腔的激情,想写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等造福天下的综合性著作,但却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我把舞台给你,好好发挥吧,加油,我看好你,别问我怎么知道你有才,反正我就知道,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信尾几句画风突然一转,变得似乎又有点不着调了,家不平,何以安心治国?我知先生铮铮傲骨,但日子过得相当清苦,委屈了夫人孩子,这一万两银票算是提前预支的工资,没别的意思,对了,提醒一句,别跟那些拉邦结派的同僚搅和在一起,做一名名垂青史的好官吧。
宋应星忍不住又痛哭流涕,天子不仅是他的知音,更待他如国士,此恩此德,当誓死效忠,神马东林党江南派的,本官一概不知,眼里只有皇上。
他之所以视天子为知音,是因为平时有个习惯,就是闲瑕的时候会记录一些诸如手工业制作之法、农业耕种等东东,为弄清楚一些细节过程,甚至亲自到田间询问农夫,一下耕种劳作之苦,以获取正确的劳作或制作方法。
这些东东记录多了,他心里隐隐有个想法,把这些东东整理出来,编成一部著作,方便世人查阅,但收集的东东仍不够多,不够完善,而且著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刊印成册也需要花费一大笔钱,不是他一个穷教书能支付得起的,因此,他把这个想法深藏在心底,不让人知道,但天子就是知道了。
古人信鬼神,目前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皆归为神灵,宋应星再牛笔也不例外,不然怎么解释远在京师的天子会知道他心底的秘密?所以,天子是真正的真龙所化,又以国士待他,怎不令他感恩,誓死效之。
宋应星没有傲矫,爽快的收下那一万两银票,安置好家人,然后带上官服印信,带上两名青壮族人,怀着感恩之心与满腔的报国激情上路赴任。
搞掂了宋应星,朱健心情很好,其实,明末的牛人蛮多的,就看你怎么用他们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用人的铁律法则,再一个就是保护好他们,不能干涉瞎指挥,既要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舞台,又要帮他们防着被猪队友坑死,牛人本来就少,死一个少一个,历史上的曹文诏、卢象升等牛不都是被猪队友坑死的?当然了,崇祯皇帝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幸好这个时空的崇祯帝已非那个心性多疑,被东林党忽悠得惨不忍睹的崇祯。
不过,也有些牛人因屡立战功变得傲矫,不大听话,比如贺人龙、左良玉、毛文龙等,毛文龙驻守皮岛,就如一把尖刀顶在金军的腹部,作用极大,在狼营、神机营和凤凰军团没有训练成军之前,他还真不敢动毛文龙。
历史上,毛文龙就是居功傲慢嚣张,惹毛了袁崇焕被杀的,失去了皮岛的牵制,金军的大后方固若金汤,可以放心大胆的腾出手脚攻明,最终鼎定江山。
时机成熟,他会把毛文龙调离皮岛,由曹变蛟率狼营接防驻守,毛文龙也算是有功战将,他不会御磨杀驴,仍会让他统军作战,算是给他一个机会吧,就看毛文龙明不明白事理,懂不懂做人了。
不过,现在情况与原历史有一些不同,大明的内部没有因民军起事被搅得天翻地覆,驻守辽东的边军没有严重缺粮缺衣缺饷士气低迷,甚至闹出兵变,福利待遇比以前好多了,武器装备也越来越精良,打得犯边的金军伤亡惨重,没法突破边关,入侵中原。
好消息陆续传来,陕西境内,孙传庭率偏师主力在黄河边击败王嘉胤、高迎祥等三十六营民军,民军在撤退时又遭受曹文诏的广平军伏击,四散溃逃,渡过了黄河的少量民军也被以逸待劳,以阵以待的官军击溃,要么跳进黄河里淹死,要么顽抗被杀死,要么投降,算是全军覆没。
让朱健遗憾的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等就象打不死的小强,在官军的重重围堵之下仍然安全溜掉了,不知钻进哪座深山老林里蜇伏添伤口,等着机会再蹦出来闹事。
三十六营民军大溃败,大多投降官兵,头目级的都被喀嚓掉,普通百姓则被押往劳作营充当劳动力,强制挖掘水利水库,开山挖矿等,五年后,劳动改造好才会获得释放。
科技落后的年代,青壮是最好的劳动生产力,朱健不会就此糟蹋浪费掉,吃住等福利待遇相对要比原时空的犯人好多了,且严令负责看守的官兵不许苛待战俘,劳动强度不许太超负荷,战俘甚至允许与家人通信,派驻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交叉监督,还派驻一队医疗小组给生病的战俘看病治疗。
因为较好的福利待遇,加上劳动改造好五年获释的许诺,那些原本就是贫民百姓的战俘大多都老老实实的干活,也有极少数人不安份,鼓动闹事,寻机逃跑,对付这些人,朱健没有心慈手软,直接剁掉,杀一儆百,既消除了隐患,又起到震摄作用。
另一个好消息是周皇后终于有喜了。
第91章 胭脂阁()
朱健是灵魂穿越到大明帝国,附身崇祯帝,身上各部位零件都没有问题,就是担心虫子有问题,但现在不用担心了,周皇后怀上了他的骨肉。
周皇后怀上龙种,朱健开心得嘴巴都合不拢,周皇后也开心,但更多的是紧张,宫里上下也同样紧张,生恐服侍不周,担心周皇后出啥意外,颈上吃饭的家伙就得搬家。
懿安皇后替她开心的同时也一样着紧,于是,周皇后被当成国宝大熊猫一般保护起来,身边时刻簇拥一群小心翼翼的服侍的宫女太监,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当然是国宝了。
朱健无意中看到田贵妃投来的眼神里带着羡慕,还有一抹幽怨,只能拼命挠头,不是哥不努力耕耘啊,每次折腾得哥都累成狗,而是……而是……唉,这种事真的有点说不清啊。
吕红娘的心里除了羡慕,更多的是无奈,她不是不想生,不是不想象别的女人一样腻在皇上身边,享受皇上的恩宠,相夫教子,而是现生的情况不能生,凤凰军团正处训练的关键时刻,再过几个月就得拉出去进行实战演练,这要怀上了,凤凰军团咋办?
她没有争宠夺势的野心,唯一的希望就是帮着皇上训练强军,征战沙场,守护好大明的江山,等到天下平定了,她或许才能安心留在宫里,享受皇上的温情。
朱健开心了好几天,然后突然发觉自已好象没啥事要做了,他认真想了一下,兵工厂、科研院等一些部门已步入正轨,只需要盯紧点就行,锦衣卫、东厂、红帮三大特务机构发展得很好,整个京师的一举一动都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狼营、神机营、凤凰军团三大精锐也正在进行系统的训练,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拉出去溜了,能够减缓粮食压力土豆正在试验性的栽种之中,需要一点时间来检验成果。
那么,现在剩下,每天除了主持朝政,批阅奏折,和文官集团忽悠斗心机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是整顿贪污腐败,大力发展道路桥梁水利水库、种植等民生工作,这些工程巨大,耗费钱粮无数且漫长,急也急不来,童子营里的孩子们都非常自觉刻苦的学习,有充足的食物,各种先进理念的贯输,他们正在茁壮成长,将来有大半将成为大明帝国的先进分子。
有红帮遍及大明帝国的生意,有疾风盗走偏门捞取钱,有和大海盗郑芝龙合作的海运生意,钱粮压力大减,大明王朝的国库税银基本没啥增长,但朱健的小金库已经撑爆,不过,这厮一向吝啬,害怕别人借钱,依然整天叫穷。
这些日子来一直忙得焦头烂额,都累成狗,好久没出去逛街溜弯了,他干脆给自已放了个假,换装溜出宫玩一会,这一次,他带上的是高起潜,王承恩留在宫里,协助周皇后坐镇宫中,帮他批阅奏折,忽悠那些文官什么的。
京师城的街道依旧行人川流不息,热闹繁华,一派歌舞升平,间接的掩盖了大明这只巨龙已病入膏肓的严重症状。
沿街乞讨的叫化子比平时少了许多了,这是朱健强制施行的流民安置办法的结果,不管是乞丐还是流民,都被强制安排进流民营里,造册登记,然后以工代赈,自力更生,再慢慢的分散安置到一些人口较少的地方,过程虽缓慢,也耗费了的钱粮,但效果相当好,至少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儿。
扮成书生的朱健白衫折扇,唇上粘了两撇胡须,显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身边是四大龙虎侍卫,高起潜一副管家装扮,在前边引路。
“子路兄,听说胭脂阁今儿开张大吉了几位花魁来捧场,据说是秦淮大名鼎鼎的红牌清倌,走走,看看去。”
几个穿着白衫的书生从身边匆匆走过,说话的声音相当大,浑然意旁人听见,这也不奇怪,大明的士大夫、文人墨客以狎妓为风雅趣事,津津乐道,没去那些地方玩过一回,你都不好意思说你见过世面。
当然了,那种地方跟一般的青楼不同,姑娘们不仅长相出众,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填词作赋什么的,许多读书人都得跪,最主要是卖艺不卖身,相搏得人家小娘子一笑,除了一掷千金,还得有真本事,你才有机会赢取小娘子的芳心,抱得美人归,成就一段让世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不过,那些赎身从良,嫁给士大夫或书生为妾的花魁红牌们,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下场非常的凄惨,留下的只是一段凄美悲凉的爱情故事,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就一句话,是这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造成的。
朱健心中一动,穿到大明,不去那地方转悠一圈,那岂不是白穿了?秦淮女神多多,更是大名一大特色呐,再者,不认识一下大名鼎鼎的陈圆圆、柳